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點滴

探索生活, 感悟人生
正文

伴我一生的父親

(2009-08-17 19:03:14) 下一個

 

 

父親的角色,對於一個普通孩子來講,就是他的保護神和家庭的擎天柱。然而,父親對我而言,有著更深層的理解和特殊的寓意。在我少年時代,我痛失了最疼愛自己的親生父親。眾多尚未長大成人的姐妹兄弟,殘酷的現實擺在了一個極度悲傷而柔弱的母親麵前。家庭的不幸,猶如晴天霹靂,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靈裏,也促使自己更早地成熟和懂事……。幾年以後,我的生活又有變化。也許是上蒼的安排和巧遇,我有了一位繼父---不但是同姓家族,而且同樣的善良和慈祥的父親。是啊,我時常在特別的日子回憶起父親,要是他還健在該多好啊!現在兒孫滿堂,生活幸福,一定會和我們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同樣,冥冥之中我也要懷著感恩的心,感謝上蒼, 讓我重新擁有了一位父親。也許是上天有意,也許是先父有靈,讓我的人生旅途不再寂寞,因為有伴我一生的父親。下麵一些點滴回憶既是對生父的懷念,也表達對繼父多年養育和教導之恩的感激和在他八十誕辰來臨之際祝願他健康長壽!

 

我記憶中的父親

 

我的生父王定成,於抗戰初出生於川西彭洲(原名彭縣)北郊一個子女眾多的普通農家。現在這支王姓大家,從孟字輩已繁衍至今天的華字輩。據老家長輩回憶,她在明代湖廣填四川時期,源自湖北麻城孝感鄉。祖父王明發,祖母王謝氏,共育有七兒兩女。父親排行老六,晚輩都尊稱為“六伯”或“六舅”。不幸的是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祖父母曾經三次白發人送黑發人,其中的一次就是我的父親。據了解,祖父在解放前曾做過民國保(或甲)長。我的依稀記憶,祖父健談、開朗、明事禮,小時候曾多次教導我們,要多學本領長大後做對國家有用的人。我的祖母是一位典型舊式小腳的川西老婦,她為人善良、勤勞,每次回到鄉下老家,總見她不是在鍋台前轉悠,就是在狹小的堂屋操持著家務。按農村的習慣,與各自獨立成家的子女分家以後,兩位老人多少年來就一直獨自生活,蝸居在一間半普通農舍,外加屋外搭接的小廚房。因父親是唯一的外出進城務工的兒子,這點房子和小院外的幾棵老樹,還是分給父親的家產。

父親在家排行較小,他的哥哥和姐姐們早已成家立業了。在他的童年生活中,因繁忙父母的經常照顧不過來,有時就由大哥大嫂們幫忙照看。他的少年得到教育至高小畢業。於50年代中,在他十六歲左右,父親因生性娟秀,給人白麵書生的感覺,哥嫂們和父母認為他不適合做農活,經人介紹被召到貴州一家銅礦做工人。據母親回憶,她婚後唯一去過一次父親的工廠探親,那裏非常偏遠,工作條件很差。多年的環境惡劣的采礦工作,為父親日後的身體種下了隱患,這也是導致他中年病逝的直接原因。

或許是常年在外工作的艱辛,或許是婚後家庭生活的不便,父親離開了那家工廠回到原籍。多年後,他那時的工作證和幾張舊照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六十年代,正是國家不平靜的時代,父親回到老家後,因為長期不會農活,又沒有合適的工作可做,他便經常穿梭在鄉下老家和縣城母親的家裏。無所事事中,這幾年又陸續生下了我和弟妹們。父親為了生計彷徨、忐忑不安。但他是一個極其手巧的人。這是他給我一生中最深刻的印象。不會幹農活,他會編織竹器和販賣手工器具為生;暫時沒有工作和收入來源,他會自己組裝簡易的半導體收音機以娛樂自己和家人;沒有家人相伴而獨自在外工作,他會雕刻單音調的竹笛和吹奏出他喜歡的旋律以驅散孤獨和寂寞。在這點上,我幾乎遺傳了父親的手巧和動手能力。

