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起源經過(組圖)

(2009-02-10 12:33:00) 下一個


  30多年前一句“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口號,在一夜之間響徹全國城鄉,霎時就掀起了上山下鄉的狂潮。有人說那是一場洗禮,有人說那是一場災難。對那場運動的是非功過現在不管怎麽評說,對親曆過那場運動的人來說,也是一段難以忘卻的歲月。

  說起“上山下鄉”、“知青”等詞語,全國上下沒有幾人不知道的。可提起顧立清,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顧立清何許人?他正是與“上山下鄉”運動有著很深的淵源的人。

  顧立清,河北阜平縣人,1939年參加革命,1948年5月入伍參軍。現已是80多歲的老人了,但精神矍鑠,我們在采訪時,他回想起當年的事,思路還是那樣清晰。

  “下鄉下山”溯源

  顧立清在1967年以蘭州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的身份,到《甘肅日報》擔任軍管會組長,一直到“四人幫”倒台。

  5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帶領全國人民醫治戰爭創傷中,遇到了中小學畢業生升學和就業的難題。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年,全國小學畢業生達260萬人,而初中所能容納的應屆小學畢業生有限,與要求升學者的數目相差較大。1955年,合作化運動進入飛速發展時期,《人民日報》在8月11日發表了《必須做好動員組織中、小學畢業生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作》社論,要求各級組織積極幫助青年人轉到農村參加生產勞動。這是第一次比較明確地向知識青年發出下鄉的號召。

  這年9月初,毛澤東在一篇文章上寫了一段批語:“全國合作化,需要幾百萬人當會計,到哪裏去找呢?其實人是有的,可以動員大批的高小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去做這個工作。”9月4日,毛澤東在另一篇文章上批下了後來被廣為宣傳的名言:“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裏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中共中央馬上作出反應,在《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中,特別寫上了一條:“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以外,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下山,去參加農業生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下鄉下山”的概念可能就是這時產生的。

  三年困難時期全國開始精簡下放人員,知識青年下鄉的事情再次被提出來。“大躍進”運動受挫,進入三年困難時期,全中國有2600萬人被精減下放,中國形成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又次被提上中央的議事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的決定。後來又開始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上山下鄉”被稱為培養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塗抹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

  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把階級鬥爭和防止修正主義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964年5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知識青年要和工農群眾變成一體》的社論。那時候,人們對毛主席極度崇拜,對黨十分信任,這無疑向廣大知識青年展示了一個美好的前景,對於那些充滿幻想、滿懷政治熱情的青年也具有吸引力。

  在當時的形勢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是宣傳部門的一個重要的話題。1968年9月24日,《甘肅日報》發表了《鞏固偉大勝利,發展偉大勝利》的社論,祝賀全省各級全部成立了革委會。革委會的全部成立,標誌著“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聲,就想到對城裏人到農村去應加大宣傳。

  對甘肅的情況顧立清是十分清楚的,這裏的自然條件很差,人們不想在農村呆,都想往城裏擠,可城裏又沒有多少工業,不少居民沒有工作。他當時認為中央組織居民上山下鄉是對的,覺得那麽多人呆在城裏,不下去幹啥?

  1968年9月底的一天,他把《甘肅日報》駐定西記者站的記者馬占海叫到辦公室,要求馬盡快把定西地區城鎮居民上山下鄉的情況了解一下。



  “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由來

  馬占海當時30多歲,在報社的名氣不是很大,但人很樸實,也很勤奮。

  那時軍管會的地位很高,馬占海回到定西後,就直接到軍分區向政委王化宇了解情況。王政委對他說:“定西的情況,孫司令員掌握得比較多,你可去找他問問。”於是,馬占海就找到了司令員孫繼力。性格直爽的孫司令員對馬占海說:“定西是個窮地方,城市和農村差別不大,城裏住的,大部分也是農民,下與不下區別不大。就算戰爭打起來,蘇聯絕不會把原子彈扔到這個地方來。”話雖這麽說,但孫還是給馬占海介紹了定西上山下鄉的情況:“本地區靖遠縣城的行動比較快,已經有50%的城市居民下鄉了,會寧下去的有40%。”孫還說,“會寧縣下去的人雖不是最多的,但工作比較紮實。”

