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尖上的家園

心理,靈性, 文化,海外生活
正文

愛和道德的基礎——神入

(2007-02-18 02:15:37) 下一個

“神入”象是一個神秘的詞語, 它源於心理學, 是情商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心理治療的基本手段。但它其實也很平凡,平凡到如我們呼吸的氧氣, 好的人際關係不能沒有它。它的簡單化的同義詞是“換位思考”,但其實它並不僅僅是思考。

 

神入指的是,我們感受他人內心體驗的過程。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它是養育孩子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它與婚姻情感關係的質量密切相關;一些心理學家甚至聲稱, 它是現代道德的基礎: 我們對他人痛苦的真正理解, 令我們選擇不去傷害他人, 甚至能促使我們去幫助他人, 因為如果我們能與他人的情感共鳴, 那麽傷害他人, 也將導至自己的痛苦,於是道德變的不再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東西, 而是一種我們本能的反應。

 

神入不是天生的, 隨著我們大腦的發育成長, 孩子漸漸開始發展出神入能力的基礎。但一個人多大程度上發展了這種能力, 取決於他的成長環境,以及後天的練習和努力。 

 

發展神入的能力,需要一個人有勇氣麵對他人的痛苦。 因為要理解他人的全部,就必然要去理解他人的痛苦。我們不難看到許多現代人一直在逃避這件事,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做愛, 但不相愛, 因為相愛要求神入。

 

有人說,我的生活中煩難之事已經夠多了, 還要去理解他人痛苦? 乍看起來, 理解別人的痛苦和理解自己的痛苦是兩件不相幹的事,其實不然。 那些善於理解消化自己的痛苦的人是更可能去神入他人痛苦的人。 為什麽?

 

因為從自己理解消化自己的痛苦過程中,我們開始發展出理解處理痛苦的經驗和能力,所以當我們看入他人的內心的時候,我們不會驚慌失措,奪路而逃。同樣,當我們開始嚐試神入他人的內心體驗的時候, 我們所看到的,時常好象是看入自己的內心。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自己心中的一些東西, 有時會隨著看到他人內心的東西,而被打開,之所以心的共振是多麽令人向往, 也常常是多麽令人害怕的事。

 

當你看的愈來愈深, 也許有時你會有種感覺, 覺得在表麵正常的城市生活之下, 是一片心靈的被遺忘的土地。 乍看起來,這令人沮喪, 壓抑, 似乎難以承載,但是長遠來看,它的意義深遠, 因為你終於可以看到真相,那被現代生活對金錢娛樂的追逐之下掩蓋的真相。 於是我們對自己變得更真實,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變的更真實。我們不再隻看到自己所想看到的自己和他人, 而是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和他人。 我們愈發知道他人的心,我們也會更加了解自己心的原理。 

 

 

概念神入

 

一些心理學家將神入劃分成概念神入和共振神入兩種。 

 

概念神入指的是當別人告訴你關於她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 你通過聯想自己相類似的經驗, 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 最後想象對方的感覺思想是如何的過程。

 

這是基礎水平的神入。

 

我們無法真的進入別人的大腦, 神入都隻可能是一種想象中的近似,那麽為了提高它的準確性,我們能做什麽呢? 

 

一種簡單的辦法是,不斷尋求它人的反饋。就是說,把你理解的關於對方的思想情感告訴對方, 而後問,我是否理解對了? 有什麽遺漏沒有?這很簡單但開始時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的通常習慣是,想當然地以為別人是怎麽想的。 

 

婚姻治療師經常讓伴侶雙方做此練習, 長此以往, 你的概念神入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當遇到哪些你不熟悉的內心經驗的時候, 概念神入就變的困難起來。同樣, 當他人的某種經驗屬於一些非常微妙的,難於描述清楚的情感思緒的時候, 概念神入也將變的很困難。 

 

這時候, 可能需要很多的努力, 你需要暫時從自己熟悉的思維體驗模式中跳出來, 培養一種開放的, 想象的, 有點象是詩人的思維。 比如一個演員, 為了進入一個不熟悉的角色, 他要象角色那樣地思想,表達,行動, 從而體會他的內心。 

 

為了培養這種想象力, 研究一些心理學理論, 閱讀小說,詩歌, 傳記,戲劇將是有益的。 

 

藏傳佛教曾經用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培養人們的神入能力: 

 

他們坐在書或者某個圖象麵前, 而後開始想象不同的存在的世界。比如想象自己是條魚, 是條狗, 是個天使, 甚至想象自己是個佛, 擯除了一切的痛苦, 獲得了一切的智慧, 愛力無邊。。。。 

