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TheMostRelaxingClassicalAlbumintheWorld...Ever!(2CD)中文名稱:最放鬆的古典音樂專輯(2CD)藝術家:..."> 英文名稱:TheMostRelaxingClassicalAlbumintheWorld...Ever!(2CD)中文名稱:最放鬆的古典音樂專輯(2CD)藝術家:..." />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1 ZT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 CD1 ZT

(2009-11-22 12:44:24) 下一個

450) this.width=450" />


<><><><>英文名稱: The Most Relaxing Classical Album in the World...Ever!(2CD)
中文名稱: 最放鬆的古典音樂專輯(2CD)
藝 術 家: Various
音樂類型: 古典音樂
唱片公司: DECCA
發行日期: 2006年1月

專輯介紹:

      這是一部寧靜、祥和、舒緩和深情的精美的古典音樂作品合輯。

      專輯收錄了32首精美、舒緩和深情的古典音樂傑作,其中包括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利奧·德裏布、加布裏埃爾·福萊、埃瑞克·薩蒂、莫紮特、愛德華· 格裏格、約翰·帕赫貝爾,德彪西,費利克斯·門德爾鬆,聖·桑、戈萊斯基,維瓦爾第,愛德華· 埃爾加,托馬索·阿爾比諾尼,路易吉·鮑凱利尼,馬斯內,貝多芬、拉赫瑪尼諾夫、奧芬巴赫,馬斯康尼,德沃夏克,塞繆爾·巴伯,威爾第、普契尼等音樂大師們的廣為流傳的音樂傑作。

      同時,在眾多藝術大師,著名演奏家和樂團的精心演繹下,深情、婉轉和舒緩的音樂旋律和色彩靜靜地飄蕩在恬靜的空間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幅寧靜、祥和、深情、充滿溫馨和恬淡氣息的美麗畫卷、詩篇和意境。

專輯曲目:

CD1
01. J.S. Bach - Air On The G String
02. Grieg - Peer Gynt, Op. 23 Morning
03. Pachelbel - Canon
04. J.S. Bach -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05. Satie - Gymnopedie For Piano No.1
06.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21 In C major (Elvira Madigan)
07. Faure - Requiem, Op. 48 In Paradisum
08. 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09.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 Andante
10. Saint-Saens - The Swan
11. Mozart -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12.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Largo "Winter"
13. Elgar - Nimrod
14. Rachmaninov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15. Faure'- Pavane, Opt. 50
16. J.S. Bach - Cantata No. 140 Sleepers Awake
17. Albinoni - Adagio, For Violin, Strings & Organ In G Minor
18. Boccherini - String Quintet In E Major, Op.13 5, G282 Minuet

介紹和素材均來自網絡。

01. J.S. Bach - Air On The G String G弦上的詠歎調
        在浩如煙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幾乎所有曲子都離不開這四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家弓下有一支著名的樂曲,它那優美柔婉的旋律竟然隻從一根弦上流瀉而出,這就是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詠歎調》——古典音樂史上一首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這首小提琴曲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 August Wilhelmj1845-1908)於1817年編寫的。作品問世,立即聞名遐邇。但真正的作者,並不是威廉密,追溯淵源,其始祖是一個世紀以前的德國作曲家巴赫,原曲創作於1727年至1736年之間 。
        巴赫寫了四部《管弦樂組曲》,其中以第三部《D大調第三組曲》流傳最廣。它由五首小曲組成,其中第二首叫《詠歎調》。《G弦上的詠歎調》就是根據它改編而成的。
        "
詠歎調"原是歌劇中一各抒發內心情感的獨唱歌曲。巴赫將它運用到管弦樂作品中,構成了一個抒情的篇章,充滿詩意的旋律美,弦律始終洋溢著憂傷的美麗。
        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傷感的女高音,詠歎出一支纏綿悱惻的旋律。最初是隱忍的怨訴;中途,音樂愈益激動,跳躍和模進音調(模進:指某一音調的音型,在原聲部中反複出現,但每次出現時的高度都有不同,或上行模進,或下行模進),將蘊積在主人公心內的熱情與追求傾訴出來;最後又歸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這段旋律在古鋼琴和弦樂組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雖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間或也加以響應,但終究都是作為伴奏,為主旋律襯出美妙的背景。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詠歎調》在其始祖——巴赫《組曲》中的本來麵目! 威廉密將第一小提琴聲部的曲調由D大調改為C大調,樂器上以小提琴獨奏為主,輔以大健琴伴奏,同時又將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 增強了樂曲濃鬱深沉的情調, 又根據原作標題"詠歎調"而命名為《G弦上的詠歎調》。雖然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過原作,但是在巴赫諸多作品之中,這首管弦樂組曲仍是一曲質樸動人的佳作。
        百餘年來,這首《G弦上的詠歎調》以其純樸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渾厚、豐滿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愛好者們鍾愛的曲目。有意思的是,聽過《G弦上的詠歎調》的聽眾遠要比知道《巴赫樂隊組曲第三號》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數的唱片封麵上,《G弦上的詠歎調》的作者欄上並沒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02. Grieg - Peer Gynt, Op. 23 Morning
格裏格的《培爾金特組曲》第一樂章《晨曲》
        這一樂章描寫培爾金特流浪到非洲,大自然的風光,晨曦初上的美麗景色。樂曲具有牧歌的情調,早晨的主題主由長笛呈示出來的。
太陽慢慢從東方升起,弦樂刻畫著時強時弱的陽光。木管在模仿著牧笛和鳥鳴聲。這是一首色鮮豔的風景音畫!

