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地藏經講義 第三十七卷(2)

(2009-07-06 08:20:47) 下一個
地藏經講義 第三十七卷(2)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這一段經文是說你所布施得的果報,布施是福德之因,三業都要知道修學。心裏麵常常存布施意念,剛才說就是服務眾生,我們這樣子說法大家好懂,念念有服務眾生的心願,這是你心布施;時常以言詞來勸別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這是你口布施;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實實在在做到,就自己的工作崗位,就自己現前生活的方式,要做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是你身行布施,你一定得福。財布施,財有內財、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是我身體,我以我身體、以我的勞力來為大家服務,這是內財布施,得財富,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是以我的智慧、以我的技術能力幫助別人,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讓大眾身心安穩,離開恐怖、離開憂慮煩惱,果報得健康長壽;這個樣你的福報才圓滿,你在一生生活當中物質生活不缺乏,不必太多,不缺乏就好,就很圓滿;衣食足、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個人福報才是圓滿的。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間,有很多有財富的人沒有智慧,愚癡,他真有財富。又看到有智慧的人、很聰明的人,身體不好,多災多病,這是什麽?他前生沒有修無畏布施,常常傷害一切眾生,得的多災多病。他說:我沒有害眾生;沒有害眾生,每一天吃眾生肉,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我記得有一次香港的雷居士在此地報告,她看到香港現世的果報,有人喜歡吃海鮮,死的時候得了一個病,就跟螃蟹一樣、跟魚蝦一樣,果報現前大家都看到,嚇得有很多人,喜歡吃海鮮的不敢再吃了。她在此地給我們報告,我們給她錄像,這個錄像帶可以流通,可以讓大家看看,她講的真實的事,真人真事。佛在戒經裏麵雖然沒有禁止大家吃肉,佛勸人吃‘三淨肉’,三淨肉第一個是不見殺,你沒有看到殺生,你沒有聽到殺生的聲音,第三是決定不是為自己殺的,這叫三淨肉。可是有一些人喜歡吃活的,親眼看他殺的,親眼命令廚師來殺生,他要吃新鮮的,這個造的業就重了。你縱然修布施福,縱然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你的果報就是身體多災多病。在一般說我們中國人的身體不如外國人,外國人吃肉,真的外國人吃的是三淨肉,而且吃的時候比較上單純,在外國我們看最普遍牛肉、雞肉,其他的動物他不吃,很少吃,愛護動物,他要看到你傷害動物,他不願意,他不會原諒你。在澳洲無故傷害動物要受到處罰的,要罰錢甚至於還要作牢,保護動物。所以他們的雞跟牛那是飼養來吃的,這個造的業就輕。那看我們中國人,特別是南方人什麽都吃,樣樣都要吃活的,這個業造得就很重,災難就很多。所以,一定要懂得怎樣修福。
  健康長壽之道,固然我們生活方式很重要,那這是緣,真正的因是過去生中所修的無畏布施,無畏布施令一切動物,有情、有生命的這些動物,讓他得到安穩,讓他得到快樂,不可以傷害他,這就是屬於無畏布施,今天講愛護動物。我們在美國、在加拿大、在澳洲,這些野生的動物不怕人,你看到小動物,你招手它就來了;鳥也不怕人,飛下來停在你身上,小鬆鼠一招手它就到你手邊來。中國的動物比外國不一樣,看到人趕快跑,動物也通人性,生在那個地方它知道人不害它,人是它的好朋友,願意親近。中國這些,像台灣這些,那還得了,鳥一看到人早就飛光,它知道這些人,人是它的對頭、是它的冤家,決定要殺害它,趕緊逃命。
  這是教導我們怎樣修布施、怎樣修福,修布施就是修福,你能夠這樣修學,這樣修布施,果報是“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淨居天是四禪天,這個地位高,得這樣的果報。果報之根源都在發心,你懂得發心,你就相信佛講的果報是真實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你心念所轉,前麵因裏麵,修因裏麵,最重要大慈心,你才能得這個果報。如果你是愛緣慈、眾生緣慈,那個果報就沒有這麽大,這是如佛菩薩一樣大慈大悲,果報不可思議。一百劫時間,這麽長的時間,你作大梵天王,這是色界天。“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大梵天王,淨居天主的福報享盡,享盡了就往下墮落,但是他還有餘福,那個福雖然到不了色界天,欲界天,在欲界天裏麵再享福。“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畢竟成佛’是說,阿賴耶識種下的金剛種子不會壞,如果遇到殊勝的因緣,殊勝之緣就跟善導大師所講的‘遇緣不同’,他要是遇到大乘佛法,遇到淨土法門,以他的善根福德再加上因緣,他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那就永不墮惡道,生到西方世界當然不聞苦聲。這一段是說他們的果報。