 

 

共振神入

 

共振神入指的是一種生理反應。它基於我們的神經係統設計。 

 

一位心理學家這樣描述:

 

“看到另一個人的情感狀態,會激發觀察者下意識地模仿對方的情感表達。 比如看到另個人處於壓力狀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縮緊我們的肌肉。從而產生一些類似的,但相對弱些的情感反應。 ”

 

心理學研究顯示,我們情感甚至神經係統從幼年開始的發展都和我們的周遭環境有關。當幼兒在母親的懷中棲息的時候,如果母親是安寧的,幼兒可以從她的呼吸,她的表情中感到這種安寧,於是也變的安靜下來。

 

成年人也如此。所謂的情感的交互感染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對於共振神入,它的應用卻是和概念神入非常不同的。 

 

共振神入提供給我們重要的關於對方內心世界的信息。被其感染是本能的,快速的。但是對此,我們不能任其控製我們,而是要根據這種覺察做出合適的反應。 

 

想象一對伴侶之間的交流。一方表達出一種焦慮,她的呼吸加快,肌肉緊縮; 你也緊了下肌肉,呼吸加快;她尖叫起來,你也尖叫回去。。。可想而知這會是一種怎樣的結果。 

 

讓我們看一下一個模範的榜樣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景的。 

 

“那一年,我負責開車接待達賴喇嘛去一所大學演講。當我們站在演講廳接待處等待達賴喇嘛出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年輕人闖了過來,他穿著一個破破爛爛的牛仔褲和襯衫,頭發亂蓬蓬的,表情顯得非常狂野。他大喊著他要進去見達賴喇嘛。當警察擋住他時,他聲音更大,更用力推擠。一群警察過來硬把他拉到另一邊,讓他安靜下來。 

 

這時候,達賴喇嘛要過來了。一個警察走到我和另一個駕駛員的身後,悄聲說,“我們要一起把他擋住。” 

 

此時,那年輕人又衝過來了,我感到自己呼吸加劇,準備一場搏鬥。 

 

這時候,達賴喇嘛沒有走向他的汽車,卻向我們走來,他溫和地將我和另一個駕駛員的肩膀分開,穿過去,一手抓住那位年輕人,握住那年輕人的手,他的麵龐燦爛地微笑,目光露出暖意,他說:“我真是很高興見到你, 謝謝謝謝啊。” 說話的同時,他的另一隻手還親切地拍拍年輕人的肩膀。 

 

這時候,我看到年輕人的臉轉入愉快的微笑,極為興奮。當我從年輕人那裏收回視線,我發現達賴喇嘛已經走了,我緊跟上去。。。”

 

在這樣一個情景中,我們看到的首先是年輕人在他的周圍創造出一個緊張氣氛的共振神入,但是當達賴喇嘛來到的時候,他沒有成為這種共振神入的奴隸,而是先是體會到年輕人想與他接觸的強烈渴望和因挫折產生的憤怒,接著增加了自己特有的慈悲情感進入屋子中的情感交響曲中,最後從這種情感出發采取行動。 

 

在這裏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達賴喇嘛在其表達慈悲情感的一種力度。這種力度是匹配了年輕人的情感力度的。他的情感表達是直接的,強有力的。 

 

當愛和負麵情感相遇的時候,愛需要力量足夠戰勝負麵情感。。

 

 

神入訓練基礎: 安寧和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想發展自己的神入能力,你得學會讓自己平靜下來, 集中你的注意力。 

 

如果你的腦海裏不斷湧動著自己的思想, 感覺, 你就難以集中注意力於他人。 我們必須暫時懸置隻關自己的思想感覺。 

 

MINDFUL MEDITATION(觀心靜坐)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它讓你先學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於自己的呼吸, 讓自己安靜下來, 而後觀察自己的心靈流動。。。

 

當你因為這種練習,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注意力後, 你便可以應用此能力開始神入他人的內心世界了。  

 

結語

 

中國人進入現代的工商社會不久,功利傾向日益成為生活的主流。功利傾向之下反映的是一種“我——它”的關係,別人是作為一種“它”而存在的。當這種傾向開始滲透本不屬於它的領域的時候——比如愛情關係, 父母子女, 問題就出來了。種種的紛爭皆由此起。

 

而神入代表的是“我——你”的關係,別人是被作為一個獨立的“你”而存在的。更有意思的是,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這種通往“你”的關係其實正通往上帝。因為,在這種關係中,雙方不再被“它”所束縛,從而體認,映照無珢的自我。

 

  神入是情商的基礎, 也是愛與道德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