03. Pachelbel - Canon
約翰·帕赫貝爾 《D大調卡農》
        約翰·帕赫貝爾(165391-170633)德國音樂家。此曲做於1680年。什麽是卡農?其原意為規則。指的是複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常被用於婚禮上。

04. J.S. Bach -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巴赫 《耶穌,人類渴求的喜樂》
        「耶穌,人類渴求的喜樂」 取自第147號清唱劇,是巴哈早年於萊比錫時期所作的清唱劇之一,於1723年7月2日在聖瑪利亞節中首次演出。然而此非新作,而是由巴哈的威瑪清唱劇之一加以改編擴充而成。巴哈采用約翰?史喬普的一首聖詠旋律代替威瑪清唱劇未了的聖詠。現今這首著名聖詠之標題,是來自清唱劇第二部中的歌詞:「耶穌為我之喜樂,......他是我生命之力量,目光所向之盼望......。」

05. Satie - Gymnopedie For Piano No.1
艾力克.薩蒂 <吉姆諾佩蒂>

        艾力克.薩蒂(1866-1925)如果不是法國人,那末他必定隻是尼采形容的那種可有可無的鬧鈴,或許是以<吉姆諾佩蒂>為代表的一曲作家,他甚至還沒有資格做一個小醜,因為他不會有舞台。但薩替之為法國人,他擺足了姿態,自諷嘲人的在他新作品發表的劇院簾幕上掛著這個標語"薩替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不同意者請自行離席",台下自有社會名流,知識分子和專業藝術人士為其助擁吶喊,這是世紀的巴黎,薩替則在這華麗詭譎中誇大地展現他鮮艷又脆弱的羽翼,他是這時代的主角,但後來的人隻看見一幕幕荒謬,他們不了解,也不能理解這時代,包括薩替這個人。在現代人、絕大部分現代人的眼中,薩蒂僅是音樂史上可有可無的鬧鈴,是以<吉姆諾佩蒂>聞名的一曲作家。同時,是一個小醜。
        <吉姆諾佩蒂>的出現,彷彿一顆晨星,當德布西等人抬起頭來見到它時,便得到了啟示。
聽!幾個音符,帶著遲疑,單調地一起一落,這時,一個節奏單純、有著淡淡異國風情、動人的旋律,輕輕嵌入聆聽者的心靈,它不說故事、不包含哲理、不為任何目的隻有音樂,純粹的音樂,精巧、纖細、平衡、節製,充滿法國的精粹,夢想中的古希臘,和隱隱流瀉出的現代感。對此薩蒂曾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必須拋棄德國的醃黃瓜,可能的話,一點也不要保留,我們為什麼不利用莫內這些印象派前輩們給予的啟示呢?這其中包含有多少珍貴的手法!而以我們法國人的天性,又多麼容易掌握啊!」

