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is.width=450"menu="false"quality="high"..."> 450)this.width=450"menu="false"quality="high"..." />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2 ZT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2 ZT

(2009-11-27 13:43:49) 下一個


<><><><>英文名稱: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Ever!(2CD)
中文名稱: 最放鬆的古典音樂專輯(2CD)
藝 術 家: Various
音樂類型: 古典音樂
唱片公司: DECCA
發行日期: 2006年1月
專輯介紹:
這是一部寧靜、祥和、舒緩和深情的精美的古典音樂作品合輯。
專輯收錄了32首精美、舒緩和深情的古典音樂傑作,其中包括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利奧·德裏布、加布裏埃爾·福萊、埃瑞克·薩蒂、莫紮特、愛德華· 格裏格、約翰·帕赫貝爾,德彪西,費利克斯·門德爾鬆,聖·桑、戈萊斯基,維瓦爾第,愛德華· 埃爾加,托馬索·阿爾比諾尼,路易吉·鮑凱利尼,馬斯內,貝多芬、拉赫瑪尼諾夫、奧芬巴赫,馬斯康尼,德沃夏克,塞繆爾·巴伯,威爾第、普契尼等音樂大師們的廣為流傳的音樂傑作。
同時,在眾多藝術大師,著名演奏家和樂團的精心演繹下,深情、婉轉和舒緩的音樂旋律和色彩靜靜地飄蕩在恬靜的空間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幅寧靜、祥和、深情、充滿溫馨和恬淡氣息的美麗畫卷、詩篇和意境。
專輯曲目:
CD2
01. J.S. Bach - Harpsicho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02. Jules Massenet - Meditation (Thais)
0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04. Vivaldi - Concerto For Two Mandolins
05. Vivaldi - Double Mandolin Concerto, For 2 Mandolins &Strings
06. Mozart -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dagio
07. Pietro Mascagni - Intermezzo (Cavalleria Rusticana)
08. Dvorak -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E Major
09. Ralph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1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11.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Nocturne
12.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2nd Movement, Adagio
13. Barber - Adagio
14. Bizet - Entr'acte to Act III (Carmen)
介紹和素材均來自網絡。

01.J.S. Bach - Harpsicho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巴赫 《 f 小調第 5 號羽管鍵琴協奏曲》

巴赫 (J.S.Bach, 1685-1750) 在擔任萊比錫音樂協會總監時,於 1730-1733 年,創作了七首為一架鍵盤樂器而作的《羽管鍵琴 協奏曲 》 (BWV1052-1058) ,作為每周在齊瑪曼咖啡屋舉行的音樂會的節目。在此之前,鍵盤樂器一直作為數字低音伴奏樂器而存在,巴赫創作的《羽管鍵琴盤協奏曲》大大提高了鍵盤樂器的地位。

據考證《 f 小調第 5 號羽管鍵琴協奏曲》 (Harpsichord Concerto in F minor, BWV1056) 改編自《 g 小調雙簧管協奏曲》,原曲已失傳。巴赫也將它改編成《 g 小調 小提琴 協奏曲》 (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BWV1056R) 。這個作品一共 3 個樂章,快板 — 廣板 — 急板。第 2 樂章:廣板 (Largo) ,該曲曾用於巴赫的 康塔塔 《我的一隻腳踏進墳墓》 (Ich stehe mit einem Fuss im Grabe, BWV156) ,作品於 1729 年首演,第一部分《 序曲 》 (Sinfonia) 的主旋律就是 BWV1056 的《廣板》,以雙簧管獨奏。

02. Jules Massenet - Meditation (Thais) 馬思涅《沉思》( 泰伊斯)

小提琴曲:沉思是十九世紀法國作曲家馬思涅的歌劇 : 戴伊思中的一段插入曲。歌劇以古埃及名城亞曆山大為背景敘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聖僧拯救女幽靈 泰伊斯 的故事。他冒險進城將沉迷於紙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 泰伊斯 帶出,苦苦勸告她離開花紅酒綠的交際圈,歸依宗教。 泰伊斯 終於被打動,決定入修道院當修女。但聖僧卻被 泰伊斯 的青春美麗所打動,愛上了戴伊思。在他決定為之獻身的上帝國主和愛情之間,聖僧倍受折磨,他逃離了修道院遊走四方,但最終他擺脫不了對 泰伊斯 的思念回到了 泰伊斯 身旁。此時戴伊思已病入膏荒入。獼留之際,聖僧葡伏在愛情腳下,聖人成了罪人,罪人的靈魂卻升入了天堂。故事淒美動人。
而小提琴曲沉思則是講述原本善良美麗的 泰伊斯 在聖僧的勸說下翻然悔悟。樂曲第一段寧靜祥和,猶如少女虔誠地向上帝國主敞開心扉企求上帝國主的饒恕。樂曲第二段幾次轉調和使用變化音,使音樂的情緒很不穩定,表現了 泰伊斯 思潮湧動內心矛盾掙紮。第三段樂曲又恢複平靜,虔誠的祈禱得到了實現。小提琴在結尾處推向了高音區,仿佛被淨化的靈魂飛向上界。最後樂曲在低音區結束,是主帶對美好天國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滿足。

這段音樂非常優美,它的寧靜和諧與泰伊斯原來嘈雜浮華的生活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又有著強烈的情感,仿佛是阿塔納爾虔誠信仰和堅定意誌的寫照,或是作曲家在預示泰伊斯靈魂的得救。

03.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貝多芬《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c 小調奏鳴曲》

