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我的出家因緣(寫在離別前) ZT

(2010-04-12 04:39:03) 下一個
我的出家因緣(寫在離別前) ZT
我的出家因緣(寫在離別前)

來源:網絡群 作者:正靜

2008.10.8 我的出家因緣(寫在離別前):看著手上的護照以及緬甸帕奧禪林的擔保信,我知道我的人生軌跡從現在開始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從一個隻知道迷信的信徒,到如今堅信不移跟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親自去體證涅盤道路的弟子,中間轉換的種種矛盾、猶豫和彷徨,隻有自己才能明白。同時,我也很慶幸,慶幸身邊一直有個善知識的引導,他是愛人也是同修,共同的人生追求才換來今天的坦然微笑,一起用行動體證佛陀的教法無常—苦—無我—直至涅盤。

經曆過大乘佛法的教化,變幻莫測的貪婪和我執像無數的個種子不停的在心裏發芽,盛開的花朵讓自己暫時蒙蔽了雙眼,任由美妙的辭藻架起西方的樓閣,豈不知空中的樓閣根本經不起推敲。

曾經我也流連於各種名目的水陸法會、經懺、佛七、各大佛菩薩的節日……和寺院的僧人、在家的信徒整天忙於這些名頭,四處奔波遊走,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對於能否往生去西方極樂世界也產生過疑問,於是大家告訴我,現在做的這些事都是在消業障,平時用心念佛肯定能往生極樂。看著大家堅定的眼神,內心的擔憂一掃而空,對極樂的世界更有信心。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已經融入佛友群,居然漸漸習慣了內部的爭吵,有時候反而幸災樂禍地偷笑,冷眼看著某些法師對金錢的執著,談論今天這個寺廟大殿怎麽豪華,明天那個寺廟的商鋪太多,最後麻木地聽別人介紹某些信徒神奇古怪的念佛心得,更多的時候是聽故事,一部聊齋新篇,從最開始的新鮮—習慣—冷眼—逃避—反思。反思後決定關起門,不和外界交流,自己在家好好念佛,畢竟想要去極樂世界還要努力才行。周而複始的念佛,發現自己居然越念心越慌,那顆被蒙蔽的心開始慢慢工作,每天一味地求和拜,不能抑製內心深處很多問題的湧現。把自己的夢想居然寄托在一個幻化的佛身上,相信他的願力可以讓自己達到永久的安樂,而自己隻需要念和拜就可以?包括臨死的那一刻還要念念不忘極樂世界的美好?先不說這是墮入地獄的貪!就說,如果一個作惡多端的壞人在臨死的時候,他也能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那麽這個佛的力量不就可以改變業力嗎?那還是什麽好壞之分?無數個問題深深的困擾我。

那些前輩大德指導已經不能阻礙我探尋真理的心,我相信一味的盲從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內心的深處的搖擺不定才是學佛最大的障礙。翻閱很多的書籍和典故後,遇到南傳上座部,他的文字就像黑暗中的一點光明,可以照透你內心最敏感的地帶,他保留最初的釋迦摩尼佛的教法,他的教義不是讓你盲從,他直接告訴你佛陀不能幫你擺脫輪回,也不能讓你了卻生死,他隻是指出唯一涅盤的道路:走八正道,修習四念處,體證四聖諦。並且隻有沿著佛陀的教法和自己的努力相結合,才能親自去體證涅盤,脫離輪回。

南傳的禪林的比丘嚴格遵守227比庫戒,他們的戒律一律公開讓所有人一起監督,比如每一個比庫必須終身持金錢戒,就這一點估計整個北傳佛教沒有幾個人能守的住。所有的比庫(包括禪林內的居士)一天的作息時間是淩晨3點開始直至晚上9點結束,中間除了兩個小時用於早餐和中餐外,其他時間都在修禪定,觀察名色的變化,體證無常,苦,無我。禪林裏,所有人都持禁語,沒有人閑談,每個禪修者的動作輕盈而緩慢,時刻關注自己的業處,不讓心散漫。如果你想在千人的森林道場裏聽不到人為的喧雜的吵鬧聲,相信也隻有這些堅持釋迦摩尼佛的原始教法戒律的道場,真正的戒律不會去迎合某個社會環境而做改善。印順法師曾經說過“方便出下流”。

你越迎合大眾,最後就越失去自己的本來。不久以後,我和正明也將榮幸地成為南傳上座部弟子,成為一個真正的比庫和戒尼,拋去阿彌陀佛的光環,跟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親自一步步實修、體證涅盤。就要離開南京,不知道啥時候能學成歸來,隨筆寫下這篇學佛心得,希望和有緣人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