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點滴

探索生活, 感悟人生
正文

伴兒留學在美國

(2011-03-07 19:59:08) 下一個

                                                                       伴兒留學在美國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兒子從九歲隨我們來美國算起,他在這邊接受基礎教育已近十個年頭了。最近,剛剛接到大學的提早錄取的通知,令人欣慰和超出我們預期的是,他還獲得了大學的幾乎全額講學金。該校是全美學費最昂貴的綜合私立大學之一,這對我們在美的工薪族家庭來說,無疑是特大的喜訊和極大的鼓勵。欣喜之餘,很願與大家分享我們在兒子平時教育和大學報考策略方麵的點滴感想,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多年以來,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父母大多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近年出現的虎媽、貓爸現象,也在華人家庭中引起廣泛討論和關注,新一波出國留學浪潮正在興起,衝擊世界名校和常青藤大學成了國內外眾多家庭的夢想。其實,我們何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問鼎名校,但關鍵是要結合孩子的能力、特點,選擇適合的學校甚為重要。我們這一代其實也受長期僵化教育體製的影響,千軍萬馬獨木橋,一場考試定終生。比如作為理科畢業生,我們都在國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專業培訓,長期在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但也僅掌握有限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人到中年,倍感知識匱乏,多元知識結構的單一,特必是人文知識的欠缺,生存技能的不足。因此,兒子有機會在美接受基礎教育,我們盡量提供寬鬆的求學環境,讓其在心理和智力能得到平衡發展。

剛到美國的第一站是芝加哥,我們在大學工作就近聯係一所完小,注冊之順利出乎意外,隻需要年齡證明(護照)和父母住址證明。我們第一次體會了美國的教育優先和小孩優先的規則,知道了公立學校從學前班到高中全部免費,不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如同我們一樣的暫住居民,即使是非法移民,也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可以想象,星期四還在國內的小學,突然星期一就坐在完全陌生、語言不通的教室裏,那上學的滋味多麽的難受,難怪最初的兩天,當接回放學時,眼睛裏總是噙著淚水。還好,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他的英文水平提高很快。隻要過了第一周的恐懼期,以及兩到三月的適應期以後,很快就融入了正常的學生生活中。正如我們後來與兒子聊到這段時,他感到這裏的學校好多了,如老師在你剛來時,當聽不懂課程時,讓你在教室後玩電腦,等到了簡單的娛樂課程時才讓你加入,可能愉快教育的理念更適合現階段的學生。還有老師很有耐心,一有點點進步總是鼓勵。當然,學校和教室環境的整潔和舒適也是他最為滿意的。正因為這些因素,兒子在幾個月之後,各方麵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加入學校設立的閱讀比賽,從最初簡單的讀物到後來的短中篇小說。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兒子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上了兩年小學,於 2005 年返回美國,在紐約開始了中學的學校。我們在不同住過的地方,都盡量安排當地的旅遊,給孩子提供見多識廣的機會,經常比較中、美、加的不同文化和風土人情,也強化了他的國際觀。難怪他的很多作文都記敘很多旅遊勝地。我們給他注冊的這所初中,坐落在曼哈頓中城,是該學區較好的學校,她屬於比較綜合、規模較大的多族裔多元文化的學校。我們感覺我們是外來移民,最好選擇多族裔綜合學校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在後來兩年的學習和成長中,通過平時觀察和與老師的交談中,認為兒子學習屬上遊,性格隨和,同學交流互動較多,班級活動活躍,與父母能經常溝通。同時,也愛貪玩,逐漸迷上了電腦遊戲。關於電腦遊戲,也經常與小孩交流,原則是可以玩,但一定要節製,更不能影響學習。遇到大節日或生日,他的要求可能是一張遊戲盤,我們一般也盡量滿足。關於和同學的交流來往,我們一般是積極鼓勵的。但與女同學的交往,他們學校也開有生理和性知識課程,告訴他的原則是,在你沒有獨立以前,與異性的交往要特別慎重。其實,也不是象很多家長擔心的這裏中學生交往較混亂,當然可能取決於不同的家庭和學校環境。兩年的初中生活過得很快,最後一年的半期中,就要準備高中升學的工作了。紐約可能是全美最為特別的,特殊重點高中升學要實行考試選拔。一般情況下,升學考試與初中學校的教學工作沒有必然聯係,教學進度不會讓步於學生的升學考試,更不會組織考前複習,最多代為市教育局發放通知。相對而言,白人、猶太裔和亞裔的家庭和學生更熱衷於報考重點高中,所以周末的各種補習班就應運而生,特別是華裔、韓裔等亞裔的考前班特別火爆。我們也不能例外,利用一個暑假的時間,兒子進行約六周的補習,當然最後也順利考入了紐約市最好的公立高中。

