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瑞秋美食 之 紅酒梨、紅燒肉、湯種之蔓越莓芝士麵包、有辮子紋路的素菜包

(2009-08-17 19:39:25) 下一個
 

紅酒梨

 

話說紅酒在烹飪中經常是用來製作和牛羊肉有關的食物,不過她也有一款經典的甜品,那就是紅酒梨。

紅酒梨因放入的原料不同而呈現出多種做法,前幾天我做了一個選料簡單的。

紅酒裏加入適量的藍莓,經過一段時間的烹製,酒香彌漫,酒味慢慢滲入到煮軟的梨肉中,甜裏帶著含蓄的酸,品嚐時齒頰留香。

 

 


 

 

原料:2 tbsps 藍莓,1/4 cup caster sugar(如果沒有就用普通的白糖),2 1/2 cups red wine,4個質地比較堅硬的梨(我用的青啤梨)。

 

製作過程:

 


 

1、藍莓用攪拌器攪碎(也可用磨具碾碎),加入紅酒和糖中火加熱至糖溶解。

2、梨削皮,然後放入正在加熱的紅酒溶液中,開大火煮沸,隨後轉中小火,蓋上蓋子燜煮25分鍾左右,直到梨肉變軟。

(中間將梨翻身1到2次均勻上色)

3、取出梨放一邊,將剩餘的紅酒溶液開大火燒幾分鍾直到溶液變得少而濃稠,隨即淋在梨上即可食用。

(如你喜歡冷品,放冰箱冷藏後再食用會另有一番風味哦)

 

 

 

 

紅燒肉

 

這是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菜,普通到我一度都不想把它作為美食放在博客裏。

可是,當我看到葉枝的一篇文章,我頓時改變了這種愚蠢的想法,並為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葉枝說:除了撒謊外,還有什麽會讓鼻子變長?答案是,鄉愁。

 


離家快一年,你問我何時真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我捫心自問,得到一句話,加拿大美國都很大,大到我遍尋不著一絲鄉愁。


可是昨日傍晚我從後門消防梯下樓扔垃圾時卻第一次想家了。我沒有哭,也沒有傷感,我默默的上樓,走的很慢很慢,大口大口的吸氣,思念以一種迅雷之勢蔓延了我全身。


我在這樓裏住了快一個月了,卻從來不知道隔壁也是地道的中國人,雖然幾次清晨碰麵看到的她同是是亞裔麵孔,但已習慣拿英語問好,隻言片語的交流,從口音也難以分辨她到底是不是ABC(美國生的中國人)。


可是上樓那一刻,我從她家廚房飄出的菜飯香以及刷盤洗鍋的聲音中百分之九九斷定了我們來自同一片土地 。我覺得那是紅燒肉的味道,可能其中還放了些幹豆角之類的,就像爸爸曾經做的那樣,每一塊都帶著皮,肥瘦相間。先過水,再熱鍋下油,炒到快要焦,加冰糖,一定要成塊的大冰糖才好,任何砂糖和單晶冰糖都差很多。然後就是成功的關鍵了,加糖之後一定要快快的炒,不然就糊了,上好的糖色就是看是否翻的夠快。之後加醬油,中小火慢燉。四十分鍾後,肉就柔軟如糯了,此時開大火收幹湯汁,就可以裝盤了。


很多人做紅燒肉 喜歡放很多香料,但我隻喜歡爸爸做的隻用糖和醬油燉到酥軟的紅燒肉,單純的肉的香氣,讓人念念不忘。


我就站在樓梯口,用一分鍾的時間,在心裏完成了一趟對於祖國美食的思念之旅,期間盡管也夾雜了對閑雜人等的想念,但我更懷念的是中學時每天傍晚回到家,在樓下抬頭看四樓廚房那昏黃的燈光,遠遠的就能聽到家中鍋碗瓢勺的奏鳴曲了,隨後腹中轆轆饑腸就忙開始忙著奏起小調。


在國外聽到如此成排場的鍋碗瓢勺演奏的機會還真是稀少。他們最常用的烹飪方式是烤和燉,蔬菜大多做色拉生食,全都是默默無聲的作為;而餐具也多精致,動輒就上百美金,經不起那麽豪爽的乒乒乓乓。即使有大批的碗要洗,也隻是放進洗碗機,隻聞水聲嘩啦啦,永遠聽不到瓷器輕微碰撞的怡情悅耳之聲。


(以上內容摘選自葉枝的博客)


由此,我便從內心深處榮升出一種想法,一定要好好地全身心投入地做一次紅燒肉。

和葉枝父親的做法略有不同,但是有一樣是相同的:我也不喜歡放香料在這道菜裏,而是更傾向於一種隻用糖和醬油烹製出的純粹的紅燒肉味道。

 

 


 

 

原料:五花肉,冰糖,醬油,油,鹽,料酒,薑,水或者高湯。

 

製作過程:

 


 

1、五花肉洗淨,鍋內放入薑和水加熱,肉在熱水裏焯一下撈起,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形。

2、鍋內放油和冰糖加熱至糖熔化(就像做大盤雞那樣),接著放入五花肉大火翻炒,使糖漿可以包裹在肉上。

3、鍋內倒入料酒和醬油,繼續翻炒,接著倒入高湯或者水,沒過五花肉,水煮開後轉中火,蓋上鍋蓋燜煮至肉酥,最後開大火收幹水分即可。

 

用冰糖烹製的紅燒肉閃著燦爛的光芒,晶瑩剔透,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一份思念呢?

