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房價也來“卸妝”咯!

(2013-02-16 23:48:25) 下一個
2013-02-17)
早報導讀
 

圖@梁錦泉
● 吳慧敏
nghm@sph.com.sg

就勢論市

不久前,一位朋友興衝衝地跑來告訴大家,某某共管公寓的發展商現在給予買家15%折扣,另外再加7%印花稅回扣,以及2%家具禮券。

  他屈指算給我們聽:“一個原本標價100萬元的房屋單位,現在可以拿到總值大約22萬元的‘甜頭’。很劃算,對不對?”

  這種問題其實不好回答。就像一個戴了假發、假睫毛、虹膜放大片、神奇胸衣的濃妝豔女,到底漂不漂亮一樣……

七輪降溫房價仍漲

  新加坡的私宅價格經過連續七輪的房地產降溫措施,仍然“奮發向上”,一直都是大家嘖嘖稱奇的“奇跡”。

  從2009年中至去年第四季,新加坡私宅價格指數累計上漲了59%。

  盡管政府於1月12日實施了新一輪降溫措施,但由一些房地產經紀公司收集整理的SRX數據顯示,今年1月,市區邊緣和郊外的房屋價格仍在繼續攀升,漲幅介於1%至2.5%。


  一些市場人士因此將矛頭指向發展商呈報價格的程序,表示這根本不是什麽違反地心引力的奇跡,而隻是因為發展商在新項目的售價上塗抹了一層又一層的妝,讓人們看不清真相罷了。

發展商大派甜頭

  實際上,政府每一次實施降溫措施,都會導致買家暫時離場。但每一次發展商都會想出各種名堂,給予買家各種折扣、優惠、回扣、禮券、津貼、抽獎等等好處來推動銷售率。

  例如去年中,兩個位於榜鵝的新項目就拚命大派甜頭來造勢。

  Capital Development和ZACD發展的逸閣(FLO Residence)更以贈送17輛福士偉根Polo新款轎車,以及一輛福士偉根Jetta轎車,為買家進行抽獎。

  同一時期推出的River Isles則舉行一項“公寓命名”比賽,送出2888元現金獎給優勝者。

  此前,嘉德置地(現稱凱德置地)的Bedok Residences,也給予居住在附近的買家額外1%的“鄰裏折扣”,而曾向該發展商買房子的“忠誠客戶”,也可以享有同樣的優惠。

  去年8月,萬國也給予Paterson Suites的買家每年5%租金保證,為期四年。以一間價值大約600萬元的公寓來說,這就相當於一個月大約2萬5000元、一年約30萬元的租金保證。

  這些所謂的優惠,是不是真的這麽劃算,恐怕隻有買家自己扣除所有好處,為價目表“卸妝”之後,再跟周圍的項目比較一番才能知道。但是,由於有些優惠與現金並不等值,因此評估起來也並不簡單。
“減價”非常敏感
發展商寧願選擇采用這種曲折的方法而不直接減價,心理其實不難理解。

  減價畢竟是件非常敏感的事情。經曆過1997年至1999年房地產低潮的發展商都知道,買家花了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買的房子,不久後竟然降價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出售,會有多難受。一些人為此家庭失和,天天吵鬧。一些人則跑到發展商的辦公室,拍桌子怒罵發展商不道德,要求退款、減價。另一些人還天天唱衰發展商,與發展商就完工單位的質量爭論不休,沒完沒了。

  為了避免觸怒先前的買家,砸了自己的招牌,發展商因此寧可遮遮掩掩、塗塗抹抹,通過各種折扣、回扣、津貼、禮券、獎品等來吸引新的買家,而不敢直接降價。

  對於手頭上擁有大量土地庫存的發展商來說,給予各種“甜頭”而不直接降價,也能對整體房價起到扶持作用,避免這個項目減5%,下個項目要減10%的惡性循環削價戰。

  實際上行內人士熟知,有幾家大發展商特別喜歡將價目表上的叫價抬高,然後再給予所謂折扣。
  例如某一區的共管公寓,平均尺價在1500元左右,但這幾家發展商卻會故意把價目表上的叫價抬高至接近1800元,然後再給予15%的折扣,將最終售價壓低至1500元左右。

  這種先報大數再給折扣的手法,雖然是一個並不新奇的促銷噱頭,但由於許多人一輩子隻買過一兩間房子,因此偶爾還是能夠哄到像上麵所提到的那位朋友那樣的買家,興衝衝地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貨。

“卸妝”後房價讓人期待

  房價不透明,影響的不僅是少數潛在買家,這種為房價“化妝”的手法,也影響到新加坡整體私宅價格數據的準確性,牽涉到千千萬萬人購房賣屋的決定。這主要是因為在現有的條例下,發展商不需要披露是否給予買家任何形式的好處,因此它們向當局呈報的,可能是沒有經過折扣的原價。

  例如一個價值100萬元的房屋單位,隻要簽署了買賣協議,支付了7%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發展商就會給予賣家額外7萬元的印花稅回扣和2萬元的家具禮券。不過,這總共約9萬元的“好處”,並沒被真實地反映在官方每個月和每個季度發表的數據當中。
如果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就會為價格製造出一種假象,讓人們誤以為房價比實際情況來得高,市場比實際情況熾熱。

  因此,最近政府修訂房屋發展商(管製和執照)法案時,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為房價“卸妝”。

  隻要法案在國會上通過,發展商向有關當局呈報私宅價格時,就必須同時披露它們給予買家的所有好處。這將有利於當局接下來以淨價格反映房價的走勢,增加市場透明度,給予買家更大的保障。
 
“卸妝”後的房價是否依然美麗堅挺,令人期待。

房價不透明,影響的不僅是少數潛在買家,這種為房價“化妝”的手法,也影響到新加坡整體私宅價格數據的準確性,牽涉到千千萬萬人購房賣屋的決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