貝多芬作於 1801 年。作者把它題獻給第一個戀人朱麗葉 . 琪察爾迪。當時他們已分手,失戀和耳疾都給貝多芬帶來極大的痛苦,作品即在這種情況下創作而成。德國詩人萊爾什塔勃聽完第一樂章後聯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皎潔的月光,出版商據此給作品命名 " 月光 " ,作者自己標名為 " 幻想奏鳴曲 " 。不僅因為它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在作品結構上也充滿表現了自由、即興的性質:如速度安排上打破了傳統奏鳴套曲快慢樂章的順序,將三個樂章分別定為慢板、小快板和激動的快板。
  第一樂章為三部曲式。樂曲在徐緩的長音和不斷流動的三連音襯托下奏出如歌的主題,寧靜中隱含著憂鬱壓抑的情緒,整個樂章充滿深刻動人的豐富情感,細膩地表現了內心的苦楚和波動。
  第二樂章為複三部曲式,采用了小步舞曲的體裁,曲調優雅輕盈而富有生機。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樂章,既與第一樂章的進入做了準備,似乎是瞬間留下的微笑使悲哀的心靈暫時得以解脫。
  第三樂章是全曲的高潮,以奏鳴曲式寫成。主部主題如不可遏製的衝突和熱情爆發了出來具有戲劇效果。它與第二樂章有緊密聯係。但表達的情感迥然不同;副部主題熱情洋溢,似從心底發出的申訴。結束部連續的八分音符奏出了堅定的節奏,表現了衝動的熱情和堅強的意誌。進入展開部後,內心激動的程度更為強烈。尾聲部分沸騰的熱情到達頂點時突然出現緩慢悠長的音調,很快又沉寂下來。在此之後則是更猛烈的衝擊,最終結束在兩個有力的弦中,仿佛肯定了意誌最終戰勝悲痛的感情和內心矛盾,從而證明人在同命運的對抗中終將取勝。
名字的傳說:據說有一個美好的月夜,貝多芬在野外散步時,忽然聽到遠處一個幢房子裏傳來“叮叮咚咚”的鋼琴聲,如清澈的流水在月光下流淌。他好奇地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盲姑娘正在彈奏他的作品。貝多芬大為感動,回來後便寫下了這首鋼琴奏鳴曲,並寫下“月光”的標題。很遺憾,這段動人的傳說隻是人們想象的產物,並不是真實的故事。第一樂章是個幻想豐富,激動思索的樂章,也是貝多芬最傑出的慢板樂章之一,樂章中沉思呻吟以及寧靜和緩的流瀉情景。有寧靜的沉思,有深切的悲哀,也有光明信仰的時刻,有克製住的衝動,也有沉重的預感 。

04. Vivaldi - Concerto For Two Mandolins 維瓦爾第《 G 大調雙曼陀鈴協奏曲》
曼陀鈴是一種很可愛的撥弦樂器,琴聲像是銀鈴滾動一般,非常的清脆美妙。因為要使用義甲或彈片 (Pick) 彈奏來撥奏的,屬於旋律樂器。
曼陀鈴的指板上,埋有小提琴上所沒有的金屬細條,藉以辨認音階,不必為了習得正確音階作苦練,是一種家庭樂器和教學用樂器。因為彈奏簡易,所以學習相同樂曲所費的時間,比小提琴要少得多,可以享受學習簡單、進步快速的樂趣。
曼陀鈴其振音彈法最能帶給聽眾特別深刻印象。經常與吉他等低音樂器合奏,頗受大眾歡迎,也可做獨奏用。貝多芬、舒伯特、莫劄特等作曲家,編有不少曼陀鈴演奏用的古典樂曲。
曼陀鈴這種樂器在文藝複興時期,多用作牧歌的伴奏;而真正將它作為主奏樂器,並為它創作了協奏曲的,恐怕主要就是維瓦爾第一人,因此這首《 G 大調雙曼陀鈴協奏曲》也就自然成為音樂曆史上的珍品了。
維瓦爾第的這首為兩把雙曼陀鈴而作的協奏曲是一部浪漫之作,其知名度通常主要是由於它的第二樂章 “ 廣板 ” 經常被巴洛克精選集的唱片所選取。作品的首尾兩樂章為 “ 快板 ” ,它們就如同兩支自由自在的田園舞曲,而夾在這兩個快板樂章之間的 “ 廣板 ” 樂章,是兩把曼陀鈴的二重奏,既具恬靜與柔美的特點,又含有淡淡的傷感之情,顯示出極具深刻的情感魅力,是巴羅克慢板樂章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 。

05. Vivaldi - Double Mandolin Concerto, For 2 Mandolins &Strings 維瓦爾第 C 大調曼陀林 協奏曲

曼陀林產生於 17 世紀的意大利,是魯特 (Lute) 眾多的後裔之一,它其實就是一種高音魯特。曼陀鈴 (Mandolin) 的名稱原為意大利文 “mandorla” ,是 “ 杏仁 ” 的意思,這個名字就表述出琴身的形狀。曼陀鈴的琴身,也更像是切開的水梨,大小和 小提琴 差不多,全長約 40 厘米,琴體背部隆起成半圓形,不帶橫板。弦有四對複弦,共有八根弦,兩兩成對分為四組。四組弦的定音和小提琴一樣,調音法也與小提琴相同,也采取五度間隔,四組弦分別也是 G-D-A-E 。演奏的時候需要使用義甲或彈片 (Pick) 來撥奏。曼陀林是一種音色非常可愛的撥弦樂器,琴聲像是銀鈴滾動一般,無比的清脆美妙。

