正文

家長會

(2009-09-08 10:23:40) 下一個

短短兩周,這已經是第二次家長與老師的見麵會了。

第一次是開學前一天,一共十分鍾,主要將文具麵品送到學校,搞清楚上課、下課的接送程序。

第二次,三十分鍾,老師自我介紹、本學年的教學宗旨、課程表及大型活動時間表。

    看不出女兒的班主任是位四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已經大學畢業,老二、老三本科在讀,正因為老四已經上高中了,她才得以脫身,放下十八年全職主婦的角色,重返她熱愛的教育工作。這頗有點美國特色,四個孩子的媽媽在當今中國已經很難找到了,放棄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也是美國很多受高等教育的女士的首選。

    有著十七的工作經驗,加上研究生主攻兒童教育學,這讓她的工作得心應手。

    發了兩本小冊子,回家好好閱讀,這是後話,今天著重聊聊家長會對我啟發比較大的幾點。

    一、不要Push孩子,哪怕一點點的Push.

    孩子未來要麵對的社會壓力、挑戰會足夠多,何必讓她小小的年齡就開始承受這種壓力呢,給她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可是我們真得做到了嗎?我捫心自問,深感慚愧。雖然算不上喜歡跟風,push孩子學著學那的媽媽,可是每天從孩子的著裝,到她的繪畫,以及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有多少是孩子真正喜歡做的,有多少是我強行要求她按照我的想法、 意願去做的、去改的。記得有一次,她執意要選一款紅色上裝、蘭色裙子的搭配,常言道:“紅配蘭討人嫌”,我一再勸說,“不好看,你見過誰誰誰穿過嗎?你見過小表姐穿過嗎?”,孩子回了我一句“I don't want be somebody else, I must be myself”,哇,好深刻,讓我一時無語。是啊,紅配蘭又何妨,或許隻是不符合我個人的審美觀,隻因為不能滿足我的個人需求,而讓孩子一個早晨不快樂,又何必呢?況且,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審美觀的提高,她會在成長中學會搭配。

    

     二、提醒家長記得,她隻是一個五歲的孩子,不要按照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

     五歲,正是一個沒有框框、沒有束縛的日子。而家長常常忽略了這些,總奢望他們做得完美,這是不現實的想法。老師說她會常常有意無意在課堂中犯一些小小的錯誤,讓孩子們來發現,一方麵孩子們發現老師的失誤很興奮,同時也反複提醒孩子,生活中每個人都犯錯誤,錯誤不可怕,錯誤讓我們成長。

    

     三、家長多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增加溝通與交流。

     老師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推出了幾個與讀書有關的小項目。比如:“Book Treasure”、“Literacy Bag”、“Showing and tell”以及非官方的每天五分鍾家庭作業。這些小欄目的推出,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家長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每天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提高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分享她每天成長的快樂。

 

     “鈴鈴鈴.......”下課鈴響起,第一場家長會結束。不少家長匆忙趕赴第二場,給其他孩子去開家長會。很多老美異常重視家長會,夫妻雙方共同參與,一同聽完第一個孩子的再去給另一個開。不能不承認我們意識上的差距,孩子教育是個係統工程,是一個關係到家庭、社會的大工程,老美從上一代就有著一整套的教育理念,一代代摸索、不斷更新、完善。而我們的父輩把美好人生奉獻給國家,沒有時間放在孩子教育上,到了我們這一代,對教育的概念和理解依然膚淺、有限,亟待提高。但願我們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加速自我意識的升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