06.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21 In C major (Elvira Madigan)
        第21鋼琴協奏曲K467,創作於1785年,同年在維也納的克魯克劇場首演,並由作者本人擔任鋼琴主奏。本曲那進行曲般雄壯的開曲氣氛,以及充滿奔騰般詼諧精神的終樂章,還有中間樂章始終優美如歌的行板,都體現了這位音樂天才的妙筆。不僅如此,本曲還充分體現了主奏者的鋼琴演奏技巧,但並非純粹的炫技之作,並且以莫紮特(Mozart)獨有的那種無可比擬的均衡感,使得聽眾根本找不出管弦樂與主奏樂器(鋼琴)之間不協調的絲毫破綻,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本曲選自第二樂章是最著名的行板(Andante),可能也是莫紮特最如夢似幻的詠歎調——盡管曲中並無歌詞。事實上,溫柔的三連音曲調是如此可愛,使得莫紮特無法抗拒,隻能讓管弦樂團在一開始就唱出這溫柔的樂段,然後鋼琴以即興的方式重現上述的樂段,展開一段裝飾的抖動跳音,其效果是任何花腔女高音都無法企及的。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如泣如訴的木管,在低音大提琴溫婉的撥奏襯托下,共同呈現光輝的伴奏,讓溫柔的情緒鋪展開來。另一方麵,甜中帶苦的不和諧音,與微妙的和聲與音色轉變,每每顯示了後來浪漫樂派的音樂語法。今天會欣賞到一個特別的版本,由長笛代替鋼琴作為主奏樂器。

07. Faure - Requiem, Op. 48 In Paradisum 福萊 《安魂曲》
        自莫紮特之後,很多作曲家都寫過安魂曲,其中勃拉姆斯的《德語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福萊的《安魂曲》與莫紮特的那部並稱為"四大安魂曲"。而近現代的安魂曲不論在題材內容、文字形式還是戲劇性手法方麵,常常超越宗教的範圍,並由大型管弦樂隊伴奏,如布裏頓的《戰爭安魂曲》和欣德米特的《紫丁香安魂曲》。
        由於長期擔任管風琴手或唱詩班指揮,福萊對宗教音樂有很深刻的認識,而《安魂曲》則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1885年、1887年,福萊的雙親相繼去世。悲痛之餘,福萊開始創作這部《安魂曲》,並於1888年在他供職的瑪德蓮教堂首演。多年來,福萊在教堂中為無數的告別儀式與葬禮擔任過管風琴伴奏,以至於他對傳統的那些安魂曲都感到厭煩了。在他看來,宗教音樂應當"簡樸清純",柏遼茲的《安魂曲》雖然宏偉,但缺乏宗教性,而威爾第的《安魂曲》則過分情緒化。在近兩個世紀裏,每位作曲家在寫作《安魂曲》時都把重心放在《末日經》裏,而福萊恰恰放棄了《末日經》,隻是在《拯救我》(Libera me)一節內將末日審判的情景一筆帶過,此外還增加了同屬葬禮儀式的《在天堂裏》(In Paradisum)一節。從結構上看,這部《安魂曲》不僅篇幅短小,而且合唱團和樂團也是小編製的,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最傑出的聲樂作品之一。整部作品裏沒有陰沉和恐怖,反而洋溢著溫暖而安詳的氣氛,體現出福萊對死亡的超越以及對寬恕和希望的追求。


08. 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德彪西 《月光曲》

     很多人都會把這首德彪西的《月光曲》同貝多芬的那首同名交響曲弄混。而事實上,兩首月光曲分屬於不同的流派。
        貝多芬的月光曲屬於古典主義,嚴謹的調式和和弦中規中矩的表現了月光的柔美。
而德彪西是印象派音樂家的代表。聽他的月光曲,你抓不到這其中的主旋律,因為根本就沒有。零零碎碎的片段與長和弦彼此交融,表現出月光神秘莫測的變幻。
        如果說貝多芬的月光曲重在對月光的寫實描繪,德彪西則更傾向於表達在看到月光後自己心靈的感受與震撼。
       《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歎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

09.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 Andante 門德爾鬆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381844年間,於1845年首次上演。
  門德爾鬆的小提琴協奏曲中,這一首是最為著名的,與貝多芬的 D大調,勃拉姆斯的D大調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整部作品充滿了柔美的浪漫情緒和均勻齊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處理手法精妙絕倫,旋律優美,技巧華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僅是門德爾鬆最傑出的作品,也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認為這部作品是小提琴協奏曲的"壓卷之作"