這首《 C 大調曼陀林 協奏曲 》 (Concerto in C major for Mandolin and Strings) ,是一首特別能夠凸顯 維瓦爾第 自然的音樂色彩和器樂音樂創意的作品。全曲共三個樂章,分別為 “ 快板 ”“ 廣板 ”“ 快板 ” 。作品的第 1 樂章: “ 快板 ”(Allegro) ,如一支自由自在的田園 舞曲 ,充滿著節奏的律動與勃勃的生機,且因曼陀林的音色而更顯可愛。

06. Mozart-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dagio 莫紮特《 A 大調 單簧管協奏曲》 第二樂章慢板

莫紮特的二十幾首管樂協奏曲和重奏曲,曲曲優美動人,是其最為好聽的器樂作品。其中,單簧管協奏曲 K622 為莫紮特最後的作品之一,特別特別動聽,其柔板樂章,讓人百感交集,百聽不厭。電影《走出非洲》的配樂,就是以此開頭。
這是莫紮特所譜寫的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唯一的單簧管協奏曲。它是為當時舉世無雙的單簧管高手史達德勒而寫的。這首協奏曲和莫紮特的另一首單簧管傑作《單簧管五重奏曲》,都是受到了史達德勒卓越的演奏技巧的刺激而譜寫的。當時這種新樂器尚未成為管弦樂隊的編製內樂器,莫紮特憑著自己的先見之明,盡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資與高音域對比而產生巧妙的效果。
  雖然主奏聲部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燦爛的技巧,但擔當音樂實質的不僅是單簧管,而是主奏與協奏彼此呼應。樂隊也對整個作品的藝術架構負有同等的責任,甚至主奏也擔任起伴奏的任務。莫紮特采用單簧管擔任主角的兩首作品,都沒有用降 B 調單簧管而用的是 A 調單簧管,這可能與史達德勒的喜惡有關。 A 大調與 G 小調一樣,一向是適合莫紮特音樂特質的調性, 莫紮特籍此在這首協奏曲中裏孕育出生氣勃勃的感官性氣氛,揉合在他晚年創作具有的平靜澄澈的情境裏,顯得優美無比。
樂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快板 A 大調, 4/4 拍子,奏鳴曲形式。整個長度超過莫紮特大半的協奏曲。 此曲沿襲協奏曲的固有形態,先由樂隊呈示主題開始,第一主題由弦樂器引出,接著管樂器加入,然後由主奏單簧管呈示溫柔嫵媚的第一主題。充分展示出單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
  第二樂章 慢板, D 大調, 3/4 拍子,三段歌曲形式。在弦樂器的伴奏下,單簧管平靜地奏出了主旋律。這是一首難以言傳的憂鬱的挽歌,好象天鵝臨死前最後的哀鳴。
  第三樂章 回旋曲,快板, A 大調, 6/8 拍子。這裏一改前麵慢板沉重的曲調,顯得輕鬆而有趣,它以音域或節奏的對比造成幾分幽默的氣氛,在表達歡樂光彩的同時又含有一絲淡淡的哀怨。

07. Pietro Mascagni - Intermezzo (Cavalleria Rusticana) 皮埃特羅 · 瑪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

《鄉村騎士》是瑪斯卡尼創作的一部獨幕歌劇,根據 喬凡尼 · 威爾加 的同名小說改編,於 1890 年在意大利羅馬的科斯坦齊劇院首演成功。
  皮埃特羅 · 瑪斯卡尼 ( Pietro Mascagni,1863 - 1945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先後就學於凱魯比尼音樂學院和米蘭音樂學院。 1895 年至 1902 年在貝沙洛任羅西尼音樂學院院長。 1902 年後,遊曆美洲,指揮自己的歌劇作品。 1929 年當選為意大利音樂會會員。作有十四部歌劇和一部輕歌劇。
  代表作品為以鬧劇中常用的農村生活題材寫成的第一部歌劇《鄉村騎士》,為真實主義的歌劇奠定了基礎,是真實主義歌劇的典型和代表作。
  劇情大致是:在西西裏村,青年士兵圖拉杜與村女桑圖查相愛,但後又拋棄桑圖查與馬車夫阿爾菲奧的妻子洛拉相愛。桑圖查出於妒忌,向阿爾菲奧揭發洛拉對他的不忠,後圖拉杜在與阿爾菲奧的決鬥中失敗身死。
  這部獨幕歌劇取材精練,情節緊湊,音樂與劇情、歌詞結合的十分協調。歌劇音樂雖簡短,但卻生動地刻劃了劇中每個人的性格和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複雜而豐富的思想感情及內心世界。
  全劇由前奏曲、間奏曲、合唱、重唱、獨唱組成,啟幕前的前奏曲富有悲劇性,取材於劇中的主要唱段,起到了概括和啟示全劇音樂的作用。此外,當桑圖查把圖拉杜和洛拉私通的消息告訴馬車夫後,管弦樂隊奏起了共有 48 小節的間奏曲,這首間奏曲的旋律清新,手法精練,配器宏亮,一直為世人所喜 愛。

