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SB篇、最NB篇和委屈求全篇 ZT

(2006-04-30 18:25:17) 下一個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SB篇、最NB篇和委屈求全篇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SB篇、最NB篇和委屈求全篇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我國船舶工業係統唯一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改後的校名不但抹殺了學校的特色及其“哈軍工”海軍工程係血統的榮耀。而且給人的感覺就是有意想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攪在一起,讓考生莫辨東西,可笑複可憐,兼可厭!)。

華東紡織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一聽還以為是民辦的,如果說第一次改名,華東改為中國,學院改為大學算是為學校壯了膽的話,那再次改名有什麽含義?對學校的發展有什麽幫助?卻讓人有些雲裏霧裏的。顯然,學校當局改校名是既無遠見又無 卓識的。)

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好好的“華工”送給人家華南理工了)

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大學(莫名其妙!像所民辦大學!後來知道原來是創辦人的爺爺曾創辦“江南大學”。故不顧師生竭力反對硬是在2001年改為此名。)

北京語言學院----〉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也屬於翻來覆去型的。該校更名固然有著語言習慣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卻是季羨林先生曾經指出的,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化”並列本身就不妥當。為了向“知名大學”靠攏,更為了糾正語法錯誤。所以改了!作為一個語言學校,此等語法錯誤多年了才引起重視?可歎啊!)

四川大學----四川聯合大學----四川大學(也是折騰型的!因為北京有個市屬的“北京聯合大學”,弄得四川聯合大學也被誤認為是這等檔次的高校,在北京都招不上學生,改名四川大學後,報考的人數很快上來了)。

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中國的一樣!)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理工大學(說光機學院知道的人是有的,說長理還真沒人知道呢!)

廣東民族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4年間,改了2次名,廣東民族學院,簡稱民院,所有人都沒有意見;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官方簡稱職師,但學生不幹,學生們都說應該簡稱技院。)

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並為西南大學~聽起就像稀爛大學

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升為本科後改名為“嘉興學院”(該校位於浙江嘉興),聽上去就像個民辦的。想那會改名,咱也是多麽地不願意戴上校徽!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NB篇

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和西南工學院(前身:四川建材學校)合並後----〉西南科技大學(表麵上看和西南交大是同等檔次了!)

四川工業學院、成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並----〉西華大學(本想改名“四川工業大學”,上頭不同意,叫“華西大學”又不夠格,所以隻好改了如今這個名。)

沈陽工業學院----〉沈陽理工大學(名字還像是比以前響些,但是要和同省的大連理工比,差了十萬八千裏!)

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中南工業大學合並----〉中南大學(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縮寫是CSU 反恐大學 NB吧!)

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並----〉西南大學

鄭州糧食學院----〉鄭州工程學院----〉河南工業大學(能夠騙的!)

河北地質學院----〉石家莊經濟學院(變的太離譜了吧!地質----〉經濟 一個字“強”!)

山東農機化學院----〉山東工程學院----〉山東理工大學(越來越“牛”)

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地方性名稱變全國了!領導需要點實力的啊!)

湛江水產學院----〉湛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改來改去反正都在水裏遊!又可以騙更多的外省的水魚進來了!)

淮南煤炭學校----〉淮南礦業學院----〉淮南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一路升級!順!)

株洲工學院----〉湖南工業大學(又是一個地方成省的)

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文理學院(終於知道達縣是四川的了!)

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商學院(這個是多少職業技術學院夢寐以求的啊!)

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常德高等專科學校----〉常德師範學院----〉湖南文理學院(99年那會兒升級的,03年又升級了)

嶽陽師範學院----〉湖南理工學院(現該院網站已經完全抹掉了嶽陽師範學院的痕跡了!)

錦州師範學院、遼寧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並----〉渤海大學

郴州師專、郴州醫專、郴州教育學院、郴州師範----〉湘南學院(四個專科一合並成了本科了,還有了個好校名!)

赤峰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赤峰教育學院、內蒙古電視大學赤峰分校、赤峰衛生學校,內蒙幼兒師範學校部分合並----〉赤峰學院(這麽多中專,大專合並還成了本科,牛!)