  青蓮法師在注解裏麵這一段注得很多,說明不思議事。他這裏麵引經據論,所舉的布施的事有房舍、有臥具、有飲食、有湯藥,也說明這些都是世法,怎麽可以說最不可思議?下麵說‘此由正行施時,一念具大慈心,便是成佛根本’,所以關鍵就在‘大慈心’這三個字。果然是以大慈悲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一念心就不可思議,所以得福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其餘的這些注子,諸位自己可以去看。再請看下麵經文: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
  佛此地總結,‘結向成佛’這一科。這是佛又叫著地藏菩薩跟他說,這兩行經文是有兩個斷落,前麵這一段是總結布施福,後麵這一段是總結回向福。總結布施特別提到“未來世中”,那就是指我們現在,佛當年講經說法是講未來世,未來就包括我們在其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這是講能布施的人,‘等’也包括我們,包括大家都在內。你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應當認真努力為社會、為大眾服務,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為社會大眾服務,最重要真誠心、清淨心,我們盡義務不求報酬,自己的生活衣食足夠了,絕不貪圖奢侈享受,如果貪圖這些,你所修的福就報盡、就報掉了。你不希求福報,福報是累積在那裏愈積愈厚,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大福報;大福報自己還是不接受,把這個大福報供養一切眾生,成就自己無量無邊的福報;無量無邊的福報還不享受,無量無邊的福報供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你說多圓滿、多快樂!人生第一大樂事,無過於這個快樂。
  我們住小房子,過簡單的生活,有什麽不好?過得多麽自在,何必要住豪華的宅第,出門有很多人前呼後擁,我覺得那個生活反而不方便;出去還要帶好多保鏢,行動不自由,富貴過了頭。住在家裏頭怕人搶劫,還要請很多警察來保護,實實在在講這是無形的把自己囚禁起來,得不到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必如是?你有財富為什麽不舍?舍了之後才真正得自由自在,佛經裏麵常講‘解脫的生活’,那是最美滿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就對了。我們學佛要明理,要了解事實真相,要肯修布施,肯為社會大眾服務,奉獻我們的身心,奉獻我們的智慧能力,為大家造福,不要享福,那你就獲福無量了。這是總結施福。
  “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下麵是總結回向之福,回向的福報。‘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為什麽原因?因為前麵你是大慈心,大慈心是佛心,不問你修的功德多少你都會成佛,因為你是用佛心來服務社會大眾。“何況釋梵轉輪之報”,這是比喻你連作佛都能辦得到,何況這些小小的人天福報。‘釋’是欲界天主,‘梵’是色界天主,‘轉輪’聖王是人間最大的福報,這四個字是說六道裏麵的大福報。作佛是世出世間究竟圓滿的福報,究竟圓滿的福報你都能得到,何況六道裏麵的小福報?百生、千生,這是六道裏麵小福報,當然可以得到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布施不能不修,對自己有真實的利益,世出世間一切法隻有這個法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幻’,佛家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在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你能帶走。佛給我們講的話要記住,‘國土危脆,人命無常’,得人身最可貴的,我們今天講得人身,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就是修福,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那你這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我們講有意義、有價值,實在講是很空洞的、很抽象的,意義在哪裏?價值在哪裏?這段經文講得詳細落實,這個價值意義是永恒的福報,你生生世世享受不盡的福報,意義價值在此地。