08. Dvorak -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In E Major 德沃夏克《 E 大調弦樂小夜曲》

德沃夏克 (Dvorak, 1841-1904) ,被譽為音樂史上最偉大的管弦樂色彩大師之一,他的精湛的配器技巧幾乎體現在他所有的管弦樂、歌劇和室內樂所品中,這些作品的配器不僅打上了德沃夏克鮮明的個人印記,也時常折射出作曲家的祖國捷克的民族色彩,因而,在聆聽德沃夏克的音樂時,絢麗斑瀾的管弦樂色彩本身就是源源不盡的樂趣,它激發我們的想象力,令我們的思緒徜徉於波希米亞的原野和森林。

德沃夏克一共創作過兩首小夜曲,有趣的是,他好象在兩部風格輕鬆的作品中故意放棄使用管弦樂隊整體,而是僅僅運用 “ 管弦樂調色板 ” (這是指揮大師卡拉揚喜歡的比喻)上的一半 “ 顏色 ” :《 E 大調弦樂小夜曲》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 22) 為弦樂創作;《 D 小調小夜曲》則主要為管樂創作。《 E 大調弦樂小夜曲》即人們通常習慣稱的《弦樂小夜曲》早已成為音樂會上備受鍾愛的弦樂隊曲目,是德沃夏克作品中最具有輕柔、優雅氣質的作品。樂曲共 4 個樂章,音樂選自第 1 樂章:中庸的速度 (Moderato) 。 (ingia)

德沃夏克是自發的研究音樂創作。靈敏的樂感和純真的心態讓他更善於捕捉器樂聲音中的色彩,特別是弦樂。因此德沃夏克的作品,無論小提琴、還是大提琴,總能夠引起聽者的回味,如置身於炫彩的心靈世界。

弦樂小夜曲是德沃夏克樸實和溫暖風格的代表。第一樂章為作品定下了基調,是滿懷溫情和憧憬的。插部旋律揭示了作品主旨,有象征家庭和親情的振奮情緒。主題簡單的對比呈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傳達幸福到骨子裏的感受。

基本上,這會是一部關於家的作品。

“…… 聽它就像傾聽你的好友細說他的幸福家庭。濃情蜜意,卻又何其純樸率真! ”—— 《辛豐年音樂筆記》

09. Ralph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佛漢威廉斯《綠袖子幻想曲》

《綠袖子》是一首英國民謠,在依麗莎白女王時代就已經已廣為流傳,相傳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 (他是位長笛演奏家),根據 19 世紀英國學者威廉·查培爾 (William Chappell) 所做的研究資料指出,《綠袖子》的旋律最早是 記錄在 16 世紀末英國著名的魯特琴曲集《 William Ballet's Lute Book 》,歌詞部份則出現在 1584 年。然而這首歌曲真正廣為流傳開來,則是在英國作曲家約翰·蓋伊 (John Gay) 將它編入為了對抗意大利歌劇所創作的 《乞丐歌劇》 (The Beggar's Opera,1728) 中 。

這首民謠的旋律非常古典而優雅,是一首描寫對愛情感到憂傷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愛的層麵卻不僅僅局限在愛情的領域,有人將它換了歌詞演唱、也有人將它作為聖誕歌曲,而它被改編為器樂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勝數,有小品、有室內樂、有管弦樂…,而這其中又以上述的《乞丐歌劇》和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 (Vaughan Williams) 所寫的《綠袖子幻想曲》 (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 ) 最具代表性。

在《綠袖子》的諸多樂器版本中,最能表現此曲略為淒美的情境,除了最早的魯特琴版本、吉他版本一直以其獨特的音色而獨樹一幟。另一方麵,在眾多古典吉他改編的版本裏,又以英國魯特琴音樂家佛朗西斯·卡汀 (Francis Cutting) 所做的編曲最受大眾所推崇和喜愛。此外,比較著名的版本尚有奧地利吉他家卡爾·夏伊 (Karl Scheit) 為吉他二重奏所寫的《綠袖子變奏曲》。
下麵這篇譯文是來自《讀書人》,原作者是按照詩經風格譯的。


《袖底風· 綠袖》
我思斷腸,伊人不臧。 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
棄我遠去,抑鬱難當。 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
我心相屬,日久月長。 I have loved you all so long
與卿相依,地老天荒。 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
綠袖招兮,我心歡朗。 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
綠袖飄兮,我心癡狂。 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
綠袖搖兮,我心流光。 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
綠袖永兮,非我新娘。 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我即相偎,柔荑纖香。 I have been ready at your hand
我自相許,舍身何妨。 To grant whatever you would crave
欲求永年,此生歸償。 I have both waged life and land
回首歡愛,四顧茫茫。 Your love and good will for to have
伊人隔塵,我亦無望。 Thou couldst desire no earthly thing
彼端箜篌,漸疏漸響。 But still thou hadst it readily
人既永絕,心自飄霜。 Thy music still to play and sing
斥歡斥愛,綠袖無常。 And yet thou wouldst not love me
綠袖去矣,付與流觴。 Greensleeves now farewell adieu
我燃心香,寄語上蒼。 God I pray to prosper thee
我心猶熾,不滅不傷。 For I am still thy lover true
佇立壟間,待伊歸鄉。 Come once again and love me

