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多倫多的個別名校區可能毀了你的孩子

(2010-06-03 22:29:03) 下一個



(原題目〈過度選擇名校區可能毀了你的孩子〉作者:歌歌爸 )
華人注重子女教育本來是好事,但有些家長選名校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眼睛緊緊盯住考分和排名而不顧其他。以至於孩子除了高分之外剩下的就是:社交能力差,動手能力差,種族融入不良,視野狹窄;更有甚者導致孩子脾氣暴躁,不知尊長愛幼,自私欲強,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差,性格孤僻,甚至出現了精神問題。本來是為孩子好,可結果卻斷送了孩子的前程,無異於將孩子向火坑裏推。

說一下多倫多華人熱衷的Unionville 吧,我的一位來自香港的同事曾經住在那裏,提起來她的兩個孩子的入學經曆竟然哽咽。
幾年前,她慕名將她的兩個孩子送到了位於 Unionville的安省排名很前的一所著名小學,按她的想法,到了這裏望子成龍就靠譜了。她萬萬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他的兩個孩子天生好玩,學習平平。而在校方的眼裏這兩個孩子拖了學校的後腿,影響每年評比。學校的招數是學生不能考高分就想法讓他們離開學校,以免影響排名。
首先校方開始冷落孩子,孩子說老師和同學都不理他,他恨學校。她說那段時間孩子是學東西學不會,推三推四不想去學校,少言寡語沒有笑容。以至於孩子多次傷害自己,為的就是在家休病假。還有幾次她到學校去接孩子,學校說孩子根本就沒來,不知去了哪裏。她很納悶,為什麽學校見不著孩子到校竟不通知家長?
學校的第二招就是頻繁召見家長。她說孩子在Unionville 上學那陣子,學校頻頻打電話到家裏來要家長去學校談話,最少每月都要去一次。每次都告訴你說你的孩子如何如何調皮,不學習,不合群等等。意思就是說你的孩子不可教。孩子學習和精神狀況越來越差。學校的心裏輔導專家說:This student is not learnable. (你的孩子沒有學習能力。),學校的心理輔導專家拿出個單子,記錄著某某月,某某日孩子都幹了些什麽異常不可教的事情。有一件是 她的孩子某月某日從地上撿起來某個髒的東西 放到嘴裏,並且吞了下去。我那同事事後才回過勁來,老師看著孩子吞異物而不製止,僅僅是作記錄給家長看?
校方第三招:直接給家長施加壓力,暗示你的孩子離校。最後校長找到她說:你的孩子很特殊,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源來輔導這樣的孩子。她還不死心,告訴校方她可以抽出些時間來學校幫助孩子。校方斷然決絕了她的要求。
不得已,又多方求助校外的心裏專家後,決定換學校。他的全家離開了Unionville, 孩子離開了那地獄般的“名校”到了一所普通的教會學校。她說換了學校不久,兩個孩子就如同換了人一樣。東西也能學會了,又蹦又跳又唱歌,不讓去學校都不行。
Unionville 這個區除了有學校排名比較靠前之外,其他好像沒什麽長處:房價是別處的兩倍,人員居住比較混雜,警方查出的幾個大麻屋大都集中在這裏。說學校排名好一點吧也不敢苟同,你的孩子考分高,學校歡迎。如果你的孩子學習平平,甚至有點後進,那你很可能重溫我那位同事的噩夢。他們排名高靠的不全是教學,而是用很多陰招進行半強製性篩選。不久前發生的兩起性侵學童案也發生在這個Unionville 地區。
這裏盡管發現了Unionville 這個名校區諸多的陰暗麵,我想在其他以評比為目的的名校區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問題是,名校區真的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嗎?
所謂名校,是將安省的英語和數學成績排名較前的稱為名校。在這裏英語還算個問題?僅僅數學的高分距離孩子的全麵成長又相差多少?還有就是北美的繼續教育很發達,你的孩子首年沒考上好大學不要緊,就是工作兩年再去考大學,讀研究生也還是一樣。一次高考定終身在這裏就不存在。北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專業選擇並不幹涉太多,很多人第二次,第三次選擇的專業完全推翻了第一次的選擇。孩子最終找到了他們的至愛專業,全身心投入多成大業。相反,首次綁定專業,外加家長幹涉,這不僅有可能背離孩子本身的先天條件,事倍功半,更有可能在其他能力的方麵發展不足,從而長遠影響孩子的能力發揮,而平平一生。
那是不是說華人買房子就不選名校區了?也不是,專家建議:
1, 排名很靠前的不建議買,因為評分前幾名的學校更注重排名,無暇顧及學生的全麵發展,為了排名而排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一是壓力大,二來也枯燥乏味;為了分數而分數,沒有經曆去發揮其他愛好。這樣的學校出來的孩子多為書呆子型。綜合性人才少,很難出現像Google, Microsoft 那樣的顛覆性的創業者。各種壓力主要來自校方,家長無法調控。

2, 很差的學校更有全力避免,這類學校的校方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學上不盡心盡力。而且這裏學校內部犯罪率一般較高。
3, 其實,真正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學校應該是上中等的學校。一是校方不會一門心思去應付排名,上中等的名次對這樣的學校沒有多大意義。這樣就會減少校方對學生的壓力,可以使學生的各種潛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二是學生間進行學分攀比的現象較弱,學生們相處更融洽,這樣學生的社交能力,朋友圈會比較完善。三是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思維方式將是發散型的,有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出現。四是一般華人的孩子學習比較用功,在北美考大學名校的機會統計上看不比排名很靠前的名校差。當然啦,從買房上看,家長還可以省下來不少錢,可以用到其他方麵的投資,比如孩子旅遊長長見識,參加一些團體性的Group。一定要是團體性的,比如籃球,足球,歌詠小組等,可以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體意識。而不是像鋼琴一樣的獨奏項目。這樣的孩子長大,不僅視野開闊,社會生存能力強,成大事的幾率也高。

簡單就說這麽多,拋磚引玉吧。希望能對更多的孩子有益。





_:mad: _:ma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