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經外祖父托人介紹,在老家離縣城不遠的山區工廠謀到一個職位,因父親有多年的礦山工作經驗,就作做了一名礦山的炮工。先在一家地區級磷肥廠工作,後來又調到鄰近的也是地區級的水泥廠工作,也是做炮工。那時我也逐漸長大,並經常到他工作的地方遊玩,這段的印象特別的深切和記憶完整。我記得,父親在家的時間不是很多,隻有周末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回到縣城的家裏。所以,對於父親在單位的印象多於在家裏。

少年時代的我特別的好動,在父母朋友的幫助下,周末經常獨自乘坐地方小火車(免費坐在車頭或車尾)去見三十公裏以外的父親。不論是在烈日的白天,還是寒冷的冬夜,父親都會在幾華裏外的車站等候我的到來。也有幾次可能晚點,我也獨自趕到父親的工作地。這幾華裏的山區便道,在今天看來,驅車僅僅幾分鍾。但在當時,那是很漫長的急行軍,有時夜間山穀的動物吼聲和昆蟲鳴叫,即使白天,雨後山體的流土飛石,幾分的恐懼,幾分的焦急,催促自己的腳步飛快地前行。

父親工作的單位坐落在群山環抱的山區,那裏有豐富的鈣鹽礦石,是生產高質量水泥的資源。當時生活的環境現在看來是十分的簡陋和樸實,但也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往事。那裏的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我們的飲用水直接取自源於大山、穿過廠區的小河。若是夏日,小孩們總愛在流過廠區的河水中遊泳,那水更是清澈見底、沁人心脾。每當深秋或初冬,清晨我們在上學的路上,眺望著遠處大山的山頂,白雪皚皚,熠熠生輝。那人間的美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環境的惡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成為了永久的記憶。

父親最早的工作地位於山腳下的礦山車間,他作為炮工班長帶有一個班的工人。有時還將宿舍移居在半山腰,以便守護開礦的炸藥和雷管。父親帶我爬山、捉魚甚至加入他和工友們的開山和炸礦的工作中,也學會了怎樣往炮眼裝炸藥和雷管,怎樣躲在山洞裏等待爆炸和計數炸裂的炮眼數。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有點恐懼和後怕,不知當時怎有如此的膽量,也許是在父親的保護下,無知者無畏吧。

記憶深刻的點滴更是父親的照顧和嗬護。在父親的單位有個小食堂,每到用餐時間,我總會跟著他前去買飯,也加入到他的同事當中,有說有笑,我們或是在宿舍,或是在房前的空地就餐。也經常與他們逗樂、開玩笑或是蹲在地麵下簡易的六隻棋,如在周末,父親也經常買點肉或捉點活魚改善夥食,盡管條件十分簡陋,但當時的飯菜味道至今仍感覺是鮮美和可口的。幾年後,除了姐姐在外地姨媽家寄讀,母親帶著我們兄妹離開縣城,我們家庭終於在廠區團聚了,父親的工作也因身體和家庭的原因,被照顧調離了礦山到廠區作庫管工作,母親也在廠區商店謀到一份工作。家庭團聚後的生活,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七十年代的家庭生活,是以低工資低消費為基礎的,盡管生活樸素和節儉,但在記憶中這是與親生父親最為完整的一段家庭生活。言語不多的父親,對我們的影響更多的在於身教,他待人寬厚老實,工作認真負責。在父親工作之餘,為了鍛煉我們兄妹,還支持我們在廠內打短工,如很多家屬小孩利用暑假打石膏以補貼家用。父親還帶我們兄妹采割滿山坡的青草,曬幹後可以賣給豬牛的養殖戶。他的細微之處,正如弟弟回憶到---每次冬天我和弟弟或妹妹隻要坐上他那心愛的自行車,他總會讓我們凍僵的小手伸入他後背的衣服內層。

但團聚快樂的家庭生活還不到一年,由於父親長期的身體不適,也久拖不治,終於有一天父親倒下了,被送往縣城醫院住院治療,而此時父親的口袋裏還裝著多日前廠醫務室開出的病假條。父親的病情反反複複,幾次輸血搶救,已進入矽肺合並肺結核的晚期。幾周後父親稍許穩定後,我們兄妹來到他的床前,父親平日消瘦的麵龐更加瘦弱,病體潺潺。但從他的表情看不出痛苦和悲傷,父親還告誡我們,要聽母親的話,他的疾病和家裏的事有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和照顧。我們兄妹回家後不久,就傳來了父親病逝的消息,難道上次的病床前見麵盡成了我們父子的永別。一個不滿十三歲的少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尤如晴天霹靂,家庭的擎天柱塌了,這是我們家庭的不幸和災難。