  馬占海得到軍分區領導提供的線索,便去會寧縣采訪。他通過向縣領導了解情況、找群眾座談,掌握到幾個比較突出的人和事:一個是居民王慶一,王在向縣革命委員會提交的下鄉申請中說:“我是一個青年,呆在城裏沒事幹。農村很需要勞動力,我決心到農村去參加勞動,改造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另一個是王秀蘭,當時已經50多歲了,有兩個兒子在外當工人,家裏隻有她和兒媳婦;再一個是到土高公社陳原大隊陳川生產隊安家落戶的高玉蘭,她雖然下鄉才幾個月時間,但由於各方麵表現好,已被社員們評為標兵;此外還有高中畢業知識青年王永強和隻有14歲的女青年羅蘭芳。

馬占海找了這幾個人逐一進行了認真采訪。當他問王秀蘭對上山下鄉有何感想時,王秀蘭不假思索地說:“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

  作為一名職業記者,王秀蘭這句話正好是切中馬占海此次要采訪的關鍵詞,於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蘭作為了一個重點來寫,並突出了她這句“豪言壯語”。

  馬占海采訪回來,把稿子交給了報社編輯部。當編輯部照例把排有那篇稿子的報紙清樣送給顧立清審查時,顧立清一看到馬占海寫的那篇稿子就感到不錯,覺得王秀蘭真不簡單,那樣大的年紀了還主動下鄉;特別是她說的那句話“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既樸實,又深刻,很有感 召力,表現出了她很高的的思想境界。於是,顧立 清就動手對稿子作了精心修改,並把王秀蘭那句 “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作為主標題 放大了字號,還加了帶花邊的編者按,並把這篇稿 子從其他位置提到了頭版。

  1968年12月8日,《甘肅日報》在頭版右側,以半個版的篇幅刊登了沒有作者署名的消息,標題的引題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紛紛奔赴農業生產第一線,到農村安家落戶,他們說”,接著是大號字的主標題“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

  稿子發出後,顧立清像平常發出眾多稿子那樣,就像辦完了一樁事,在腦子裏就放下了,再沒往多處想。

  這則消息引起了毛澤東主席的重視

  稿子登出來第三天晚上,新華社打來電話到《甘肅日報》值班室,告訴顧立清說是毛主席看了這篇稿子,認為很好,問新華社為什麽不發這篇稿子。顧立清告訴他們,自己不知道毛主席是如何看到這篇稿子的。新華社的人問顧立清:“這篇稿子反映的事屬實嗎?”顧立清肯定地回答說:“絕對是真實的。”他們講要派人來核實。

  這篇看似普通消息稿,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重視。據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項工作推開以後,毛澤東一直苦於找不到可以用來引路的典型,使他的戰略部署得不到順利地貫徹執行。當刊登著《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消息的《甘肅日報》放到他案頭後,這位一直就十分重視新聞媒介的領袖,就像寫詩一樣,一下觸到了他心裏的某個點。毛澤東立刻指示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派人到甘肅會寧縣,實地核實這篇文章的真實性,然後轉發全國。

  第二天,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兩名記者坐飛機就趕到蘭州,顧立清派人到機場去接他們,並派本報記者陪同他們到會寧去核實。臨行前,顧立清叮囑陪同的人:“你們的任務主要是帶路,不要妨礙他們的工作,也不要發表自己的任何意見,協助他們把情況核實清楚就行了。”

  經過一周多的凋查,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記者回來後告訴顧立清說:“會寧工作真的很有特色,稿子真實反映了城鎮居民上山下鄉工作的進展成就,寫得沒問題。”他們回到北京後又給顧立清打來電話,說是新華社要發通稿,他們建議在轉發時署新華社和《甘肅日報》兩家的名。顧立清回答:“稿子是你們親自下來采訪核實的,就不用署《甘肅日報》的名了。”新華社的同誌說:“這個問題你需不需要請示一下省革委會?”顧立清說:“我覺得沒有必要,就這樣辦吧。”

