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說......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到這裏。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blahblahblahblah...
正文

留級還是不留級?這是一個問題

(2007-05-30 01:27:45) 下一個

[燕子說]

與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是讓孩子留一級呢,還是不留級。今天在另一中文網站又看到了關於留級還是不留級的一場熱烈討論。
我想,不同的孩子也許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美國小學教育沒有民主集中製,沒有全國統一管理,都是各州各個學區各自為政,自主決定,比如哪一天新學年開學,哪一天是學生入學的截止期。

通常需要考慮留級問題的是一個生日排期較晚的孩子,比如學區定於九月三十日是學生報名截止期,那麽那個生日在十月一日的孩子就可以是班上的“一姐”或者“一哥”。而生日在九月三十日的那個孩子就成了班上的貝貝。如果學區定於十二月三十一日是學生報名截止期,那麽那個生日在一月一日的孩子就可以是班上的“一姐”或者“一哥”。而生日在十二月三十一日的那個孩子就成了班上的貝貝,英文是class baby,全班最小的那個。就是這個班上的貝貝有點讓老師校長撓頭。

校方給家長來信,邀請過來談談。大約是孩子在一方麵或多方麵成績不太如意,比如不太配合老師,學習也跟不太上。希望家長考慮是否下學年讓孩子重複讀一年。 兒童成長確是一件奇妙的事: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幾個月幾個星期的話他們的行為舉止會有相當大的差別,可是當他們長大一點,比如進了高中進了大學,進入職場,他們的年齡差異就幾乎不存在了,即使相差好幾歲都很不容易看出來。

孩子的生日好像是沒有人特意去調控的。有的孩子的生日是一月份,有的是十二月份。那麽在一個班級裏,總有大幾個月的孩子,和小幾個月的孩子。大的孩子通常顯得比較成熟,往往自然而然地在一個小小的班級裏的成了領袖人物。小的孩子顯得比較不成熟,往往是跟隨者,就是群眾;或者也不做跟隨者,隻是散兵遊勇。年級越低,這種差別越是明顯。當然也有生日很晚,可是在老師同學心目中仍然穩重成熟的;也有生日比較靠前,但行為舉止仍像個貝比。不過一般而言,那個需要考慮留級的孩子,往往是生日較遲的那個。

不留級,讓孩子跟隨原來的班級走,也許他會很快趕上來,沒有問題。怕就怕孩子沒有準備好,硬跟著原來班級走,走不動,老掉隊,怎麽也趕不上,老是當尾巴遠遠的吊在後邊,自己都慢慢失去信心,沒法享受快樂童年,就不好了。我們老中又習慣作父母的總喜歡把希望和麵子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若是留級了就覺得挺丟麵子。如果,父母們能想通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孩子留一級,其實你說不定就此還給了孩子本來應該得到的幸福童年。

孩子的成長,是在一天一天,一星期一星期,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的時光中,在每一個新詞新句子的掌握,新的算術題的解答中發生的。在學校裏,在家中,在社區的遊戲場地,孩子在學習,學習書中的各科知識,也學習書本之外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之道。他們對每一項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不光是使他們在智力上有了新的發展,重要的事,這種能力的獲得使他們增添了信心。信心帶給人的力量,我們決不能低估。按照頗得弗洛伊德真傳的心理分析派傳人埃裏克森的說法,人的一生分八個階段,每一個年齡段人們都得麵對一個危機,能否化解危機,關係到能否繼續往前發展;而童年的任務,是接受學習新東西的挑戰,麵對的危機時要麽努力奮進要麽自認自己不如人。如果學好了的話,就取得了成績,就解決了危機,得到能力。能力帶來信心,信心使人快樂,那麽這段童年時光就是輕鬆愉快的,否則就是失去光彩的負擔沉重的童年。如果家長能夠看到這一點,讓尚未進入狀況的孩子晚一點開始,讓他們在低幼年級時多待一年,趁著在幼兒園或一年級,二年級時遲滯一年,又有什麽不好呢?到了高年級,比如四年級或五年級,對同伴一開始重視,再拆散了朋友圈,留級就比較麻煩些。

說真的,孩子轉入下一年級的新班裏,在那裏成為班上年齡最大的了,在同伴和老師眼中一下子成為懂事的和成熟的了,會有許多益處:他們不再是班上的貝比,而成了領頭羊。老師會覺得年齡稍大顯得稍微成熟的學生更能合作,無形中對他們會有更高的期待,孩子也能感受到這種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期望,而努力的好好學好好做,不辜負那種難得的無言的期望和無言的鼓勵。另一方麵,留一級不過是晚一年畢業,晚一年上中學,上大學,晚一年進入職場而已。延長一年童年,推遲一年進入包袱沉重的成年人的世界,應該對於父母,怎麽也是可以承受得了的吧?你也不急著等著孩子早日掙錢補貼家用是不?

這也許也是許多老美家庭讓孩子晚一年開始上學的原因。當然,也許受大衛埃爾坎寫過的一本書的影響,書名是“被催促的孩子:成長的過早過快”。書中建議人們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度過童年。人生的日子長著呢,不要讓孩子步履倉促地匆匆而過那需要慢慢品味和享受的金色童年。畢竟,兒童成長並不光是一個學會讀書學會寫字學會做算術的事情,情緒情感,與人相處之道同樣也是重要的部分。

所以,當老師找你談談,建議你讓孩子再讀一次一年級或二年級時,不妨思前考後,再同孩子談談,該留級時就留級。留級並不意味著是失敗。而是多爭取一年時間讓孩子從容成長。認為丟麵子那是老觀念了。再說麵子那玩意兒,怎麽也比不過孩子的快樂成長來得重要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靜謐海灣 回複 悄悄話 " 再說麵子那玩意兒,怎麽也比不過孩子的快樂成長來得重要吧?"

Agree with you. And thinking back of ourself, we went to uni or starting work early or late one year is nothing. Happy and confidence is more important for kids.
黑米 回複 悄悄話 最重要的是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