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令人震驚的因果報應, 一段真正的曆史

(2010-09-03 06:35:04) 下一個
令人震驚的因果報應, 一段真正的曆史174.91.206.* 1樓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我曾懷疑是否真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懷疑過上天的公正。但當我知道這段曆史,我才明白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人如我一樣的懷疑,因為我們未曾看到完整公正的曆史,不說李世民掩過飾非,違反慣例篡改自己為篡權而弑兄囚父的真相,也不說康熙與乾隆不遺餘力的“修纂”明清史,也不說著史者自己的立場與喜好,我們看到的史書真的就是事實麽?就是全部麽?有多少善惡被顛倒,從而讓我們懷疑上天的公正?



看過明末曆史的人都知道史書上把崇禎的周後描述得多麽賢良,袁妃是如何的與世無爭,但是她倆的下場都十分的淒慘,上天為何如此對她倆呢?是上天糊塗了麽?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段曆史的真相,看看上天的明察秋毫。這一切要從漢人香妃---田秀英談起。希望大家從這段真相中如我一樣找回對這個世界公正的信心。



2010-8-19 22:11 回複
174.91.206.* 2樓

“妃生而纖妍,性寡言,多才藝” 【《明史》】田妃的舉止嫻雅又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至於裝飾居室、刺繡烹飪、改進宮中儀製等,她也樣樣出手不凡……她的字宗法鍾繇、王羲之,已臻能品之境。“凡書畫卷軸,上每諭田妃題鑒之”。她善花卉,所畫《群芳圖》,被崇禎置於案頭,時常展賞。最為出眾的還是她在音樂方麵的造詣,她善彈琵琶,又吹得一管好笛,崇禎稱讚她的笛曲有“裂石穿雲”的效果;撫琴更是她的絕技,聲遏行雲,繞梁三日。崇禎喜歡琵琶的哀婉,笛曲的悠揚,尤其喜歡琴曲的古雅,還自己作過琴曲“訪道五曲”—— 《梧桐吟》《崆峒引》《敲爻歌》《爛柯遊》《參同契》,逢有空閑時就聽田妃演奏【《崇禎宮詞》】。素以刻畫美人出名的吳梅村,在其《永和宮詞》中為田妃留詩:“雅步纖腰初召入,鈿合金釵定情日。豐容盛鬋固無雙,蹴鞠彈碁複第一;上林花鳥寫生綃,禁本鍾王點素毫。楊柳風微春試馬,梧桐露冷暮吹簫。”田秀英能夠單足立於馬蹬,百步穿楊,錦衣衛們也感歎,“田貴妃若馳騁疆場,定然巾幗不讓須眉。”

崇禎非常寵愛田妃。崇禎封田妃為皇貴妃,並特意將坤寧宮以東的永寧宮更名為“承乾”宮,要知道“承乾”二字的寓意之大,“承乾”就是“承天”,(譬如唐太宗給嫡子分別取名叫承乾、李泰、李治,個個氣勢非凡,藏治國意義,尤其是“承乾”就是“承天”,更是非同小可;反觀給庶子命名李寬、李恪、李愔、李惲、李貞、李簡,則無非告誡他們要時刻銘記本分做人,與世無爭罷了。),讓田妃入住,與周後的“坤寧”和袁妃的“翊(恭敬的意思)坤”宮名相對照,以表明田妃在他心中的非凡地位(這也是對崇禎十分推崇的順治讓摯愛董鄂妃入住承乾宮的原因)。

“宮中有夾道,暑月駕行幸,禦蓋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從者皆得休息。又易小黃門之舁輿者以宮婢。帝聞,以為知禮。” 【《明史》】對待普通宮人尚且如此體恤,田妃善良寬厚可見一斑。但是田妃生性靜默寡言, 不似周後巧言令色。

