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信仰與性格

(2007-12-29 21:44:35) 下一個

 

            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性格使然。處於不同的文化環境,表現形式可能會有所不同,從而掩蓋性格決定論之說。

生而為歐美白人,但凡性格崇尚傳統、抵製新生事物者,必然信耶穌。生而為國人,但凡性格崇尚傳統、抵製新生事物者,必然與宗教無緣。性格雖同,文化背景迥異,故自外觀之,判若天淵;而自內察之,並無二致。

            生長中國、成年而後移民歐美者之信耶穌,與歐美土著之信耶穌,所信仰者雖同,其所以信仰者實異。

            生長中國、成年而後移民歐美者之不信耶穌,與歐美土著之信耶穌,所信仰者雖異(無所信仰,也是一種信仰),其所以信仰者實同。    

趨時尚、善鑽營之國人,倘若生長於50年代,必然學俄語,穿布拉吉,盼望中國之明日有如蘇聯之今日;倘若生長於80年代,則必然學英語,穿牛仔褲,盼望中國之明日有如美國之今日。

            趨時尚、善鑽營之國人,在國,必信馬列;去國,必信耶穌;入歐美而不得留之際,則必信法輪。

            捫心自問,柞裏子既不趨時尚,亦不善鑽營。雖然如此,卻絕無藐視、鄙視,或者敵視趨時尚、善鑽營者之意。

原因何在?曰:世界是趨時尚、善鑽營者締造的。不趨時、不鑽營者,於人於己,皆一無所成。

            趨時與鑽營,難道不與儒家清高的傳統背道而馳麽?與清高的概念背道而馳,不錯。儒家當真崇尚清高?未必。充其量隻是一場誤會。何以言之?且看司馬遷如何談論趨勢與鑽營。

            視司馬遷為儒家炒作第一人,應當無可爭議。司馬遷不僅為孔子樹碑立傳,而且為孔子弟子樹碑立傳,不僅為孔子弟子樹碑立傳,而且為後世的儒家樹碑立傳。把孔子抬舉到與諸侯王等同地位的,是司馬遷;“儒林傳”成為正史不可缺少的部分的,也是司馬遷。所以,據司馬遷之見而看儒家傳統,應當不會流入朱熹之流的儒家修正主義。

            司馬遷怎麽看待趨勢與鑽營?司馬遷的《史記》裏寫過這麽三個人物。一個有名有姓有傳,兩個無名無姓無傳。有名有姓有傳的人物姓叔孫,名通,秦朝的儒生博士。秦始皇坑儒,叔孫通不在被坑之列,可見政治嗅覺靈敏、兩條道路分明。秦二世之末,眼見天下大亂,一籌莫展,召集博士儒生列席政治局會議以商對策。叔孫通在會上作浩氣凜然的長篇發言,博得秦二世的賞賜,可見政治立場堅定、革命鬥誌昂揚。下會之後,感覺不妙,立即溜出京師鹹陽,投奔造反派領袖楚懷王。楚懷王失勢之時,叔孫通已然立在項羽麾下。項羽烏江自刎之際,叔孫通即刻投降劉邦。劉邦楚人而討厭儒服,叔孫通於是改衣楚人之短裝。可見叔孫通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的功夫一流。

            從秦二世那兒逃出來的還有一位叫做伏生的博士,臨走之前竊取官藏《尚書》一部,可見伏生雖然也能見機行事,畢竟是隻能吃碗技術飯的陋儒、小儒。叔孫通的開溜不同,儒家經典一概棄之如棄弊履,卻帶著百十來號弟子一起逃亡。可見叔孫通絕不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腐儒,而是意識到人的因素第一、擅長搞思想工作的革命活動家。

            劉邦由一個小混混兒當上皇帝,眾哥們兒在朝廷上坐沒坐像、站沒站像,整天為爭功搶位吵鬧得沒完沒了。劉邦不厭其煩,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叔孫通看到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上書劉邦,請定朝儀。劉邦聽了憂喜參半。喜好說。憂什麽呢?嘿嘿!生怕自己出洋相,一個勁兒叮囑叔孫通別搞得太複雜了。叔孫通心領神會,一連說三個“沒問題”。不過,雖說簡單易行得沒問題,就劉邦手下那幫無業遊民?恐怕還是得先搞個示範才成吧?叫誰示範,現成的有百十來號跟隨叔孫通的儒生弟子在。不過,還不夠,還得再找幾個。再說,這套朝儀可是打著孔老二的旗號出爐的,能找幾個魯國的儒生來豈不更加道地麽?

            於是,叔孫通來到魯國招聘賢良。積極響應的不少,不足為奇,那可是條當官的捷徑啊!卻也碰了兩個軟釘子,這就引出那兩個沒名沒姓沒傳的人物來。因為是魯國的兩個儒生,於是後世人稱之為“魯兩生”或者“魯二儒”。這兩人拒絕接受叔孫通的邀請:你叔孫通跟主子都跟過十來個了,你也配談什麽朝儀?如今戰亂剛剛結束,百廢待興,就來搞什麽粉飾太平的把戲。可笑!你滾蛋吧!別玷汙了我的衣袖!嘿嘿!兩位不識時務的憤青嘛!叔孫通不與魯兩生一般見識,掉頭就走。反正願意應聘的大把的是,又不缺你這兩人!

            果不其然,沒這魯兩生,叔孫通的示範照樣大功告成。劉邦見了,龍顏大悅,吩咐手下那幫無業遊民依樣畫葫蘆。但見那幫家夥一個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劉邦發一聲感歎:當皇帝原來如此威風!哈哈!

            這聲感歎當然不會白發。叔孫通從而成為有漢一代第一任奉常。什麽是奉常?中央高級黨校校長?中央馬列主義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隨你猜,嘿嘿!方正都差不多。

            司馬遷怎麽評價叔孫通?“希世度務,製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拙,道固委蛇’,蓋謂是乎?”

            說白了,就是說叔孫通堅持反對教條主義,堅持“不管白貓黑貓,逮著耗子就是好貓”的實用主義,不愧是與時俱進的、偉大的馬列主義導師。

            司馬遷怎麽評價“魯兩生”?嘿嘿!未著一詞。倘若不是有陶淵明寫了篇《魯二儒》的詩章,恐怕不會有人費勁把這兩人從叔孫通的傳記中翻出來看一眼。陶淵明是什麽人?雖然不忘鑽營卻又不善鑽營的腐儒。倘若不會做兩句詩,倘若不是家裏有田園等著他去經營,也就是整夜泡在酒吧裏使酒罵座的憤青。

            讀完叔孫通的故事以及司馬遷的評價,相信所有在國入黨、出國信教的國人,都可以挺胸昂頭,高喊一聲:“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

            總之,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性格使然。人各有誌、人各有性,未可強求,何可強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華芙貓的牢騷 回複 悄悄話 寫文拙評了您的文章,不知道您覺得我看懂了沒有?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ulture&MsgID=275338
謝謝指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