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陳濟棠時代的“抗日軍”/ 淩仲冕

(2009-09-04 21:15:08) 下一個

陳濟棠時代的“抗日軍”

淩仲冕


  暴日侵華,普天同憤,抗日呼聲高漲,當時主粵的陳濟棠也組編了所謂的抗日軍,但隻作招牌,而不曾對敵發一槍,其原委如下。

  日寇占了東北之後,續犯熱河,人民以日寇得寸進尺,更加憤怒,抗日要求更加高漲。時第十九路軍在粵,首倡北上援救熱河。陳濟棠認為這個美名,不容別人奪去,便在所屬的123軍和各獨立師、旅,抽調了曾經請纓抗日的一部官兵,編成獨立第四師,專負北上援熱的任務,名曰抗日軍。以鄧龍光為師長,是三團製。以潘標、唐拔、趙瀾分任團長,以王德全任特務營長,配以工兵炮兵等連。其後改為四團製,以王德全任補充團團長,這就是當年陳濟棠的所謂抗日軍的組織。

  193351日,該師由廣州出發,先在東較場舉行民眾授旗典禮,到場的各界人民數千人。由黃麟忠代表各界授旗,旗上題著抗日英雄四個字,接著舉行檢閱、演習。人們以為是真正的抗日,去援救熱河,故場麵熱烈。但是,該師出發後,經過韶關,到達樂昌,先鋒接近了湖南邊界的時候,何梅協定簽訂了。何健陳兵以待,蔣介石馬上來電不許前進,陳濟棠便奉命唯謹,立刻電令鄧龍光就地候命。全師官兵,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被潑了一盆冷水,十分難受。有的要求不管一切,繼續前進,誰來阻擋,就先打誰。有的請求離開,自尋出路。鄧龍光隻好以上命不可違,抗日之心不死來勸慰。陳濟棠也來電說:該師決不作別項使用,有養精蓄銳於今時,殺敵效國於他日之語。其實,陳濟棠並無多大抗日之心,編成這個師的原意,不過是做招牌,籠人心,獵時譽而已。停而不進,使官兵加劇恨蔣之情,對他加強效命之誌,正合孤意。但到1935年,贛南紅軍撤出,陳濟棠就把該師調駐贛南的安遠,防阻紅軍入粵了。其後,並改編為第九師,限令四個月,要該師完成圍攻大南山的最反動的任務。以抗日為名而開始,以屠殺人民而告終。就是陳濟棠這支所謂抗日軍的經過。我當了該師的政治訓練處長,受騙於人而又騙人,今天回憶起來,不禁汗流夾背啊。

《廣州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