田妃在宮中階位僅次於周後,但她卻沒有因此而恃寵恣肆,在宮中多年,從來都是小心謹慎。同皇帝下棋,她總能讓皇帝小勝一子兩子,憑這種駕馭局麵的功夫,她的棋術至少要高出崇禎兩三個段位,崇禎卻以為自己略高一籌。對於盛氣淩人,以勢欺人的周後,她也盡量低聲下氣,以求和睦,讓崇禎省心。唯有對家中那個商人出身的父親,她卻是鞭長莫及。田弘遇仗著女兒在宮中得寵,官封到左都督,在京城裏極為驕橫霸道。田妃知道後,找來父親說:你們在外麵犯事,已經風聞宮中了。如果皇上來責問,我隻有一死了之。田家才開始收斂。【《崇禎宮詞》】

崇禎熟讀《資治通鑒》、《貞觀政要》、《帝鑒圖說》,他極為羨慕曆史上君聖臣賢密切合作,共同創造豐功偉業的盛世,也極想在自己的統治時期再現一次那樣的盛世。他以“君聖”自居,認為自己的道德操守,同曆代君主相比,即使不算是最上乘,起碼也是上乘的。他平時對朝臣講話,隻說要效法堯舜,很少把後來的著名皇帝們放在眼裏。有一次臣子把他比作漢文帝,本來是拍馬屁的,誰知弄得崇禎很不高興。他認為漢文帝頂多算是個中上等的皇帝,把自己比成漢文帝實在是貶低了。有一次輔臣提到唐太宗,崇禎說:“唐太宗掃蕩群雄,我自愧沒有那樣的才能;但要說到閨門無序,家法敗壞,我還羞於與他相提並論呢。”【《三垣筆記》】前麵半句話是客套,後麵半句才是他的真心話。和睦有序的後宮是崇禎最引為驕傲的地方。

田妃行事小心守禮,周後伺機在旁十幾年都抓不到什麽把柄,隻好時不時地以皇後的身份打壓田妃,以發泄對崇禎寵愛田妃的不滿,田妃都隱忍下來,倒也沒什麽大風波。但是由於崇禎對五皇子的超乎尋常的寵愛,五皇子“少而慧,上絕愛之” 【王譽昌《崇禎宮詞》】 周後對田妃的不滿隨著五皇子的長大而越來越深。


2010-8-19 22:12 回複
174.91.206.* 3樓


崇禎在田妃懷六皇子時特意傳旨為她占六甲:“丁醜十月癸醜日辛酉時,大司禮諱化淳曹公奉上傳令靈台牌子太監陳國用占東宮田妃六甲”,占卜的結果田妃必生男,但是卦相顯示田妃已被眾小人包圍,卦相十分凶險。在其後的五年裏,田妃的六,七皇子接連莫名早夭,而最心愛的五皇子更是被活活嚇死,而田妃終於萬念俱灰,追隨愛子們而去。

五皇子被害緣起崇禎要求貴戚捐助軍餉。崇禎首先向武清侯李國瑞強借40萬兩銀子,李國瑞心疼,就一麵哭窮哀告,一麵大張旗鼓地拆房賣地,又把家具器物放在通衢大道上公開叫賣,顯示自己很窮,故意給崇禎難堪。這引起了貴戚們的恐慌。周後的父親周奎帶頭向崇禎帝進言,說李家確實窮,不要催逼太急,失去戚畹之心。崇禎知道周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但不聽勸,反而更加嚴厲,降旨削奪了李國瑞的侯爵,並命令內官衙門按期追繳。李國瑞又氣又嚇,竟然病死了。

事情弄到這一步,不論是朝官還是宦官,都知道皇帝在突破了貴戚這一道關口之後,就要對自己下手,因而以周奎為首的一些人暗中勾結宮女、宦官,還有周後,密謀進行了抵製崇禎的陰謀活動,而下手的對象,竟然是崇禎最最寵愛的才隻5歲的田妃的幼子。讓這個“少而慧,上絕愛之”的皇五子因為活見鬼而暴死於啟祥宮。

