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主題:中共曆史研究的若幹難點熱點問題 之六:朝鮮戰爭問題 ZT

(2007-05-12 12:34:50) 下一個
主題:中共曆史研究的若幹難點熱點問題 之六:朝鮮戰爭問題

[史海鉤沉] 六、朝鮮戰爭問題

朝鮮戰爭曆史的研究,是當代曆史、中共曆史研究進展最多、成果最多的一個領域。原因在於檔案的解密。從七十年代開始,相關國家陸續解密檔案,首先是美國、英國。九十年代初俄羅斯檔案也大量解密,這使得朝鮮戰爭曆史的研究有很大突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也開始陸續公布了一些檔案,比如《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軍事文選》、《毛澤東外交文選》、《周恩來軍事文選》、《周恩來外交文選》、《彭德懷軍事文選》收入了部分相關文獻,軍科院編寫了《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戰史》,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了《毛澤東傳(一九四九——一九七六)》、《周恩來傳》,披露了一些材料。

還有一個原因,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宣告結束。冷戰成為曆史,冷戰史便越來越進入曆史研究者的視野。國際學術界一個比較共識的看法認為,冷戰開始的標誌就是朝鮮戰爭,研究冷戰的起源,就不能不研究朝鮮戰爭。因此,朝鮮戰爭的研究最近這些年進展很快,成果也很多。

這裏主要介紹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朝鮮戰爭緣起的研究。以前大陸傳統的說法是,“美帝國主義指使南朝鮮李承晚匪幫首先發動全麵內戰”。其實在國外,這種觀點一開始就被否定,現在中方的學者也都非常清楚這一點了。中國專家已經對這個問題作了係統研究。這個問題要從雅爾塔體係講起。雅爾塔體係的實質,是東西方戰勝國對法西斯國家失敗所造成的空間進行填補,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有專家認為,雅爾塔體係的建立使蘇聯在戰後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安全利益得到了保證,至少在斯大林看來,蘇聯在戰後世界的勢力範圍是通過西方盟國的國際協議的形式固定下來的。出於維護雅爾塔體係的考慮,蘇聯對外政策也有必要建立在與西方合作的基礎上。根據《雅爾塔協定》,戰後朝鮮並不是由美國和蘇聯分別占領,而是由美、蘇、中、英四大國共同托管。然而,金日成不滿意這樣一種格局,他要完成朝鮮半島的民族民主革命,當時隻有一半完成了,另一半沒有完成。所以,金日成及朝鮮勞動黨醞釀了一個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的軍事計劃。毫無疑問,這個計劃沒有斯大林的支持,是不可能實施的。一九四九年,金日成不斷跟斯大林提出這個計劃,但是斯大林不同意。有研究者分析,其原因一是戰後蘇聯經濟的恢複和發展麵臨十分艱巨的任務,需要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二是(也是更重要的)斯大林根本不願意跟美國人直接交手,因為他知道朝鮮戰爭一打起來的話,就不是南、北朝鮮的問題,而是蘇、美之間的問題了。朝鮮方麵曾經試圖取得中國方麵的讚同和支持,但是,毛澤東同樣也不讚成朝鮮對南朝鮮實施軍事行動。一九四九年九月,毛澤東在同朝鮮代表會談時表示,這種軍事行動尚無有利的形勢,同時中國軍隊也在忙於國內戰爭,難以他顧。的確,1949年秋天,中國國內的戰事還沒結束,十月份以前,西南、西北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更不要說台灣問題了。