西昌農業高等專科學校、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涼山大學、涼山教育學院合並----〉西昌學院(因為西昌發射衛星,敢保證改名後招生超好!)

鷺江職業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職業”變成“理工” 何止“牛”字能罷了的!)

彭城職業大學、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並----〉徐州工程學院(成人大學變本科)

金陵職業大學、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合並----〉金陵科技學院(真是毀了“金陵”美名,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別稱,該校起名“金陵科技學院”,也許是想沾“金陵大學”的光,金陵大學是國內曆史悠久的著名教會大學之一,是現在南京大學的源頭之一。它的前身是創辦於1888年的匯文書院,是美國基督教會在華早期創立的一所學校。)

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南昌農業學校、南昌市高級技工學校、南昌衛生學校、南昌糧食職工中專合並----〉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南昌科技大學(籌)(中專!!一大堆中專!)

杭州應用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2001年才升本,但是沾了“科技”的光,招生就業上硬是把浙江林學院等擁有近50年本科曆史的實力派高等院校比下去了。 備注:浙江高校中有50年本科曆史的院校沒有幾所。)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天津工程師範學院(該校是培養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的師範院校,但是帶著“職業技術”招生不佳,改吧!好了!)

上海機械學院----〉華東工業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幾易校名,“麵孔”每變一次,考生的報考熱情就高漲一次。)

山東礦業學院、山東煤炭教育學院合並----〉山東科技大學(2001年3月,山東省財政學校並入。都不咋地學校成了山科大!)

北京煤炭幹部管理學院分院----〉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華北科技學院(2003年升本改名華北科技學院,有網友這麽評論:這個學校是典型的騙子,其實學校根本不在北京在河北一個叫燕郊的鎮,可是在年年的招生考試報上都寫著校址:北京市。按照官方資料所述:學院地處河北省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北京,距天安門35公裏...... 跟首都這麽會拉關係,看來不拉關係日子難過啊!請給予理解!)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還以為是北京的大學呢!河北秦皇島的!好像河北的大學很愛跟北京套近乎!當然這是人家優勢啊!)

南充師範學院近年更名史:

南充師範學院----四川師範學院----西華師範大學;

四川省人民警察學校(中專)近年更名史:

四川省人民警察學校----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四川警官學院(本科)。

自貢的原“四川輕化工學院”更名為“四川理工學院”,不知道把成都理工大學放在哪裏?!

江蘇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在哪個城市?----南京?? 錯!!!

在鎮江!! 鎮江,小比地方, 原來有個江蘇理工改成江蘇大學了,原來的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改成江蘇科技大學了, 江蘇科技大,牛比吧

河北省五七幹校-->河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河北省行政學院+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河北鄉鎮企業學院+-->河北經貿學院-->河北經貿大學

以下兩所大學的合並在規模上值得大家關注

吉林大學

經教育部批準,分別隸屬教育部、衛生部、國土資源部、信息產業部的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5所高校組建成新吉林大學;2004年8月,中央軍委、國務院決定原解放軍軍需大學合並到吉林大學。

合並後的吉林大學有6個校區、9個校園,教職工近2萬人,全日製在校生近7萬人,涵蓋了12大學科門類。

貴州大學

最近天涯上有個叫 板橋路 的跳出來說他的母校“貴州大學”的合並,可以稱中國最大規模、最華麗的大學合並。還輪不到吉林大學。

原貴州大學部分

貴州人民大學(1993-11-3並入)

貴州農學院(1997-2-3並入)

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1997-2-3並入)

貴州農業管理幹部學院(1997-2-3並入)

原貴州工業大學部分

貴州建築高等專科學校(1992-5-18並入)

貴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2000-3-27並入)

2005年8月,貴州大學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貴州大學,順利的進了211。

新貴州大學共有八所學校合並而成的,現在10個校區:花溪北校區、花溪南校區、蔡家關校區、太慈橋校區、小關校區、茶店校區、花果園校區(教學點)。

學校現有24個學院,101個本科專業, 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專業碩士授權點,學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8個省級重點學 科, 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2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3個國家重大項目博士後工作站。現有全日製在校生45174人,其中普本專科生42144人,研究生3030人。全校4973名教職工中,有專任教師2623人,教授272人,副教授863人,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6人,省管專家5 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3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4人,享受ZF特殊津貼的專家102人。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NB又SB篇

