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認為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穆罕默德

(2007-04-24 14:49:15) 下一個
穆罕默德

(阿拉伯語:محمد)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也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公認的伊斯蘭教先知。中國的穆斯林普遍尊稱之為穆聖。按傳統的穆斯林傳記他約於570年出生於麥加,632年6月8日逝世於麥地那。他的全名是阿布·阿爾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本·哈希姆(المقالةالتالية مأخوذة من الموسوعة البريطانية، الغرض منها التوثيق فقط ، آسف للقراء بالعربية‎)。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是亞伯拉罕諸教的最後一位先知。此外他還統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並以此奠定了後來阿拉伯帝國的基礎。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o 1.1 青年
o 1.2 中年
* 2 晚年
o 2.1 創建伊斯蘭
o 2.2 迫害
o 2.3 遷徙
o 2.4 麥地那
o 2.5 麥加
o 2.6 統一阿拉伯
o 2.7 逝世和後事
* 3 有關穆罕默德的爭論
o 3.1 穆罕默德的品行
* 4 穆罕默德的曆史意義

生平

青年

穆罕默德出生時(可能是571年4月21日)他父親已經逝世。穆罕默德的家庭可以說是一個中層家庭。他的祖父阿卜杜拉照管他。他的祖父是當地有名的哈希姆部落的一個前酋長(這個部落屬於古萊氏族)。因為當時的人認為麥加的氣候不良,穆罕默德的家庭將他托付給一個牧遊部落,這樣穆罕默德在沙漠中長大(這個做法對當時的中上層家庭來說是很常見的)。穆罕默德六歲時他的母親阿米納逝世,八歲時他的祖父也逝世了。他的叔叔阿布塔裏布照管他。阿布塔裏布是古萊氏族哈希姆部落的新酋長,這是當時麥加最強大的一個部落。

麥加當時是一個城市國家,它的中心是卡亞巴,傳說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共同祖先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當時大多數麥加人崇拜聖像。雖然麥加沒有自己的資源,但它是一個重要的商場,許多遠方的部落來此交換貨物。傳說穆罕默德非常積極地參加城市生活,他的一個叔叔建立了一個幫助窮人的組織,穆罕默德非常積極地參加其活動。

他幫助解決糾紛,獲得了“可靠者”(Al-Ameen)的美名,因為他在爭吵時非常公正。尤其著名的是以下這個故事:當卡亞巴在一次洪水中被摧毀重建後,麥加各部落的首領爭著要作為將那裏的那塊神聖的大黑石放回原處的人。穆罕默德成為解決這個爭執的公正人。他讓大家在地上鋪一塊大白布,將這塊石頭放在白布中央,然後讓城內部落的首領一起將這塊白布抬到卡亞巴的中央,而穆罕默德自己則將這塊石頭安置下來了。

穆罕默德年輕時還陪伴他的叔叔去敘利亞做買賣,他因此對許多其它地方的情況都很熟悉。

中年

約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歲的穆罕默德認識了當時40歲寡婦海迪徹(赫蒂徹,Khadijiah) 。穆罕默德的才能給海迪徹印象深刻,因此她問穆罕默德是否願意娶她為婦。這個婚姻是穆罕默德一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按當時的規矩年輕的兒子不獲得任何遺產,因此穆罕默德既沒有從他父親那裏又沒有從他祖父那裏獲得任何遺產。但海迪徹為他帶來了很大的財富。阿拉伯傳記記錄說海迪徹和穆罕默德共有六個孩子。海迪徹和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布塔裏布均逝世於619年,因此穆斯林稱這一年為“悲痛年”。穆罕默德與他後來的妻子都沒有孩子,隻與他的一個女奴有過一個早夭的兒子。

晚年

穆罕默德後來還娶了十幾個妻子,除阿伊莎外都是寡婦,有些是他的人在襲擊時將她們的丈夫殺死的。

他的妻子中最著名的是阿伊莎(عائشة),有些記載報道他們定婚時她才六歲,結婚是九歲,這與阿拉伯將女孩子第一次月經時出嫁的習慣相符。

他的埃及女奴瑪麗可能後來也被釋放了並成為他的妻子之一,早期的穆斯林記載沒有很清楚地說明她後來是他的自由的妻子還是他的女奴。

創建伊斯蘭

穆罕默德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他經常在麥加的一個山洞裏整夜修煉和沉思。據說610年左右他在沉思時幻見到天使加百列,還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你是神的傳音者。”(基督徒及猶太人從此時起到他死都認為他隻是出現幻覺。據經典報道,有時當他獲得神的信息時他會發汗,會入定。)加百列的幻像使穆罕默德非常害怕,但他的妻子海迪徹讓他放心。從約613年開始他開始公開布道。他很快就獲得了許多支持者,包括麥加富家子弟中的人。他的教被稱為伊斯蘭(遵從神的旨意)。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一開始的教義似乎都說明,伊斯蘭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萬能的宗教,而不隻是為阿拉伯人設立的宗教。