        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樂章之間不中斷地連續演奏,這在當時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圍的快速流動被切斷;而各樂章卻各自獨立,體現了門德爾鬆以古典派傳統為基礎,並灌入新時代氣息的典型作風。這裏節選的是第二樂章,行板,D大調,6/8拍, 這是一個抒情的而且富有門德爾鬆韻味的極其醇美的樂章。門德爾鬆寫作這一樂章時,他的足跡已遍及歐洲各地。無論是美麗的蘇格蘭海岸,還是巴黎繁華地都市;無論是威尼斯奇妙的水城,還是瑞士安謐的湖光,作曲家以如畫的旋律寫下了一篇篇音樂遊記。獨奏小提琴緩緩流注出如畫如歌的旋律。當不安的定音鼓震響時,才打斷它在風景畫上專注的描繪。這時,弦樂組憂煩地震顫著,與一支短調融在一起,彌漫起一層傷感的色彩。但隨後再次吟出船歌式的第一主題。盡管弦樂之波更加動蕩,但船歌的動聽旋律依然飄搖著,緩緩消逝在杳遠的寂靜中。


10. Saint-Saens - The Swan
聖桑 《天鵝》--My favourtie
        《天鵝》是聖桑的管弦樂《動物狂歡節》(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中的第十三首,也是作曲家的代表作。後來蘇聯芭蕾舞大師福金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它改編成短短2分鍾的芭蕾小品《天鵝之死》,幾十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盛演不衰。

        靜謐的夜空中,淡藍色的月光下,一隻雪白的天鵝靜靜地飄遊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她時而高昂著她高貴的頸項,時而憂傷地低著頭,輕輕揮動著翅膀,期待著她心中的王子的到來。

        突然她展開雙翅飛向天空,但已經體衰力竭,再也不能自由飛翔了。然而對生命的渴忘和對愛人的期待使她又鼓足全部力量,不屈不撓地好象要飛離湖麵。但漫長的等待和與死神搏鬥已使她筋疲力盡,身體無力地傾向前方。她又慢慢地直起身體,開始原地旋轉,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見到王子。
        天鵝終於沒能擺脫死神的陰影,她跪下來漸漸地合上了雙翅,在依依不舍中與世永別

11. Mozart -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莫紮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這首《C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K299/297c,作於17784月。那年莫紮特22歲,在法國巴黎結識了當時有名的長笛演奏家——駐倫敦的法國大使濟尼公爵,公爵的女兒是一位豎琴演奏家,也是莫紮特的學生。此曲是1778年莫紮特應公爵及其女兒之邀而創作,讓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兒結婚慶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達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賀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動的表情。這部協奏曲既是長笛與豎琴完美絕倫的組合又是二重協奏曲題材的典型樣板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是長笛和豎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實際上是二重奏,是兩個富有表現力的獨特的樂器的相互傾訴和與交響樂隊的傾訴。
  長笛和豎琴——也許是天下音色最美的兩種樂器,而將兩者放在一起作為協奏曲的主奏聲部,這在常人看來也許是匪夷所思。然而莫紮特卻是無所不能,他不僅如此做了,而且還做得非常漂亮。簡直沒有什麽能難倒這位曠世天才的。這是一部清新流暢,抒情性非常強的作品。樂曲的主題均由獨奏的長笛與豎琴奏出。長笛與豎琴以對話的形式,在清新優美的旋律基礎上,還包含有豐富的華彩與演奏技巧。莫紮特極其精妙的樂思與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協奏曲達到了一種簡時不陋、繁時不亂的至高境界。曲中豎琴緊隨長笛而作即興嬉戲之狀,真有點依依不舍的樣子。莫紮特在此為長笛所寫的樂思實在要令人想起碧藍天空之下,具有英武氣質的牧人一笛在手,便可將白雲吸引得卷舒而來。不知大師當時有無想到過人類與自然的永恒關係問題,不過,慢樂章那悠揚的笛音響起,竟使人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孤獨,寞寞長天之下隻有長笛優美的聲音及豎琴的追隨在曠野上回蕩,這裏豈非有一種亙古難解的愁結?
  這部作品提供了豐富無比的旋律(莫紮特的樂思總是太多),怎樣抵製無休止的華美音符的誘惑,既達到樂器與樂隊音色的和諧統一,又能發揮出主奏樂器各自獨特又生動鮮明的歌唱性特點,找出這個平衡點就成了演繹這部作品的難點。
  作品共三個樂章:
  1.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有兩個呈示部。以演奏C大調分散和弦的第一主題始,以協奏曲常用的方式發展,第二主題在原調下,分配給圓號、雙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等,經華麗的尾聲引出主奏樂器的呈示部,在豎琴的琶音鋪墊下長笛奏主旋律,第一主題結束後轉成屬調,在第二主題之前有長笛奏副主題。第二主題由豎琴與長笛分別表現後,經快速音群而進人發展部。發展部以A小調的柔美旋律為中心,長笛顫音以漸強方式重複一遍後,進入再現部。再現部在豎琴分解和弦伴奏下,長笛的副主題與第二主題都以原調複現,在四六和弦上經過華彩而結束。
  2.小行板,F大調,省略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隻用弦樂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題與屬調上的兩個第二主題一一呈示之後,插入一段豎琴流暢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調再現後,經華彩樂段,以弱音消失。
  3.回旋曲,快板,C大調。主題先由弦樂表現,管樂重複,合奏主部後,豎琴以新的獨奏主題登場,由長笛引出G大調旋律。第一插句在弦樂幫助下,由長笛展示,豎琴重複。第二插句為F大調。對用過的素材作發展處理。第一插句以原調再現,經由合奏中的開頭動機形成的經過部,引出華彩,回旋主題第三次再現,最後主和弦以強奏華麗地結束。