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變中國是大了,但是“北廣”50年的老字號沒了。實屬不解,你要升格成大學,叫“北京廣播大學”不就完了,是不是怕人家誤以為你是“廣播電視大學”“電大”,這下好了“中國傳媒大學”校名聽起來更像個民辦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的校友們常說“北廣”是看到他們由“浙江廣播高等專科學校”改成“浙江傳媒學院”後才模仿著改名的,原浙廣的人現在很願意自稱自己是“浙傳” 的,不知道以前的“北廣”校友們願不願意自稱是“中傳” 的?)

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1923年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新中國成立後,經政務院批準定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官方說恢複校名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學校地處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改名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之後招生形勢一片大好。首都的學校嘛!吃香啊!)

太原機械學院----〉華北工學院----〉中北大學(作為國防軍工特色的一所院校,“太原機械學院”這個牌子老一輩的軍工人都知道的。硬是改名了,還沒熟悉華北工學院呢,又改了!中北----不同於華東,華南這些常規地域名稱,初次聽說的人肯定要問這學校在哪啊 ?)

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省會升級成省名了,是大了。不過剛改名那會兒,學生是多麽的不願意戴“浙江工商大學”的校徽。)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牛!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大學上一級管理機構發生變化,軍隊的院校轉給地方了,幹嘛非得改名?)

浙江絲綢工學院----〉浙江工程學院----〉浙江理工大學(表麵看名稱越來越牛了!事實上,浙江絲綢工學院,在老一輩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至今在中國紡織服裝界人們依舊留戀的說“浙絲院模式”,可見影響的深遠!就連2002年4月1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視察浙江理工大學時,還無不留戀的回憶了當時的“浙絲院”,因為他在浙江省委黨校呆過很久,當時浙江省委黨校與浙江絲綢工學院一強之隔,那是一個神秘的學府!)

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長安大學(像個民辦大學,好好的西安公路交大被糟蹋了。)

吉林師範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北華大學(沒實力叫“華北大學”啊!隻好愁合著用!)

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並----〉長江大學(好好的長江這個好名被這樣糟蹋了!也像個民辦的!)

鄭州紡織工學院----〉中原工學院(由於中國紡織行業不景氣,也直接導致該校的不景氣。要改可以改的好聽點嘛!叫中原也挺像民辦大學的。)

中南工學院、衡陽醫學院合並----〉南華大學(衝著北大清華叫板的味道)

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趟“交大”這渾水了,簡稱“蘭交”!)

高校改名之委屈求全篇

南方冶金學院----〉江西理工大學(南方冶金學院本想改名為南方工業大學或者南方理工大學,被教育部否決了,說是不能帶有與實際不符的區域性名字。得南方之名,失大學、得大學之名,失南方。)

華東地質學院----〉東華理工學院(華東華東地質學院改名的時候也是遇到這樣的難題,想升大學則必然華東兩字不保,委曲求全,改成“東華”,不知何意?後據了解,該校前任院長周文斌說要華東要不到理工,要理工要不到華東,所以就叫東華。當時被選的校名有 “南方工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南華工業大學”。如今該校很多學生對“東華”這個名字十分不喜歡,覺得像民辦大學,不過大家要“理解”校領導的 “苦心”,畢竟為了“大學”啊!注:該校位於江西省撫州市)

溫州師範學院、溫州大學合並----〉溫州大學(外人一聽還好,但是溫州本地人誰不知道溫州大學是所貴族學校,全國少有的名叫“大學”卻是專科的末流大學。溫州師範學院是好歹是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曆史也比溫州大學悠久。但是溫州大學麵臨要被摘掉“大學”的 危機,溫州師範學院希望升格“大學” 的關頭,上演了“以弱吞強”的好戲。後來原溫州師範學院的畢業生為文憑上是“溫州大學”而不是“溫州師範學院”而感到苦惱。)

甘肅工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同樣道理,得甘肅之名,失理工,得理工之名,失甘肅)

西北輕工業學院----〉陝西科技大學(不喝“西北”風了,咱科技了!)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江蘇科技大學(本來是以船舶製造為其特色的高校,這從其原來的校名中可以一望而知,但如今改為了“江蘇科技大學”,誰還能看出它的專業特色是什麽?)

