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連載: 老北京的七十二行及其民俗(二)

(2009-01-15 17:43:24) 下一個
吞刀:


攢香簸米:設高桌一張用簸箕內盛米香茶等數盅站於桌上,打金鬥而下而所盛之物一粒不撒。


蘸羊油蝕:將羊油燒化,將油澆在燈芯上製成蠟燭,分八支一斤十支一斤不等,顏色分紅白兩色。


賣雪花酪:冰激淩出現之前,我國有類似的冷食品,就是雪花酪。

明清時,北京出現了雪花酪的雛形;是用刨床,將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幹)、紅果酪及濃酸梅湯澆入,在木桶或瓷盆內,用棍攪拌。然後盛入盅內,半飲半嚼。其名稱傳說不一,有的說叫“冰果酪”,有的說叫“雪茶”。說“雪茶”的人說,宮裏忌諱“雪”字與“血”同音,中間加了一個“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變來的。何時變的?不清楚。

  雪花酪食之較冰激淩爽口,但製作全憑人力,是很中國的冷食。北京的天橋,天津的老三不管、鳥市都有製售的。


賣蟈蟈


娶親通信


指甲草染指甲


耍火流星:耍者以繩子一根,兩頭拴鐵絲籠,內盛炭火,名曰“火流星”。耍時,兩手弄繩、飛旋,鐵絲籠內炭火,上下飛舞,火花飛濺,形似流星。耍火流星或雙手飛舞,或倒地翻滾,或淩空盤旋,有“二龍戲珠”、“飄洋過海”、“背流星”等名稱。


翻跟頭:桌子上麵放一板凳,板凳上麵再仰放一板凳,將頭放在板凳腿上,兩腳也放在另一頭的板凳腿上,然後翻身。


高蹺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