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的博客

北美生活十餘載,生活點滴,人生隨想。
正文

美國經濟是怎樣走到今天的困境的?

(2008-06-28 11:32:42) 下一個
五個月前在萬維博克寫過一篇文章,“美國經濟走到頭了嗎?”,評論當時聯儲大幅降息的目的和可能起到的作用。不少讀者認為我那篇文章中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過於悲觀。不過,差不多半年過去,美國的經濟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因為原油價格不斷攀升,次貸危機越演越烈而始終徘徊在衰退的邊緣。房價持續低迷,股市大跌,公司裁員,物價上漲,使得美國人對未來的信心大減。這一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美國經濟是怎樣走到今天這樣的困境的?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由於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和美國國內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一貫錯誤這兩方麵的原因。前者我在以前那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這裏主要談談後麵這個問題。事實上,美國的貨幣政策一直都很寬鬆自由,而他們能夠持續這樣的貨幣政策,正是由於美元在二戰後所獲得的特殊地位。布萊頓森林會議之後,美元取代黃金成為事實上的國際通用貨幣,國家間的貿易結算一般都約定俗成使用美元計價;也因此,美元漸漸成為其他國家外幣儲備的首選。雖然在過去幾十年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一直在緩慢貶值(當然這種貶值不是持續的,而是貶中有升,但總的趨勢是走低),但由於國際市場對美元的需求一直保持在旺盛的水平,美國聯邦政府也得以維持相對自由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且,美國由於國內市場穩定,對於國外的投資者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因此,雖然美國一向對外持有巨額的貿易逆差,但從一定程度上這個不平衡的貿易關係被美國一直保持的投資順差(FDI surplus)所製衡。從一定角度來說,正是這種投資順差支撐了貿易逆差,使得美國傳統的“寅吃卯糧”的“赤字”貿易和財政政策一直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這種不平衡的財政體係很難保證一直處於均衡狀態,任何一個小的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打破它的均衡,而大約十年前的互聯網泡沫之後美國經濟的一係列變化正起到了這個作用。

九十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之後,為了保持投資者的信心,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開始了長達九年的降息“運動”。低利率的直接效應,就是房屋和商業貸款的成本降低,因此此舉一度極大地刺激了房屋市場。很多投資者紛紛從股市轉向房屋市場,一時間,房屋價格被抬上了天。在這種空前的氣氛下,銀行也紛紛放鬆“警惕”,甚至有不少貪婪的銀行聯合貸款公司,放鬆貸款限製,大量發放貸款給本來沒有能力借貸的顧客,為日後的“次貸危機”打下了基礎。當然,如果房價繼續保持高位,這一切問題也不會成為問題。但不幸的是,隨著美國國內經濟發展的減緩(伊拉克戰爭當然是加劇了這個減緩的過程,也有人認為伊拉克戰爭是直接導致經濟發展減緩的原因),加了不少水分的房價開始縮水,直到不少人麵臨欠款比房子所值更高,而且每月的貸款因為可調整利率的大幅度上調而超過承受能力的時候,次級貸款的問題開始衝擊市場。越來越多的人還不起貸款,無奈之下隻好讓銀行收走房子,或者申請破產。而市場上賤價出售的房屋越多,對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影響越大;房價越來越低,貸款出問題的人越多。。。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房屋市場“泡沫”的破滅。而且,更惡劣的是,美國的次級貸款危機遠遠不隻是國內的問題,因為美國那些聰明的銀行家們,早就將這些高風險的貸款帳戶打了包,轉過身來就將這些所謂的“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賣給了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比如東歐那些急於擁有美國資本的銀行。這樣,他們也糊裏糊塗成了美國經濟危機的直接買單者! 中國的一些銀行在前兩年也曾經打過類似的主意,不過好在他們出手較遲,沒有像東歐的那些國家一樣栽進這個陷阱。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油價和美元貶值無異於雪上加霜。其實,這兩個問題互為因果,而且和上麵所說的美元成為事實上的國際計價貨幣是直接相關的。因為石油在國際上是以美元計價的,當美元相對其他主要貨幣走低的時候,石油的相對價格自然也就高了。那為什麽美元會在最近幾年大範圍的貶值呢?這個問題也是有曆史原因的。前麵說過,美元其實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而且總是對發展比它快速的國家的貨幣貶值,從早期的德國馬克,到後來的日元(當然日元升值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和其他幾個西方國家“逼迫”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日元升值對日本經濟的負麵影響應該是今天中國的“前車之鑒”),再到近年來的歐元和人民幣。總的來說,美元的貶值也是和前麵所說的貨幣政策直接相關,而且受到美國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另外,最近十年來的持續低利率也間接地促進了美元的貶值,因為從理論上來講,如果美國國內的利率持續降低,而別的國家不“跟進”這種策略的話,就會人為地造成美國國內市場利率低於其他國家的情況,造成資金外流,或者外資逃走,而這就會影響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量,從而使美元的相對價值降低。當然,前麵說過,美國一直是保持和其他國家的投資順差的,這是因為它的相對穩定良性的國內投資環境;但如果利率差得太多,時間長了就會不可避免地引起外資流向其他國家的後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元今天的貶值,是國內經濟發展減緩,和最近十年來聯儲財政政策雙重原因造成的。因此,有人說美國的困境是“咎由自取”。而美國財長前些日子企圖將美國目前的問題嫁禍在中國身上(先是說油價高漲是因為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搶石油,後來又說中國操縱貨幣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實在是無稽之談!

美國經濟如何走出困境?世界經濟又如何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這是目前橫在美國和其他主要國家麵前的一個挑戰。也許,美國(以及美元)在世界經濟舞台一枝獨秀的時代真的一去不複反了,未來的世界將由美,歐,和亞洲國家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麵;而且中東國家由於獨特的資源優勢,也將繼續在國際上擁有重要的地位。歐元是否會取代美元成為國際結算貨幣? 在不久的將來,是否會像一些專家預言的那樣,出現一種以石油輸出國為主要成員的“石油貨幣”(類似過去的黃金一樣的硬通貨)? 美國又該怎樣結束美元下滑的趨勢,重振經濟和民心呢?看到今天新聞報道的國會又通過六千億美元的戰爭撥款,我對美國經濟複蘇的信心越發微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