1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拉赫瑪尼諾夫《 c 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 c 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是由浪漫主義最後一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創作,被譽為是他的 “ 最高傑作 ” ,廣受世人的喜愛和歡迎。在所有俄羅斯作曲家所作的鋼琴協奏曲中,本曲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構造上的完滿妥善之外 , 同時充分發揮了抒情性和鋼琴化的效果 , 而且把這些作了絕佳的統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幾個旋律充滿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 , 不是經常被附上各種歌詞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編成爵士樂, 廣為流行。 1892 年,拉赫瑪尼諾夫榮獲鋼琴金獎,同年他從莫斯科音樂院畢業之後, 就已經頗有聲望了。 這時候他受托作一首鋼琴協奏曲,於是在 1899 年開始著手創作。然而不久後,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直至 1900 年五月才逐漸痊愈,所以本曲實際完成於 1901 年。有些人認為這一協奏曲所擁有的憂鬱性格,就是從拉赫瑪尼諾夫這一段病情而來。其實不盡如此,從本曲宏大的氣勢來看,倒不如說它是拉赫瑪尼諾夫完全恢複健康後,創作欲橫溢時的優秀作品。

《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創作開始於 1899 年,這一年剛好是拉氏從英國回國之後,在英國期間,他被邀請演奏了自己的作品並親自指揮演奏了他的管弦樂幻想曲《懸崖》,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拉氏開始構思並創作《第二鋼琴協奏曲》,並在 1899 年到 1901 年這三年時間裏完成了這部宏篇巨著的寫作。我們可以在此對本部作品的音樂性格、音樂思維等諸多方麵先做一個綜述,的確,作為音樂曆史上不可忽視和不可遺忘的作曲家和作品,各種人從各種方麵對這部協奏曲進行過多方麵的評價,比如 “ 拉赫瑪尼諾夫綜合了李斯特的強烈的鋼琴風格傳統以及格林卡以來的俄羅斯傳統音樂中具有廣泛詠唱性和質樸的情緒表現力 …… ” ,這段文字從音樂風格角度概括了這部協奏曲的總體風格特征,並且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拉氏在音樂上的 “ 繼承性 ” 特征;又如 “…… 此時正值俄國革命前夕,整個俄國正處於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之下,好似一座監獄,許多知識分子對現實深感不滿和苦悶。拉赫瑪尼諾夫的早期作品就反映了當時俄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困惑、絕望、看不到出路的憂鬱心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現實的不滿和尋求個人精神上的寄托。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拉赫瑪尼諾夫一方麵以深沉的音調抒發他內心的憂鬱與悲傷,另一方麵也通過氣勢磅礴的高潮來表達他滿腔的激憤 ” ,這段文字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拉氏在這一創作階段作品的主要風格和創作特征上總結了 “ 協奏曲 ” 所暗含的精神氣質;另有一些文論中將全曲的風格定位於 “ 浪漫俄羅斯經典憂傷風格 ” 。在筆者看來,上述對於此曲的風格特征的概括均有其可取之處,但筆者認為,除了上述對於此曲概括之外,還可以認為這是作曲家一種心理上的苦悶、悲哀的宣泄,因為音樂畢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時,這些有關音樂表現力上的形容詞或者說用於音樂分析上的某些詞匯在這裏變為了一種對於音樂風格特征、音樂情緒特征的概括;同時,作曲是一個非常主觀意義上行為動作,在今天我們分析這部作品當然應當站在一個曆史、宏觀綜合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並試圖從分析中獲取作曲家的創作思維與意圖。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中板, c 小調, 2/2 拍子,奏鳴曲形式。 開頭,主奏鋼琴彈出八小節像是鍾聲一樣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後, 出現管弦樂的充滿力量的 c 小調 第一主題 (片段 1 )。 在中提琴的引導之下, 出現了由鋼琴主奏的 降 E 大調 第二主題 (片段 2 ),這一主題充滿了甜美的傷感,被認為是 “ 最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 ” 的旋律之一。
第二樂章 肅穆而舒緩的三部曲式。開始的主題是從第一樂章抒情的副部主題派生來的,帶有沉思的樂念,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片段 3 )。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C 大調, 2/2 拍子,近乎於回旋曲。由弦樂的演奏告一段落之處,鋼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題,並將此主題加以充分地發展。雙簧管和中提琴綿綿地唱出了第二個主題(片段 4 ),這與第一個主題形成了極明顯的對比。 樂章結尾,鋼琴以強音對旋律加以裝飾,並逐漸加快速度,最後在鋼琴與全樂隊合奏的強奏中結束全曲。

11.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Nocturne 鮑羅丁第二部《 D 大調弦樂四重奏》

亞曆山大 · 波菲裏耶維奇 · 鮑羅丁( 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 , 1833 - 1887 ),俄國作曲家,從小就對科學和音樂同時發生濃厚的興趣。他的專業是化學, 1856 年從彼得堡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並在科學上有重要發明,二十五歲獲醫學博士學位,後任醫學院教授。直至 1869 年(三十六歲)《第一交響曲》公演前,一直是業餘音樂愛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學、音樂兩大領域中獲得成功,一方麵由於他的努力,另一方麵要歸功於他的音樂老師和朋友巴拉基列夫、裏姆斯基 - 柯薩科夫等人。

  他是 “ 強力五人集團 ” 成員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稱為 “ 勇士 ” 的《第二交響曲》、交響音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和兩部弦樂四重奏,為俄國民族交響樂和室內樂的創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此外還有歌劇《伊戈爾王》(自編腳本)。在他去世以後,這部歌劇由裏姆斯基 - 柯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續成。

  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他的作品主題和他研究的化學公式。一位評論家說: “ 沒有一個音樂家隻寫了那麽一點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 。

鮑羅丁寫過兩部弦樂四重奏,這兩部作品都充滿了俄羅斯民族風格,以旋律柔美而取勝。 其中,第二部( D 大調,即本曲)弦樂四重奏中的第二樂章慢板,後曾被改編成管弦樂單獨演出,並且命名為《夜曲》。這部作品是獻給作者的夫人的,曲調柔婉抒情,樸實親切。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這是對人類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感情的揭示。主部主題充滿生活氣息,具有奮進精神。它是建立在俄羅斯民歌基礎上的,極富歌唱性。