當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時,他成為當地部落的一個威脅。尤其他自己的族氏古萊氏族將他看成一個威脅,因為古萊氏族有照看卡亞巴的責任,當時卡亞巴內宗有數千個聖像,而當時阿拉伯人視這些聖像做神。

迫害

當穆罕默德開始布道反對這些神時,他在當地統治者中的地位大降。他的信徒一再受到人身攻擊和財產掠奪。伊斯蘭經典稱有些麥加人炙烈殘酷地迫害新的穆斯林:他們被迫躺在熾熱的沙上,在他們的胸部壓上一塊巨石,人們將紅滾的鐵焦在他們身上。許多人死亡,但沒有人悔返他們的信仰。這些迫害並未針對穆罕默德本人,因為他的家族勢力太大了。當情況越來越危險時,穆罕默德勸他的一些信徒到阿比西尼亞去避難。

麥加人試圖收買他,勸他放棄他的信仰,來換取更大的政治權利。當他的信徒越來越多時他們試圖勸他解散他的信徒和改變他的宗教。他們願意給他更多的利潤,或者讓他與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但他將這些提議都拒絕了。最後麥加人要求阿布塔裏布將他交出處死,但阿布塔裏布不肯。後來甚至有人試圖刺殺他。最後當他的叔叔和海迪徹死後,他的家族不再保護他。他被毆打、石擊、被用荊棘和棍棒抽打。但沒有人試圖殺害他。

遷徙

當622年對他和他的信徒的迫害越來越大了的時候,當別人決定謀殺他時,他和他在麥加的追隨者逃離麥加前往麥地那,在那裏他獲得了許多信徒。“遷徙”標誌著伊斯蘭曆的開始。麥地那人希望穆罕默德可以統一他們防止618年麥地那內戰那樣的情況重新發生。622年至623年間穆罕默德來自麥加的追隨者和麥地那附近的部落簽定了一個“麥地那憲法”,建立了一個聯邦。這個文件簽署後麥地那和它的郊區成為了一個聯盟國,麥地那是其首都,穆罕默德是其“總統”。穆斯林在這個國家內掌管大權,實際上它成為了伊斯蘭的一個首都。為了擴大這個和平和安全的區域,先知與他的“國家”周圍的部落簽署類似的條約。

麥地那

作為對穆罕默德的逃亡在麥加的古萊氏族與麥加的其他氏族成立了一個聯盟來迫害麥地那和麥加的穆斯林,他們威脅說每個回家鄉的穆斯林都將被處死。在麥地那的穆斯林對此非常警戒。一些從麥加逃出來的穆斯林開始襲擊麥加去往敘利亞的商隊,打擊麥加的經濟。與此同時穆罕默德將朝拜的方向從耶路撒冷改為麥加。624年3月穆罕默德帶領300人襲擊一支麥加的商隊,這支商隊得以逃脫但麥加決定出動一支約800人的部隊來給予穆罕默德一個教訓。

624年3月15日兩支軍隊相遇,雖然穆斯林的軍隊人數不到麥加軍隊的一半,他們打了個勝仗,麥加軍死亡45人,包括他們的指揮官,穆斯林軍損失14人,70麥加人被俘。這次戰鬥勝利後穆斯林又消滅了一個不接受麥地那憲法的猶太部落。到這時為止麥地那的所有居民都已經被轉化為穆斯林了。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安排了一係列重要的婚姻。他的兩個女婿後來都成了哈裏發,他的兩個丈人後來也成為了他的繼承人。625年3月21日一支3000人的麥加軍隊進入麥地那。3月23日雙方交戰,不分勝負,但麥加方麵自稱得勝。此後兩年中雙方積極準備一場決戰。

627年4月,一支一萬人的麥加軍隊開入麥地那。麥地那的猶太人雖然參加了麥地那的聯盟,但他們不參加保護城市,而且他們還和入侵者通氣,在入侵者入城後從後方攻擊穆斯林。還有一些穆斯林也叛變,打算在麥加軍進城後幫助他們。