12.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Largo "Winter"
 
        維瓦爾第(Vivaldi1678生於意大利威尼斯,他的父親是理發師,同時也是聖馬可大教堂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當維瓦爾第顯露他的音樂天份時,父親便讓他在教堂裏的樂團工作。也從此時開始維瓦爾第的創作深受威尼斯音樂的潛移默化。維瓦爾第後來成為威尼斯一所音樂學校的指導及指揮,就如同意大利其它音樂學校一樣,在這所學校裏收容了失去父母的孤兒,並給予完整的音樂教育,許多意大利傑出的音樂家都多少與這些音樂學校有關。

        維瓦爾第在世時即以歌劇、神劇和奏鳴曲聞名,光是協奏曲就有四百首以上,他於27歲出版第一首作品三重奏奏鳴曲。35歲創作第一部歌劇-鄉下銅管樂隊。47歲出版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而這首曲子也最為人們所知曉。
        晚年,因教會不滿他過全盤世俗的生活,在大主教一聲令下,禁止維瓦爾第入城。其聲望漸衰。維瓦爾第晚年動身前往維也納,希望自己在威尼斯被認為過期的音樂能受到奧地利皇帝的青睞,誰知宮廷根本不予理會。又老又病的維瓦爾第終於在身心極度煎熬下,客死他鄉,死時身無分文。其喪禮也以貧民之禮辦之。
        維瓦爾第的那個時代,是我們後世稱作巴洛克時期(約16001750)的時代,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樂,帶著顯見的特性:華麗、複雜、藻飾、扭曲,著重於超現實和雄偉宏奇,這些特質都能彼此融會貫通。如果說文藝複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那麽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四聲部的和聲,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數字低音figured bass)都產生於巴洛克時代。
        舊有的教會調式消逝,以及大小調音階係統和沿用至今的相關調性之崛起,是巴洛克時代的大事。另外,節奏思想也在這個時代萌芽,就是在音樂曲譜中加入小節線。這些形式日後直接衍生為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前奏曲與變奏曲。不過巴洛克時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氏——如賦格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題模仿(古幻想曲)等。
        具有文化素養的中產階級,也就是在這個時代興起的。從此音樂由宮廷走入平常百姓家,因之許多中產階級市民也要求音樂性的娛樂,這就是現代演奏會的先河。
        而由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所謂巴洛克時期是最輝煌的年代,在此期間無論就作品的質和量,重要作曲家數目皆居各時期之首,而且大部分今天我們使用的樂器及其技巧大致也是在巴洛克成熟,所謂奏鳴曲及協奏曲等曲式以及歌劇等我們所熟知的音樂的形式也都是出現在此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其中之一就是在於透過音樂刻畫出詩詞當中的意境、抒發人們的七情六欲;出生於十七世紀的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維瓦爾第,在他音樂中,就具有這項典型的特色。維瓦爾第的誕生,可說是意大利巴洛克音樂新的裏程碑,再他一生中創作有五百多首協奏曲作品,而其本人也是個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兼音樂教師;他的協奏曲作品不但受到巴哈的重視、並引用作為寫作的模板,同時對於其後一百多年的古典音樂協奏曲格式,奠下了基礎。
