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蘭教的聖戰

(2007-04-24 14:42:02) 下一個
仁慈的先知

真主派遣了高舉和平,友愛大旗的先知,直至他最終能以通過 [我派遣你,隻為憐憫全世界的人。] 這一節經文為口號作為維護世界和平大柱,維護真正和平共處的原則。

伊斯蘭,它能衝破各種成為戰爭因素的階級和種族爭端。它給這些問題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法。而我們當今的世界,盡管有一些文明的跡象,到現在也不能找出一條擺脫威脅生存的這些危機的出路,因而我們看到戰爭之火常常燃燒。

伊斯蘭教的和平,公正確已達到了明顯坦誠的程度,它召喚信奉天經的人們團結一致,安拉說:[你說:“信奉天經啊!讓我們共同遵守一種雙方認為公平的信條,我們大家隻崇拜真主,不以任何物匹配他,除真主外,不以同類為主宰”……]

當穆斯林遷徙到麥地那時,勝利的旗幟在他們頭頂上飄揚,來自各方要求妥協的呈文紛紛抵達穆聖,穆聖接受了這些呈文,由此可查閱的證據是回曆一年與猶太教各派所簽定的和解條約。

研究者通過此證及其它資料能以知道伊斯蘭想讓人們過上舒適穩定的日子,因此,它以社會共處為原則。它在這個領域中提供了健全的體製和憲法——隻要認真貫徹——就能造就一個我們當代人所夢寐以求的社會,也就是伊斯蘭共和國自伊斯蘭革命勝利以來所實施的社會。它旨在於為伊斯蘭社會奠基,我們希望所有的伊斯蘭力量都來實施這個健全的社會。
聖戰的宗旨

伊斯蘭是一所有生機的大學,它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為保障改善社會,經濟柣序。

伊斯蘭不象古羅馬,猶太教及納碎分子的製度隻局限於某個社會或某個種族。而伊斯蘭是全人類的宗教,穆斯林應從自己的宗教知識中受起發為和解,公正打開基礎,為拯救受壓迫,受錄消的人民應付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穆斯林應致力於喚醒世人,引導人類走向至善的,能以保障尊貴的自由生活的道路路。由此應該明確的是:穆斯林勝戰者們在他們聖戰時,目的並不在於侵占任何一塊地盤,把它並入伊斯蘭的版圖中,同時,他們也不是為了顛翻某一個政權……。

聖戰是一種毫無疵瑕的忠誠的努力,是一種為主道路,為解放他的仆人,為鞏固和平,為消滅戰亂之火的有償的努力。

這種偉大的目標,這種崇高的領導隨著曆史的推移可以消滅人類的各種各樣的自私自利。

人類的天性判斷:社會上的腐敗分子,無論他具有何種特權,都應該一律根除,肅清,以保障人類的幸福和安全。

無疑,每個渴望正義,真正自由的人在這方麵都會致力完成他的職責,並會挺身而出,支持為這個道路所邁出的每一步。

真主的言語真美啊! [要不是真主與世人互相抵抗,那末,大地的秩序必定紊亂了,但真主對全世界是有恩惠的。]

伊斯蘭教的戰爭不是最終目的,它隻是一種製止強人們的一種手段,對他們隻能使用武力,隻是一種為受壓迫者鏟除暴虐的手段,他們不能維護自身的存在,因而成為奴役和暴虐的犧牲品……。

伊斯蘭教的聖戰是一種引人至善,高尚而有積極的行動,它與消極,邪惡和蹂躪是格格不入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那位穆斯林在他入見伊朗長官魯斯坦姆時所講的,他以下列措辭同他談話:“真主派遣我們來到這裏,以便使他所意欲的人從崇拜仆人走向崇拜真主,從今世的狹窄走向它的寬闊,從眾宗教的不義走向伊斯蘭教的公正,他派遣我們把他的宗教傳播給他的眾生,以便號召他們信仰他,誰接受我們的勸說,我們就接受他,不與他作戰,他的士地仍歸他所有,誰拒絕,我們將同他宣戰到底。”
伊斯蘭教是靠寶劍傳播的嗎?