此時就不得不提田妃自貶啟祥宮之事。周後嫉恨田妃十多年,並非一日兩日。周後的強勢不饒人是有記載的,崇禎是個迂腐的書生,生活行事都十分拘泥於儒家理學,更是時時刻刻把:“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目標。無奈後兩個實現都有相當的困難,所以在“齊家”上崇禎是嚴格要求自己,由於崇禎十分寵愛田妃,擔心因此而引發後宮不和,影響到自己的形象,所以對周後十分容忍,精明的周後也深知崇禎對她的容忍是有限度的,隻有在維持後宮和諧的前提下才談得到。想要打壓田妃母子除非是有正當借口才行得通,否則隻會讓自己玩完。但是田妃從來都是克製忍讓,小心守禮,實在是讓一直伺機在旁的周後十多年都尋不到機會下手,所以從來都隻能借題發揮,偶而向崇禎使使小性子而已。

但是十多年的苦苦等待,終於讓周後在1940年抓到了機會。這個冬天是人類有史記載以來最冷的小冰河期的冬天,而田妃剛剛因為幼子莫名夭折大病一場,身體虛弱。如果田妃真是恃寵而嬌,本可以托病不來,但是由於擔心周後借此生事,田妃還是抱病前去。而對田妃一切情況都掌握在手的周後若是真的賢達識禮,也必不會在這樣的奇寒天氣時而且田妃身體病弱時斤斤計較,小題大做。通常在這種天氣下,一應的繁文縟節都會相應減免,但是周後如何肯錯失十多年來好不容易才抓到的機會呢?更不要提還有一個在旁邊煽風點火,盼著兩敗俱傷的袁妃。

以“落井下石”為技術綱領,以“趁你病要你命”為行動指南的周後抓住這幾千年也難逢的機會將病體孱弱的田妃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冷的低溫天氣(小冰河期)中凍了很久。很多人很是對田妃久凍不以為然,但是問題是:天氣是破幾千年記錄的嚴寒,田妃的身體狀況正是病弱不勝寒,才會不得已多坐了一會兒車子,本不是什麽大錯,但對等了十幾年才終於等到個像樣借口的周後來說,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你田妃不是病弱不勝寒麽,我就把你往死裏凍!”就好比同樣是挑擔子,100斤給一般人是為難他,擔100斤給魯智深是侮辱他,而讓林黛玉擔著100斤就是要她的命!同樣,這種情形下通常都會減免禮節變通一二,但是周後反其道而行,小題大做,隻為了能從身體上重創田妃。也正是由於周後的不合情理的過分作為,才會讓一貫 為了“齊家”形象而對周後多有忍讓的崇禎再也忍無可忍!大發脾氣推倒周後,周後開始絕食。周後的絕食威脅,讓最是以“後宮和睦”而自詡的崇禎大為煩惱,崇禎於是送貂皮衣,又問起居暗表歉意,希望周後不要再尋死覓活, 但是決定趁熱打鐵的周後不依不饒,讓顧念舊情,又不願讓田妃受委屈的崇禎甚是頭疼,後來深明大義,識大體的田妃自己主動寫了書麵檢討,自責對皇後不夠尊重,請求移居啟祥宮反省,希望周後能夠息事寧人,好讓崇禎能夠專心國事。崇禎見田妃有高姿態,為了給足周後麵子,平息此事,隻好違心的批準了田妃的上書。


2010-8-19 22:12 回複
174.91.206.* 4樓


自貶啟祥宮後,被周後又凍又氣的田妃終於再次病倒了,不久,活蹦亂跳的五皇子也開始莫名其妙地上吐下瀉起來。崇禎3個月沒有見到田妃,寢不安枕、食不甘味,脾氣變得越來越壞。周後何等的聰明,知道這樣下去自己也討不著好,“解鈴還需係鈴人”,這才挑了個三個月後永和門賞花的機會,主動出麵做好人,說“我與田妃無仇,隻是為了幫她進步,才小小地為難她一下”,不理會崇禎與她賭氣不應,將田妃強拉了來,讓自己在崇禎心中的形象大為改觀。在和好如初的表象下,自身病弱又憂心著五皇子病情的田妃是強裝笑顏,而周後是暗藏殺機。

