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星星的博客

★一顆美麗的亮晶晶的星星★
正文

村上春樹新書影射日本罪惡

(2007-09-30 13:55:48) 下一個



  村上春樹是位高產的作家,2004年寫出新長篇《天黑以後》,日前被“禦用翻譯”林少華引譯到中國。該書責編沈維藩告訴記者,村上春樹在這部小說裏暗藏了玄機,他通過一位中國女孩在日本的遭遇,影射了日本對中國犯下的罪惡。“除了《挪威的森林》,他的其餘小說一直在寫日本民族的‘惡’,早期是抽象的,現在是形象的。”

  據沈維藩介紹,村上春樹對中國人是很有感情的,他讀書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中國同學,和他們保持著很友好的交往。1993年的時候,他曾經來過一次中國,去了東北和內蒙古,回到日本後寫出了《奇鳥行狀錄》。“但後來就沒來過,據說是因為他吃慣了日本本土菜,到中國吃不慣。”

  在村上春樹的小說裏,也經常出現中國人的身影,如《且聽風吟》中傑氏酒吧的老板傑,傑話語不多但善解人意、富有愛心,又有幽默感——“他雖說是中國人,日語卻說得比我俏皮多了”。還有《去中國的小船》中的中國老師、中國女孩和中國推銷員,中國女孩是“我”打工時碰上的十九歲女大學生,“說長得漂亮也並非不可”,並且“幹活非常熱心”,“我”誠懇地向她表示“和你在一起我非常愉快……覺得你這個人非常非常地道。”

  沈維藩告訴記者,村上春樹一直接受西方的思想,幾乎不看日本書,隻對戰後反思戰爭的作品有興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隻要細細讀,就會發現他對日本的曆史和現狀充滿了憂慮。

  在一次與心理學家的對談中,村上一再強調日本戰後“盡管進行了許許多多重建,但本質上絲毫沒有改變”,沒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清算,沒有將那場暴力相對化,反而采取了一種“曖昧”以及“狡猾”和“偽善”的態度,因而他對日本日後的走向懷有深刻的危機感,並且是從29歲開始寫小說以來就懷有的。

  “他很有勇氣,幾乎每部作品都在描寫日本社會的罪惡,但他又不敢明講出來,隻是巧妙地將他的思想隱藏在每個精彩故事的背後,讓讀者自己去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