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也談感情,Feeling 與網情

(2010-01-24 18:55:10) 下一個
牧歌按:

大學時代,出於愛好選修古籍版本與書畫鑒定的課程,老師閑聊曾介紹讀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俺貪玩,沒仔細看,今見某文,頗有感悟,作者東方西方,博引旁證,感念很深。特別提出了一種共時性,類似一種心靈感應,讓俺想起留學生活中認識的張氏雙胞胎姐妹說過;彼此在高考試場能夠感受到對方對題的反應,而且能互相交流答案,取長補短,大概就算作者文中提出的那種類似心靈感應的共時性了。這些我相信是存在的。隻是科學中如何解釋的問題。

文字與圖文是一種固定的符號,借助於載體媒介而跨越時空,甚至橫越千年,如集大成的《四庫全書》,即要符合清代的帝王的統治思想,又要穿越時代的淘汰,而今能入吾眼的又是何等地大浪淘沙與令人感慨。


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的那些文字傳導的文章,又是如何得到我們的交流與感應;聲波與音樂又是流動的,伴隨著科技發展與技術進步,載體媒介能從蓄音機的磁鼓,到唱片,錄音帶,CD等固定內容.但可流動的聲波卻像電台半導體波段發出的信號一樣,能超越時空,但能接收到這些信號的,隻能是那個調到同樣波段的人。如電影〈西雅圖不眠夜〉中的那個女記者聖誕夜開車偶然聽廣播,一個男孩給電台打電話希望給失去愛妻陷入孤獨的父親找個女朋友作聖誕禮物,而這個女記者恰好聽到了這段廣播,於是改變了人生旅程。

人生中有些偶然,會導致必然。這種能夠被感知而接受的信息,書本網絡上的文字也好,流淌過來的聲波也罷,隻能是彼此感受條件一致,表述的情感能被吸引,審美同步,這種領悟時,才能跨越時空,最終產生共鳴。作者強調的共時性,正如張愛玲所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原來你也在這裏?”

一切仿佛都是自然而然。

但更多的feeling,不管是生活中,還是網絡上,如人海茫茫,大浪淘沙,春水東流,晝夜不止,一去不返。那些能夠在互聯網上BBS上的跟貼從流,就如同遇到了席慕容詩歌中那〈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這還僅僅是相遇的曆程,就超越了時空,跨越了載體,所以那些在如此難遇的曆程後,還彼此在網絡中互相攻擊,甚至大打出手的ID大概就是前世的孽緣:))。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麽能在網絡上相識並成就生活中的婚姻的那些男女ID(我知道日壇以前就成就了不少對),該有多大的緣分阿,網戀的大概更多:))可惜本人不知:))。這是因為網絡中的ID雖然是抽象的,但實際上每個ID後麵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會有各種可能性存在,依如我們最後都要歸於現實生活。


除掉詩中情感下的男女相遇,還可以把這顆開花的樹比喻成一個跨越了世紀的古籍,一幅頗中己意的油畫,現實生活中聽到一首歌,一張老唱片,一件首飾,一首詩,也可以是網絡上,論壇裏踱入君眼的一篇美文。為什麽在眾多的同類中,選擇的是此而非彼?這取決於相遇時的感知與認知,乃至產生共鳴,包括反感與厭惡而引發的反對。而這種認同,交合的軌跡越重疊,越吻合,就越意味著認知度高,感應度深,交流效果好。

我們可以回逾千年讀懂古代哲人文字,感悟他們的思想;也能在當代互聯網BBS上彼此交流,激揚文字,即使不留回帖,點擊量也表明了讀者的數量與取向。這都是一種交流與感應的雙向的選擇結果。至於作者作品中談到的心理上的感應與共時性,更多的是從心理學,物理學等角度。

但我想強調的是作者文章中強調的這種同期同步,心靈感應般的“共時性”,有些是遺傳基因親人的血緣感應,而更多的似乎隻是一種狹義的表象,需要擴展到廣義去理解,因為認知與感應雖然是瞬間的反應,但其實是接受個體長期的積累的勃發,比如血緣的遠近親疏,價值觀念,生活閱曆,政治經濟觀念,宗教信仰,文字感受愛好角度,出身乃至現在所處的環境,特別是在WXC,海外華人背景,高知高學曆眾多,這本身就是一種選擇後的結果,是ID彼此認知後的網絡論壇環境與個體環境文化背景的抉擇後的匯集。

作者文章最後:"在網上可以產生感情,但要generate “feeling"可能就比較困難了",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WXC,若是的話,我上麵談到的廣義的共時性大概容易理解這種“feeling"在這裏相對其他的的容易些。

