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 征服與抵抗

(2005-06-11 10:39:29) 下一個


 文章來源: 輪子 於 2005-06-08 17:44:05   
 
 
 
最近網絡上盛行老電影,一些文革結束以前的電影“經典”被大量地放到了網絡上,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你很小的時候看到的電影或者你小時候也沒看過的電影。這些網絡熱衷的老電影有三大類阿爾巴尼亞電影,朝鮮電影和中國五十年代反特電影。“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這句話就是我最近集中觀看的幾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海岸風雷》,《地下遊擊戰》,《第八個是銅像》中共同出現的口號,看來當年阿爾巴尼亞抵抗運動確實以此作為口號或者口令。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興趣看這個帖子,年紀稍小一點的人,可能就不再有機會看這些電影,但是我的童年卻是隻能看到這些電影,今天再看,有很多感慨。這些電影正好是當年我們看起來情節曲折,驚險吸引人的。當時在中國人眼裏阿爾巴尼亞就代表歐洲,就代表洋派,比起中國朝鮮和越南,也確實如此。阿爾巴尼亞到底處在歐洲文化的圈子裏,咖啡館,集市廣場等等都是統一歐洲風格,跟中國的茶館,老街比起來相去甚遠。特別是,就電影裏的主要演員來說,小夥子個個帥氣,麵龐有棱有角,眼窩深陷,目光炯炯有神,下巴經常有一道溝槽似的內陷;姑娘們則個個豐滿,不僅相貌好,而且很有趣味。我很奇怪同樣是共產黨同誌,同樣是嘴裏動不動喊著掛著黨啊黨的,同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阿爾巴尼亞的年輕人怎麽就那麽精神呢?這些感想我小的時候就有,重新看這些電影的時候,則再次確認,並且加強。我想你有興趣聽我評論這幾部電影。

很多人喜歡《寧死不屈》這部電影,無疑跟它描寫了兩個女性有關,其中一個是女遊擊隊員,小時候的印象是敬畏。敬是因為她特別幹練,勇敢,畏是因為她的嘴角長著一顆很大的痣,在中國電影裏隻有特務才那樣,嗬嗬。另一個姑娘則是受遊擊隊影響的青春可愛的女學生。影片描述女學生結識地下遊擊隊員,卷入抵抗運動的過程,一直采取回敘的手法。沒有人會忘記其中的一幕:女學生家中住著一個以做小買賣為掩護的地下遊擊隊員,外表謹慎而懦弱,女學生對他很親近卻認定他不敢也不能參加抵抗運動。終於有一次在執行任務途中兩人一起逃跑,女學生才發現這位把自己拉扯著逃出危險的勇士原來是自己的房客。自然肅然起敬,並生愛慕之情。可是,房客要離開城裏到山裏去戰鬥,臨行前抱著吉他彈奏了當年在中國成為流行歌曲的那隻曲子: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加入遊擊隊。。。。。。。那年月吉他在中國被當作資本主義腐朽生活的道具橫加限製,多少青少年把吉他當成一種向往,一種標誌,就不難理解為什麽這支吉他曲可以那麽流行起來。今天,再看,依然很感慨那一幕,那種動蕩年月中的浪漫,視享受為罪惡的共產主義學說影響下的人民還是禁不住地表現人性裏的這種追求。

《海岸風雷》也是出現很早的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經常會有人抱怨,咳,又是《海岸風雷》 (不知道70的海岸風雷版主的ID跟這部電影是不是有什麽瓜葛,嗬嗬)。它描寫漁民一家,父親靠打魚為生,大兒子追求享受,結果投靠意大利當局,做了特務;二兒子是地下遊擊隊的領導,卻收到大哥的出賣,死裏逃生;三兒子和四兒子隨父親打魚,父子都同情抵抗運動,所以,當大兒子領著特務來抓捕傷員的時候,三兒子冒名頂替代傷員入獄,四兒子則捎點情報什麽的。今天看,發現這是一部根據話劇改編的電影,覺得這種情節和人物的刻畫還算不錯。但是小時候並不太感冒。

《地下遊擊隊》的人物刻畫比上麵兩部差多了,但是,在情節上卻比當時的中國電影驚險多了。我一直納悶,阿爾巴尼亞那麽小的國家,不知道曆史上受哪一種文化影響比較多,怎麽在情節講究上跟西方國家電影不相上下呢,但是當年的中國電影那個土,那個沒看頭,真叫人受不了,好幾億人沒有人愛動腦子還是咋的?