崇禎對田妃的感情超出了周後的預料,更令周後嫉恨不已。賞花後不久,為了除去眼中釘,周後與父親密謀,借著貴戚對崇禎催餉恐慌不滿的機會,開始對田妃母子痛下殺手。周後買通好啟祥宮中的太監宮女,在皇五子的身邊裝神弄鬼起來。他們讓一個老太太打扮成恐怖模樣,嚇唬病中的五皇子,說:“我是九蓮菩薩,皇上待外戚薄情,再不悛改,就讓他的兒子全都死掉!”,成功地將五皇子嚇死。周後與周奎一個在宮中,一個在朝堂上一起造謠造勢,蒙蔽崇禎,把九蓮菩薩的降臨描述得繪聲繪色而使田妃無法為愛子伸冤。喪失愛子讓崇禎悲痛不已,為此還大病一場。崇禎果真以為五皇子的死是由於九蓮菩薩不滿自己向貴戚催餉,追悔莫及,被迫放棄向貴戚催討軍餉。為了安慰田妃也撫慰亡靈,他特地追封這個5歲的孩子為“孺孝悼靈王”,仍不能盡意,又追贈了一個“通玄顯應真君”的奇怪稱號來紀念九蓮菩薩那件事。但遭禮部以“玄感靈通,實為不可思議之事”據理反對,最後“真君”的封號才被取消了(禮部可不相信菩薩會現身嚇死小孩子的鬼話)。周後與父親成功地嚇死五皇子,重創田妃,且令崇禎不得不停止向貴戚催餉,一箭三雕,不可謂不毒。【見《明史》卷120】【《山書》卷13】

崇禎13年(1640)七月,在最心愛的第五子離奇夭折和田妃病重不起後,崇禎憂愁於家事寇亂,開始吃長齋,穿布衣。內臣和朝臣為此多次勸諫,崇禎還是將近一年沒有動葷腥。後來瀛國夫人進宮對他說,夢見了崇禎母親劉太後,讓她勸皇上不可不進肉食,不要虧了身體。此時周後恰到好處的以劉太後為借口端飯勸慰,令思念母親的崇禎十分感動,認為周後孝順,才有了“因出奏示後,再拜舉匕箸,相向而泣,淚盈盈沾案。”【見《山書》卷13, 及《明史》】


但是,即使是田妃因病臥床不起,日見憔悴,卻仍不見崇禎對田妃的寵愛稍減。周後與父親周奎研判:周後失寵、田妃受寵,根本原因在於周後不及田妃美麗有才。於是,父女倆密謀,隻有找到比田妃更漂亮的美人,才能讓崇禎遠離田妃。

崇禎14年(1641)秋,周奎回到老家嘉定。在蘇州,他尋得陳圓圓,冒僻疆曾用過“欲死欲仙”來形容她的嫵媚。周後大喜過望,伺機設了宴席請來崇禎。據說,席間,陳圓圓長袖輕舒、細腰款擺、舉止乖巧、眉目勾魂,吳儂軟語溫婉清麗,在給皇上侍酒時,甚至故意頻頻用胸靠近崇禎…… 但此時的崇禎滿心想的,隻有田妃的病情和緊急的國事,哪有閑心風流快活?就這樣,周後與父親精心謀劃的“美人計”流產了!