  如果我們還有一念貪心,還有一念吝惜之心,還不肯為大家做出圓滿的服務,自己還要留一點,你所修的福就少了,你的果報就不殊勝,所以一個人有沒有福報,都在你一念之間。我們這一念是不是為別人想,為整個社會想,為國家想,為全人類想,你的福報就大;斤斤計較為自己一生想,為我這個家庭想,你的福報就小了,很小很小。你為個人想,你修的福報,你來生是得一身的福報,自己一個身或者自己一家,你的福報就那麽大;你自己一身,得到你將來身體健康強壯,你要是為一家,你是一家的家長,你一家過得很幸福,哪裏能像經典裏麵,作大梵天王、作忉利天王,你沒有這個福分,為什麽?心量太小了。
  所以修布施是同樣一個事情,果報大小,這個品的品題就‘較量福報’,都在你的心,都在你的量;你的心量大,一念大慈悲心,那個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小小布施之福,被心量擴大了,畢竟成佛,所以那個回向就是大,心量就大了。我們為什麽不用大心量?要學習用大心量,那你一切都大,毫發之善都變成虛空法界的果報。我們在《華嚴經》上學了拓開心量,佛在這一會當中也教我們拓開心量,所以這一部經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同一個境界。拓開心量為一切眾生服務,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也會非常歡喜、非常高興,我為一切眾生得福、離苦得樂而犧牲,我多快樂、多值得!決定不為自己絲毫的貪欲,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這才是真正實踐佛陀對我們的教誨。
  請看底下這段經文,第十八麵,十八麵一開端小注裏頭有幾句話,我們應當把它記住,這是青蓮法師引《五道罪福經》裏麵一段經文,我們把它念一遍。‘賢者好布施’,此地賢者就是菩薩,好布施的人就是菩薩,好布施用現在的話來說,喜歡為人民服務,熱心為人民服務,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這就是賢者好布施;‘天神自扶將’,扶將是幫助,你能感動天地鬼神幫助;‘施一得萬倍’,這是講果報,你布施的果報不可思議,比你所布施的超過萬倍都不止;‘安樂壽命長’,這是第一首偈,說明布施的福報。第二首偈,‘今日大布施,其福不可量,皆當得佛道,度脫於十方’。前麵這首偈就像我們剛才講總結布施福,後麵這首偈就是總結回向福,這兩首偈。我們一定要醒悟過來,從往昔迷惑顛倒、慳貪吝惜,醒悟過來、覺悟過來,把過去錯誤的這些觀念,想法、作法完全舍棄,我們要跟佛學,我們要聽從佛的教誨,改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作風。從今而後我們起心動念,要念社會大眾的苦樂,要念社會大眾的禍福,與社會大眾不利的,決定不能做,不但不能做,想都不能想,與社會大眾有利益的,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這個道理要清楚。如果我們貪財,把社會大眾的財富據為己有,果報必定墮地獄,特別是救難之財。
  過去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以後他寫在書上,他有好幾本書流傳給後世,好像是在《八大人覺經講記》裏麵有這個故事,朱鏡宙老居士的《八大人覺經講記》。好像這個故事《影塵回憶錄》裏頭也有,是同一樁事情,《影塵回憶錄》是倓虛法師的自傳,這是在老一代,他們是同時代,年齡也差不多,親眼看見的。那時候在上海有一個有錢的人,住在租界裏頭,這是民國初年。而這個人非常富有,在清朝時候作官,官也做得很大,民國成立之後,清朝推翻,他就躲在租界裏頭當寓公,那時候租界受到外國人的保護。晚年他也學佛,修橋補路,在佛門裏麵布施供養,常常修福不落人後,在佛家裏一般人是大善人,把他當佛菩薩看待。
  過了沒多少年他死了,死了以後,他有好幾個姨太太,其中好像第四個姨太太,大概是第四個,我記得不太清楚,對他非常想念。正好那個時候有一個法國人,通靈的,可以跟亡人往來,他這姨太太聽到有這麽一個事情,就去找這個通靈的外國人,能不能把她的先生找來,跟她見見麵、談談話。這個人說可以,可是他要的錢很多,那時候好像是要一千銀元,那不是很富有的人家請不起,反正她家裏有錢,所以就請他找。把他生辰八字、姓名告訴他,什麽時候死的,死了以後葬在什麽地方,他有能力去找,結果請他去找,他找不到。找不到,當然這個姨太太就很生氣:你是不是騙我的?他說:我決不是騙你的。他說:如果你要有親戚朋友最近過世的,我再試一個給你看看,我不騙你,我收一半價錢。所以她就好,試試看。正好她先生的大兒子也死了沒多久,就把她大媳婦帶著來,也找這個外國人,價錢收一半。果然沒有多久,他就把這個人的魂找來,找來之後是附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就問他;附在這個人身上,這個人的行動態度確實像她死去的兒子,聲音也像。就問他:你的父親過世,為什麽他找不到?他說他父親死了之後就墮地獄。所以這個法國通靈的人,鬼道他有辦法找到,地獄就沒辦法,他墮地獄。