但是,一九五〇年一月,斯大林改變主意,同意了金日成實施解放朝鮮半島的計劃。斯大林改變主意的原因是什麽,迄今為止還缺乏權威的文獻檔案揭示。一些研究者作了觀點並不一樣的分析,其中把《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作為重要背景的見解值得十分注意。一九五〇年一月,訪問蘇聯的毛澤東經過同斯大林的談判,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蘇聯歸還中國的旅大海軍基地和中長鐵路。旅大是蘇聯海軍在遠東的唯一出海口和不凍港,按照條約歸還中國後,蘇聯海軍遠東艦隊顯然需要尋找新的出海口和不凍港。斯大林完全可以預見,在朝鮮半島爆發一場戰爭,無論其結局如何,都將保證蘇聯在遠東設定的戰略目標——獲得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在戰爭勝利的情況下,蘇聯會控製整個朝鮮半島,其南部的港口如仁川和釜山,完全可以替代旅順和大連;即使戰爭失利,由於東北亞局勢的緊張,會使得中國要求蘇軍留駐旅順、大連。作為利益置換,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提出的解放朝鮮半島的軍事計劃。這個分析和推論,我以為是很有道理的。斯大林還提出,這個問題應當由中國和朝鮮同誌共同解決。不過,在金日成看來,斯大林同意了,毛澤東還能有二話嗎?後來的事實果真如此,盡管毛澤東一開始還不大相信:斯大林是否真的同意?一旦證實後,毛澤東當然隻能讚成而不便反對了。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開始了朝鮮戰爭。事情的真相在國際上早已為人所知。一九八六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澤東著作選讀》,其中有關朝鮮戰爭的注釋,說法不同於過去:“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戰爭爆發。”沒有涉及戰爭爆發的原由。《毛澤東著作選讀》當然是官方出版物,編輯者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注釋的說法也就有了鮮明的官方色彩。不過,官方盡管向事實靠攏了一步,恐怕很大程度上出於外交考慮,卻無論如何不再捅破這層窗戶紙。倒是中國的研究者個人,把這個國外世人皆知的“秘密”告訴給了國人。

一九九七年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百年潮》雜誌創刊號,發表《一九五〇年解放台灣計劃擱淺的幕後》。這個原因就是因為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國承擔出兵援助任務,從而停止了原定這年解放台灣的計劃。文章引人注目的是,依據史料,對朝鮮戰爭的真正來由作了詳細交待。結果,引起了一場風波。主管外事和主管宣傳的高層人物分別批示,有關部門約見雜誌主管單位、主辦單位負責人,《百年潮》雜誌更是挨批、作檢查,差點沒受處分。其實,關於朝鮮戰爭的由來,在國內史學界早已不是什麽秘密,恐怕一般公民也有不少知情。

對朝鮮戰爭的研究,國內最有水準的著作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沈誌華教授的《毛澤東、斯大林與韓戰》。這本書本來想在內地出版,但未獲批準。令人費解的是,這本書居然在二〇〇三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再版,還被新聞出版署列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的重點圖書,書名稍有改動,叫《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另外一本書,其中內容也涉及朝鮮戰爭,是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楊奎鬆教授的《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楊奎鬆就是前麵介紹的《百年潮》那篇文章的作者。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評估,這也是學術界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第二個問題比前邊的更敏感。九十年代以來,除了人們熟知的“愛國主義的勝利”、“國際主義的凱歌”的結論外,學術界對於抗美援朝戰爭得失的評估,看法很不一樣。一種觀點認為得失相當,整個抗美援朝打完了以後既沒有失去什麽,也沒有獲得什麽,其理由是交戰雙方最終都回到了三八線。另一種觀點認為失大於得,主要對中國來講,付出遠遠超出了獲得。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不好做簡單的比例估計,最好做一些比較具體的分析,看“得”得在什麽地方,“失”失在什麽地方。

有研究者認為,中國在三個方麵即軍事、經濟和政治上都付出了巨大代價。軍事方麵:整個抗美援朝爭,中國誌願軍兵員損失共計四十二萬六千二百人,包括陣亡、負傷、失蹤、因傷病致死四種情況。誌願軍跟美軍的兵員損失是二點六二比一,差不多接近三個人比一個美軍,損失的代價遠遠超過了美軍。經濟方麵:中國消耗的作戰物資五百七十餘萬噸,支出軍費六十二億人民幣;按照一九五〇年的設想,一九五一年中國的軍費開支要從一九五〇年占預算總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三點六降到百分之三十,結果不僅沒有降,反而漲到了百分之四十五點**,影響和擠壓了國內經濟的恢複,同時使得中國更多地在經濟上依賴於蘇聯和東歐。政治方麵:最大的代價就是解放台灣的計劃擱淺了,因為不可能實施原來的作戰計劃。朝鮮戰爭之前,杜魯門已經準備放棄台灣了,對蔣政權表示失望。當時第七艦隊已經開回夏威夷了,朝鮮戰爭一開打,美國第一個行動不是出兵朝鮮而是派第七艦隊重新進入台灣海峽。最關鍵的是聯合國通過決議製裁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