        維瓦爾第是少數作品可以橫跨古典音樂和其它類型音樂作品的作曲家,他的音樂清新、富有活力,即使是第一次欣賞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在十八世紀如此,在二十世紀末的今天,也是如此;他的音樂風格平易近人,就像是生活中的某一部份,但是其本人給予世人的印象,卻是緲遠模糊,形影如謎。
        維瓦爾第在世時雖曾一度風光,但是當他晚年時期,人們對他作品的興趣卻減弱不少;他在公眾舞台上逐漸銷聲匿跡,尤其是在他老家威尼斯,當時新一輩的作曲家無不盡全力吸引大眾的注意,而維瓦爾第也就慢慢被世人所淡忘。當維瓦爾第過世時,他的音樂作品在自己的家鄉逐漸被忽略,其名聲亦隨之殞落;他自己家鄉的人對於這位音樂家同胞,總是語帶不屑、傲慢,對他的評價也是苛刻無情,但是在其它國家,例如:德國、英國等地,卻受到不少支持者的擁戴。
        維瓦爾第名聲墜落的原因之一,不止因為威尼斯人的品味多變所致,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人看待音樂的方式——音樂是短暫的,隨聽隨忘,緊接著就會被其它新的音樂所取代。
        維瓦爾第慣用的協奏曲音樂創作方式,係遵循快-慢-快的順序,這個順序可以包含豐富的音樂創意、展現絢麗的色彩與和聲,不隻在當時、甚至之後也沿用了好幾個世代。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原係出自維瓦爾第的一部包括有12首作品的小提琴協奏曲集《和聲與創意的嚐試》當中的前四首,這四首作品在十八世紀初於威尼斯首演以來,就已成為維瓦爾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曲目,在當時如此,在今天也是如此,由此可見本曲魅力之所在。
        從四季協奏曲開始,維瓦爾第把十八世紀之前抽象概念的音樂、轉移到後來所謂的標題音樂創作上,為日後的作曲家開啟了一個遵循的方向,包括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在內,都可以看出維瓦爾第音樂創作方式的影響。但是,嚴格說起來,維瓦爾第並沒有發明標題音樂,他隻是把音樂帶進一種新的聆賞層次,目的就是在音樂中呈現出標題或是文字當中的明確畫麵。
        在四季協奏曲中,維瓦爾第表現出一種富有人文氣息的創作風格,這是他對周遭自然世界的認知、以及對人類百態觀察的結果。這部作品是對一年四季有智能、成熟、敏銳的描述,樂曲中也不時可聞威尼斯質樸鄉土的旋律風格,這都是作曲家深深受到自環境影響的明證。
        維瓦爾第對於描寫或是標題音樂的影響,可以由海頓、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中看出。在維瓦爾第的四季協奏曲當中,他極力借著音樂刻畫出大自然與四季不同的景象,其中還運用了許多特別的技巧與構思,呈現出每個季節不同的精神;除此之外,音樂所表現出來的,比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還要豐富。
        四季協奏曲的誕生,對於十八世紀當時的藝術界也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當時的畫壇、文學界、甚至於哲學界皆投身於一股自然風潮之中。
        構成《四季》的四首協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詩,作為引子藉以描述樂曲的內容,應是出自維瓦爾第之手:在最早的樂譜中,這些詩還配合著小提琴的獨奏部份,逐句地印在譜上適當地方。下麵是維瓦爾第《四季-冬》十四行詩的中文譯本。

人們在冷冽的寒風中
在沁冷的冰雪裏 不住發抖
靠著來回跺步來保持體溫
但牙齒仍不住地打顫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爐旁度過
安靜而美好的時光

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前進
深怕一個不留神栽了個跟鬥
有時在冰上匆匆滑過
跌坐在雪上 來回地跑步玩耍