在這邊人們常說,高中四年是人生最要的階段之一。難怪往屆畢業生家長特別重視高中的學習成績,因為直接關係到以後大學申請。另外原因是,很多學生也就此畢業進入社會,所以高中畢業典禮也尤為隆重。我們孩子還有四個月才畢業,學校已經開始準備畢業典禮和畢業生的大型狂歡舞會了。這與中國大陸的高中畢業生相比,簡直天壤之別,他們正忙於緊張的複習和備戰,直到暑假之前。剛升入高中時,我們與孩子交流中談起怎樣度過四年的高中生活,基本還是鼓勵他在學習上盡自己的努力,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多參加課外活動和社區服務。在最初一年下來,發現他在學習上後勁不足。我們父母也深知在這所高手雲集的重點學校裏,學習是有很大壓力的。經過與他和部分老師的交談後, 我們認為他還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他也同意在第一年學習放鬆了。我們後來也觀察到,他在科學課程方麵或生物醫學方麵(盡管曾利用一個完整暑假在生物醫學實驗室做義工)好像興趣不大,但在人文,中美文化差異,國際熱點新聞等饒有興趣。在後來的時間裏,他的成績確實有較大的提高,但對父母的要求還是有點距離。因為這裏說是有點私心也好,還是暗中激勵兒子也可,我曾與兒子有一個約定,我先調進一所常青藤大學工作,我們共同努力,你以後爭取考入該所大學,一來是名牌大學,二來我爭取提高職位以便申請免去你大學的學費。

在高中階段,除了學習成績的關注外,我們也特別注意兒子其他方麵的發展,如心理的健康,學校的適應情況,和老師同學的相處等等。由於他的性格較好,活潑好動,語言能力較強,一般對他的心理健康不太擔心,即使父母有時因為工作原因中國美國兩地生活,暫時一方照顧他的生活,也沒有影響到他的身心健康。但我們還是有份擔心,曾經兩到三次由學校輔導員和科任老師打來的電話,一是難度較大的數學 TEAM 課程,他想放棄或表現出消極的態度;二是中文課對老師的課程安排帶頭提不同意見,三是化學課,同學間討論太多,幹擾老師上課等。我後來與他聊天交流,他也提出很多理由,我建議他首先要尊重老師的教學,對不喜歡的課程可以申請要求更換等。還有一件事很令我們憂心,他有一個要好的同學,因在衛生間玩火不小心引發小型的火災,學校領導要嚴厲處理甚至送交警察局。此時,學校意見分歧、爭論較大,我們兒子處於同情,竟然領頭組織簽名希望學校網開一麵,抗議學校剝奪該生的學習權利甚至會葬送他的前程。後來聽說在各方的妥協下,總算解決了此事,我們真的很擔心兒子卷入太深會影響到他的學習。

隨著兒子的長大,我們沒有感覺到眾多父母擔心的溝通障礙,他還是回經常談起他學校的學習和老師講述的有趣話題,當然,我們交流更多是在每天的飯座上。給我們影響較深的一件事,他有一個英語老師,教授英國文學,自稱是一名失敗的作家。該老師通過自己的經曆告訴同學他為什麽從一名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變成一個貧困潦倒、自抱自棄的酒鬼,再變成今天的中學老師。很多年以前,當他在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時,他突然悟到了一個道理,他在認真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經曆以後,他幡然醒悟 ------- 人的一生不應該是這樣度過的,至少對得起自己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激起了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在世界曆史的教學中,兒子也經常談起剛學到的中國曆史。從中國古代史中,他粗略了解到一些中國的傳統和文化,也基本能背出我給他掛在書桌前的中國曆史年代紀元。當然,從中國近現代史中,他從課堂學習帶著很多問題問我們,我們一般是能回答的都盡量回答,回答不了的,讓他查找資料。但對一些他感到迷惑的政治敏感問題,基本不回避,因為他們老師提供資料來自各個方麵,也讓他們獨立思考,有的問題不急於下定論。如北韓難民遣返問題、中國八十年代政治風波問題等。

下麵我們想側重談點在美國報考大學的體會,在美國報考大學與中國的高考有很大的不同,要報考美國的大學首先要了解美國大學的係統和特點,主要包括:美國的高等教育係統無疑是全球最發達的,號稱兩千多所大學,真正屬國家級綜合類大概 250 所左右,這裏麵又分為明星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根據辦學經費來源的不同又分為以私募基金為主的私立大學和以各州、市撥款為主的公立大學。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又分為研究綜合型大學和規模較小的文理學院等。報考大學的基本條件:高中階段的平時成績、大學入學標準考試( SAT , ACT ,類似中國的高考,但可以報考多次,選最好成績提交學校)、學校課外活動、社區服務活動以及特長記錄等。嚴格來講何時報考大學、怎樣報考大學與高中教學進度沒有聯係,我們兒子所在的重點高中比較重視和提前準備,從動員、谘詢、到請大學招生老師來校介紹等。但有些普通高中基本沒有開展與報考大學的準備工作,全靠家長和學生自己谘詢和準備。大學錄取的基本方式:提早決定( EARLY DECISION ):一般隻能選擇一所學校,一旦錄取必須接受,唯一例外是該校沒有滿足你的獎學金最低要求,一般在入學前一年十二月中得到通知;提早錄取( EARLY ACTION ):可以報考一所大學以上,可以提前得到錄取通知,但可以有所選擇 ,一般在入學前一年十二月底或當年初得到通知;常規錄取( REGULAR DECISION ):可以報考多所大學, 一般在入學當年三月份得到通知。

