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實際通脹(轉貼)

(2015-03-13 06:53:20) 下一個

中國的實際通脹率

已有 8399 次閱讀 2011-3-2 14:22 |個人分類:金融工程|係統分類:人文社科|關鍵詞:通脹率 中國

今天中國經濟的情勢中,至少有一件事,在政府是說了而沒有做到的,這就是控製通貨膨脹。[3]
 
從78年到09年,把曆年官方公布的CPI累積,31年間CPI總共增長了5.7倍。78年全國平均月工資51元,可以養活一家人。按5.7倍換算是今天的290元,隻能喝西北風(北京2011年的低保線430元).可見官方的CPI根本不足信。
 
如果我們不理會官方的CPI,直接按基本物價計算,78年至今貨幣貶值了58倍,年CPI高達14% 

網上有一篇徐以升先生的博文《係統性質疑CPI》,介紹了南方基金高級研究員萬曉西先生做過的統計,他查詢了1978年的單品價格,包括食品、醫療、衣服、交通、煙酒和居住等6大類,然後和今天的價格相比,估算出78年的51元的購買力,大概與今天北京3000元相當。31年貶值了58倍,換算成通貨膨脹率的話高達每年14%! 

80年代萬元戶還是富翁,到現在誰家裏如果隻有一萬元,跟赤貧也沒大區別了,財富就是這樣被消滅的。無論手裏拿的是存款、保險、債券甚至還有基金,隻要是錢,在14%的通脹麵前每五年就會損失過半。 

市民能夠跑贏通脹的投資品,也隻有房地產了。這就是都拚命買房子的經濟學原因。。
有人從社會學上找原因,說中國人喜歡買房,其實經濟原因是決定性的。
 
 

徐以升 (第一財經日報評論部主任)

在目前的統計數據體係裏,居民消費指數CPI受到的質疑估計是最大的。

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說,我們並不關心CPI是多少,我們關心的是自己擁有的貨幣或存款的購買力。如果價格漲幅超過了工資漲幅、存款收益漲幅,那明顯意味著貨幣購買力變小。如果我要買房子,那貨幣的購買力顯然也要被房地產價格衡量。

筆者所說要對CPI進行係統性質疑,就是從貨幣購買力的角度出發的。這種衡量,我們需要放到改革開放30年的大過程裏去——從1978年開始。

那個年代有很多代表性的數字,1978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1.25元,年平均工資為615元,如果家庭某個成員達到這個職工工資水平,就可以養活一個家庭。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曆年CPI指數,到2009年11月,CPI在這30年零11個月裏,累計增幅為5.7倍。按照這個指數,大家目前月平均工資292.1元就應該可以實現1978年51.25元工資的購買力了。但事實是,292.1元還達不到2008年北京市的低保水平(每月390元)。

從某個單一物品的價格對比上,更能說明問題。南方基金高級研究員萬曉西做過一項統計,他從《北京誌·物價誌》、《上海價格誌》、《廣州市誌·物價誌》等資料上查詢了1978年的單品價格,我們再從中國價格信息網等地方查詢到目前該單品的價格,就可以實現對比。

第一類:食品類。

1978年時,麵粉價格為0.185~0.22元/斤,根據中國糧油信息網,本月上海麵粉價格為1.19元/斤~1.92元/斤,價格漲幅為5.4~10.38倍。

1978年,豬肉價格為0.85~1元/斤,根據中國價格信息網,2009年11月底鮮豬肉(肋條肉、精瘦肉)價格為9.59、11.39元/斤,價格漲幅為9.59~13.4倍。