  第二樂章 奏鳴曲式,充滿活力的諧謔曲。主部主題輕快、活潑,副部主題柔美抒情。兩個主題對比鮮明,饒有情趣。

第三樂章 夜曲,這一段抒情優美、淳雅寧靜。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題,小提琴則以清新秀麗的格調與之對應, 如雙人起舞,表現了青年戀人間竊竊私語和熱烈的感情。樂章在漸漸消失的微弱聲中結束,如戀人在分別時依依不舍地離去。

第四樂章 奏鳴曲式,主部主題的音樂表現出強勁和不安,而副部主題則抒情優美,表現了對光明的向往。 音樂明快剛勁,但又不失舒展悠遠,強調了本曲的抒情性。

伴隨著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切分形式,大提琴緩緩地帶入由長音作為起始的樂句,深沉甜美的傾訴著夜的到來(你睡著了嗎? 我的牽手。你可知道, 我正深深凝望著睡夢中的你甜蜜的表情, 細數著你彎曲的睫毛,沉浸在這屬於我的美好幸福)

第一小提琴稍加熱情地加入,取代大提琴在高一個八度的位置開展同樣的樂句,

一些些躁動著仿佛深情歌者忘情地演唱。(這樣一個難忘的夜,都隻因為你的存在才顯得這麽特別。我隻願意和你分享這美麗的夜晚,哪怕隻是靜靜的忘著你安睡,因為我是如此深愛著你)

驟然,進入第二主題。提琴接著上行而滑落,在強的輪奏後回到節奏上。獨奏提琴開展第一主題的旋律,其餘提琴旋律性的加入交替演奏或者和弦性的伴奏。第一第二主題再現逐次漸強而至節奏性的高潮。提琴強奏中,大提琴帶領第一小提琴熱情地再現第一主題,深情地以卡農的形式響應唱和。輕柔得反複猶如細語般對唱。

(回想過去的種種,我們得相遇是多麽有緣卻困難的事呀。我永遠忘不了那激蕩的火花,試探著,波動著,相惜著。 如果你問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是什麽,我會說是原屬於兩條平行線的靈魂竟能因為愛而打破幾何得樊籬而緊緊地繞在一起,生死與共,永不分離)

大提琴帶出終止的主題,其他提琴輕柔地接續。第一小提琴拉出完整的終止主題,所有提琴回旋交替上行,結束在泛音排列的和弦上。

12.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2nd Movement, Adagio 羅德裏戈 《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第二樂章

羅德裏戈( Joaquin Rodrigo ) 1901 年 11 月 22 日生於西班牙薩貢托,這一天恰好是當地的聖塞西裏亞(音樂之神)節,華金是性命得以保住,但雙目失明,永遠失去了觀望世界的能力 。

也許這種音樂色彩感正是用來彌補視覺的色彩感的,羅德裏戈的內心世界從來也不黑暗 ……

一塊土地也許並不算豐饒,不能產生偉大的藝術家,但它卻可能由於被偉大的藝術家用來寄托情懷,從而聞名遐邇。西班牙小鎮阿蘭胡埃斯 (Arajuez)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當你在 TNTERNET 上查找 “ 阿蘭胡埃斯 ” 這幾個字, 90% 的信息會指向 “ 羅德裏戈:阿蘭胡埃斯協奏曲 ” ,這一情況告訴我們,對一位非西班牙人而言,阿蘭胡埃斯 就是羅裏戈。

直到羅德裏戈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前來度蜜月之前,那個西班牙小鎮阿蘭胡埃斯依然保持著自我的寂靜安寧,沒有在羅德裏戈的藝術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跡。

阿蘭胡埃斯位於馬德裏以 30 英裏,植被豐富,氣候宜人。資料介紹,這裏曾經是西班牙皇家的避暑勝地,建有兩座漂亮的皇家行宮,周圍園林廣袤。

花園中有一係列壯觀的噴泉,其建造靈感來自法國凡爾塞宮的噴泉。宮殿裏麵裝飾華麗,陳列了許多精美的瓷器和鍾表。除了名勝以外,小鎮上還盛產草莓,在這裏生活的人們祥和愜美意,人口維持在三四萬左右。 18 世紀之後一直到 19 世紀初,西班牙百姓經常在此舉行各種民俗慶典,據說, “ 這種皇室與四庶民同樂的情況讓阿蘭胡埃斯成為貴族與平民交集之處 ” 。不過,即使是這樣一個小城,其命運也頗可反映出西班牙曆史的動蕩變遷:自 17 世紀首次建成以來,阿蘭胡埃斯宮屢造焚毀,保留至今的是由菲力浦五世在 1727 年動用了全國最好的建築家而建成的。

我想,對於羅德裏戈而言,阿蘭胡埃斯的意義其實並不在宮殿、噴泉和園林。他隻能從攙扶著他的妻子喃喃低語中聽到對它們的描述。阿蘭胡埃斯在他心目中,也許隻是那樣的攙扶和低語,是一段幸福歲月的象征。

