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總理文章解讀:新常態、新指數

(2015-11-22 12:18:31) 下一個


李克強總理(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李克強總理2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見莫迪時,這位印度總理說:“我剛剛看到您在《經濟學家》年終特刊發表文章談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莫迪的讀後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外界對中國政府改革決心的肯定。

      在這篇題為“中國的經濟藍圖”的文章中,中國總理向世人傳遞了重要信息:從量化擴張到提質增效,中國政府衡量經濟表現的標準已經發生轉換。

      在文章中,李克強總理坦承,結構性改革的“一個副產品是,經濟運行狀況同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等衡量指標之間的關聯係數在發生著變化”。

      眾所周知,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銀行貸款是“克強指數”的重要構成指標,這個指數最初由《經濟學家》提出,源自李克強主政遼寧期間評估當地經濟狀況的方法。如今,李克強總理在同一家雜誌上,以進化的觀點論述相關指標,可謂與時俱進。

      正如文章所說,中國政府如今“更加關注社會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這些被外界稱作“新克強指數”的指標,顯然更合乎經濟新常態的要求。

      澳大利亞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郭生祥說:“近年來中國改革成效顯著,服務業迅速擴張,占GDP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這種情況下,舊有衡量標準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弱化,不能準確反映中國經濟新常態。”

      他認為:“‘新克強指數’在傳統指標基礎上,強化了就業、收入和環保等元素,實際上是強調了經濟效益,這體現了與時俱進,保持政策引領力的施政風範。”

      指數進化的背後,是堅定的改革決心;新常態的實現,需要高度的發展智慧。

      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中國經濟麵臨顯著減速壓力。是開啟流動性閘門,回到輕車熟路、粗放發展的老路上去,還是迎難而上,闖出一片立足內需、創新拉動、可持續發展的新天地?

      對此,李克強總理給出了明確答案:“小修小補隻能應付一時:本屆政府沒有推行量化寬鬆,也沒有采取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措施,我們作出了推動結構性改革的抉擇。”

      顯而易見,中國政府不會應一時之急,采取有礙改革全局的權宜之計,而是決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性,繼續推動結構性改革。

      如今,在新舊指數迭代的同時,中國經濟的引擎正加速新舊轉換。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指引下,以“互聯網+”為先導的“雙創”熱潮正深刻重塑中國經濟麵貌,加速新興行業成長、傳統行業升級,創造無窮商機。

      在“簡政放權”的自我變革下,中國政府破除固有體製慣性與惰性,放管結合,強化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讓市場發揮作用,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最佳平衡。

      當然,改革不是無痛的,往往會犧牲短期增長,造成行業間冷熱不均、分野加劇,導致相關經濟指標放緩。但從長遠看,這非但不是壞事,反而說明調結構見了實效。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文章中所說:“中國經濟從‘求快求大’到‘求優求精’的轉變是一件好事。不然我要開始擔心各項改革措施是否真的取得成效了。”

      中國總理的自信,既源自中國經濟的巨大體量,源自中國政府對全局的掌控能力,源自中國社會強大的改革共識;也源自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源自中外資源要素高度融通的潛力。

      正如李克強總理寫到的那樣:“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將中國製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同發達經濟體的高端技術相結合,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優價’的裝備,幫助他們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以供給創新推動強勁增長。”

      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中國決心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各方共贏的國際合作,提高全球範圍配置資源的效率,消除全球市場壁壘和門檻,填補發展鴻溝,激活被長久壓抑的市場需求。

      李克強總理的文章透露了中國政府推行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描繪了中外合作的前景與路徑。文章所展現出的改革、合作願景,務實而不乏雄心,描繪了不同於以往的嶄新發展藍圖。

      這個藍圖不單屬於13億人,也將造福數十億人,為世界經濟複蘇提供長久的新動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