  他是大好人,修橋補路,天天拜佛、念經,在佛門做這麽多好事,他為什麽會墮地獄,哪有這種道理?這個兒子說,他從前在清朝作官的時候,有一次皇帝派他去賑災,他大概把這些賑災的錢吞沒了,所以許許多多的災民得不到賑濟死了,這個罪業太重,以後怎麽樣修行,沒有辦法彌補,還是墮地獄。這個事情很少,沒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朋友現在還在,可能這個朋友對他知道一點,你們可以去打聽。結果他這個姨太太,就找到他這個老朋友,問問有沒有這個事情?他老朋友想一想是有這個事情,他是做過欽差大臣,去發放賑災的賑款。但是也有一些人曉得,他把這個錢吞沒,吞沒多少沒有人知道,他這個老朋友也不曉得,他說確實有這樁事情。這是他鑄成的大錯,你看看貪圖這一點財物,自己能過幾天好日子?晚年造什麽樣的好事,都沒有辦法彌補,還是要墮地獄。墮地獄,我們在這個經上就看到,受苦是無數劫。
  所以救濟災難這個錢一點都不能動,這不得了,這個過失不得了,這種錢是人家救命的。這是看到這些錢財要貪圖,那果報都在地獄。我們看到這個大災難,全心全力去幫助都來不及,看到人家能夠出錢出力來救災生歡喜心,要跟進修隨喜功德,怎麽可以在這裏麵貪圖,起貪心,這個造極重的罪。凡是救急救貧,這個功德最大,我們在經上看到,如果在這裏麵起了惡心、起了惡念,要去障礙它、破壞它、侵奪它,這個罪過都在地獄。財布施如是,法布施更如是,法布施裏麵特別是佛法,佛法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教學,障礙佛法的流通就是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果報是在阿鼻地獄,五無間地獄。
  諸位要是讀《發起菩薩殊勝誌樂經》你就懂得,這一部經是大乘經,是在《寶積經》裏麵的一分,《寶積經》這是一個大單元,這裏麵是一個單元,《無量壽經》也在《寶積經》裏麵說過。這一部經,佛是毫不保留,將末法時期出家人所造的罪業,詳細給我們說出來,我們讀這個經毛骨悚然,自己有沒有犯罪,有沒有做錯;如果做錯了,不能夠懺悔,不能改過,念佛還是不能往生,一定要懂得。造作的罪業不怕,懺悔就能消除業障,這個懺悔是完全轉過來,決定不再犯錯誤,要認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將過去不好的觀念行為,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才能救自己。所以這一部經要大量流通,要多多的去講,要認真去學習。這一部經,我記得我講過三次,在美國講過一次,在台灣講過一次,在此地也講過一次,有錄音帶、錄像帶流通,好像現在也有同修把它寫成文字。寫成文字這部分我還沒有看,我看了以後,裏麵確實沒有錯誤,這才可以上網路,在網路上流通,大概現在在網路上有錄音帶跟錄像帶。
  所以佛法的流通,佛法對一切眾生的服務,這個福報最大。我們應當要學釋迦牟尼佛,一生布施智慧,這法布施,布施智慧裏麵也包括了財布施,為什麽?用我們身體、用我們勞力,完全是義務熱心的教學,勸導社會大眾,勸善規過,用我們體力那就是屬於財布施。我們關懷社會大眾,愛護社會大眾,全心全力幫助社會大眾,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改過自新,幫助他發心,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眾生,這就是法布施、法供養,福報最大。雖然有大福報,我們自己還是不享受,把這個福報回向給一切眾生,給一切眾生去享受。釋迦牟尼佛一生都是過著最簡單的生活,決定沒有說弟子當中有許多大國王,印度當時十六大國的大國王,都皈依釋迦牟尼佛,都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釋迦牟尼佛還是三衣一缽,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這是世尊對我們的教導,給我們做示範,才能夠讓社會大眾尊重仰慕。
  世間凡夫哪一個不貪財,哪一個不貪圖享受,一墮落到貪欲裏麵就造罪業,就給自己找麻煩,佛是現身說法給我們做個好榜樣。人生在世間三餐吃得飽可以了,不必講求口味,吃飽了就行,粗布衣服可以遮體,行啦!晚上有一張床鋪,睡得很舒服、睡得很自在,足矣,還要求什麽?有多餘的給一切大眾去享受,這就叫做佛菩薩,這就叫做行菩薩道,這叫學佛。我們在世間無論是什麽身分,無論是什麽地位,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無論過什麽樣的生活方式,隻要念念為眾生,念念為社會,念念為人民,這個人就是菩薩,這個人就是真正行菩薩道,他存這個心就是菩薩心,福報就像經中所說的無有窮盡。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