在結識華金 ? 羅德裏戈之前,土耳其女子維多利亞 ? 卡米已經是巴黎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和鋼琴教師了,她通曉多種歐洲語言,對各國文化有著深入的了解。維多利亞非常喜歡羅德裏戈做的鋼琴曲,便主動邀請羅德裏戈到家中,聽她演奏他的作品。多年以後,兩人在談到這次相遇時,不約而同地認為,自己是先愛上了對方的音樂,繼而愛上了對方。 1933 年,這對天主教徒的兒子與穆斯林的女兒結婚了,他們之間愛情持續了 60 多年,直到卡米和羅德裏戈分別於 1997 年和 1999 年去世。

婚姻是兩人生活的重大轉折,羅德裏戈遇到了支持、關愛一生的伴侶和靈感的源泉,而卡米則為了丈夫放棄了自己的音樂事業,把全部身心都奉獻給了羅德裏戈。在 1993 年拍攝的一部以 [ 阿蘭胡埃斯協奏曲 ] 為主題的記錄片中,老邁的夫婦再度來到阿蘭胡埃斯宮殿,卡米挽著羅德裏戈,用老婦人滑稽而發顫的聲音給丈夫介紹,這裏是什麽,那裏失什麽。我從片子裏看到, 60 年後,改變和沒有改變的,真是判然立現。

美好的日子總不長久。沒過幾年,西班牙內戰爆發,羅德裏戈夫婦不得不避難德國,西班牙語和音樂成了他們賴以活下去的手段。

1938 年,羅德裏戈得到一份在法國授課的工作,這對夫婦得以結束流離的生活。在重返巴黎的途中,羅德裏戈接受了吉他演奏家馬薩的建議,打算為最具西班牙風格的樂器 —— 吉他寫一首協奏曲。 1939 年,他在巴黎創作出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並在得知內戰結束、回到故國後,完成了整部 [ 阿蘭胡埃斯協奏曲 ] 。

許多人相信了羅德裏戈經常公布的解釋,認為 “ 阿蘭胡埃斯 ” 是一首純粹獻給西班牙的作品,其中流傳最廣、最動人的第二樂章,其靈感來自於 “ 吹過樹叢的風 ” 。然而隻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這段優美而感傷的旋律究竟源自何處。

在一次訪談中,羅德裏戈的好友、吉他大師佩佩 ? 羅梅羅( PepeRomero )披露,第二樂章的主題來自於後來卡米所說的 “ 我們最悲痛的時刻 ” 。羅德裏戈的女兒西西莉亞回憶說: “1938 年我的母親身染重病,臥床不起。此時他們告貸無門,父親承受著巨大壓力。母親出院,父親賣掉鋼琴才付清住院費。 ” 那時維多利亞 ? 卡米正懷著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在馬德裏,醫生告訴羅德裏戈說,或許大人和孩子都保不住了。聽到這個消息,羅德裏戈獨自回到寓所,在鋼琴前創作出第二樂章的開頭部分。維多利亞活下來,而已七個月大的胎兒卻死於母腹。

佩佩 ? 羅梅羅是這樣講述第二樂章的內涵的: “ 音樂表現著羅德裏戈複雜的心情。有時候音樂變的相當柔美,充滿著愛,仿佛是對妻子,孩子的關心,思念。然後又變得充滿了憤怒,責怪上帝為何奪走孩子的生命。同時卻又很畏懼,似乎在請求上帝,不要做自己的妻子。旋律隨著吉他起伏變化,而後是吉他獨奏,隨著節奏逐漸減弱,音樂仿佛變成了一鍾無聲的哭泣,羅德裏戈內心在沉思。柔弱的音樂又像在尋求上帝的幫助 …… 音樂逐漸變強。在全體合奏時,所有感情完全表達。不僅是羅德裏戈在向上帝傾訴,似乎上帝也對他講話。在感情的爆發之後,是一種坦然的寧靜。羅德裏戈接受了上帝的安排,音樂充滿了鄉愁,很平靜。弦樂器繼續演奏,當吉他奏出上升和弦音節時,仿佛看到嬰兒的靈魂升天 …… 。 ”

至此,我們應該知道,阿蘭胡埃斯是一首獻給愛情,痛苦和命運的協奏曲。題名 “ 阿蘭胡埃斯, ” 毋寧說是一種矛盾:是作者在最痛苦的時候,對最幸福時光的追索和反思。

然而,個人的痛苦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 1940 年,這首協奏曲在巴塞羅那首演,立刻引起觀眾們的轟動。熱情的西班牙人把盲人羅德裏戈當作是民族英雄,人群抬著大師走過街道,第二天的媒體就已經做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評價:這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音樂作品之一。現在想來,除了它吸取了西班牙民間音樂的元素,為西班牙的代表樂器譜曲,並且旋律通俗優美外,它的成功更在於:這種在悲痛中追憶幸福時光、於艱難命運裏讚美上帝的情懷,正符合了西班牙 —— 這個國家以及它的人民麵對內戰、乃至曆史傷痛的心情。在 “ 阿蘭胡埃斯 ” 裏,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重合於一起的,羅德裏戈的淚水與微笑就正代表了多數西班牙人的淚水與微笑。

許多年後,也曾曆經磨難的阿蘭胡埃斯小鎮仍然寧靜祥和。每到整點,小鎮的鍾聲都會響起《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第二樂章的開始句: 323—— , 3-4-5- 、 65-4- 323——…… 每個兒童都會哼唱,每個成人

都會談起羅德裏戈大師,甚至在 1999 年他逝世時,許多人都認為,他被安葬在阿蘭胡埃斯。正如記錄片中,一位市民認定,羅德裏戈雖然不是阿蘭胡埃斯人,但 “ 他對這裏的一切是那麽熟悉,表達得那麽好 ” 。