1978年,帶魚價格0.305~0.38元/斤,根據中國價格信息網,11月底帶魚價格8.08元/斤,漲幅21.3~26.5倍。

第二類:高檔煙酒類。1978年中華香煙0.55元/盒,茅台酒8元/瓶;當下價格分別為57元/盒、828元/瓶,價格漲幅為103.6倍和103.5倍。

第三類:衣服類。1978年每套衣服10~20元,目前每套100~500元,漲幅5~50倍。

第四類:交通類。1978年北京地鐵票價0.1元,目前為2元,漲幅20倍(北京地鐵票價曾為3元,後為鼓勵乘用公共交通2007年調低票價)。

第五類:醫療類。1978年闌尾炎手術價格8元,目前90~500元,漲幅11.25~62.5倍。

第六類:居住類。1978年水費0.12元/噸,目前3.7元/噸,漲幅30.8倍。

此外,由於當時的分配體製,1978年城市住宅為計劃分配,目前需要自行購買。當時的教育、醫療價格也都非常低廉。這三類漲幅不好衡量。

 

評論:中國統計的CPI指數,是失真的,因為房價的上漲,並未列入CPI的統計範疇裏。在國家統計局網站裏,還列舉了為何房價不計入CPI的理由。住房是居民最大最重要的消費支出。CPI不包含房價上漲完全不符合中國人的實際支出比例

如果算上住房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漲幅太大,無可比較,30年來恐怕遠不止58倍。真實的GDP應該是名義GDP扣除通貨膨脹率,我國的名義GDP增長率大約是年8%,扣除實際通貨膨脹率,GDP增長是負的。當然,我和官方一樣玩的是數字遊戲。

(見本人另一博文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7101&do=blog&id=418470

CPI是綜合幾類商品的價格加權算出來的,外國的CPI等經濟數據來源是公開的,可以驗證。隻有我國的CPI構成是不公開的,就是說,科學家也無法驗證中國CPI的真實性。

一般市民有房子生活還能維持。若房奴買不起房看不起病,民生比30年前艱難。

至於過去皇帝都沒有的工業品如青黴素,電燈,電話,電視,冰箱,現在清潔工也有這些東西,這不意味著經濟上清潔工比皇帝富裕,而屬於技術進步的範疇。

 

[2]百萬富翁不如當年萬元戶http://business.sohu.com/20110715/n313481410.shtml
[3]1994年中國的通貨膨脹出籠了多少鈔票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11-08-08/1153289390.shtml
[4]CPI被任意統計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19619.html
[5]中國物價即將世界第一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20428.html
[6]中美物價存在明顯差異http://cskunv.blog.sohu.com/184508833.html
 
補充[7]:中國實際通脹率高達16% http://www.cwddd.com/sns/thread/view/id/2231
一、官方數據的通貨膨脹率

中國有官方通貨膨脹率嗎?當然有,隻是不告訴你,拿個“選定物價指數”的CPI忽悠你。CPI一般都比實際通貨膨脹率低,在中國,由於人為選定的品種和權重不合理,人為做數等因素,CPI很不靠譜。國內生產總值(GDP)縮減指數才是準確的通貨膨脹率,官方不公布,“磚”家們裝聾作啞,因此你不知道。稍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可以自已算。怎麽算?

經濟學常識:“本期(名義)GDP總量=上期GDP總量(1+GDP增長率+通賬率)”。這條公式,查一下國家統計局定期公布的GDP總量、GDP增長率,都是公開的數據,加上小學算術水平就能算出來。更簡單的公式則是:通貨膨脹率=GDP總量(名義)增長率-GDP增長率。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0年前三季度GDP總量268660億元,2011年前三季度GDP總量320692億元,(名義)GDP總量增加19.4%,GDP增長率9.4%。據此算出2011年上半年官方數據的通貨膨脹率為10%。

很多網友感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脹率與自已的感受相差很遠,自己的收入追不上GDP增長率。

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GDP總量增長19%,國家財政收入增加29.5%,在蛋糕的大頭被“國家財政”切走後,必然地隻有小數人的收入能追上GDP增長率。如果你的收入增加不到10%,你連通脹率都追不上,你的實際收入就是下降了;你的收入要增加19%以上,恭喜你,你就是收入追上GDP的少數人之一。