見鈕誘《觚勝》:周奎『以營葬歸蘇,將求色藝兼絕之女,由後進之……因出重貲購(陳)圓圓,載之以北,納於椒庭……上見之,問所從來,後對:左右供禦,鮮同順意者。茲女吳人,且嫻昆伎,令侍櫛盥耳。上製於田妃,複念國事,不堪顧,遂命遣還。故圓圓仍入周邸。延陵(吳三桂) 方為上倚重,奉詔出鎮山海,祖道者綿亙青門以外。嘉定伯首置綺筵,餞之甲第,出女樂佐觴,圓圓亦在擁紋列……』。

可憐田妃委曲求全,步步退讓,卻換來周後落井下石,步步緊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愛子被人暗算,連失三子的打擊終於讓田妃崩潰了,從此一病不起。崇禎對她的病非常惦記,不但囑咐宮中禦醫悉心調治,還親自在宮中各處廟宇的神祗麵前恭敬禱祝,為她祈福。可惜崇禎的日日祈禱也無法挽回田妃的心灰意冷。病情日漸沉重的田妃拖著奄奄一息的病體將唯一健在的兒子---四皇子特地托付給前朝皇後—懿安張太後撫養。這樣不同尋常的安排禁不住令人深思:通常妃子死後,其子女都是直接由皇後代為撫養(例如長平公主因生母王順妃早亡而由周後代養),而田妃卻大費周章地輾轉將兒子送入與自己關係談不上親厚的張太後手中,究竟是為了什麽?原因很簡單:因為隻有被周後視為唯一敵人的田妃才能看穿周後賢良偽善的麵具,作為一個瀕死的母親,想盡全力為自己僅存的兒子安排好後路,因為如果失去了唯一的母親的保護,四皇子最終也會像他的三個弟弟一樣,這不是田妃願意看到的。 所以她要將兒子托付給一個有能力不受周後權勢所轄管的人的手中。崇禎焦灼於國事,無力它顧,連自己和五皇子如此受寵都落得任人魚肉的下場,自然是半點也指望不上的, 而放眼後宮,唯有張太後讓周後敬畏。明憲宗時,萬貴妃殘害憲宗子嗣,幸得周太後出麵,親自撫養朱佑樘,才使孝宗免遭萬貴妃毒手。權衡之下,田妃作了這樣一個被外人看起來很是奇怪的安排,實在是被逼無奈,才使四皇子永王朱慈煥沒有步上他三個弟弟的後塵,最終得以保全。

2010-8-19 22:12 回複
174.91.206.* 5樓



1942年七月中旬,田妃病故於承乾宮。痛失愛妻的極度悲痛幾乎又使崇禎大病一場。輟朝3日後,他還是強打著精神恢複了正常的政務活動。首先為田妃安排了隆重的喪禮,還為田妃擬定了一套高貴美麗的諡號,叫做“恭淑端慧靜懷貴妃”。【《山書》卷16】

後宮之爭終於以周後的全麵大勝而告終了。但她真的勝了麽?田妃死後,崇禎日不思飲、夜不成寐、痛不欲生,性情變得暴躁異常,形容日漸憔悴,動輒嗬斥踢打宮女,有時會突然淚水縱橫。

京中的士大夫們對於這位專寵的田妃的盛年早逝大都唏噓不已。直到明朝覆亡,明朝的遺臣們回想起田妃的早亡,才又慨歎她的死與其說是不幸,不如說是萬幸。詩人吳偉業在《永和宮詞》中追詠此事,“幸免玉環逢喪亂,不須銅雀怨興亡”【《吳梅村全集》】。慶幸她沒有像唐代的楊貴妃那樣在喪亂中慘遭殺害,也沒有像曹魏末代後妃那樣成為亡國臣妾。比起倉促自盡的周後來,她畢竟是壽終正寢的。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田妃的地宮修建完成。正月二十三日田妃遺體被葬入天壽山西南銀屏山墳園內,僅僅一個多月後,三月十九日,明朝覆亡。周後爭來爭去, 卻在田妃入葬一個多月後就不得不奉旨殉國了。四月初四,崇禎與周後的遺體被趙一桂等人遷入田妃墓。

周後一生中最引為自豪的是她在崇禎2年(1629)為皇帝生下了元子,這在明代曆史上還是第一次,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祖例,毫無疑問的成為太子。

但16歲的太子朱慈烺運氣最差,被自己的親外祖父周奎向官府舉報出賣,在清朝廷的授意下,周奎和周繹都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而可憐的太子朱慈烺雖然逃過了幾次兵難,卻最終被親人送到了清朝統治者的屠刀下。