  在回憶起當時的想法,顧立清說:“我當時想,這隻是一篇一般的消息稿,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根本沒有想到後來會產生那樣的結果。”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在頭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華社轉發了的12月8日《甘肅日報》的消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裏吃閑飯!》,並加了編者按。據說“城”字後麵那個“市”字,是毛澤東親自修改時加上去的。與此同時,《人民日報》還在與報頭平行的右上角《毛主席語錄》一欄裏,發表了毛澤東為推動上山下鄉運動所作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的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誌應當歡迎他們去。”從此,由城市居民到農村去,轉化成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上山下鄉掀起了狂潮

  文革中,凡毛主席發表了最新指示,全國各個城市皆半夜三更敲鑼打鼓,遊行慶祝。

  消息傳到甘肅省會寧縣,縣城幾千群眾在紅軍會師樓前舉行了慶祝大會。他們表示,“一定要在毛主席最新指示鼓舞下,再接再厲,努力把上山下鄉工作做得更好,把鬥、批、改各方麵工作大大推進一步。”

  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第三天,《解放軍報》、《紅旗》雜誌等全國和各省級報刊也先後全文轉載《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裏吃閑飯!》一文,上山下鄉工作一下子掀起了高潮。

  在報紙掀起轟動效應的同時,國內廣播、電影和電視等輿論工具,都開足馬力宣傳上山下鄉。會寧縣由於那篇報道的原因,一夜之間變成了推動上山下鄉的典型,王秀蘭也因為那句豪言壯語,成為響應毛主席號召的核心人物。廣播上有聲,報紙上有名,電影記錄片上有形,全世界的人通過這件事,知道了會寧縣,更認識了“王大娘”。王秀蘭成了當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大名人。由此,王秀蘭的命運得到了徹底改變,不僅有蜂擁的記者前來采訪,而且她還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上山下鄉的帶頭人,王秀蘭又動員兩個兒子和媳婦,以及孫子,隻帶了一些鍋碗、一點米麵、兩個小箱子和鋪蓋卷,來到距離會寧縣城60多公裏的白草塬四百戶村落戶。

  王秀蘭一家當時在農村的勞動很積極,鄉親們都叫王秀蘭的兩個兒媳婦為“兩隻手的兒媳婦”。

  對那場運動他不願作任何評價

  那則消息稿子以這樣的形式出現,並在全國產生如此的影響,但卻給顧立清、馬占海沒有帶來輝煌。他們當時隻覺那是完成了一件本職工作,沒有想到署名,更沒有想到去爭什麽榮譽。可後來他們卻因為這篇稿子,在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有人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形成狂潮歸咎到他們的頭上,說他們執行了極“左”路線。

  受到衝擊的首先是馬占海。他宣傳上山下鄉,把自己也卷進了那場狂潮中,稿子發出時間不久,報社也要動員一半的人上山下鄉。當時馬占海在完成稿子後因病回蘭州休息,他也被定上了上山下鄉的名單裏。這消息可讓馬占海著慌了,他聽說在阿幹鎮煤礦搞報道的楊忠同顧立清很熟,就托楊向顧立清說明自己的身體情況,希望不要安排他下鄉。顧立清也覺得他那身體到農村去吃不消,在會上表態說:“馬占海身體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為那篇文章,那是我的想法,是我派他去采寫的,責任在我。”後來,馬占海被安排在離蘭州隻有30多公裏的阿幹鎮煤礦,顧立清還親自給阿幹鎮煤礦的領導打電話,希望他們能照顧馬占海,他才被安排當了煤礦的報道組長。

  顧立清的為人和工作能力是有口皆碑的,可他因這則消息,在副部長位置上十幾年不但再沒動過窩,後來在批判極“左”思潮時,他還理所當然地成了批判對象。

  在結束采訪時,顧立清再三強調:“至於那場運動是洗禮,還是災難,各人有各自的感受,不是我所能評說得了的。後來批判說我搞了那些極‘左’的東西,我也沒作過申辯。我覺得,自己當時在那位子上,應該把工作幹好。但的確沒料到,那則消息會產生那樣大的影響。也許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吧。”

  采訪結束後,引起了我們對那場運動更多的思索。這場把城市人口和知識青年向農村和偏遠山區轉移,其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實屬罕見。無論怎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已在共和國的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