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故居

一把靠椅,一杯香茗,已不是夢,就在不遠的將來。
正文

中國茶具

(2009-02-01 07:37:31) 下一個
    茶具對茶湯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麵。一是表現在茶具顏色對茶湯色澤的襯托。陸羽《茶經》之推崇青瓷,“青則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湯呈綠色(當時茶色偏紅)。隨著製茶工藝和茶樹種植技術的發展,茶的原色在變化,茶具的顏色也隨之而變。二是茶具的材料對茶湯滋味和香氣的影響,材料除要求堅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損茶質。
        中國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兼具實用和鑒賞價值,為曆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茶具的使用、保養、鑒賞和收藏,已成為專門的學問,世代不衰。其中,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瓷器使用較普遍。
        主茶具,泡茶、飲茶主要的用具。所謂的“茶室四寶”,即玉書(石畏)、潮汕爐、孟臣罐、若琛甌。
        玉書(石畏)即燒開水的壺。為赭色薄瓷扁形壺,容水量約為250毫升。水沸時,蓋子“卜卜”作聲,如喚人泡茶。現代已經很少再用此壺,一般的茶藝館,多用宜興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壺,多作南瓜形或東坡提梁壺形。也有用不鏽鋼壺的,用電,可保溫。
        潮汕爐是燒開水用的火爐。小巧玲瓏,可以調節風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爐在現代亦使用較少。茶藝館裏,常有三種燒水用具。一種也是紫砂的小爐子,爐內可放置小小的固體酒精燈,配合大的紫砂壺燒水;一種是可保溫電熱器,不鏽鋼壺置電熱板上;另一種則是磁感應燒水器,玻璃壺放在感應盤上。這三種用具,以紫砂爐配紫砂壺最有意境,合乎品茶之道。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壺。為宜興紫砂壺,以小為貴。孟臣即明末清初時的製壺大師惠孟臣,其製作的小壺非常聞名。壺的大小,因人數多少而異,一般是300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壺。
    若琛甌即品茶杯。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淺,容水量約10-20毫升。現在常用的飲杯(區別於聞香杯),有白瓷杯和紫砂杯兩種。
        除了這四種必備茶具外,烏龍茶的衝泡中,仍用到其它名目繁多的輔茶具,如:
        茶船和茶盤。茶船形狀有盤形、碗形,茶壺置於其中,盛熱水時供暖壺燙杯之用,又可用於養壺。茶盤則是托茶壺茶杯之用。現在常用的是兩者合一的茶盤,即有孔隙的茶盤置於茶船之上。這種茶盤的產生,是因為烏龍茶的衝泡過程較複雜,從開始的燙杯熱壺,以及後來每次衝泡均需熱水淋壺,雙層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層,不致弄髒台麵。茶盤的質地不一,常用的有紫砂和竹器。
        茶海。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因烏龍茶的衝泡非常講究時間,就是幾秒十幾秒之差,也會使得茶湯質量大大改變。所以即使是將茶湯從壺中倒出的短短十幾秒時間,開始出來以及最後出來的茶湯濃淡非常不同。為避免濃淡不均,先把茶湯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後再分至杯中。同時可沉澱茶渣、茶末。現在也常用不鏽鋼的過濾器,置於茶海之上,令茶湯由濾器流入茶海,以濾去茶渣。
        茶荷。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瓷質或竹質,用做盛幹茶,供欣賞幹茶並投入茶壺之用。好的瓷質茶荷本身就是工藝品。
        聞香杯。聞香之用,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於衝泡台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為一套聞香組杯。
        茶匙。多為竹質,如今亦有黃楊木質,一端彎曲,用來投茶入壺和自壺內掏出茶渣。
        此外還有茶盂、茶夾、茶則、茶漏等輔助茶具,品種繁多,泡茶時並非一定使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秋吟 回複 悄悄話 香茗姐姐,好久不見發文了,隱居了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