吉林工學院----〉長春工業大學(以後是不是還想改名成“理工”呀?沒戲了!已經有長春理工大學了!是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改的。)

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山東工商學院(棄煤從商了,也知道了您原來是在山東混得呀!)

高校改名之鬱悶篇

浙江工業大學----〉如果要改名的話,按照當今的“理工”熱,毫無疑問應該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無奈被浙江工程學院捷足先登了,該校於2004年5月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據說浙工大想改名為“杭州大學”,哎!降級不說!老杭大的人也不願意啊!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合並----〉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一直以來,影響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合並的最大障礙是合並後的命名問題,南大堅持取南京大學的“京” 字與東南大學的“南”字,叫“南京大學”;而東大要求取其“東”字與南大的“南”字,叫東南大學。雙方長期無法達成一致,最終教育部出麵,取東南大學的 “東”字與南京大學的“京”字,叫東京大學!)

高校改名之成功篇

海澱走讀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因為“走讀”在今天已經屬於過時的詞語,改名比較合適!)

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名稱沒變,簡稱還是“杭電”,又有“科技”,又是“大學”,皆大歡喜啊!)

高校改名之BT篇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分院----〉京北職業技術學院(誤以為是北京職業技術學院,也不是什麽名校呀!)

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拋棄掉華北這個好名兒,用北華真是高覺悟啊!)

高校改名之申請篇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大學”或“華南大學”,想擺脫農字,定位由部屬多科性全國重點農業大學向廣東省屬綜合性大學轉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即將更名----〉中原大學 (有個校友說得好:改名中原大學,我們給人的印象好象是個中原河南地區的高校,本來在中南地區特別是廣東的高校,優勢全無.改名中原大學的人居心何在?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在全國各地的校友們的感受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名字可以讓原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的老校友有歸屬感.中原大學隻存在2,3年時間,且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軍政特色,實難擔當幾十萬校友的有歸屬感的校名.)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提出,農大如果去掉“農業”二字,將在招生和人才吸納上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時間引發社會對於農林地礦水等類型高校的關注。

杭州師範學院----〉“杭州大學”或“錢江大學”(杭州師範學院要變成杭州大學,招致了極大的反對,一方麵有教育部規定的因素,一方麵主要是因為老杭大的很多校友在浙江省各行各業都身居要職,他們的反對聲音無疑成了杭師院更名杭大的最大阻力。)

浙江林學院----〉“錢江大學”(地處浙江杭州臨安縣,地理環境已經限製了其發展,加之“”林學"影響了其招生及學生就業。改名對該校確實有相當大的好處!但是浙江省教育廳的諸多領導卻要求浙江林學院更名不能丟掉林字。哎!正所謂不該改的亂改,急需改名的沒法該!)

昌吉學院、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將合並----〉烏魯木齊大學(學院)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合並----〉中國陶瓷大學

河南財經學院、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合並----〉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想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名啊!”)

荊門職業技術學院、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並----〉湖北理工學院

上海水產大學----〉華東科技大學

西安石油學院----〉陝西工業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科技大學

通化師範學院----〉長白山大學(有點怕山名給毀了!)

福建師範大學----〉福建大學(困難重重!感覺是沒戲!)

長春稅務學院、長春金融專科學校合並----〉吉林財經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合並----〉金陵大學(能不能恢複“金陵”美名呢?)

鞍山科技大學----〉遼寧科技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合並----〉北京旅遊大學(“突然得知學校要改名的消息,我們很多女同學都哭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文係的三位女同學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傷心地說。哎!搞笑吧!看看校領導的智商吧!)

合肥工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合並----〉華東科技大學

高校改名之搞笑篇

以下兩條純屬網友杜撰,大家一笑料之吧!

湖北麻城職業技術學院----〉麻城理工學院(英文縮寫 MIT,嗬嗬!世界名校啊!)

