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和牛

一塊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處女地
個人資料
孺子和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姐妹情

(2015-04-09 17:24:37) 下一個

        上個周末和媽媽通電話,說起老爸、老媽在海南過冬的日子,媽媽說:這一次和你二姨一起住了幾個月,感受到了很深的姐妹情誼,挺好的。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太,這樣形容她的姐妹情,讓我心裏暖暖的。

二姨家住在上海,冬季陰濕難過,近幾年便每年去海南,租個單元房,在那裏過冬。去年秋天,二姨邀請爸媽同住,老爸老媽欣然接受。於是,二姨、二姨夫、爸爸、媽媽,外加二姨家的一個小孫子,老少五人一起在海南度過了一個冬季。其間,我曾打電話過去,每一次老爸老媽都說過得很好,二姨、二姨夫很照顧他們。老爸總是樂哈哈地說“每天嘻嘻哈哈、快快樂樂。”老媽則強調和二姨“學習了很多東西”。

二姨是媽媽的妹妹,和媽媽相差兩歲,不過她們從上大學起就分離,畢業後更是南北相隔。這些年來,雖然媽媽家的兄弟姐妹多有來往,但隻是走親戚式的蜻蜓點水,這樣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幾個月,一起買菜、做飯、看電視、天南海北地聊天,還是她們成年之後的第一次。

             去冬的海南,天氣並不十分好,多雨、偏涼,但這並沒有影響到老姐妹的心情。爸爸說她們在一起回憶了很多小時候的往事。媽媽和二姨,是經過戰亂和動蕩的那一代人,童年和青少年的經曆是獨特的,那種回憶一定會讓她們的心貼得更近——這也是為什麽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以至於青少年時代的同學情誼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小時候人的心是純的,那個時候的共同經曆很難在心中磨滅,那種敘舊,是一種分享、一種共鳴。長大之後,特別是成家立業之後,心會變硬、變糙,患得患失,細微的情感越磨越少。
媽媽說她和二姨學了很多東西,這大概是她們在一起生活的另一部分。我一直覺得我老媽是聰慧的,——有點王婆賣瓜的意思,不過我講的是作為一個普通百姓來說。工作上,媽媽一直是優秀的,而家務方麵,在親戚朋友圈子裏也有點小名氣——在過去的年代,家裏女主人的家務能力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媽媽很喜歡做衣服,雖然漸漸地大多數人已經不再穿自家做的衣服了,媽媽仍然樂此不疲,不是為生計,而是享受設計的樂趣和成品的喜悅。這也是為什麽妹妹一直不屑於名牌時裝而隻對“媽媽牌”情有獨鍾——獨領時尚風騷又不擔心撞衫。直到近些年,媽媽的眼睛不行了,才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愛好。
可是,和二姨比起來,心靈手巧的媽媽卻有些遜色,換一句話說,二姨比媽媽更勝一籌。我記得在我上中學的時候,(七十年代),二姨送我一件她製作的襯衫,淺藍色的確涼布料,大圓領鑲著白色花邊,翻襟,銀色金屬扣,嫵媚大氣,做工考究,這件衣服不知道給我帶來多少同性羨慕嫉妒恨的眼神,悄悄說一句,大概也有異姓的悄然一瞥吧。
二姨是一個精致的女性,完美主義者。大到事業上,小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瑣事,她都要做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盡善盡美。二姨年輕的時候能歌善舞,老了之後開始學彈鋼琴、畫水彩畫。女紅她還是喜歡,不做衣服了,她做一些小玩意兒。上一次來加拿大旅遊,二姨送給我女兒一個娃娃,完全手工製作,自己塑的身體,粘的頭發,畫的娃娃臉,再配上漂亮的紗裙子,絕對比芭比娃娃精致多了。媽媽說二姨追求完美到極致。

             和二姨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媽媽和二姨學做菜——想一想那些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讓我流口水;媽媽和二姨學做娃娃;她們一起寫字和畫畫,一起散步聊天看風景,又有爸爸和二姨夫兩個居家好男人陪伴在身邊,這樣愜意的生活,媽媽當然會說“挺好的”。
有時候我會想,像二姨和媽媽這樣聰明慧敏的女性,如果年輕時生活在當今這樣的時代,會不會更有作為?但是我有總是兀自嘲笑自己:首先這種‘如果’沒有什麽意義,退一萬步說,就算她們打拚成一個女強人,女大款,富婆,誰又能保證她們在晚年還能保持現在的情趣和優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話又扯遠了,還是回到姐妹情吧。我覺得老爸老媽都是幸運的,他們同時都擁有一個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又難得地和睦,這就使他們在晚年可以享受到天倫之樂及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在暮年之時,有一位至親,關心你,照顧你,或者僅僅是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真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