綜上所述,穆斯林們應該與其它民族建立聯係,以此加強他們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那些受各種社會形勢所左右的民族,我們說這是穆斯林的職責,以便他們能以此通過此徑向人類展現伊斯蘭教所帶來的卓越的,來自與堅強的信仰的製度,它容納宇宙,人類,生活……。在穆斯林們同信奉天經者所進行的各種戰爭中,曆史並沒有為我們記載,他們強迫任何人信仰伊斯蘭教……。

信奉天經者隻要接受這個國家所提出的和平條約,他們就可以生活在伊斯蘭國度的保護下。他們享有向穆斯林一樣的受保護權利。先知在“候達比亞”協議中保證:任何一個麥加人,如果他皈依了伊斯蘭教,而後來麥地那投奔他,他將使他返回麥加。條件是[麥加的穆斯林們在表明他們的信仰時不受傷害,不受強製,他們所覆行的伊斯蘭教不受任何指責]古來什人接受了這項協議,先知也就這樣作了。

在光複麥加時,先知讓古來什人自己選擇,他沒有強迫任何一人信仰伊斯蘭教,信仰不是由外界強加於人的。總之,在認識這個新興的宗教,探討他的指示方麵,處於眾人麵前的領域是寬蔽的。

除了幾個曾迫害先知的人以外,先知命令穆斯林們不準屠殺任何麥加人,當昧徒們要求使者赦免時,使者滿足了他們的願望,以便他們隨後的皈依是經過研究,考察……,而不是因當心自身難保。

如素夫旺.本.伍麥葉,他曾迫害先知,他因害怕逃到了吉達,歐邁爾本.沃海布.哲目罕說:“素夫旺是我族人的首領,他逃跑了,求你赦免他”。穆聖說:“他是平安的”,他把進麥加時帶的頭巾給了他,作為赦免他的憑據,歐邁爾帶著頭巾來到吉達,找到素夫旺,告訴他,他已得到赦免,並且說:“他(先知)是最寬厚的,最善於聯給人的,他是你的堂兄弟,他的尊嚴也是你的尊嚴。”素夫旺說:“我擔心他殺我”,歐邁爾說:他是很寬厚的,素夫旺返回了,他對主的使者說:這個人身稱你赦免了我,主的使者說:“他說的是實話”,素夫旺說:請你給我兩個月的選擇時間,主的使者說:“四個月也可以”。素夫旺以不信教的身份住下了,他同穆聖一起參加了‘候奈尼’之戰和‘塔伊夫’之戰之後,他皈依了伊斯蘭教。

就這樣明顯的是,伊斯蘭教的戰爭隻是對於那些人—— 他們充分地認識了真理——,但盡管如此,他們卻同伊斯蘭宣戰,企圖消滅它,從而消滅別人的幸福。

伊斯蘭教亮劍隻是為了熄滅戰亂,拯救受壓迫的人民而為人類所尋求的完美創造一個很好的證據,—— 伊斯蘭教不是武力而傳播的—— 。

伊斯蘭教初期的穆斯林們十分注重他們的宗教,他們以崇高的精神,驚人的毅力迎接前進途中所有困難。

‘比倆裏’就是這隻先鋒隊的成員之一,當艾布.賽海勤得知他皈依伊斯蘭教後,他把他扔在太陽底下灼熱的沙土中,並在他的胸口上壓了一塊大石頭……。灼熱的沙土,令人痛苦的重壓,炎熱的正午……,艾布.賽海勤在咆哮:“否認穆罕默德的養主……”。其結果如何呢?這個受盡折磨的人對艾布.賽海勤隻重複一句話:唯一的主,唯一的主。

這是我們所提供的初期有關穆斯林所具有的端正形象。那麽,還有人說伊斯蘭教是靠寶劍傳播的嗎?伊斯蘭教的敵人所散布的這種自認為是伊教孺弱點的嫌疑通過調查,不行了。他們沒有明白:這個永久性的宗教之所以能以傳播是由於它所有的一些主要因素和特征---它是天賦的宗教---它是概括全生活的宗教。

一位基督教作家說:伊斯蘭國家和非伊斯蘭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文化關係在傳教中起有超越軍事征服的幾倍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