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樹

紅楓樹的楓言楓語
正文

加蒂諾踏秋

(2008-10-12 19:57:33) 下一個
經過了10多天清冷而又潮濕的秋日,最近這兩天溫度卻有所回升。本來以為天就這麽涼下去了,不想這近20度的溫度又讓人想往起大自然了。特別是這個周一,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有3天休息,要安排的什麽呢?3J一家去大瀑布,我有些心動,但想到要開4個小時才到多倫多,又猶豫了。算了,還是選個近地,就河對岸的加蒂諾公園吧。雖然我們已經去了無數次了,但近兩年卻很少,除了陪外地友人一遊外,自己很少有悠閑的時光前往。就這麽定了,正好讓老二可以首次體驗登山的樂趣。自從昨天早上宣布了郊遊計劃之後,兩個孩子歡呼雀躍,兒子高興地說,我們要像卡佑一樣登山,爬岩石了。3歲半的小女兒還說,卡佑滑倒了。這些都是兩個孩子從他們最喜歡的Caillou動畫片裏看到的。到了昨晚睡覺前,兒子還在念叨,”I can't wait for tomorrow"。

平時每天早上,都要喊才從睡夢中醒來。可是到了周末,這兩個小朋友卻總是在7點左右就醒來。害得我周末總也不能睡懶覺。這不,太陽還沒出來,兩個小的已經唧唧喳喳地下床了。過了會,第一縷陽光照到了我的臥室窗戶上,我也就和孩子下樓吃早餐了。

準備好了零食,相機,地圖,衣服,帽子,又把“司機”老公搖醒。全家於9點半出發了。真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天空碧藍如洗,陽光燦爛。大概20分鍾,我們已經到了公園入口處。車子一進那山裏,迎麵撲來的就是五彩繽紛的色塊,路旁的樹木,山上的樹林,都已經在初秋裏改變了原來的綠色,有黃的,淺黃,土黃,金黃的;有紅的,大紅,暗紅;有橙色的,這一切的色彩,在常青的樹木的綠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濃烈熱忱。車子緩行在漸漸升高的山路,仿佛是在畫中遊。我的情緒不禁被調動起來,雖然無數次的賞秋,但是這加蒂諾的秋色真是百看不厭,總是讓人興奮,讓人心醉。記得多年前,我們開車帶剛從國內移民來的同學夫婦去加蒂諾,車子也是行駛在進山的路上,這一路層林盡染的秋色把他們看呆了。同學感慨說,“就是在加拿大要飯,也不回中國去了”。多年過去了,這始終是我們之間的一個開心談資。


畫中遊

因為來得早,Pink Lake還有停車位,我們下車去拍照。快六歲的兒子當然記得他來過這裏,可是對三歲多的女兒來講,這是她的“第一次”。興奮的孩子在瞭望台跑來跑去,我忙著給他們拍照,記錄下快樂的笑臉和那醉人的碧綠的湖水。這個Pink Lake 不大,但是景色宜人,每每看到她,我就想起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綠”,那宛如溫潤的碧玉一般的綠,放在這裏形容Pink Lake真是毫不為過。

梅雨潭的


Pink Lake

繼續駕車攀行,我們來到了Huron Lookout. 站在此處,俯瞰遠處的大地,方塊的農田整整齊齊,上麵一個個卷好的草垛仿佛是一個個小積木。渥太華河如一條玉帶,穿城而過,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兒子凝望著遠景,仿佛像在沉思,如小大人般。我們沿著山中的小徑,漫步了10分鍾,這是一個特別小的trail,找了個野餐桌,坐下來給孩子們吃snack。不一會,一大盒葡萄和cookies已經所剩無幾。我和老公沒有吃點心,隻是解渴吃了些葡萄。要是我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我都會把剩下的幾塊cookies吃下去的。後來那個後悔啊。咱們一會接著說。
離開登高處,我們覺得意猶未盡,因為這個小徑,才10分鍾就走了一圈。我們決定繼續進山,向下一個,也是最高處Champlain Lookout 進軍。不幸,此時已是11:30,進山的遊客太多,已經限製了。不能進山,我們隻好踏上返回的路。反正來的路上碰到很多分岔口,都是可遠足的山徑。開了1分鍾,我們就到了Lauraunt Trail. 雖然停車場已滿,許多車子都停在路邊,但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進去時,正好一輛車離開。於是我們找到了停車位。一大片開闊的樹林,布置許多野餐桌,參天的樹木擋住了烤人的陽光。樹林的一側,就是登山的入口,木製的階梯告訴著遊客這是起點。女兒大叫著要去那裏爬山,我們也隨著人流加入了遠足的行列。本來女兒出門比作小推車,可是今天看到這山路,她興奮地賣力地攀登著,竟然顯示讓我大吃一驚的活躍。幾個很高的階梯,老公要扶她一下,竟然被她拒絕,“我自己走”。一路上,真是遊人如織。扶老攜幼,感覺全渥太華的人都到這兒來踏秋了。大部分的人說的是法語,因為這是在魁北克,還是本地居民比較多;還有的像是印度等南亞移民,再就是中國人,比較多。迎麵碰上的一組人,操著法語口音,忽然其中的一位男士對我打了個招呼”你好“。準確的中文發音,讓我一愣,連忙回應”你好“。走遠了,才想起我應該回他一句”Bonjour!“。這不兒子從9月份開始上法語學校,俺也能掰上幾句了。