周後與自己的父親周奎聯手謀害了田妃的五皇子,結果自己最引為驕傲的太子也是被自己的父親親手出賣到滿清的屠刀下,因果報應,不可謂不是對周後的極大的諷刺,可憐太子終為自己的母親惡行所累。

其實在周後謀害田妃母子的背後,真正的始作俑者和推波助瀾者是善於偽裝,巧於逢迎的袁妃。袁妃對田妃的嫉妒最甚,周後還有皇後的身份可以自我安慰,但是與田妃同時入信王府的袁妃卻在崇禎的三妻四妾中隻得了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於是不甘心的袁妃琢磨出一個聲東擊西、“借刀殺人”的計謀。“皇上已不可救藥,皇後也許孺女可教。”袁妃把目光集中到坤寧宮,有事沒事兒都往坤寧宮跑,和皇後套近乎。在周後麵前,她表現得極其謙虛謹慎,像個小學生一樣,畢恭畢敬地請教這,請教那;而且極力顯示自己清心寡欲,與世無爭。她從來不直接地議論田妃的短長,卻句句都能讓周後聽出她對周後不受寵的同情,對田妃“專寵”的不滿。就這樣,周後袁妃慢慢地結成形影不離的朋黨,而周後最終成為袁妃手中殺人不見血的刀。

暗室虧心,神目如炬。巧於算計的袁妃害人終害己,女兒遭崇禎手刃,自己不願就死亦遭崇禎當肩一劍。不過是上天報應她暗算田妃母子的背後一刀。

再來回顧一下周後與父親謀害五皇子的好手段,不得不佩服她的心思之縝密,手段之狠辣,儼然是王熙鳳的翻版,不過仍是那句話:饒是你精似鬼,也逃不過天公地道,要知道上天可不是凡人,隻要甜言蜜語便可以騙得過的。欠下的,終究是要還的。

田妃墓一躍成為帝王陵,成就了明朝唯一不是皇後而與皇帝同葬的奇跡, 雖是明亡後的不得已的選擇,但又何嚐不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後來清朝人將這座葬有崇禎帝的田妃墓更名為“思陵”, 並在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開始營建地上園寢建築。思陵之“思”,拆解開來便是“ 田”在“心”上,放下中興帝國執念的崇禎,放不下的是對田妃的愛戀癡心,冥冥中的天意,讓人唏噓不已。

田妃擅花卉,嚐作群芳圖,凡二十四種,合為一本。思宗命特付裝潢,特加賞覽,每頁鈐“承乾宮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題詩。明亡,散落人間,有蔣氏得其二頁,一為海棠,一為芙蓉,幽逸冷豔,皎然獨絕【《梵天廬叢錄》】。真是畫如其人,一樣的幽逸冷豔,皎然獨絕。而在經曆了三百多年的曆史風霜後,崇禎的後妃中唯有田秀英的名字得以留存,讓後人嗟歎。

上天終於以他出人意料的方式還了田妃一個公道。



2010-8-19 22:12 回複
174.91.206.* 6樓

帝令後自裁。周後抱怨道:“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 (她忘了南遷是崇禎首先提出的,卻遭到太後與群臣的抵製),後入室闔戶,宮人出奏,猶雲“皇後領旨” 【《明史》】。太後張嫣,先後兩次自縊,終壯烈成仁。雖然周後是在崇禎的命令下和監督下上的吊,但周後畢盡是完成了殉國大義,與苟且偷生的袁妃形成鮮明的對照,於是周後周身都開始閃耀金光了。後世人都基於此殉國大義而對周後大加褒揚,所以正史信史描述周後的遣詞用句都極盡美化。而街談巷議,野史演義也漸漸的把周後塑造成了無比高尚的人,更不要說影視劇《帝女花》之類為了美化周後居然顛倒黑白,抹黑田妃。