這是前三季合計數據,單獨抽出第三季,才是當下的實際: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0年第三季度GDP總量95280億元,2011年第三季度GDP總量116233億元,(名義)GDP總量增加22%,GDP增長率9.1%,據此算出2011年第三季度官方數據的通貨膨脹率為13%。

二、GDP增長率的疑惑

13%,這就是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算出的當下的實際通貨膨脹率。

這個數據是否準確,請慢,繼續看分析。

在中國,有的小股民炒股時,斷判宏觀經濟趨勢,相信官方公布的GDP增長率,杯具,隻能當待宰的山羊。

中國官方公布的GDP增長率連續四年在8%至10%以上,全球第一;中國股市四年跌了60%,全球第一。曆史上有那一個國家出現過GDP增長率與股市走勢如此背離嗎?

大鱷們炒股時,斷判宏觀經濟趨勢,依據“匯豐銀行”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每月發布的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2011年10月24日,匯豐銀行公布中國10月製造業PMI指數51.1,為5個月來最高。當日,受此消息刺激,上證指數轉跌為升,大漲2.3%,並連升5日。

想一想,過去5個月,製造業PMI指數一直低於51.1%,預示製造業將一直處在衰退的邊緣,股市能升嗎?GDP增長率高達9%以上的高速擴張可信嗎?

如果GDP增長率被注水,根據“本期GDP總量=上期GDP總量(1+GDP增長率+通賬率)”這條宏觀經濟學的入門公式,實際通貨膨脹率就被人為壓縮。

從“匯豐銀行”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每月發布的PMI指數觀察。2011年製造業PMI指數在49.5%-52%區間,說明中國製造業一直在衰退與輕微增長的區間;服務業PMI指數好於製造業的PMI指數,基本上在55%至60%的區間運行。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靠是製造業和投資拉動,投資的拉動在製造業上的反映突出。據此兩項領先指標斷判,中國2011年的GDP增長率最高局限就在6%以下,注水程度超過3%。

從財政部公布,2011年前三季度累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9.5%的情況來看,2011年第三季度名義GDP總量增長22%是可靠的。

第三季度名義GDP總量增長的22%。如果實際GDP增長率(即按不變價格計的GDP增長率)最多6%的話,實際通貨膨脹率就高達16%。

ps:中國公布的“CPI數據”是不同基數據,公布的數據形式多以CPI變動率(同比或者環比)的形式出現http://finance.qq.com/a/20120709/00667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PS: 2012-10-21  人民幣究竟貶值了多少http://15963797.blog.hexun.com/80598697_d.html

10月17日,廣東佛山市財政局局長在經濟分析會上的講話,揭秘35年來中國的通脹率高達30倍,今日的30元錢隻等於1978年的1元錢。

《南方都市報》10月17日報道稱,在16日佛山市召開的前三季度經濟分析會上,佛山市財政局局長黃福洪表示財政工作就要“敢於舉債”,並舉例說,以1978年作為基數,中國財富增長了300倍,但中國貨幣投放已增長9000倍,也即是說當年的1塊錢等於現在的30塊錢。

這就無意中泄露一個秘密:35年來通脹率至少高達30倍!這是國家統計局無論如何也不會公布的數字,因為這一數據說明老百姓的財富增長隻有通脹速度的三十分之一,所謂三十多年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壓力不是減輕了,而是增長了30倍。

同樣的警告來自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她坦承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GDP的高增長都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來推動的,這意味著,沒有貨幣超發,中國經濟數據不可能如此光鮮亮麗。中國對貨幣超發帶來的繁榮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每次應對經濟減速,央行祭出的法寶都是貨幣刺激,1992-1993年、1998-1999年、2002-2003年用的全是這一招式,2009-2010年甚至時至今日用的還是這一招,20年來貨幣總量膨脹了60倍!

