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朦的日子

發朦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碼點字,防老年癡呆。
個人資料
正文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係?

(2012-06-07 08:47:10) 下一個

金陵有湖名莫愁,因美女而得名,有故事傳天下。年少時久慕“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種種大名,對莫愁女之湖多有向往。待負笈金陵時,和朋友到彼一遊,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失望。

記得湖麵上荷葉田田,卻並不比一般江南荷塘更好。明清風格的回廊邊,有莫愁女像立於塘中,供到此一遊者照相,太俗。中山王家的勝棋樓映像中要好些,不過朱元璋和徐達下棋的故事,讓人費思量。恐怕徐達得是巨牛,朱元璋得是巨蠢,你一手我一手,才能在棋盤上擺出“萬歲”二字?

後來客居寧城那十餘年,除被迫陪人重訪過兩次,再未主動光顧過莫愁湖。再後來翻閑書,逛閑網,遇相關史料種種,讀來到比湖本身更加意味深長。

南朝莫愁女的故事,大概可追溯到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但是南朝時莫愁湖還是長江的一部分,不可能有美女濱湖而居,把莫愁女搬到金陵西南郊湖邊,是後人的附會。

長江故道淤塞成湖,大約在元末明初。有方家考證,莫愁湖之名,最早出現在明正德辛巳年增修的《江寧縣誌》中。流傳頗廣的所謂宋《太平 寰宇記》記載,“莫愁湖,在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故名”,已被學者證偽。理由很簡單:三山門為明代城門,明以前,金陵並無此城門。此外,那段話僅見於個別版本,其它更多版本中均無此說,可見是刻印者夾帶的私貨。

其實莫愁女的傳說,最早出於戰國時楚國的郊郢。西晉時,郊郢屬竟陵縣,縣治石城(今湖北鍾祥)西郊,有湖亦名莫愁。竟陵一帶,是樂府民歌西州曲的發源地之一,早有《莫愁樂》在民間傳唱:“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梁武帝蕭衍,蘭陵世家出身,早年遊於南齊竟陵王子良門下,與謝眺等並稱“竟陵八友”,以詩文聞名於建康。壯年蕭衍投筆從戎,和北魏鏖兵漢上,後官至南齊僑置雍州(襄陽)刺史。正是在荊襄任上,他迷上了當地民歌西州曲,對其頗有研究。以後幾十年裏,蕭衍常仿西州曲作樂府詩,傳世十餘首,多論及美女之愛恨情愁。

蕭衍應該不會不知道《莫愁樂》。《河中之水歌》乃文學創作,以莫愁為名,說美女故事,可實可虛。詩中提到洛陽和黃河,卻與金陵毫無幹係。隻因梁武帝最後在建康上班,莫愁女被後世好事者綁入江南,實屬無奈。

白紙黑字,將莫愁植入金陵的第一人,當是北宋周美成。他在《西河•金陵懷古》中說:“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係。”不過南宋時就有人指出,周美成誤讀《莫愁樂》,將竟陵石城錯為金陵石頭城了。

周美成寫《金陵懷古》時,正在與江寧為鄰的溧水任知縣。那首詞相當地引經據典,隱括了劉禹錫的《烏衣巷》和《石頭城》,再加上謝眺的《入朝曲》和南朝樂府民歌《莫愁樂》。然而賦詩填詞,皆文人遊戲,錯用典故不足為奇。

其實南京還有另一越劇版《莫愁女》。美人本是宮女,被朱元璋賜給徐達,因貌美被妒,逐開始了在徐府裏的悲劇人生。大約因為六朝比明朝更古老、更傳奇,在旅遊經濟的時代,徐府莫愁已被淹沒在六朝莫愁的傳說中了。

最委屈的是湖北鍾祥人。他們的莫愁從戰國一路走來,在民歌裏傳唱了千百年,還有曆代文人詩文為證,卻難敵金陵城外的子虛烏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