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驢行三國(中)維也納的小夜曲

(2009-06-08 23:11:26) 下一個
維也納是歐洲帝都之一。早在2006年就想一睹其風采,當時德國世界杯期間,已經到了隻有兩小時車程的布拉格,卻因為行程實在太緊張不得不放棄。2008年舉行歐洲杯的時候,終於得以成行。

Vienna,又叫Wien,怎麽聽起來都是極其女性化的名稱。雅典到維也納的飛機,短短2小時。想想在北美, 兩小時的飛機可能隻是飛過幾個州而已,而且起點和終點,風景人文並無大的不同。 放到歐洲,兩小時的火車就可以穿越兩三個風格迥異的國家。

維也納和雅典, 兩個女人的名字,兩個同樣風情萬種又毫不相同的絕代佳人。

維也納的曆史,人文,建築等等不用多言,大家都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下麵一些街景,相信很多朋友在其它的貼子裏都有看到過。



市政大廳的傍晚,正在舉行德國對奧地利的比賽。晚些時間克羅地亞對波蘭的比賽,球迷也早早到場占據有利地形。



歐洲的球迷,年輕人居多且多身材保持得不錯。情侶一起看球也非常常見。



廣場前有各參賽隊的戰靴。巨大的球鞋,引得遊客紛紛與之合影。


不但有巨型的球鞋,在中央火車站還有巨型的球員模型。友誼還是比賽第一,就看大家如何理解了。



和歐洲各大城市一樣,維也納有壯觀的建築和精美的雕塑。







還有雄偉的鍾樓和肅穆的教堂。







維也納還有所有音樂。這次維也納之行,沒有特別作什麽功課,主要目的隻有一個,去拜謁偉大的音樂家-舒伯特。

維也納中央公墓安葬著莫紮特(衣冠塚),海頓,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和施特勞斯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老約翰·施特勞斯,約瑟夫·施特勞斯)等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外,還有一座被譽為“音樂神童”的莫紮特的紀念碑。

誰比誰更偉大,沒有統一的說法。對舒伯特的喜愛,來自孩提時盛夏夜晚。悶熱的家鄉,人們都在月光下納涼。有人吃著西瓜,有人擅著蒲扇嘮著家常。但是當父親提著琴出來時,人們都安靜了。父親先拍拍我的頭,然後張弓搭弦,閉著眼睛深呼吸一下,小夜曲的旋律便緩緩流淌出來。舒伯特,是我記住的第一個外國人名。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他於1828年11月19日死於維也納,哥哥費迪南德的公寓裏,卒年31歲。根據他的要求,死後被葬在其崇拜了一生的偶像貝多芬的墓邊。

1872年,弗蘭克 舒伯特的紀念碑在維也納的中央公園被建立起來。我站在這裏,向偉大的音樂家致意。



找來小夜曲的六種版本,一一聽過,算是對大師表示十二萬分的敬仰。


(1.小提琴版;2. 長笛版;3. 娜娜德語版;4.國語版; 5.吉他版; 6.改編版“偶然”)

曾經聽說中央公園裏音樂愛好者常在大師紀念碑前演奏,動情之處泣不成聲。當時還在想有沒有這樣的事情會碰到。在施特勞斯金像旁,一對白人老年夫婦就興致所至,哼起了藍色多瑙河的旋律並跳起了華爾茲。這時兩個同胞走過,停下了腳步。一位拿出攝像機;另一位拿出口琴,熟練地吹奏起那著名的圓舞曲。一曲終了,老夫婦和口琴青年熱烈擁抱,遊客紛紛鼓掌。維也納人的音樂修養,讓人欽佩不已。

隻顧著欣賞他們的即興表演,忘記了也錄下來當作旅途的花絮。心裏雖有小小遺憾,更多的是感動。

正如徐誌摩的“偶然”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驚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  原載 1926.5.27 《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