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第二樂章在 1967 年被阿爾弗雷多 ? 加西亞 ? 塞古拉配上了歌詞,名叫《與你的愛在阿蘭胡埃斯》。歌者如多明戈、莎拉 ? 布萊蔓等都曾演唱。在我看來,這首詞如同《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一樣,不但表示了創作者的個人情感,更具有一種超越性的、與整個民族精神息息相通的氣質

阿蘭胡埃斯,

夢幻與愛情之地

花園中的水晶噴泉

好象在與玫瑰們

輕聲低語

阿蘭胡埃斯,

今天那被風掃的

顏色已失的枯葉

恰正是我們曾經浪漫的見證

我們無緣無故

將它遺忘

或許此愛隱藏於

一次日落

一陣清風或一朵花中

等待著你的歸來

阿蘭胡埃斯,

今天那被風掃落的

顏色已失的枯葉

恰正是我們曾經浪漫的見證

我們卻無緣無故

將它遺忘

在阿蘭胡埃斯,我的愛

你,和我

13. Barber - Adagio 巴伯 《弦樂柔板》

塞繆爾·奧斯本·巴伯二世 ( 英文 : Samuel Osborne Barber II , 1910 年 3 月 9 日 1981 年 1 月 23 日 ),美國作曲家,寫有交響曲、歌劇、合唱、以及鋼琴曲。他的《弦樂柔板》( Adagio for Strings )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改編自他的 弦樂四重奏 中的一個樂章。他與意大利裔美國作曲家 梅諾蒂 的藝術合作和感情生活也一直被傳為佳話。他是 20 世紀作曲家中作品上演比較頻繁的一位 。

巴伯的音樂被很多人認為是滯後於時代的,因為他最著名的作品多是采取浪漫主義的手法,旋律性大大優於大多數的同時期作曲家,盡管其作品中也有少許現代派的痕跡 。

巴伯的《弦樂柔板》絕對是古典愛樂者們不能錯過的精品,這首悲情挽歌中蘊含的巨大悲痛力量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它把弦樂的韌和柔板的綿發揮到無以複加,可以說煽情到極至。

《弦樂柔板》是他弦樂四重奏當中的慢板樂章改編的作品,哀婉綿長的旋律編織成一張無邊的大網,將你籠罩其中,無處逃脫;那股深深浸入骨髓的哀痛在你心頭蔓延,所到之處布滿無盡的哀思……

如果你能耐心聽到5分半鍾,你會迎來樂曲的高潮——一個持續的強勁的延長音——那好似是對死亡發出的撕心裂肺的一聲呐喊,震撼靈魂!然後,是死一般的寂靜。再下來,又回複到那低沉柔弱的開始——就好似生與死,死與生的輪回。

據說這首哀愁的曲子創作於巴伯一生中幸福的階段,他和梅諾蒂徜徉在愛情和音樂的殿堂中,他的事業和聲譽都如日中天,但愛情和死亡又何嚐不是緊密相連呢?愛如死般堅強,愛如死般絕望……

以下的事實能夠讓你對這曲哀歌的悲痛力量更加有所了解——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害後的追悼會上播放的就是這首曲子;越戰影片《野戰排》裏,這段柔板的悲憫情懷與情節的鋪排更是共振到無以複加:美軍機槍橫掃越南村莊,音樂伴隨著慢鏡頭搖過,一群人呼號奔跑逃散倒地死亡,另一群人獰笑殺戮追逐乘勝追擊,上帝俯身目無表情,任由這場死亡的盛宴繼續,繼續……直至山河失色天地無光。

14. Bizet - Entr'acte to Act III (Carmen) 比才 《 卡門 》 第三幕間奏曲

喬治 · 比才 ( 法文 : Georges Bizet , 1838 年 10 月 25 日 1875 年 6 月 3 日 ), 法國 作曲家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歌劇 卡門 》、戲劇配樂《 阿萊城的姑娘 》等。

比才生於 巴黎 ,本名 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 。九歲時就進入 巴黎音樂學院 學習。 1857 年 他獲得 羅馬獎金 ,後到 羅馬 進修三年。 1863 年 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采珍珠者》。比才最著名的作品《 卡門 》創作於 1873 年 。該劇取材於法國作家 梅裏美 的同名小說。該劇最初的演出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卡門》由於題材等因素,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 1873 年 他創作完成的作品還有歌劇《 羅馬 》。

然而, 聖桑 柴科夫斯基 德彪西 等人都給予該劇很高的評價。 尼采 甚至以此部歌劇來對 瓦格納 的作品進行抨擊。後來的事實驗證了他們的預見,《卡門》成為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也是歌劇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歌劇《卡門》 完成於 1874 年秋,是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也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四幕歌劇 《卡門》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 -- 煙廠女工卡門。卡門使軍人班長唐 · 豪塞墮入情網,並舍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 -- 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後來唐 · 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又加入了卡門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卡門後來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裏奧 , 在卡門為埃斯卡米裏奧鬥牛勝利而歡呼時 , 她卻死在了唐 · 豪塞的劍下。

   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也許正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此後變得長盛不衰。這部歌劇以合唱見長,劇中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第二幕與第三幕之間的間奏曲是一段輕柔、優美的旋律 , 長笛與豎琴交相輝映,飽含脈脈的溫情。

(夜深了,我也該睡了。這樣的夜的結束,隻是代表了另一個夢的開始。希望你我都能有個好夢,一個隻屬於我們兩個人的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