父親的去世,給我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母親柔弱的身軀扛起了照顧家庭和撫養眾多子女的重擔。姐姐不得不中止高中的學業頂替父親當了一名工人,替母親分擔家庭的負擔。而姐姐當時還隻是個剛上高一的十五歲的孩子。至今,經常回憶到這一段,感謝姐姐對我們家庭,特別對我們兄妹做出的巨大的無私的貢獻。就因為她排行老大,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利和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負擔。從此,我們兄妹更加董事、聽母親的話,盡量為家庭多作點事。多年後,我和弟弟從事的醫學工作,可能與當年父親病逝多少有點關係,我們所麽希望自己有回天的本事,將父親從死亡線上拉回。我在後來的求學擇業中,在高考失敗麵臨複讀和進軍校的選擇時,毫不猶豫地選擇要盡快為家裏分憂而選擇了免去所有費用的軍校。盡管在後來的工作和求學中,遇到很多的艱辛和磨難,今天終於挺過來了。但是,對當時一個大家庭來說節省了很大一別費用。

父親性格內向,話語不多,我長期以來認為這是他們家族的遺傳特性,也在我們姊妹中多有影響。他這一致命的缺陷,往往會影響到他的工作、家庭甚至他的一生,因為性格決定命運。我父親過餘的內向和不善交際,導致了他在離開多年礦井工作和疾病先兆之後,仍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和拖延檢查,總是怕耽誤了工作和給組織添麻煩。而此時他多年的工友早已病休治療,最終釀成過早病逝的家庭慘劇。這就是我們的父親,一個善良、忠厚、謙卑而又過於內向,給與過我們家庭的歡樂和美好的記憶,同時也留下了永遠的傷痛和無盡的遺憾。

在生父三十二年亡祭之際,受到弟弟的紀念文字啟發,感到應該寫點東西來紀念在天之靈的父親,告慰記憶中父親。親愛的爸爸,您已離開我們三十餘年了,你在天堂還好嗎?我們一家都很想念你,如今的生活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日子蒸蒸日上。母親已有了好的歸宿,她遇到了一位與您來自同一宗親,同樣善良、慈祥的好男人---我們現在生活中的父親,正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您的兒女們早已成家立業,並都有自己的下一代。因為托您的福,在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這樣一個新的和諧的大家庭已經並將繼續創造家庭生活的奇跡。請您放心,我們的大家庭會更加敬重二老,姊妹和睦,會生活得更加幸福、快樂。

親愛的父親, 願您的在天之靈繼續保佑我們的家人健康、平安,並也祝願您在天堂的生活順遂、如願?

 

 

我生活中的父親

 

    我的繼父姓王,  名家友。非常的巧合,或是緣分,我們屬於同姓本家,大概這就是天意吧。在生父去世後的兩年,母親經慎重考慮,告訴了我們她的一個想法,她結識了一位叔叔------也就是我們後來的父親。在我當時似懂非懂的理解中,母親為了這個孩子眾多的家庭、或是也為了自己的幸福,她作出了一個在今天看來仍是非常大膽而又明智的選擇,她選擇了再婚,重新組成了一個家庭 ,給我們這個破碎而悲痛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家的幸福。

    我與繼父的首次相識,是七九年底在高中轉學到縣重點中學之際。同時,我們的新家又搬回了縣城的老家。父親當時接近天命之年,中等身才,略顯消廋,隨他老家的習慣和子女的稱呼,我們後來就尊稱他為“伯”。父親三十年代初出生在彭洲縣城東十裏外的昇平鄉,早年受初級教育後,年輕時就參加了工作。據了解,他一直從事鄉、縣基層農資產品供銷工作,後來在該行業從事多年的管理工作。光陰任冉,今年與父親的相識正好三十年,又恰巧父親八十大壽,回憶往事,我無論身在何處,是在國內的工作城市,還是在遙遠的海外,幸福的家庭和濃濃的親情時刻溫暖和感染著我。我深深的體會到,父親多年來為我們幸福的大家庭默默地奉獻,他以自己特有的個人魅力和品格修養,影響著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他謙遜、樸素、仁慈和善良,他無論對待母親,還是看待子女---血緣的或非血緣的,都能坦誠相待、以禮服人。我很驕傲我擁有一個特殊而幸福的大家庭,因為我們共同擁有一位好父親,我更感慨因為血緣---繼父替代不了生父,但可以勝過生父。下麵我以生活往事的點滴記錄作為父親的生日禮物。

