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的、我的、大家夥的

(2009-09-02 14:52:17) 下一個
            三個月的暑假一晃過去,女兒20日報到上學齡前了,這對首次在美國接觸全日製學校教育的我來講,既興奮又緊張。離開學還有幾天,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活動,把學校的各項通知讀了讀,不懂的地方劃圈圈,疑惑的地方打問號。

           學校報到跟國內大同小異,我比較感興趣School supply list。從學齡前到高中,每個孩子都會拿到學校的一張清單,上麵詳細注明本學期所需要的文具用品,來看看學齡前的清單。

一盒16支的圖畫筆(蠟筆)

五盒8支的圖畫筆(蠟筆)

一盒8支的markers

一盒12隻的鉛筆(削好)

一盒Ziploc 小袋子

一塊粉色橡皮

三個夾子

一個硬夾子

一盒12隻的膠水

一盒麵巾紙

一盒溫紙

一把Fiskars剪刀

2支High lighters

1支dry erase marker

1盒水彩筆

 

    請注意這裏:全麵文具共享,請不要寫上你的名字。

          家長要在報到當天,將所有的物品帶到學校,由老師統一保管,分發,也就是說所有的文具大家共享。我個人覺得這一點非常好。首先孩子們不需要每天背著鉛筆、本子來回跑,第二,你的、我的、大家的,沒有攀比,沒有特殊,從小學會分享。

          文具的購置分兩種,一種可以在學校直接定購,40元一箱,省心、省力,據說價格比自己買的稍貴一點。另一種自己去商店購買,跑一趟Walmart(沃爾瑪)基本上什麽都有了。不少文具的價格低的讓人難以相像,比如七十頁的筆記本5分錢一本,有的商家為吸引人打出了1分錢一本的廣告,說真的,這個價格買來給孩子畫畫也不心疼,圖畫蠟筆15分一盒。

          我這次選擇自己購買,主要是初次接觸這些,也想給自己長點知識,同時帶著孩子去轉一趟,也讓她對各種文具用品有個大致了解。這裏不少的用品已經被商家名所替代,比如一提到Crayola多指蠟筆等等。

          在購置這些用具時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鉛筆到文具盒,款式單一,基本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記得我上小學時,櫃台前五花六花的鉛筆盒成為孩子們爭寵的對象,不知道現在的孩子還比不比這些了。總的感覺在美國,比較重視實用性。一個書包隻要不破就可以一直背下去,原計劃給貝殼買個新書包,可實在沒什麽好樣子,而且她自己對此一點也不感興趣,觀察了其他的同學,也都扛著個半舊不新的書包去學校,索性讓她背著表姐的書包了。省錢吧,怪不得大家都感歎美國的購買力低。

          羅索了這麽多,今天已經正式上課了,我也得定時交作業了。美國教育好的方麵有,不好的地方也不少,等著我羅列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