哈爾濱佛學院----〉哈佛(簡稱“哈佛”,也是冒充世界名校的!可惜確實沒這學校,即使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都沒有佛學院這樣的二級學院。)

容易混淆的大學校名

北京師範大學 VS 首都師範大學前者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隸屬的一所擁有百年曆史的著名高等學府,教學和科研力量居於全國一流水平。其前身是創辦於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地址在北太平莊路。 後者首都師範大學是原北京市市屬的北京師範學院改名的,地址在西三環花園村。 兩個學校沒有什麽關係的,並不是什麽分流出來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VS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後者辦學層次為高職高專,學院占地麵積40畝

哈爾濱工業大學 VS 哈爾濱工程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VS 廣西師範學院 前者是省屬重點,後者是區屬普通本科院校

湖南科技大學 VS 湖南科技學院 前者是(原湘潭工學院、湘潭師範學院) 後者是(原零陵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 VS 中國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VS 中國美術學院(浙江)

湖南文理學院 VS 湖南理工學院 VS 湖南工學院 VS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文理學院(原常德師範學院)

湖南理工學院(原嶽陽師範學院)

湖南工學院(原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湖南大學衡陽分校合並組建)

湖南工業大學(原株洲工學院、株洲師專、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合並組建)

很明顯,這些學校的名字是如此的相似,很容易讓人混淆。就連《商標法》也有規定不能取同樣或近似的商標,可教育部還是批準了這些相似的校名,原因何在?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湖南工學院隻有一字之差,相信很多人都會混淆。最離譜的還要算湖南科技大學和湖南科技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和廣西師範學院,所謂學院和大學並沒有十分確切的界線。

“華工”之爭

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理論上來說這三所學校都有叫“華工”的資格!但是本來最有資格叫的應該是華中理工大學,可是改名成華中科技大學了,硬是把“華工”讓給了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嘛!還需要努力!

貌似兄弟的大學

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五華(建議合並為中華大學!嗬嗬!)

  東南大學,東北大學

西北大學,西南大學

中南大學,中北大學

中北,中南,西北,西南,西華,華南,華東,東北,北華等都被人使用了,還有“中東”,“中西”等好名稱等待有關院校選用,可以預見“中華大學”也即將誕生!

中國五大交通大學

1896年,津海關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懷籌款在上海徐家匯創辦了南洋公學,隸屬招商、電報兩局。民國成立後,學校改隸交通部,並易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堂。1920年12月,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合並成一所學校,定名為交通大學。 1921年8月,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交通大學和交通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它是隸屬民國交通部的大學,所以才被稱為交通大學的。 “交通大學”四個字也不是可以隨便濫用的,它有特定的曆史原因,據說正因為叫交通大學,後來唐文治校長確定校慶的時候,就定於4月8日,取自交通是為了 “四通八達”的意思。

“交通大學(Jiao Tong University,舊名Chiao Tung University)”在中國一直以來是個特定名稱,並不是類別名,這和工業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師範大學、農業大學、礦業大學等的稱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後者屬於行業名稱,盡管現在很多的行業大學都是多科性大學,但總是以本行業學科或相關學科為主。而交通大學卻不是行業大學,這個從交通大學一直沿用的英文名(Jiao Tong University)就可看出,而尤其對於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兩所不搞交通的交通大學。從這個層麵上來說,“交通”兩字一旦和“大學”組合在一起,是一個特定的名字,這和清華、複旦、同濟等名稱是一樣的。因曆史淵源沿用交通大學並同屬交通大學大家庭的共有5所: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台灣新竹交通大學,這5所交大都被海內外校友廣泛認同。現在,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五所交大已經聯合成立“交通大學校友總會“(Ji 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強校友與母校、校友之間的聯係、團結和合作,發揚交大的優良傳統,共同為振興中華,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母校的發展貢獻力量。其任務是:溝通校友與母校、校友之間的聯係、發揮海內外校友的智力優勢和廣泛影響,為母校的發展作貢獻,為祖國的統一和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1959.9-)

北京交通大學(1970.6-)

西南交通大學(1972)

西安交通大學(1959.9-)

新竹交通大學(台灣)

其他一些成為交通大學的大多是近年改的!為了沾“交大”的光啊!這些“交通大學”有一個共性:英文校名升格為Jiao Tong University,都使用毛體字(毛澤東曾題“交通大學”四字)。咋一看,真是惹眼,像極了正牌的交大,一時間引來許多非議。