    新家庭的建立,作為父親來說是頭等的大事,盡管當時條件簡陋,但還是費了不少的周折。可能當時最棘手的問題,是父親如何麵對一個全新的家庭和不熟悉的新成員,兩邊的小孩能接受現實嗎? 該怎樣改口稱呼對方?雙方成員能和睦相處嗎?帶著眾多的疑問我們開始了新的生活。父親當時是一家縣級公司的負責人,整天忙於工作。一有空閑經常主動問到我們的學習,因我處於高中的關鍵階段,對我學習傾注了更多的關懷,為我添置了新的自行車。除了在學習上關心外,在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方麵,父親也做了很多細致的工作,如原來生活習慣的差異、家務工作的合理分配,他與母親在商量中協調解決,孩子們都能一致對待,我印像中父親對年幼的妹妹可能還有點點的偏愛。我與父親的接觸其實不是很多,高中第一年全年住家,但關鍵的第二年就在校住讀了,隻有周末才能聚在一起。可能是天然的好感,或是冥冥中的理解,或是對母親選擇的一種認可和支持。總之,在對父親的態度上,我總是正麵積極的,正是在這種良好家庭份圍中,我們都逐漸地成長、懂事,也更加深切理解了父母親的結合和對家庭作出的巨大貢獻。

    轉眼間,兩年的新家庭生活,也伴隨我緊張而短暫的高中生活。我一人的高考牽動了全家人的神經,更影響著焦急的父親的心情。在麵臨著人生選擇的關鍵刻,我曾經猶豫過、徘徊過,也失望過、痛苦過,是來年再戰很有希望進入夢想的學校,還是為家庭減輕負擔選擇短學製軍校而盡快就業呢?父親堅定的眼神明確地告訴我,無論我作出何種選擇,他都會全力支持我。我經過再三權衡,還是選擇了盡早自立,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因為我的下麵還有幾位正在上學的弟妹需要父母的撫養。當年的這一選擇,因受教育的起點較低和當時學製的限製,也注定了我這一生漫長而曲折的求學之路,正因為如此,也更加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曆和磨練了堅韌不拔的品格意誌。

     一聲長鳴的氣笛之後, 列車緩緩駛出了成都火車站,它載走了一位少年,他帶著人生的夢想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親人、也離開了他相識不久的父親。父親在我臨行前的遵遵教誨、句句叮囑,都已銘記 在心。在我人生重要的轉擇時刻,在麵對紛繁複雜的新世界時,父母親寶貴的人生體會和經驗,都給予我極大的幫助和支持。雖然離開了父母親,言行的教育少了,但更多的是書信的鼓勵和支持,在這方麵,父親就義不容辭地承擔了這一任務。我記得,在上學其間和最初的工作階段,父親的來信,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始終沒有停止過。信裏除了問寒問暖的話以外,更多的是引導自己的人生,鼓勵自己的學習和勵誌個人品質等。那個時期的書信往來對我最初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非常遺憾的是,因為多次的搬家,父親用那熟悉而剛勁的字體書寫的封封家信沒有被保留下來。好在還有相當的記憶,父親傾其一生的教誨還在並將繼續影響我的人生之路。