強調的Feeling,似乎在感情之上,我理解的話,是彼此的觀點的認知與認同吧,比如經常在某個論壇玩的ID們彼此的了解,認同與互相欣賞。英語中的feeling可以涵蓋漢語中的很多感覺的層次,既然作者最後感慨“要”generate “feeling"可能就比較困難了“,那就是作者追求的不是一般,而該接近漢語的心靈感應,對作品乃至ID個體的認同?若在男女ID之間是否可以用“心有靈犀”?英語比較曖昧,可能導致俺理解的誤差。但漢語詞匯豐富,可以表達得更有層次與深度。若在男女之間大概就是“心有靈犀”,soulmate(精神伴侶),紅顏/藍顏知己?這種該用chemistry or chemical reaction來判斷兩個人之間有沒有可能觸電,比如網戀。單純的feeling可能更傾向於感覺如何如何等等。那種感覺可能很多時候隻是很粗略情感上的簡單判斷。 這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更多的是交流與熟悉,甚至被忽略的那些沒被感應到的,那些無疾而終的feeling。

換個角度談Feeling, 信息學也好,傳播學也罷,強調的是單向的傳遞、還是雙向的交流。就是要有傳遞也要有接受;情感也好,文字也罷,生活中也好,網絡上也罷,都能借助不同的載體媒介通過傳遞,傳播者發出的多向複向甚至單向的信號,被接受者接受者,按照自己的理解產生理解支持,感悟或者共鳴,甚至反對,進而回複對方,這樣才完成了雙向的交流。。而接受與傳導到對方,彼此再交流,彼此感應,這些彼此感悟,彼此理解的Feeling軌跡與過程,乃至內容越吻合,那麽感應的程度也該越高,交流的程度也該更深刻吧。

寫得羅嗦了,有感而發,請多見諒吧。

----------------------------------------------------------
1.來源: LingYuan

文章從更加感性的角度來討論“感”,兩個例證中,孿生姊妹的實感很有說服力,引用西雅圖電影裏的例子很有象征意義,寓意深刻地說明了感情的傳遞是以波形式而傳遞的。
席慕容詩歌的引用不但是在更廣的時空上說明情感的“緣”的特性,而且為文章增加了美感。
“feeling"的原意是指通過觸摸很產生的感覺。我想要說明的是在英文文字中,至少從文字的形成上,沒有承認超距的情感,隻承認”肌膚之親“,這點我可能沒說清楚。

2.

來源: beingandtime 個人感覺價值觀和審美取向以及intellectual的共鳴比較重要,寫得很感性的文字。

3.來源: nisky

我覺得吧,人走進了感情的誤區,所以才有“培養感情”“陶冶情操”的說道,真情大情應該是自然天成的。情這東西忒累人,所以不應該去追求,而是應該回避,回避不及情況下釀成的悲喜劇才是人間真情。網上也一樣,看上誰了,一定要先想著回避,這樣可以避免見光死至少。 
4.來源: 不明則問 :

我比較同意feeling是心靈的感應。不過現代人都很複雜,常常有這種情況:兩個人在某些方麵有共同的意見,互讀對方的文字有共鳴,但在另外一些方麵又有分歧,甚至可以吵起來。。。:

這些相同和不同的方方麵麵,有一些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層次或者側重點有相同或不同的,也有的是深層的---價值係統的、個人修養的、政治立場的、或者審美觀等方麵的相同和不同。:

能產生正的feeling的,往往是在深層原因上的相同或相類似;而能產生負的feeling的,也往往是在深層原因上的不同或不相類似。:

所以,光以少數幾件事的相同和不同看法來決定有沒有feeling,甚至決定是否同類人的,是比較淺薄的做法。或者幹脆是根本沒懂得什麽是feeling和同類人。。。:
來源: -牧歌
同感,特別是深層交流的情況下,因為角度,深度,價值觀念,審美角度,甚至理性與感性的差異,都難保證不同的個體在全方位都一致,所以要求同存異,兼容並蓄。隻要是大方向基本一致就可以彼此認同。

作為個人我大多的時候,不願意在細節上爭論浪費時間,大致一致就認同了,特別是當對方是一個理解不到一定深層,還留於表麵的對象,或者跟自己意見相悖的情況下,感覺很難產生繼續交流的想法。不管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都沒有了feeling。(你的正,負feeling提法很新穎)

最後一點我特別讚同,就是以少數事件,特別是極端的政治事件,來判斷是否同類人是不妥當的,生活中有更多的美好的事物的認同,比如文學,藝術,音樂,體育,休閑,菜肴,政治經濟價值觀念,等等,更廣泛,更生活細節的東西,來彼此認同。

來源: 不明則問 握手!關於正,負feeling的提法,主要是一時沒有想到比較簡潔而又文縐縐的說法,就直接用數學語言了。不過我相信絕大部分的讀者都能理解這個簡單表達的。。。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回複 悄悄話 嗯,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這句話最近很流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