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透視朝鮮對中國的依附與反依附心裏

(2007-03-20 05:56:23) 下一個
從東北亞的地緣政治戰略考慮,朝鮮最重要的盟國無疑是中國,而中朝關係最本質則在於中國共產黨與朝鮮勞動黨的關係。在中共建政以及朝鮮建國之前的上千年間,朝鮮與中國一直維係著征服與反征服、統治與反統治的矛盾。近幾十年來,朝鮮經過一係列重大“蛻變”,與中國形成長期無法擺脫的依附與反依附關係。
中朝執政黨的曆史淵源

  曆史上的朝鮮在很長的時期內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直到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脫離中國的“保護”。這種曆史淵源以及一衣帶水的地理環境,使朝鮮和中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相繼傳入中國和朝鮮。1919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並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中朝兩國共產主義者的契機,分別於1921年與1925年建立共產黨。

  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戰鬥中,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與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兩黨關係十分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金日成等即在朝鮮北部著手建黨。1946年8月28日,朝鮮共產黨與代表農民和知識分子的朝鮮新民黨(1946年3月30日成立)合並,建立朝鮮勞動黨,執掌政權。

  與中共一樣,朝鮮勞動黨自覺地以蘇聯共產黨的布爾什維克為榜樣。因此,中國與北韓兩個國家的共產黨不但采取了蘇聯黨的組織模式,同時,也采用了列寧的“黨的領導體製”和斯大林的“無產階級專政體製”的理論和實踐。

  在隨後的幾十年來,中朝關係雖有矛盾,在總體還是維持著同盟的關係。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方麵出於戰略考慮,派出誌願軍援助朝鮮;1961年月11日,兩國簽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在法律層麵上中朝成為盟國)。但在中蘇交惡時期,金日成還是倒向了蘇聯“老大哥”的懷抱。蘇聯解體後,朝鮮再度將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兩國政黨的互動比以往更加頻仍。

  進入90年代後,朝鮮著力於研發核武器,並在意識形態上更加強調金日成提出的“主體思想”,這些策略使朝鮮在國際社會中日益孤立,依賴中國的程度更深。

朝鮮依附性越來越強

  金日成於1994年逝世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接位。延續父親的執政思想,金正日在核問題上的態度更加強硬。在朝鮮領導人看來,核武器是走向“大國外交”的重要籌碼,也是擺脫國內各種矛盾的關鍵。由於國內經濟本身就很脆弱,加上很大一部分資金用以發展軍事,使得朝鮮民眾生活資料匱乏,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在此背景下,中國對朝鮮的經濟援助攸關朝鮮國運。

  從中國方麵來看,避免朝鮮半島重啟戰火與朝鮮國內因不堪饑荒而發生動亂,是對朝鮮政策的兩大根本因素。考慮到朝鮮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中國在東北亞地區被美國的兩個盟國日本和朝鮮包圍,因此,朝鮮成為中國在比衡中美關係是好是壞時都可以大打的一張牌。

  正因如此,朝鮮可以從中國獲得大量的物質援助。例如,中國每年向朝鮮免償提供數十萬噸的糧食,並在原油供應上成為朝鮮的“生命線”。數據顯示,中國向朝鮮援助的原油量年年不一樣,多則94萬噸,少則隻有32萬噸(1999年)。這些占朝鮮進口原油總量的70%,甚至100%。值得注意的是,從1999年起朝鮮進口原油全部都來自中國,也就是說,朝鮮的原油完全依靠著中國。

  此外,在經濟建設方麵,近年來,中國政府和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朝鮮。這一現象在2002年7月朝鮮采取經濟管理改善措施之後尤為突出。2005年,中國對朝鮮投資額為1.735億美元,與2003年度的130萬美元相比增加了133倍。

  鑒於朝鮮國內外局勢的惡化,金正日早在幾年前就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一個預示性的信號是,金正日於2006年初秘密訪問中國南方城市,並盛讚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就,外界將其解讀為朝鮮當局有意借助中國模式進行改革。

  朝鮮發出的改革信號一度讓中國和國際社會感到興奮。但讓人失望的是,到了去年夏天,朝鮮不顧中國的反對,進行了導彈試射;10月9日,朝鮮做了另一個讓世界震驚的舉動,即核試爆。中國方麵隨即發出外交聲明,用了史上最嚴厲的措辭譴責朝鮮。

  朝鮮核試爆除了增加外交籌碼外,還有源於國內因素的考慮。近年來,年歲漸老的金正日雖然牢牢掌控著政權,但隨著軍方勢力的增長,他必須先安撫軍部。有意思的是,就在朝鮮核試爆後不久,金正日便頻頻露麵視察各地的基礎設施,強調發展經濟的策略。因此,核試爆可能是金正日啟動改革策略的一張王牌。

不願麵對卻無法擺脫的現實

  朝鮮對中國雖然存在強烈的依附關係,但也並非一味順從。自視甚高的金正日,自然不願意長期依賴中國以維持政權,換句話說,依附中國是朝鮮不想卻又無法擺脫的政治策略。

  早在朝鮮試射導彈時,金正日就曾對中國“發飆”。就中國立場而言,是絕不會讚成朝鮮發射導彈的,因為它將破壞地區穩定,影響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事件發生後,中國派出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前往斡旋,但金正日卻拒絕接見,中朝關係陡然升級。

  朝鮮核試爆後,朝鮮與美國談判的籌碼加重,這也是金正日打“核”牌的全部目的。對於朝鮮而言,如果美國的封鎖一直存在,那麽,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外交空間的擴展都將步履維艱。如今,借助核武器,通過六方會談這個平台,朝鮮不僅達到了與美國直接談判這一長期以來未能實現的目標,更有可能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

  讓世人大掉眼鏡的是,朝鮮外務省副相、六方會談代表金桂冠3月初在會見美國外交官員時表示,中國對朝鮮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希望美國不要把解決核問題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他甚至喊出了“中國隻是想利用我們”的口號。

  以金桂冠副外相的身份、十多年來一直負責核問題談判的經曆,在美國公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不能不引起關注。盡管不排除金桂冠的這番話隻是姿態性言語,即讓美國重視朝鮮,按朝鮮希望的那樣一對一地談美朝關係,但至少也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朝鮮想削弱或擺脫中國對它的政治影響力。

  朝鮮致力於跟美國發展雙邊關係則是不爭的事實。今年初以來,與其說是朝鮮核問題取得重大進展到不如說朝美關係突飛猛進。中美朝三國關係的微妙變化其實對各方都有好處:朝鮮可以在外交上獲得更大的空間,中國也可以借機向“大國俱樂部”邁進,而美國也可以從失敗的伊拉克以及伊朗核問題上獲得些許慰藉。

  盡管如此,似乎並不能說明中朝關係變淡或趨冷。事實上,鑒於朝鮮對中國長期的依附心理與狀態,中國仍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左右朝鮮當局的決策,雖然中國在六方會談隻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但卻很關鍵。在通向朝美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朝鮮還必須依賴中國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2月8日至13日)前後,朝鮮借中國農曆春節之機屢屢邀請中國駐朝鮮使館的職員參加宴會,金正日更是率領高官於3月4日(元宵節)時隔七年後親自拜訪中國大使館,向中國在六方會談中所做的努力傳達謝意。這次訪問透露出來的信號很明顯,朝鮮還需要中國的幫助,因此,對中國反依附的心理也隻能是停留在意識層麵,而不至於很快表現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