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深度:金希教論韓國的戰略選擇

(2023-11-22 01:12:24) 下一個


韓國光雲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校東北亞文化產業係教授金希教(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郭至君)談及中韓關係,當前有不少聲音認為韓國正在過度倒向美國,協同美國遏製中國,影響中韓關係發展。日前,中評社記者在北京大學專訪了來中國研修的韓國光雲大學教授金希教,請他就目前的中韓關係、中美關係、東北亞國際格局等問題發表見解。金希教對中評社記者表示,當前尹錫悅政府盲目追隨美國的策略並不是為了美韓關係一個健康的未來而做的明智選擇。他認為,韓國應當最大限度地運用基於國家利益的獨立戰略自主權建立朝鮮半島的和平體係,這既符合韓國依賴出口生存的經濟利益,又可以穩定國家發展,從而增強政治實力。“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和和平,是關乎公民最重要的生存權的問題。現在正是在朝鮮半島建立和平體製的最佳時期,因為美國的霸權地位正在受到挑戰,而中國則主張和平發展。全球南方正在崛起,推動多邊主義和多極化也在進行中。因此,我認為在堅持建立朝鮮半島和平體製這一基本原則下,現在是進行與美國和中國的政策對話的時機。”金希教說。

  金希教,韓國光雲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校東北亞文化產業係教授,韓國延世大學碩士,中國複旦大學博士(曆史係專業),曆史問題研究所研究委員,曾任《曆史批評》編輯委員。主要研究中美關係對東亞的影響和亞洲民眾的增長對國際關係的影響,現在關注東亞和平體製的構建。其代表作有:《掌櫃主義的誕生》(2022) 、《尋找我的46個問題》(2019)、《你好?中國!》(2014)等。

  以下是專訪全文:

  中美不是“新冷戰” 韓國不可盲目追隨美國

  中評社記者:從韓國學者的視角看,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美關係?您認為這是一種“新冷戰”嗎?

  金希教:我不認為現在是新冷戰時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美國的同盟國和以中國為中心的勢力相互衝突。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根本的結構性衝突,而是由於出現了追求新冷戰的政治勢力而導致的暫時性衝突。1945年以後,東亞的戰後秩序有兩個主軸,一個是美國把中國和俄羅斯組織成敵對陣營而建立的“舊金山體製”,另一個是從中美建交開始的全球供應鏈體係,我稱之為“基辛格體係”。現在的危機是因為美國試圖破壞“基辛格體係”,並回歸到“舊金山體係”這一單一體係。

  但我認為,美國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瓦解“基辛格體係”並回歸到一個全新的單一體係。首先,中美在經濟上有太多的互相依賴關係。美國不可能完全與中國脫鉤,尤其是這可能會直接導致自己國家工業的崩潰。另一個原因是,美國能動員其盟友封鎖中國的時機隻是暫時的。美國無法單憑自己的力量封鎖中國,所以嚐試動員盟友一起來封鎖中國,但現在美國沒有什麽可以提供給盟友的。

  以韓國為例,美國正在禁止韓國向中國出口高技術半導體,以延遲中國的半導體技術發展。但這種行為能持續多久,取決於美國願意付出的代價。美國目前僅僅是強製韓國承受損失,而沒有提供相應的補償。結果,韓國的企業已經開始對此表達不滿。據美國彼得森研究所的研究,自1970年以來,美國的製裁成功率僅為20%左右。如果沒有提供給盟友的補償,成功的可能性隻有10%。鑒於此,如果韓國政權發生變化,很有可能背離美國封鎖中國的政策。因為韓國的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當前,尹錫悅政府參與了美國的對華封鎖政策,導致韓國經濟嚴重下滑。澳大利亞也是這樣,政權變化後,其對華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所以,我認為現在不是新冷戰時代,而是由於各國出現了追求新冷戰的勢力,試圖將現有的戰後體係拉回到冷戰時期。新冷戰是否會真正到來,我們還不知道,這完全取決於中美之間的關係的發展。目前來看,中國對抗美國追求新冷戰的實力要比想象中強大得多。盡管受到半導體封鎖的影響,但中國僅用了四年就實現了7納米的自主生產。另外,“全球南方”也不希望新冷戰,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的合作也正在加速進行,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追求新冷戰的勢力隻會加速戰後體係的崩潰。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持續化?這是否會給其他周邊國家造成“選邊站”的壓力?