60倍是個什麽概念?中國的貨幣投放量無論是與過去相比還是與世界各國相比,都是驚人的!中國的貨幣總量已接近GDP的2倍,而負債累累的美國,貨幣總量也隻占GDP的70%。1990年中國貨幣總量隻有1.5萬億,到2012年10月己接近100萬億。也就是說,從1990年到現在,中國的M2增長了60倍,同期美國隻增長1.99倍。

60倍是個什麽概念?比如那時的月收入是100元,相當於現在的6000元!因而現在月收入6000元,不過是22年前的100元!所謂通脹,其實漲的不是工資,不是房價,也不是什麽菜價肉價,而漲的不過是貨幣量。不是東西少了貴了,而是通貨膨脹錢多了錢也不值錢了。

中國GDP總量在2011年突破47萬億人民幣,僅次於美國,人均GDP也突破了5000美元,位居世界第87位,中國財政收入更是一舉突破10萬億人民幣大關,中國外匯儲備高達3.4萬億美元,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掀起購物高潮,令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然而這種繁榮和發展隱藏了太多的危機,中國也是用撒錢來解決問題,隻要經濟一下滑,就開動機器大印鈔票,就開始降息,就開始寬鬆,財政與貨幣的寬鬆所產生的後遺症是巨大的,2009的4萬億帶給中國的除了那些光鮮的數字,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以及令人不可思議的房地產泡沫,這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對未來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和隱憂!

空頭大師查諾斯警告,中國用投資支撐的經濟無疑將麵臨崩潰,查諾斯並不理會中國的GDP增長。他認為:“經濟活動不等於創造財富。你如果蓋一座橋,然後這座橋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於是你每過五年就要蓋同一座橋,這能轉化成為很多很多GDP增長數字,但顯然不會增加國民的福祉。”

靠貨幣注水的GDP對中國經濟乃至中國老百姓的危害,現在僅僅體現在通貨膨脹和物價房價上漲等方麵,而對資源的掠奪、對環境的破壞、對貪腐的縱容、對公平的踐踏、對弱者的蔑視、對野蠻的讚美,犧牲的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還有我們子孫後代的福祉。頻頻曝光的大案要案也告訴我們,權貴們轉移到境外的資金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力,無論大官小官大富小富都在紛紛向境外轉移資金轉移財產,他們在拚命掏空中國的同時,卻是苦待自已的人民。

2011年中國9.3%的GDP增幅中,至少有5個百分點來自於政府投資,這意味著未來政府隻有繼續依靠貨幣增發,才能保證政府投資的巨大需求,2009年初政府匆忙推出4的萬億投資盛宴,整個銀行體係向各類基礎設施項目和政府融資平台提供了20多萬億的信貸支持和融資擔保。資金泛濫保證了GDP的增長,但隨之出現的物價快速上升、通貨膨脹,讓沒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大多數老百姓苦不堪言!

補充[8]http://chenzhiwu.i.sohu.com/blog/view/257406496.htm

為什麽官方通脹率讓人懷疑?一個簡單的判斷辦法是拿中國跟美國的通脹率數據做比較。從2000年到2012年,中國CPI物價累計漲31%左右,而美國物價同期累計漲36%。按照這些數據,應該是這些年美元的貶值程度比人民幣更高,美元購買力應該下降更多才對。可是經常來往於兩國之間的人都知道,你感覺不到美元的購買力在過去十二年下降了多少,但今天一百塊人民幣能買的東西卻遠低於十二年前,老百姓感受到的人民幣通脹率不僅要遠高於美國通脹率,而且也遠高於官方公布的中國通脹率。

就筆者自己的經曆而言,一方麵這些年看到中美兩國官方公布的通脹率總是很接近,另一方麵眼睜睜地看到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同時感覺不到美元的購買力有太多變化。1986年我剛到美國留學時,在耶魯大學周圍吃一頓普通午餐要6、7美元,一件像樣的襯衣要20美元左右;26年後的今天,同樣的餐館裏同樣的午餐可能要花7、8美元,襯衣還是20美元左右。這二十幾年裏美國物價是有些上漲,但跟中國的實際物價漲幅沒法比,是數量級上的差別,一百元人民幣今天能買的東西隻是86年時的零頭。這些經曆告訴我們:中國的官方通脹數據值得懷疑。