蘭州交通大學: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雖然蘭州鐵道學院稱與原交大有曆史瓜葛(其稱自己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唐山鐵道學院和北京交通大學的前身北京鐵道學院遷部分係科遷蘭組建而成的),雖然更名為“交通大學”時,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還發去賀 信,但終究不能被原交大校友總會承認為嫡係。

華東交通大學:位於江西南昌的華東交通大學,其英文名也是Jiao Tong,因為稱其是“1971年9月2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下發《關於六所高等院校的體製調整和領導關係的通知》,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機車車輛係和同濟大學鐵道工程專業並入上海鐵道學院遷往江西,改名為華東交通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大連鐵道學院----〉大連交通大學,大連鐵道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所謂“大連交通大學”。看其校史,確實跟“交通大學”沒有任何關係。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學院----〉重慶交通大學,最讓人氣憤的還是重慶交通大學,其學校網絡域名為www.cquc.edu.cn,可見其原來的英文名為Chongqing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然而其主頁抬頭已經赫然寫著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了。

既然這些學校原來都是鐵道學院,改名為鐵道大學似乎更合乎常理,但為何要改為交通大學呢,從英文名稱的使用上,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學校有其不正當利益所驅動。退一萬步講,你改成交通大學也就算了,為何連英文名也要盜用成Jiao Tong University?或者幹脆翻譯成Univ. of Transportation(或Communication),這並不是不可行。我們沒見過有哪個工業大學把學校翻譯成Gongye University的,或者農業大學翻譯成Nongye University,顯然,行業大學應該遵照字麵的原意翻譯才利於國際交流和理解。很明顯,它們是想利用交大在海外形成的知名度。

紡織高校“說變就變”

近些年,紡織高校的名字就象時裝一樣,頻頻變臉。叫人難以產生悠遠的曆史感,由於文化積澱而產生的自豪感也蕩滌一空。倒是應了那句古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象我這樣有懷舊情緒的的人是不是也要象九斤老太那樣歎息:如今的豆子也比從前硬多了。

  據說在紡織風光的時候,全國紡織院校及有紡織係科的學校有二十幾所,如今沒有一所獨立的“紡織學院”,“紡織大學”了!一些紡織院校“變臉”如下:

原 名 現 名 變更原因 改名時間

山東紡織工學院 青島大學 4校合並 1993年

南通紡織工學院 南通工學院 改名 1995年

蘇州絲綢工學院 蘇州大學 4校合並 1997年

中國紡織大學 東華大學 改名 1999年

上海紡織專科學校 中國紡織大學 2校合並 1999年

天津紡織工學院 天津工業大學 改名 2000年

武漢紡織工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 改名 2000年

西北紡織工學院 西北工程科技學院 改名 2000年

浙江絲綢工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 改名 2000年

鄭州紡織工學院 中原工學院 改名 2000年

以下幾所院校未更名

北京服裝學院(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其他的一些所謂號稱服裝學院的事實上都是民辦的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冠以“中國”的大學們(不包含民辦)

中國傳媒大學 原北京廣播學院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原中國工運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原浙江美術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原青島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原石油大學

中國計量學院 原浙江計量學院 簡稱“中計院”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高校專業新名詞

大學裏的專業是怎麽劃分和表達的?估計連一些老師也是一頭霧水。看看5年前的叫法和現在有什麽區別……

中文係----〉文學與傳媒學院 

教育係----〉教育科學學院 

曆史係----〉社會學院 

數學係----〉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物理係----〉電子信息學院

化學係----〉化學與材料學院

地質係----〉地理與資源管理學院/地球科學學院

英語係----〉外國語學院 

政教係----〉經濟法政學院

生物係----〉生命科學學院 

  無線電係----〉通信工程學院 

   音樂係、美術係----〉藝術學院

大學改名規律

教育產業化,高校市場化,擴招、圈地、兼並,高校也紛紛出招,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艦,改名熱是最顯著的一個環節,如果是專科學校一定要改名為學院;如果是商學院,那就一定要改為工商大學;如果是外國語學院,那一定要變成外國語大學才罷休;於是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交通大學之類的校名滿天飛,明明是個專業院校,卻為了吸引考生的需要來一個像是綜合性大學的校名。

  包括“礦冶”、“地質”、“氣象”、“農林”、“石油”、“煤炭”、“紡織”等都是冷門的,這些專業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不僅招生難、畢業生就業難,教師引進也難。所以都要改!