直到 冰裂雪融的時刻聽見溫暖的南風已輕叩
冷漠的冰雪大門
這是冬天
一個愉快的冬天

13. Elgar - Nimrod
埃爾加《謎語變奏曲》第九首寧洛(獵人)
        埃爾(Elgar)
《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是為了練習變奏曲而寫作,在創作過程中,埃爾加收獲豐碩,不隻使自己晉升為成熟的作曲家,名聲也隨之而來——盡管他向來不在意名聲。漢斯·李希特於1899619日在倫敦指揮《謎語變奏曲》的首演,為當時這首全新的作品做了完美的曆史見證。
  G小調的憂鬱主題是此曲的基礎,也是標題中之。埃爾加原本不肯透露謎底,不過數年後他對朋友提到:這個主題(1898)我作曲的時候,表達的是藝術家的孤獨感……對我而言,它現在仍然代表同樣的意義。十四首變奏曲描寫的都是作曲家熟悉的人物(多半是他音樂界的朋友),以姓名縮寫、密碼、甚至是秘密符號代替。長久以來,這些朋友的名字一直是個謎團,不過後來埃爾加終於在此曲的鋼琴伴奏譜的附注上,讓謎底完全揭曉。
  第九首,慢板,“Nimrod”是一個綽號,屬於埃爾加最好的朋友,出版商奧古斯特-傑格(Augustus J. Jaeger)。埃爾加運用了相仿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開頭的旋律,組成這個變奏的主要部分,以這樣的禮遇,讚頌朋友身上高尚的情操,傳說埃爾加曾與這位朋友夜晚散步,朋友間聊的話題就是貝多芬。主題愈發蕩氣回腸的,不吝溢美之詞,表達令人難忘的情誼,追憶與朋友在一起激情充實的歲月。  《謎語變奏曲》是音樂史上最優秀的獨立變奏曲之一,作曲技巧可與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唐吉珂德》(Don Quixote)媲美,但表達的情感經驗卻更為豐富,因為在描繪他好友最鮮明的特質——無論是憂鬱、溫柔、喧鬧或者是害羞的時候,埃爾加其實是在描寫他自己。

14. Rachmaninov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瑪尼諾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瑪尼諾夫所有的音樂都被世界遺忘了,最後剩下的也會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很多音樂愛好者通過這部作品認識拉赫瑪尼諾夫,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鋼琴協奏曲》、《交響舞曲》等等。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OP. 43 寫於 1934 年,此時世界樂壇正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調性體係、曲式、節奏等慣用的音樂法則被拋棄,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紛呈的新音樂,無調性音樂、表現主義、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列等等相繼出現,求異響於新聲是歐美音樂的時代潮流,而拉赫瑪尼諾夫不為所動,仍然在十九世紀的風格和形式裏尋求個性的表現。《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取材於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 24 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 24 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寫成單樂章的鋼琴與樂隊曲,技巧複雜精深、氣勢輝煌,成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輝煌的技巧表現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然而作品裏最令人難忘的卻不是眼花繚亂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 18 個變奏,整部狂想曲到這裏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純樸抒情的曲調,這個旋律開朗優美,動人心魄,其中當然也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鬱,這個旋律先在鋼琴上唱出,質樸而平和,然後讓位給弦樂,熱情在逐步增長,隨後發展成浪漫激情的頌歌。這段音樂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尤其富於浪漫氣息,它雖然隻是一個音樂片段,不是一個樂章,也被抽出來編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見到這段音樂的芭蕾小品。拉赫瑪尼諾夫當初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有意表現帕格尼尼傳說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蒼白、狂熱、鬼魅般的軀殼包裹著熱情的靈魂,被藝術之神喚醒時,便光芒四射地瘋狂演奏,輝煌的音樂照亮整個大廳。拉赫瑪尼諾夫甚至在寫這部狂想曲的同時就在考慮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劇情構思,編舞導演當然又是芭蕾大師福金。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表現的是一位狂熱的浪漫派藝術大師的藝術個性,也是拉赫瑪尼諾夫自己的寫照,他消瘦清臒,表情憂鬱,舉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則激情進發,高貴而尊嚴,這是他的性格特點,也是他的藝術個性。他尊崇古典浪漫傳統,厭惡庸俗的藝術趣味,他青年時代寫的升 C 小調前奏曲名揚海外,移居美國後隻要一有演出,觀眾便一定要求加演這首前奏曲,使他對自己的這首傑作產生了懷疑,他認為這首前奏曲裏一定有某種東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於是他開始憎惡自己的這首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 1917 年移居美國,按照民族主義的理論,他應該就此失去了靈感,寫不出什麽東西了。他創作的新作品的確不多,但這不能印證這種斷言,因為拉赫瑪尼諾夫把主要精力用於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他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已六十有奇,這不是創作的最佳年齡,但他的熱情並沒有減退,仍然寫出了堪稱經典的傑作。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是 1980 年美國拍攝的電影《時光倒流 70 年》的主題曲。