補充【9】http://house.ifeng.com/detail/2015_02_25/50275719_0.shtml

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20年後呢?通過以下的科學計算,或許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1 基於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

未來基於過去的曆史和當前的情況而來,但對未來做預測卻一向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因為未來永遠會有影響你預測結果的事情發生——對於未來,你唯一確定的就是它的不確定性。

1980年到今天,34年時間裏,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22.45%,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11.9%——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們大致可以算出兩種模式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2 基於1997年以來的數據預測

老實說,基於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有些太猛烈了——這是中國未來的經濟萬萬難以承受的。

實際上,自從朱鎔基總理上台之後,中國中央銀行開始與國際接軌,中央政府不能隨便向中央銀行伸手了(但可以通過財政部來發行國債),極大程度上杜絕了貨幣供應以超過20%的速度猛印的時代。

整體而言,無論是真實通貨膨脹率還是貨幣發行速度,都已經大大降低。我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計算出來1997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 年增長率約為16.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7.3%。基於這一數據,我們再次可以預測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整體而言,這個數據比較接近1998年以來的整體通貨膨脹情況,但客觀說,這一數據仍顯偏高——如果我們的貨幣政策未來一直按照這種方式來持續,恐怕中國的經濟很難承受得起,而且貨幣也不會隻是這樣的一個貶值情況,很有可能會出現突然的、劇烈的貶值。

3 基於2012年年底以來的數據預測

大家知道,2012年底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上任以來,經濟上不再強調貨幣刺激,而是希望通過市場結構改革來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所以2012年到2014年9月份的貨幣供應量數據和通貨膨脹數據,都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計算出來2012年底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6.3%。我們不妨用這22個月的數據,來預測一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老實說,這個數據與上麵的數據區別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個過渡時期,這種通貨膨脹持續下去,民眾依然是很難接受的。

當年的萬元戶那是富豪啊,現在有個5萬元,40萬元能算富豪嗎?我認為至少相當於100萬元。現在的100萬,估計到那時會以億計了。

4 基於更穩健和謹慎的貨幣政策

我們在這裏采集了英格蘭銀行、日本央行和美聯儲幾十年來的貨幣供應量(歐央行的時間太短)和經濟增長率的相關數據(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在 5-8%,經濟增長率約在2-4%,真實通貨膨脹率3%左右),然後與中國目前的貨幣供應量和經濟增長率對比——中國的貨幣供應增長率和GDP增長率仍然是遠遠高於他們。

如果我們采用更穩健和謹慎的貨幣政策,至少未來10年我們的貨幣供應量年增長率應該降低到10-12%左右,而經濟增長維持在6-7%的水平,真實通脹率維持在5%這種略高於西方國家過去30年的水平即可。

5 各種意外

總結下來,我的意思是想告訴大家,如果在政治基本保持穩定、經濟相對平穩過渡的情況下:

如果按照購買能力計算,現在的100萬元,在10年之後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於今天的32萬元到62萬元之間;在20年後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於今天的11萬元到45萬元之間。

如果按照占貨幣發行量的比例計算,現在的100萬元,在10年之後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於今天的13萬元到35萬元之間;20年後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於今天的2萬元到19萬元之間。

當然,我個人希望的是最後一種情況,因為這種情況最平穩,可能民眾的接受度也最高。但請諸君務必記清楚我說到“政治基本保持穩定、經濟相對平穩過渡”這個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了這個前提條件,我說到的這些數據都沒有太大意義。正如1991年的俄羅斯盧布貶值一樣,你現在的100萬元很有可能會突然間一文不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