但麥加的萬人軍隊卻無法越過麥地那城周的城壕。麥加軍撤走之後,城裏的穆斯林開始對他們的叛徒進行報複。尤其對城裏的猶太人的報複最殘酷:所有成年男人被殺,婦女和兒童淪為奴隸。到627年,穆罕默德已經統一了麥地那,城裏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受到他的保護。沙漠裏的貝督因人過去與穆斯林有過一些衝突,這時也已經與穆罕默德聯盟和接受了他的宗教。到這時為止,上麵已經提到的穆罕默德的幻覺也基本上停止了。穆罕默德轉向麥加和宣稱卡亞巴為穆斯林的聖地。

麥加

穆罕默德首先對麥加施加經濟壓力,但最主要的他還是希望麥加人能夠主動頒依伊斯蘭。628年3月他帶領1600人去麥加朝聖。麥加人將他阻止在他們的國境邊上。數日後他們與穆罕默德簽定了一個合同。他可以去卡亞巴朝聖,但不準帶武器。在此後雙方也協定不進行武裝衝突,穆斯林可以去麥加朝聖。穆罕默德還與他過去的一個仇人的女兒結婚,來固定這個條約。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條約還是失效了,629年11月,麥加的聯軍攻擊了穆罕默德的一個盟友,穆罕默德宣布條約失效。他暗地裏做好準備,於630年1月帶領一萬人向麥加出發。但雙方沒有打仗,麥加的首領們宣布投降。穆罕默德同意大赦(隻有少數人被處死)。他逃出麥加的20年後他又重返原地了。雖然穆罕默德沒有要求麥加人皈依伊斯蘭,但還是有許多人這樣做了。穆罕默德將卡亞巴內的聖像和其它一些小聖舍摧毀。

統一阿拉伯

穆罕默德的“遷徙”結束後他開始聯盟遊牧部落。一開始這些是互不侵犯協定,後來,當他的力量越來越強時他要求加入聯盟的人頒依為穆斯林。他在麥加時這個做法受到許多部落反對,因此雙方打了一仗,他的對手失敗。許多人看到穆罕默德是當時阿拉伯最強的人,許多部落派代表去麥加要求加入同盟。他死前在阿拉伯還發生過幾次叛亂,但這時的阿拉伯國家已經足夠強大來對付它們了。

穆罕默德回到麥地那來調停當地兩個部落之間的爭執。他建立福利設施、收取稅收將它們分給窮人、簽署了眾多協議、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和在那裏建立了一個對其他宗教寬容的宗教文化。

逝世和後事

穆罕默德死前不久他還做過一次最後訓誡。他的死在他的信徒中引起了一場大危機。這場爭論導致了伊斯蘭教的分裂。什葉派相信穆罕默德在死前指定阿裏作為他的繼承人,而遜尼派則對此提出疑義。

有關穆罕默德的爭論

穆罕默德身為歷史人物,免不了人們會對他的歷史有爭論。

穆罕默德的品行

一些非穆斯林,尤其基督新教的學者,出於宗教原因,質疑穆罕默德的品行。有些可能是誤傳的,有些可能是誤解了古蘭經和布哈裏聖訓中的記載。以下評論似乎是在古蘭經和布哈裏聖訓有關穆罕默德品行的記載:

* 穆罕默德娶妻阿伊莎並和她有性關係時,穆罕默德五十二歲,阿伊莎九歲(布哈裏聖訓5:58:234;7:62:65及88)
* 穆罕默德教導男性穆斯林可以和女奴發生性關係(可蘭經四章三節;二十三章第五節及第六節;三十三章五十節及五十二節;七十章二十九節及三十節)
* 穆罕默德有很多奴隸,有黑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猶太人、基督徒,有男有女。(布哈裏聖訓1:2:2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穆罕默德是一個品行優秀的典範。

其他記載:

* 公元624至627年,穆罕默德消滅了三個居住在麥地那的猶太部族,分別名為Kaynuka、BanuQuraydhah和Kurayza[1]。

穆罕默德的曆史意義

穆罕默德最主要的教義是對神的炙真的信仰,和超越部落歸屬和對布道者的信奉的道德觀。伊斯蘭曆史記錄中說穆罕默德沒有讀過書,但有些學者對此不相信,他的買賣相當成功。他成長時,他曾經多次作為商隊的管理員,他的任務是保護商隊完好到達目的地和保護所有的商品完好。他生前大多數的買賣都是這個事物。

一些學者相信古蘭經在穆罕默德生前就已經成書了。另一些學者對這部書的文字進行分析後對此質疑。古蘭經內說它是穆罕默德632年最後一次去麥加的路上口述記下來的。這說明它在穆罕默德生前即使還沒有寫到紙上,至少已經有一個固定的順序了。