大義要歌頌,榜樣要樹立,於是著史者們以偏概全,以功掩過為周後歌功頌德終致善惡不分。如果可以跳過田妃不談,周後可以說是賢惠的,因為宮中再無第二個人可以讓她嫉妒的,也沒有生了兒子讓她擔心的。但是周後口蜜腹劍,害死田妃母子,雖然騙的過崇禎和世人,卻最終逃不過上天的公道。

田秀英因才貌冠絕,崇禎專寵而被人嫉恨慘遭暗算,周後袁妃口蜜腹劍騙得了崇禎,卻瞞不過頭上的湛湛青天,到頭來“算人終算己”。昔嘉靖被刺,方皇後趁機誣陷嘉靖的寵妃端妃 ,並將端妃及其家人宮女全部淩遲虐殺。五年後,方後被活活燒死,難逃惡報。被很多人形容成一夫一妻的明孝宗其實除了一個張皇後以外,還有五個夫人,隻是都被迫屈以卑位,不得名分。史書記載張後“驕妒”,一直約束管製著明孝宗,並不斷為家人索要高官厚祿,縱容兄弟胡作非為。由於明孝宗體弱多病,對納妃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再加上幼時曾遭萬貴妃的迫害,其母死得不明不白,使他對後宮爭寵而引發的宮闈鬥爭產生了極深的恐懼,所以努力維持夫妻間的和諧,不去計較。後來張後被自己選的嘉靖刻意打擊,晚景淒涼,抑鬱而終,其弟後被誅殺,依然是逃不過的因果報應。


2010-8-19 22:13 回複
174.91.206.* 7樓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當我們在懷疑上天不公時,可曾留意過事情的真相?凡人可以欺瞞凡人,卻無法左右上天的公正。

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欺淩漢室孤兒寡母,身為權臣奪人江山,結果自己的天下不過數十年,其孤兒寡母亦被司馬氏所篡。司馬氏則遭逢八王之變,引起五胡之亂,渡江建立東晉王朝,後又被宋齊梁陳迭相篡代。其間因果分明,輪回反複,無法以巧合搪塞。


隋文帝篡了自己外孫周靜帝的皇位,後自己被兒子楊廣逼死;隨後楊廣又被自己的姨夫李淵篡位;李淵又被自己的兒子李世民篡位;李世民殺兄囚父 ,結果死後又被自己的兒媳武則天篡位,來來回回都不過是反複上演的臣篡君位,親奪親權。唐朝是靠蕃鎮起兵得的天下,自己最後卻也是敗在藩鎮割據上。


宋太祖以家臣身份篡奪了孤兒寡母周恭帝柴氏江山,後被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謀害篡位,自己的孤兒寡母又被親兄弟欺淩。宋太宗為了避開自己一手設計的“金匱之盟”,保證將帝位傳子,絞盡腦汁逼死弟弟和侄兒;趙光義對被俘的敵國後妃公然強奸,還教人把強奸的場麵畫下來以資炫耀;後又毒死南唐後主李煜和吳越王錢俶。結果趙光義一支的宋徽宗、欽宗父子被金國俘虜,徽宗死後,被煉油點燈。欽宗被亂馬踐踩而死。所有趙光義的子孫後代,除趙構外全部被金國抓去,男的做仆役,女的做官妓,任由金國兵將玩弄、奸淫。從趙光義976年登基到1126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不過一百五十年而已。逃脫的趙構由於驚嚇而喪失了生育能力,兒子後來也被嚇死。最終,趙光義篡奪的帝位,還是還給了趙匡胤的子孫孝宗。成為鮮明對照的是:趙匡胤的子孫亡國後則得到了元朝的優待。