走在山徑中,偶爾一抬頭,透過參天的樹木空隙看見藍藍的天。特別是金黃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透明的一般,映襯著碧藍的天,真是美的讓人心醉。可惜傻瓜相機不能像人的眼睛一樣如實記錄下這樣的細節和感受。看著歡快的兒子,女兒,一會兒蹦蹦跳跳,一會兒坐在路邊的大岩石上,我拍了許多照片,留下他們的笑臉和身姿。


遠眺渥太華市







走了大約20多分鍾,我感覺女兒該累了。可是她還是興致很高。老公和兒子遠遠地跑在前頭。我提議該回程了,可是兒子還是往前跑。老公也毫無回轉之意,那就繼續走吧。老公還建議說,繼續走就繞彎回到停車場了。好吧,就繼續吧。一路上,風景果然不錯,尤其那個Waterfall Trail,潺潺流水從山上細細流下,沿著岩石,嘩嘩地,唱著好聽的山中奏鳴曲。給這寂靜的山林帶來一絲活潑和活力。走著走著,傳來公路上的車流聲,咋一聽,還以為是更大的瀑布聲呢。老公說到了公路,快到停車場了。我們走近一看,是個隧道,從公路下穿過。孩子們興奮地鑽進隧道。可是過了隧道,爬個坡,來到停車場,在同樣的位置停放的卻不是咱們的車。怎麽回事?原來這不是我們停車的地方。咋一看,同樣的布局,兩排停車位,同樣的樹林環繞,但是卻不是我們的停車場。還好,有個管理人員在指揮川流不息的車流。跟他一打聽,才知道還要繼續走。可他說的是法語,英語太蹩腳,我不知自己理解得對不對。沿著他指的方向,回到剛才的山徑,繼續走,可是又出現另一個trail的名字。我沒把握了,在加上已是中飯十分,12:50,肚子也餓了。怎麽辦?我決定上公路,操近道。根據太陽的位置,我認為方向因該繼續往山裏的反向走。老公完全沒有感覺,因為一個大半個圓的trail已經完全把他轉糊塗了。隻好聽我的,女兒已經累得走不動了。近40分鍾的山中步行能不把她累著嗎。而且到了她午休的時間了。老公把她舉到了肩頭,我們上了公路。身邊呼嘯的車子不斷提醒著我小心身邊的兒子,走了大約5分鍾,還不見任何路標,我一看剛才那位管理員給的局部地圖(沒有我們的停車場位置),懷疑走到了另一條路上。這下可糟了,真好路對麵走來了一對母女模樣的人。跟她們一打聽,原來她們也是迷路的要到Keismere。得了,自己折騰吧。
老公決定還是原路返回吧,因為公路(近道)弄不好是最遠的道(如果走錯的話),隻有回到剛才的trail沿原路返回是最不會錯的。隻能如此了。雖然心裏有100個不想重複原來的道,但此時又有什麽辦法呢?女兒在老公的肩頭睡著了。我牽著兒子的手,開始踏上歸程。肚裏唱著空城計,腳下腿肚子抽起了筋,兒子也看到女兒的”貴賓“待遇,也不平地嚷著累。為了”公平“,我把兒子背上了肩,但是實在是精疲力竭,不一會又把他放下,他自個又跑起來了。這一路走來,身邊的美景在也無心欣賞,隻機械地邁著步子,盼著快快回到舒適的車裏。又是40分鍾的”跋涉“,當大汗淋漓之際,終於聽到了停車場傳來的聲音,那一刻我真是激動萬分。老公不服氣的走到大路上去勘察地形,想搞清楚為什麽我們操近道走公路應該看到什麽樣的標記。我呢,則去看那個導遊公告欄,想確定如果我們沿著管理員指的trail繼續走,還得多遠才能回到停車場。一看,我那個後悔啊,原來繼續走隻剩大約四分之一的路,而我們原路返回則要走四分之三的路。也就是說10多分鍾就可到達,而我們又花了40分鍾。此刻我不知道更大的後悔在等著我呢。
上了車,沿著出山的路走著,剛開出20-30米的樣子,我就大呼”這就是我們剛剛走到的湖“。原來我的直覺是對的,沿著公路我們已經走到了這個小湖(或者叫小水塘)邊,因為那枯死的湖中樹木我印象很深刻,再走20-30米就是我們的停車場了。可是由於懷疑,沒有繼續堅持走下去。結果又多走了40多分鍾。看來今天有兩個機會都可以到達目的地,節省體力時間。都由於沒能堅持而失去了。勝利在最後5分鍾,拿破侖的這句話是再對不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三色君臨,秋山染彩。果然秀雅!欣賞不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