電子工業----〉電子科技    例如: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礦業----〉工業,理工,科技  例如:西安礦業學院----〉西安科技學院----〉西安科技大學

工學,工業----〉理工,科技  例如:華東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學院----〉沈陽理工大學

地質----〉工程   例如:西安地質學院----〉西安工程學院

機械----〉理工   例如:陝西機械學院----〉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財經 例如:南京經濟學院----〉南京財經大學

鐵道----〉交通 例如: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大連鐵道學院----〉大連交通大學

工程----〉理工 例如:浙江工程學院----〉浙江理工大學

氣象----〉信息工程 例如:成都氣象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改名遊戲”有規則

那麽,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更改名稱是如何規定的呢?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對高校名稱進行了規範限製,學院升為大學必須具備七個條件:①100名以上正教授;②8000名本科在校生;③三大學科門類,每門有三個以上專業;④有10個以上碩士研究點;⑤國家基金項目獲獎20項以上;⑥教師中碩士博士比例占 42%以上;⑦科研課題經費在600-2000萬元。

大學校名的商標注冊

更名為“魯東大學”的煙台師範學院也麵臨一個難題,因為作為核心內容和資產的“魯東”已經在2005年03月28日被商標投資人申請注冊,與其相似的事例還有“濟大”商標等等。

目前我國學校更名一般通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的形式進行,很少有人想到要提前或同期進行商標注冊保護,這些學校在更名前本可以查詢一下同類商標(第41類)是否已注冊,但是這些學校因為不了解商標相關法規忽略了這一點。

所以想問眾多更名的院校,你們校名商標注冊了嗎?

一改就能成名校乎?

大多數國人對中國至今未能擁有一所世界名校感到遺憾。上至政要顯貴,下到黎民百姓,都大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架勢。於是,中國由上至下地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名校製造”運動。這大概能成為為什麽全國各地的很多高校都不約而同的掀起了一股合並熱潮的理由。似乎一合並,校園大了,學生多了,師資強了,學校也就跟著上了檔次。

大學的品牌是和校名聯係在一起的,大學更換一次名字,元氣都損傷一次,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大學不要改校名。對於校名,老師、學生和校友都很有感情,更換校名容易傷害他們。大學校名的頻繁更換,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有時不太尊重教育規律,行政主導的力量過強。如果隻把改名當作學校發展的一個策略,對於學校沒有太多的意義。但如考慮學校辦學的方向存在問題,校名一改,相應的辦學方針、專業設置等方麵都隨之變更,這也就無可厚非。

其實,對一所高校的評價並不是看它的校名是否顯赫、有氣派,而是看它能否出大師、出成果、出思想。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早就說過:“大學者非謂有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兩百多年來從未改過校名,卻不影響它作為世界知名大學的地位,僅僅從這裏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10多位。盛名顯赫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更不用說了,至今未聽說他們想把學院改為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如今已成名校,但始終不把“農工”二字去掉,因為這個校名已經成了響亮的名字。

故意拉長自己的校史

某些高校提升自己的影響故意拉長自己的校史,去年慶祝學校建校49周年,今年就是慶祝建校100周年,如2002年江蘇就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高校舉行百年校慶。然而當中除了南京大學外其他高等學校才剛重新合並組建1年,僅僅是因為合並前某一院校在1952院係調整中曾有一小部分是從一老牌大學中調整而來,就將校史拉長到100年,並於2002年舉辦百年校慶。這樣現象的出現,學生和家長包括很多從事高等教育行業的人也很難客觀判斷某所學校的真實實力。

因時間關係,文中定有疏漏,錯誤,懇請廣大網友指出!再下麵跟貼!待日後整理成完整的《中國大學改名全集》!以上資料參考了多家文獻!感謝原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瀏網者 回複 悄悄話 真是五花八門,不看緣由,現在很多大學都不認識了。改來改去,虛榮心作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