 

 

 

 

湯種之蔓越莓芝士麵包

 

 

做過不少美食,中西餐菜肴點心都有涉獵,唯獨這麵包我從來沒做過。高筋麵粉都躺櫥櫃裏要發黴了!

上周五因為沒早餐可吃了,所以想了下,嚐試著做麵包吧,而且還要是湯種麵包哦。

先來長知識,看看什麽是湯種麵包。

 

百度上說:“湯種”在日語裏意為溫熱的麵種或稀的麵種。“湯”的意思有開水、熱水、泡溫泉之意。“種”為種子、品種、材料、麵肥(種)之意。用在粉焙術語的解釋是將麵粉加水在瓦斯爐上加熱,使澱粉糊化。或者將麵粉加入不同溫度的熱水,使其糊化,此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 湯種再加麵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烘烤而成的麵包稱為湯種麵包。湯種麵包與其他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多,因此麵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

 


呃,把最後倆字看成“衰老”了。。。

 

本來以為做湯種麵包很麻煩,結果網上搜了一堆方子,看著好像不難嘛。

不過,問題是,我家沒有麵包機,因此,揉麵這種力氣活兒就得靠我這雙手了。可咱是自己做過涼皮的人呐,花費點兒體力算什麽呀。

前段時間整了個花樣包子,這次咱就整整麵包吧,哈。

 

前兩個是麻花辨麵包,後一個,看著是不是象條魚啊,如果象的話,那就對了!


 

 

原料:

1、100克水,20克高筋麵粉。

2、全蛋1個打散,1/2 cup 牛奶(如果有鮮奶油也可以放入少量,牛奶的量就適當減少),1/4 cup 糖,1/3 cup 芝士粉,2 cups 高筋麵粉,1/4 cup 低筋麵粉,2 tsps 快速發酵粉,蔓越莓幹若幹。

3、2 tbsps 熔化的黃油。

4、蛋液。

 

製作過程:

 


湯種的製作:將原料1放入容器內小火加熱攪拌,直至液體變濃稠出現紋路即可(此時溫度為65攝氏度)。


 

麵包製作:


1、將做好的湯種放入容器或者麵包機,接著依次放入原料2,開始揉麵,當剛和成麵團時加入黃油,繼續和麵至完成。

2、將和好的麵放入溫暖的地方發酵。

3、將發酵好的麵團分成若幹份,蓋上保鮮膜再次發酵10分鍾。

4、將小麵團做成你想要的樣子,然後再蓋上保鮮膜在溫暖處繼續發酵30-40分鍾,然後刷上蛋液,烤箱預熱180攝氏度,麵包放中層烤20分鍾左右即可。

 

 

瞧,麵包裏麵還挺不錯的吧。 


 

 

燈泡 注意事項:

1、在和麵時,如果麵團過稀,可以適當的加些麵粉。

2、烘烤麵包時,未避免麵包顏色過深,可以蓋上一張錫紙烘烤,如果顏色淡可以用上火烤1-2分鍾;另外,可以放一些熱水在烤箱裏保證一定的濕度。

3、我放了1/3杯的芝士粉,做出來味道很淡,如果你喜歡重芝士口味的,那就多放些吧。

 

 

 

有辮子紋路的素菜包

 

 

我還真不知道該給這樣長相的素菜包起個什麽名字。

 

平時做包子就一直做葷餡兒的,因為家裏人都喜歡吃肉!

這次想包個全素的嚐嚐,沒想到,好吃呀,絕不亞於肉包子之類。

 


 

原料:


外皮及發麵請見:肉包子

餡料:幹香菇,黑木耳,豆腐幹,綠色蔬菜,金針菜,油,醬油,鹽,糖,水或高湯,生粉。

 


 

製作過程:

1、幹香菇、黑木耳、金針菜用熱水泡軟,所有原料切成碎末或丁丁。

2、鍋內放油,將原料放入翻炒,加適量醬油調色,加鹽和糖調味,加一點點高湯,然後調入生粉勾芡。起鍋,放涼。

3、將發好的麵分成若幹份,擀成橢圓形,包法麽和麥穗包法差不多,隻不過麥穗包子中間有一條莖,而我是把莖藏到裏麵去了。

4、將包好的包子靜置30分鍾二度發酵,然後放在蒸鍋中大火開蒸至冒氣後,繼續大火蒸15分鍾,然後轉中火3分鍾,最後關火悶2分鍾就行了。

 


 

 

謝謝觀看。


更多美食、更多照片、更多心靈感受,盡在瑞秋的“夜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