    父親對我關懷表現在很多方麵,有的已記憶不清了。我記得有一次,父親出差在外地,特地專門繞道來到我們學校,問過衣食住行後,又是一番鼓勵學習和成長的叮囑,他渴望以一個慈父的大愛溫暖著我,能使千裏之外的遊子沒有絲毫的孤獨和無助的感覺。剛參加工作不久,其實我早已經濟獨立了,他得知我有想買自行車的想法,他便在老家想辦法,好不容易買到了一部較好的二手車。然後,他連夜想辦法,打聽到老家有輛順路車,他便讓我的弟弟---他的兒子,不顧夜間疲勞千裏送單車。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父親的細致和對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無論是有血緣還是沒有血緣。有時我感覺,他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還更加的苛刻和嚴厲。這就是我們特殊家庭共同擁有的父親,以他慈祥的關懷和無私的大愛溫暖著我們,從童年或少年,走向了今天的成年。這就是我生活中父親,一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

    九十年代初,父親退休後的生活更加忙碌了,我們很慶幸他的身體非常的好。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他不辭辛苦,多年奔波在成都甚至外地的生意場上,日曬雨淋、餐飲不周,那應該是常有的事。很後悔的我們做晚輩的,在當時很少對父親在外地生活給予更多的關心。即使在後來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幫助母親照顧我們的下一輩子孩子,操持家務,忙前忙後。給我印像很深的一件事,九十年代末,父親已快得七十的年齡,在我新家裝修的近兩個月裏,他傾住了所有的經曆照看著房子,一會買材料,一會清垃圾,本來應該請小工幫忙的事,他都盡量去幹。我們真擔心,一但弄壞了父親的身體,那是多大損失啊!父親的節儉和樸素,在我們姊妹中的印像中尤為深刻,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就是難以改變。標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在觀念上有些變化,但他固有堅持的好的東西---勤儉持家,也是我們每個小家庭應該學習的地方。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進,我們做子女的都想盡自己的所能,更多孝敬父母,從衣食住行的改善,到疾病健康的照顧。也讓他們能外出旅行,出國觀光。我記得幾年前的加拿大之行,父母花了很大經曆和等待很長時間辦理出國的手續,當我感到蒙特利爾機場接他們時,剛到異國他鄉,心中的那份興奮和喜悅不勝言表。這次的旅行,多虧了妻子的細心安派,我們幾乎攜帶兩位老人遊完了加中和加西的主要景點,也小住當地幾月,略微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主要的城市風貌。當送他們返回國內之際,父母親也非常的滿意,帶著當地的特產、景點的照片和會心的喜悅回到了家鄉。在父親這次出國旅行其間,有一個細微的情節令我觸動很大。那是一個冬天的早晨,我從紐約趕到蒙特利爾與家人團聚,在到達居住地熟悉的街道時,我遠遠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老人身影在晨練,那裏的氣溫經常在零下半20-30度,異常的寒冷,加上衣服臃腫,活動中的身軀極其緩慢、呆滯,當公車靠近時,我的眼睛明確地告訴我,這就自己的父親,一位已過七十五歲的老人。歲月無情,它正侵襲著老人的身體,吸取著父親的精氣。但家有親情、人間有愛,這足以讓老人安享晚年,也是我門晚輩的最大心願和祝福!

    父親八十大壽的生日宴會剛剛結束,非常遺憾的是因我在國外工作的緣故,未能親臨現場為他老人家祝福,本來想趕在他生日之前寫成這篇來自心底的與父親相識三十年的感言,又由於耽誤而拖延致今。好在文字是永恒的,言語是真誠的,請親愛的父親接受我最真心的祝福:祝您,生日快樂,健康長壽!您的健康長壽就是我們子女的最大幸福!

       

 

 

至此,我寫給兩位父親的話暫告一個段落,今年作為人父的我已是人到中年,也許多年以後我也會收到寫給父親的話,如果那樣的話,我會驕傲地說,是父親情節影響著我,是因為我有伴我一生的父親,是他們的大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伴我成長和一生之旅。生父給了我身體、快樂的童年和少年,而繼父給了我人生的引導和無私的大愛。我很自豪擁有兩位父親,記憶中的父親和生活中的父親將伴隨我的一生,是我享受終生的財富。

 

 

                             

                                         

                                     於美國紐約曼哈頓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五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hl1108 回複 悄悄話 強烈的共鳴....謝謝

我也一直斷斷續續的在文學城寫著關於父親的係列...'我的生父養父和繼父'..

讚美母親的文章很多,很多忽略了生活中的父親,父親細膩的愛一樣是溫暖我們一生的寶貴財富.甚至更加深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