15. Faure'- Pavane, Opt. 50  福雷《帕凡舞曲》
       
福雷於1887年為管弦樂團與合唱團譜寫了一部作品,也就是這首《帕凡舞曲》Pavane Op.50Pavane,國內多譯為帕凡舞曲孔雀舞曲,這是源自意大利東北部帕凡城的一種民間舞曲。其節奏舒緩、安靜而優雅,通常都為二拍子。福雷創作的這首作品為升f小調,4/4拍,中速的快板。因其旋律優美而典雅,被演奏家們改編成鋼琴獨奏、大提琴與樂隊、吉他與樂隊等形式,使之廣為流傳。

16. J.S. Bach - Cantata No. 140 Sleepers Awake 巴赫康塔塔清唱劇 《醒來吧 沉睡者》
       
巴赫的世俗康塔塔(他把其中一大部分稱為音樂戲劇)是為各式各樣的場合寫作的。同一首音樂既用於世俗又用於教堂康塔塔的情況並不少見。例如《聖誕節清唱劇》中有十一個唱段也曾用於世俗樂曲,六段見於《大力神在十字路口》(BWV213)。最優秀的音樂戲劇包括《福玻斯與潘》 (BWV201)1733年為慶賀奧古斯都三世誕辰而作的《碧波潺潺,嬉戲蕩漾》(BWV2O6);而《咖啡康塔塔》(1734-1735 DWV201)和嘲弄性的《農民康塔塔》〔1742BWV212〕則是他的輕快音樂的兩個可愛的標本。在作於十八世紀三十年代的幾首世俗康塔塔中,巴赫嚐試采用新的華麗風格。他使聲樂線條處於首要地位,約束自己力求伴奏複雜精美的傾向,又創作了一些對稱地分解為前句和後句旋律,並配以許多這種新歌劇風格的其它小手法。 

17. Albinoni - Adagio, For Violin, Strings & Organ In G Minor阿爾比諾尼g小調柔板
       
托馬索·齊奧凡尼·阿爾比諾尼1671年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他與威尼斯的另一位作曲家維瓦爾弟是同時代的人。同維瓦爾弟、馬爾切洛等人,被後人稱為威尼斯樂派的先驅者。阿爾比諾尼的創作主要是歌劇,他一生有50多部歌劇,這些歌劇雖然在初期的喜劇發展上頗有貢獻,但後來卻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全部被世人遺忘。阿爾比諾尼以小提琴演奏見長,一般人都以為他是器樂作曲家,所以後世更多的把他稱為小提琴作曲家。阿爾比諾尼一生創作的器樂曲超過100部,但生前印行的隻有9部。
       
阿爾比諾尼因一曲《柔板》而聞名於世。然而此曲並非他所作,而是出自20世紀一位評論兼音樂家賈佐托(Remo Giazotto)的手筆。假阿爾比諾尼之名, 實為賈佐托所作而廣為流傳的這首《柔板》樂曲明顯地取材於阿爾比諾尼本人某首作品的片段。1945年,萊莫·齊亞左托,米蘭的一位音樂理論家,為了完成阿爾比諾尼的傳記和作曲總表,來到原來保存阿爾比諾尼手稿的、但已被炸成廢墟的圖書館。在廢墟中,齊亞左托隻發現了一些手稿的碎片,從中齊亞左托整理出驚世之作的《G小調柔板》,這也是能使人們想起阿爾比諾尼的唯一的一首曲子。不過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會把阿爾比諾尼和齊亞左托聯係在一起,通常會在《G小調柔板》後麵寫上:阿爾比諾尼作曲,齊亞左托整理。
       
柔板是音樂作曲的一個術語,表示輕緩的速度,它也是一種音樂格式。作曲家們通常通過緩慢的音樂來表達他們深沉的思索和情感,如巴赫的《弦樂柔板》,韓德爾的《柔板》,羅得裏哥的《柔板》等。

18. Boccherini - String Quintet In E Major, Op.13 5, G282 Minuet波切裏尼:小步舞曲(E大調弦樂五重奏, 作品十三之5
       
波切裏尼1743年生於義大利的魯卡,從13歲起就在歐洲各地以演奏大提琴著名。波切裏尼在25歲時到西班牙的馬德裏演出,從此就在這裡定居,直到62歲,他在西班牙被皇室聘為樂師和作曲家,作品中有濃厚的西班牙風味,因此在音樂史上被歸為西班牙樂派。他的吉他五重奏作品現共有六首,都是當時一位富有的業餘愛樂者委託他從他自己寫給鋼琴、大提琴、雙簧管的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作品改編而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