  金希教: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美國國內開始出現了“中國威脅論”,因為他們發現,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美國已經很難掌控中國,但那時的美國官方還沒有對中國如此定調。到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時,美國官方開始將中國明確定義為威脅,不僅是對美威脅,還威脅到世界,但這不是事實,中國隻是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不管美國是要與中國“脫鉤”也好,還是“去風險化”也好,我認為都不會成功,因為美國已經不具備這樣的力量。

  從當前國際格局來看,中美關係的走向有三種可能路徑:第一、新冷戰;第二、美國繼續延續“基辛格體係”,與中國合作共贏;第三、全球南方發展壯大,提出新的非同盟的合作路線。剛剛已經說了我的對第一點的判斷,即中美之間不會有新冷戰。第二個路徑則要看美國是否能承認中國的力量,我認為十年內還不會看到美國進行這樣的選擇,當然,明年底美國大選,如果特朗普再上台,那麽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巨變。第三個路徑則是比較長期的,我認為這是最好、最優的發展道路,美國應該加入與全球南方的相關國家共同發展。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看待尹錫悅總統強調的“價值觀外交”?有聲音認為,尹錫悅總統的“價值觀外交”其實就是靠向美國一邊的“陣營外交”,對此您怎麽看?

  金希教:尹錫悅的“價值觀外交”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盲目地跟隨美國,試圖複興“舊金山體係”的策略。韓國的保守團體可以分為經濟保守主義和安保保守主義。安保保守主義強調朝鮮的威脅,主打反共立場,他們更傾向於軍事對抗而非對話或妥協,並追隨以美國為中心的外交策略。尹錫悅政府的外交策略延續了這一傳統,並且相比之前任何時期的安保保守主義都更為極端。他們甚至使用了西方極右翼使用的種族主義,對中國的厭惡與這種策略高度相關。以前沒有任何政府完全與安保保守主義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可以說,尹錫悅政府的外交策略與韓國的國家利益大相徑庭,非常像新殖民主義式的外交。新殖民主義意味著沉溺於大國所設立的“自由”和“民主”等抽象概念,而非本國的利益,從而盲目跟隨大國的外交意誌。現在,尹錫悅政府的價值觀與美國的價值觀是完全相同的。他們認為,與美國在所有事務上站在同一立場,即代表韓國的國家利益。這種外交策略隻在20世紀70年代或冷戰時期才有可能選擇。這種誤判時代的外交策略不會持續很久,一旦美國選擇與中國和解或政府更迭,這種外交策略很可能立刻發生改變。

  中評社記者:今年是韓美同盟七十周年,您如何評價當前的兩國關係?有人說,中韓關係轉差是因為韓美同盟更加緊密而導致,您對此如何看?

  金希教:如前所述,中韓關係在尹錫悅政府期間的惡化是由於韓國順應了美國的對華政策。當美國試圖瓦解“基辛格體係”,轉而回歸到“舊金山體係”時,韓國的保守派政權緊隨美國的全球策略。樸槿惠政府部署了“薩德”反導係統,而尹錫悅政府則尋求經濟“脫鉤”,這完全是為了配合美國的保守反動策略。如今,韓國幾乎完全失去了戰略自主性。

  我認為,這種盲目追隨美國的策略並不是為了美韓關係一個健康的未來而做的明智選擇。盲目追隨美國的結果很可能是失去中國市場,還可能為朝鮮完成其核武器提供了時間。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韓國的公民很可能會質疑美國在韓國的存在意義。與過去不同,韓國現在有能力在戰略上與美國保持自主性。如果韓國經濟崩潰,而朝鮮的核武器體係得以完成,韓國社會可能反而會出現排斥美國的舉動。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僅考慮韓國的安保保守主義來進行外交策略,可能會導致其在朝鮮半島的策略產生重大失敗。

  中評社記者:在中美戰略競爭常態化、長期化的背景下,您認為韓國應該如何處理與這兩大國的關係?

  金希教:我認為,韓國應當最大限度地運用基於國家利益的獨立戰略自主權。韓國的國家利益可以有多種定義。但在當前時期,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可以簡單概括為建立朝鮮半島的和平體係。這既符合韓國依賴出口生存的經濟利益,又可以穩定國家發展,從而增強政治實力。尤其是,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和和平,是關乎公民最重要的生存權的問題。現在正是在朝鮮半島建立和平體製的最佳時期,因為美國的霸權地位正在受到挑戰,而中國則主張和平發展。全球南方正在崛起,推動多邊主義和多極化也在進行中。因此,我認為在堅持建立朝鮮半島和平體製這一基本原則下,現在是進行與美國和中國的政策對話的時機。

  尹錫悅政府自主改變對華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中美雙邊關係的好壞會即時影響韓國對華政策與態度,因此舊金山的“習拜會”非常重要。如果三年之後的韓國總統選舉是現在的在野黨執政的話,韓國對華的政策路線應該會改變,所以明年的國會選舉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

  美日韓三邊同盟不可能 需警惕陣營化對抗

  中評社記者:今年8月的美日韓戴維營峰會頗受矚目,在您看來,美日韓有可能在將來形成三邊同盟嗎?