而金國對北宋的殘忍,導致了它在1234年金哀宗天興三年的悲慘滅亡。其亡國之慘,不下於北宋。金國皇族一個都沒有剩下。

遼國開國是靠阿保機出賣兄弟李克用換來的,結果遼國滅亡是由於被結盟的宋朝出賣給了金國所致。


宋朝由於朝廷的鼓勵,金石學大興,名為考古其實就是偷墳掘墓,宋徽宗就非常喜歡藏玩這些別人的陪葬品,張邦基在《墨莊漫錄》中說宋徽宗非常喜歡夏商周青銅禮器,於是地方官發掘古墓以求其器來討好皇帝。結果宋朝的皇陵是中國曆朝曆代中被盜掘最為徹底的,無一幸免。宋哲宗的屍骨被刨出暴棄荒野,宋理宗的頭蓋骨還被楊璉真伽做成了尿壺使用。

反觀元朝,元世祖雖對金國殘忍,但他滅南宋後,免去宋朝皇帝的係頸係羊的俘虜之禮,並授其上司徒,封瀛國公,對南宋皇族供養甚豐。即使有人以宋朝皇帝的名號起義,元朝也沒有就此加害南宋的皇族。後元朝被推翻,元順帝逃回沙漠後,其後代綿延數百年,正是其祖先善待南宋宗室的回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手段狠毒,製定殘酷法律,“剝皮揎草”就是他的一項重要發明,動輒處以犯人剝皮酷刑。明亡時,張獻忠等流寇為報複明朝,也對明朝的官員濫施剝皮刑罰,而且大都是活剝。所以魯迅在《病後雜談》中譏諷到:“以剝皮始,以剝皮終,可謂始終不變”。

明初,朱元璋下詔重新修複南宋六陵,並把宋理宗的頭骨從西域贖回來,重新埋回墓中,而且給每座陵都重新樹碑,並派了守陵人員保護南宋六陵,所以明朝的皇陵也最終得到保全。
順治的陵墓是屢經盜挖的清東陵中唯一的未被盜掘的皇陵 ,不可說不是一個奇跡。這當然與順治下令薄葬有關,但也與順治對崇禎的不同尋常的“友誼”有關。 順治不僅為崇禎發喪,並營建幽殿,雖說其中有相當的收攏人心的目的,但也算“萬古未聞之義舉”《郎潛紀聞四筆》。順治與崇禎心有靈犀,都選中了馬蘭峪作為自己的陵寢地(可惜上天沒有留給崇禎建陵的時間,在崇禎完成了為田秀英發葬的最後使命後就匆匆終結了崇禎的王朝)。順治對崇禎推崇備至,還仿效崇禎,將自己的摯愛董鄂妃安排在崇禎愛妃田秀英的承乾宮中,要知道“承乾”二字的寓意之大。(譬如唐太宗給嫡子分別取名叫承乾、李泰、李治,個個聽起來都有氣勢,藏治國意義,尤其“承乾”就是“承天”,更是非同小可;反觀給庶子命名李寬、李恪、李愔、李惲、李貞、李簡,則無非告誡他們要時刻銘記本分做人,與世無爭罷了。)由於順治對崇禎的非常禮遇,最終使自己的陵寢得以在多次的災難中幸免。

滿清以孤兒寡婦靠漢臣吳三桂引狼入室才入關奪得天下,最後以孤兒寡婦被漢臣袁世凱倒戈出賣而失去天下出關。清朝總的來說對前朝還算比較友好(雖然目的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而作的政治秀),保全了明朝的皇陵,將苟且偷生的袁妃養了起來,將明朝的末裔遠支朱明遠一支(可能是平滅台灣後從台灣挖出來的)封為一等侯,編入八旗正白旗令世襲,以奉明孝陵的春秋祀事;給鄭成功的後裔封爵,而北元的宗室也保留了三代(最後一代布爾尼因造反被求自保的親戚所殺)。所以滿清滅亡,愛新覺羅的遺老遺少的命運總的來說也比過往前朝的皇裔要幸運的多。但是滿清對崇禎的兒子趕盡殺絕,以“假冒”為由,自欺欺人的先後殺害崇禎的三個兒子及家小,結果清朝的最後三個皇帝都沒有生育能力,無後而終。因果昭彰,實堪歎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