而所有穆斯林均相信, 穆聖去世後,《古蘭經》還沒有定本。艾卜·伯克爾繼位的第二年,葉麻默﹝al-Yamama﹞戰役,不少哈菲祖(能全部背頌《古蘭經》的聖門弟子)犧牲了。奧馬爾向艾卜·伯克爾建議趕緊整理《古蘭經》,以免散佚。艾卜·伯克爾便說:「使者沒有做過的事,我們怎麼能做呢?」但奧馬爾終於說服了他。他就使人去把宰德找來,對他說:「你是一個有才智的青年,我們對於你是毫不懷疑的;你還替使者記錄過啟示。請你把《古蘭經》搜集起來吧。」事後,艾卜·伯克爾又邀請了武百耶、阿裏、奧斯曼三人來協助宰德。

他們四位都是替穆聖記錄啟示的,又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組織了一個《古蘭經》整理委員會﹝在那個時候,當然沒有此類名稱﹞,經常開會整理他們以前所記錄的啟示,以背記的資料和記錄的資料,互相較對。

他們校到第九章《討白章》第一二八節和一二九節的時候,隻有背記的資料,沒有記錄的資料,後來,費了很大的工夫,在艾卜‧胡宰默﹝Abu Khuzaima ibn \'Aus﹞的家裡找到了記錄的資料,他們才敢著筆。第三十三章《艾哈薩卜章》的記錄資料,也是費了許多工夫,才由胡宰默的家裡找出來的。他們把全部《古蘭經》整理起來,交給艾卜·伯克爾保管。他去世後,歸奧馬爾保管。歐默去世後,歸他女兒聖妻哈福賽﹝Hafsa bint \'Umar﹞保管。於回曆二十五年﹝公元六四五───六四六年﹞,利亞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彊戰役中曾為《古蘭經》的讀法而發生爭執,侯宰斐﹝Hudhaifa ibn al-Yamani﹞目擊這種情形,感覺不安,返回麥地那後,報告哈裏發奧斯曼,並且建議說:在這個民族象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樣分裂之前,你趕快設法挽救吧。奧斯曼就派人去對哈福賽說:請你使人把《古蘭經》的資料送來給我們,讓我們抄錄幾部,然後送還你。奧斯曼命宰德、伊本‧左丕 ﹝Abdullah ibn Zubair﹞、賽義德﹝Sa\'id ibn al-Asi﹞、阿卜杜拉赫曼﹝Abdurrahman ibn al-Harith﹞等人寫了好幾部。宰德是麥地那人,其餘的都是麥加的古萊氏人﹝Quraish﹞,奧斯曼對他們說:倘若你們為《古蘭經》的詞語而與宰德的意見不一致,那麽,你們照古萊氏人的方言抄寫吧。因為《古蘭經》是依他們的方言而啟示的。他們總共抄了七部,一部保存在麥地那,其餘的分寄麥加、大馬士革、也門、貝海賴尼、庫法、百索拉等地。奧斯曼下令把其它的抄本一概焚毀,他下令抄寫的《古蘭經》,稱為定本﹝al-Mushaf al-Imam﹞,或奧斯曼本﹝Mushaf\'Uthman﹞,現在通稱奧氏本﹝al-Mushaf al-Uthmani﹞。現在全世界通行的《古蘭經》,隻有這種定本。

在政治上穆罕默德建立了阿拉伯帝國,他的繼承人將這個帝國擴張為一個從大西洋到印度河的大國。一些非穆斯林指責穆罕默德在建立這個帝國時使用的手段,他們認為有些做法按今天的標準來看是犯了戰爭罪,穆斯林強烈反對這個觀點。

他死後數世紀中許多穆斯林獲得的創造經常被歸功於他的精神影響,尤其歸功於他對知識的追求。對他生活的研究在穆斯林世界導致了一個專有的曆史科學。

穆罕默德在曆史上最重要的作用當然是他作為伊斯蘭的先知。他本人據說非常分明地區分他作為先知的所做所為和他作為一個政治領袖的所做所為。他將他的錯誤歸罪於自己,而將他的成就歸功於安拉。他一再堅持將古蘭經與他的言論和行為分開來對待。他一直反對別人將他看做神。他死後他的一個長年伴侶對等候在麥地那清真寺外的人說:“人們,真的,不管誰曾崇拜過穆罕默德,他知道穆罕默德死了;但不管誰曾崇拜過神,他知道神活著。”

總而言之穆罕默德建立了一個今天有上十億信徒的宗教,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伊斯蘭國家,這個國家的繼承人,不論是統一的還是分離的,在曆史上和在今天都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許多人認為穆罕默德是曆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山洞裏整夜修煉和沉思,這和東方的禪坐入定而得到啟示的情形吻合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