  金希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一直努力構建中、日、韓三角聯盟體係,但這一努力一直未能實現。即使是保守政府,也很難在沒有對日本侵略戰爭進行反思的情況下推進與日本的聯盟。這是因為韓國的民眾認為,如果在沒有清算日本的侵略對韓國帶來的影響,刻意追求與日本建立雙邊聯盟可能將導致東亞再次遭受不幸。在尹錫悅政府執政期間,韓國民眾的這種觀念並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大多數韓國公民不希望半島再次爆發戰爭。因此,即使尹錫悅政府一意孤行推進與美日兩國的軍事聯盟,而忽略民眾的訴求,這種推進也很可能不會持續。如果這樣,韓國民眾很可能會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反抗美國在東亞的政策。

  當然,拜登政府和尹錫悅政府有可能忽視韓國公民的訴求,繼續推進實質性的軍事聯盟。但我認為這種努力也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它會麵臨中國的強烈反對以及韓國民眾的強烈反抗。目前,美國和尹錫悅政府都沒有能夠在不顧民意的情況下強行推進軍事同盟的的力量。但我認為,製造東亞的實質衝突並推向新的冷戰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這是東亞各國民眾最應該警惕的部分。

  中評社記者:您怎麽看待當前韓日之間的“穿梭外交”?

  金希教:中日韓彼此之間都是鄰居,民眾之間應該有良好的交往。但現在的問題是岸田內閣的軍國主義傾向,這令韓國民眾非常擔憂,也非常反對的事情,大家都不願意看到侵略戰爭重演。因此,如果岸田內閣的發展路線不改變的話,韓日之間的關係也不會真正變好。

  中評社記者:您是否擔憂目前東亞地區正在形成“美日韓”VS“中朝俄”這樣的陣營化對抗?我們應該如何淡化這種色彩?

  金希教:當然,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過去30年,東亞在基辛格體係下擴大了相互關係並持續和平發展。這種發展方向應當得以持續。我認為韓國需要采用最近由全球南方陣營提出的“積極不結盟”策略(positive non-alignment)。避免國與國之間的聯盟,而是采取針對具體問題的團結策略。對於朝鮮使用核武器的問題,我們可以與美國合作。而對於全球供應鏈的擴展,我們應該與中國合作。在朝鮮半島建立和平機製時,可以與中國和美國的某些進步勢力合作。韓國現在有這樣的實力。從擺脫美元、反軍事主義和多邊主義的角度來看,與全球南方聯盟的合作也是必要的。

  中韓雙方需摒棄民粹主義 設定共同目標加強交流

  中評社記者:您怎麽看韓國政府在談及中韓關係時強調的“互相尊重”?

  金希教:我認為,“互相尊重”講尊重也要講互相。韓國一些政客在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尊重中國了嗎?不能說在不尊重中國的前提下,要求中國尊重韓國。當然,中國的確指責過韓國,需要分清楚的是,中國在指責韓國政府還是韓國民眾?當前一些韓國民眾受本國媒體輿論的誇大誤導,認為中國是指責韓國民眾,不尊重韓國民眾,這樣的誤解以後要更加小心處理。

  現在民粹主義盛行,兩國在網絡上的“口水戰”很多,這個問題兩國都需要注意。文化總有共同共融的部分,兩國完全不必要因為服裝、泡菜等小事產生爭議,雙方都應該避免因為這種問題而導致兩國關係惡化。

  中評社記者:現在韓國年輕人對中國負麵印象很強烈,原因為何?將來要怎麽加強兩國人文、青年交往,減少彼此誤解?
 
  金希教:國家間的厭惡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殖民主義現象。人不應該相互厭惡,從邏輯上講對任何人和國家的厭惡都是錯誤的。沒有完美的國家、完美的人種。國家間產生厭惡,是因為受到了西方的殖民主義者所采用的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影響。當前,韓國社會蔓延的對中國暫時性的“厭惡”,與韓國國內沒有完全清算的殖民主義有關。日本侵略時期形成的殖民主義沒有得到完全清算,又加上美國權力的影響。美國以軍國主義的方式煽動對中國的種族主義。不幸的是,因為尹錫悅政府主張殖民主義與安全保守主義,這種現象愈演愈烈。

  當然這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韓國青年的殖民性也不容忽視。韓國雖然采取了代議製民主主義的製度,但是沒有對殖民主義進行徹底清算。在代議製民主下,人民不關心對殖民主義的清算,而青年人享受代議製所帶來的自由,因此青年人很容易被韓國保守媒體的種族主義的言辭所迷惑。當然,這並非比較中美兩國孰優孰劣。對國家進行優劣劃分本事就是一種種族主義。現在很多韓國青年對中國表現出的厭惡,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種族主義傾向。

  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兩國需要做些什麽呢?就像“基辛格體係開”始時一樣,單純增加人際交流或人文交流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的。兩國青年的交流要超越戰後的體係,要在共同的目標下加強交流。如果這一目標無法實現,那麽東亞地區可能將麵臨相當長時間的衝突時期。

  新時期兩國青年的交流要與在二戰後的體係下交流有所不同,過往的交流模式重視“量”而忽視交流的“質”,這樣做所帶來的負麵效果在過去四年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現在要創造新時代的交流。要進行反對彼此仇視和種族主義的交流,進行抵抗殖民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學術交流,並建立學術共同體。

  (本專訪為2023年中評智庫韓國係列深度專訪之一,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