我們想結合兒子的大學報考過程談點具體的體會,主要有下列因素作為選報學校的參考:高中階段的平時成績、 SAT 綜合成績、性格特點、潛在專業愛好、大學近三年在本高中的錄取記錄、大學的綜合排名、大學的近三年的平均錄取率、大學的平均獎學金資助額度、大學的地理位置(大城市或小鄉鎮)。根據這些因素,我們在高中三年級就開始資料收集和選擇參加一寫大學推介會,兒子自己開始參加標準考試準備和複習。在眾多分析比較、與不同學校招生辦老師谘詢、以及利用暑假實地考察了相關學校後,我們把學校確定才在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之間,主要考慮該地區學校集中,離家也隻有四到五個小時車程。一共列出近八到十所學校, 這裏麵遵循難、中、易三大原則,每一檔次二到三所學校,最後確定以喬治華盛頓大學為提早決定報考,以密執根大學和本周的賓漢姆頓大學為提早錄取,以紐約大學、威克森林大學、波士頓大學等為常規錄取報考。我們為何以喬治華盛頓大學為首選?一方麵兒子喜歡社會科學,如政治學、國際關係、法律預科等,報考的學院就是國際事務學院,在首都是最佳的地理選擇,當然在 DC 的另一所大學 --- 喬治城大學是更好的大學,但兒子的學習成績還有一定的差距。另方麵,在侯選的幾所私立大學中盡管她是學費最貴的、排名還靠後一些,但有可能給與的獎學金資助額度多一點(也要根據不同家庭的具體收入而定)。還有一方麵考慮,據說該學校提供在 DC 的實習機會較多,包括國會、白宮以及各大聯邦政府機構。我們報考的結果是:去年十一月十日截止日之前發出完整網上申請(一個提早決定和兩個提早錄取, 常規錄取的材料都已備妥,隻等提早報考的結果後再作決定),十五日前寄出紙質前一年的稅表和家庭收入記錄。在幾周的等待後,終於等到第一個好消息,當時正在雅典開會,會議期間打開郵箱,看到兒子轉發來的大學 EMAIL 錄取通知(正是提早決定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當時的心情難以言表,更多的是興奮、激動,隨即就將好消息傳遍了在國內的眾多家人。這裏麵還有一點懸念,我們報考時提出了需要部分獎學金資助,究竟大學能提供多少當時還是未知數,隻在 EMAIL 裏注明獎學金計劃將在兩周後連同正式錄取通知一並寄出。

在等待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正式通知和獎學金計劃同時,我們也在隨後的一周收到了密執根大學的錄取通知,但該校屬於州立大學,雖然排名不錯,但我們屬於外州學生,在學費方麵將有較大的負擔,且該校的國際關係專業屬於普通的藝術和科學學院下麵,決定放棄該校的錄取。在聖誕的前一天,我估計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信件應該快到了,當打開公寓的郵箱時,迫不急待地打開信封,焦急地尋找資助信息,終於看到了資助金額,並反複核對該數量以免錯認了小數點。至此,我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下來,兒子的心儀大學夢想成真,我們父母的壓力也隨之而去。我們隨後在規定截止日寄出了接受錄取的押金,當然也在網上取消了其他的候選大學的報考。

在近來的幾個月裏,兒子一臉的輕鬆和愉悅,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他的高中最後階段學習,盡管選修了一些 AP 課程,但感覺學習進度還是放鬆了一些。我們父母又是不斷地提醒,不應該太放鬆了,這也是錄取大學要求在高中最後階段必須保持相應的成績。也不斷告誡他在大學期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成績,才能連續享有收到的獎學金計劃,每當此時,他總是不耐煩的答應,今後會努力學習,向他的母親一樣保持在大學的好成績。做父親想送給他幾句話,他因為喜歡社會科學,結合他的特點 --- 聰明、好動、有愛心、規則意識較強,但意誌力和吃苦精神不夠,建議他在大學期間加入軍隊預備軍官( ROTC )的訓練,很多大學都有這一訓練計劃,一方麵我有軍隊服務二十餘年的經曆,有一種軍人情節,另方麵,讓他記住的三點:磨練意誌、強健身體、感恩美國。

今年暑假,將是兒子中學階段在家裏的最後一個假期,從此他將飛離這個小家庭,進入到社會的大家庭當中,我們希望他能一步一個腳印邁出堅實的每一步。我們設想當開學之際,把他送進大學校園的時候,他能明白自己新生活的開始,新的人生起航了,在首都華盛頓、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我們此時行進在連接紐約和華盛頓的九十五號高速公路,就當做他人生起航的加速跑道吧。

無意當中,想到我們為何選擇了喬治華盛頓( GW )大學,原來父母的姓氏縮寫為 GW ,在紐約居住地是 GW 高地,連我們經常購物的中國超市也是 GW (大中華超市)。看來 GW 是非他莫屬了,也許這就是緣分吧。

( March 06, 2011, Manhattan, New York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