出現較晚並且倍受好評的一部電影是 《第八個是銅像》。開始對這個片名琢磨了半天,死活沒能確認是什麽意。這部電影,描寫一組老戰士抗著一尊當年犧牲的戰友易卜拉欣的塑像回到易卜拉欣的家鄉,一路上大家輪流緬懷戰友生前事跡。這種手法當時對中國觀眾肯定也是新奇的。一行人共有7個,其中一個女性一個孩子,而第八個就是銅像易卜拉欣了,這應該是片名的來源。今天再看,易卜拉欣長得真的就像雕塑一樣好看。中國人如果被雕塑,那個腦袋那個臉肯定象砣麵疙瘩,眉眼鼻子糊成一團。可是易卜拉欣那張臉就是為了雕塑家長得。易卜拉欣在一位醫生家裏養傷的日子,影響了他的兒子雕塑家,和女兒阿爾瑪走上革命道路。當時雖然很小,但是就懂得喜歡那個阿爾瑪,不知道為什麽,就覺得特別。漂亮是一個原因,但不是全部,從眉眼到心靈的那種純粹給印象更深。

上麵的觀感是兒時和現實感想的雜糅。今天再看,我更多的感想是關於抵抗運動。二戰之後二三十年,世界各國電影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反映二戰。對於美國蘇聯那樣的大國,要麽是保衛戰,要麽是決勝戰。而阿爾巴尼亞,羅巴尼亞,南斯拉夫,還有中國這樣的小國或者弱國能寫的隻是抵抗運動,不過抵抗運動這個詞很晚才在中國出現。我集中看了阿爾巴尼亞這幾部抵抗運動題材的片子,才發現,抵抗運動的內容和能力是很有限的,幾部電影描寫的事情無非是搶印刷機,炸軍火庫,處決叛徒;卡南斯拉夫電影,抵抗運動做的事情也就是炸橋,炸軍火庫,處決叛徒。電影甚至是拔高了現實的,能寫出來的也就是這些。那麽實際的情形會是多麽微弱。

我們看到無論是東方西方,無論是何種意識形態,抵抗外來侵略,抵抗殖民統治,捍衛民族和國家利益而奮起戰鬥是古往今來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但是,世界的曆史又是另一幅圖景:征服與抵抗的兩股力量,絕大多數時候是征服的力量遠遠大於抵抗的力量,也就是說征服與反抗的結果,最終是以征服告終。問題還不僅於此,征服之後,抵抗運動,抵抗英雄大多會被忘記,而大家記住的隻是征服者容許記住的曆史。這樣結果的出現很容易理解,一個力量膽敢去征服另一個力量,多半是因為它估計自己的力量足以勝過對方,而這種估計大多數時候是準確的,隻是到了二戰,軸心國錯誤估計了對手的力量,人類曆史上距今最近的規模最大的征服才變成了自取滅亡。征服之所以總是得逞,是因為征服總是更加先進更加文明(拜托不要理解為精神文明)的力量征服落後的力量,放眼曆史,電影裏麵的占領者和征服者竟變得模糊不清,當事的人誰也說不清。比如,最近的如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這是一種征服,盡管可以美其名曰為解放,叫好的人多,還是抵製的人多呢?這世界,或者這曆史中存在多少矛盾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海外文哥 回複 悄悄話 佩服朋友的文筆;把槍交給吉爾吉,哈哈。拜讀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