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盛世 王者歸來

談天說地,縱觀世界風雲;指東道西,見證中華崛起。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中華崛起 的曆程。
正文

【原創】東北亞共同市場對韓國的巨大誘惑

(2005-11-22 16:54:49) 下一個
【原創】東北亞共同市場對韓國的巨大誘惑


新聞鏈接:龜兔賽跑,韓國對華貿易威脅日本


【原創】在亞洲,中日韓聯合起來本來是可以成為與北美及歐盟鼎足而立的地區政治經濟巨人,但由於日本右翼勢力坐大,日本在國際關係上全麵倒向美國,並寄希望於借助美國實力遏製中國崛起,保持其亞洲經濟的領導地位,這種前景已經變得越來越不明朗。

中國本來也希望通過中日韓的經濟三角實現自己的崛起,所以自鄧小平以來中國的三代領導人都盡量設法改善和日本的政治關係,在一係列問題上,尤其是釣魚島和曆史問題上,盡量保持低調以免影響中日關係,希望日本認清其長遠利益是和亞洲國家密不可分的,中日連手再加上韓國在各方麵都不輸於美國和歐盟,但這種希望在小泉及後小泉時代已經基本破滅。中日對立的代價對兩國都是巨大的,日本社會也許有朝一日會理解,但決非今日,恐怕也不是三年五載。所以,中國目前基本上已經放棄經營中日韓經濟三角,代之以向東南和東北兩翼發展。

中國和東盟的經濟一體化已經不可逆轉,而在東北亞,拉俄羅斯來經營東北亞經濟一體化也已強勢啟動。這裏我們需要首先強調一下俄羅斯在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重要性。首先,俄羅斯給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是某些中國所不具備,和中國互補的因素,其中軍事實力和能源輸出能力是中國在短期或中長期都難以具備的實力,而這兩項恰恰是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和物質基礎,其重要性由於美國單邊主義勢力動輒使用武力加強對世界石油資源的控製而變得更加明顯。其次,對俄羅斯來講,借助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發展東部對於其重新崛其也意義重大,尤其是其西部歐洲部分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圍堵的情況下,俄羅斯傳統的重歐輕亞政策正在借其石油輸出能力逐步修正。

那麽韓國的重要性表現在哪裏呢?很顯然,如果日本和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沒有問題,韓國也許會變得無足輕重,至少不會變得象今天如此重要,單憑韓國的經濟實力並不能使韓國成為中俄眼裏對抗美國的重要砝碼,所以韓國的重要性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的因素。具體說來,就是由於日本和中國政治關係逐步惡化並且由於小泉的強硬路線而沒有改善的跡象,以及一個敵視中俄的日美軍事同盟不但沒有削弱,反而進一步加強。拆散美日韓同盟並進一步拉韓國對抗美日同盟也就成了中俄的不二選擇。

關於韓國“脫美入亞”的必然性,本人在 <<中俄軍力覆蓋朝鮮半島,迎接韓國脫美入亞>> 一文中已有提及,但對韓國“脫美入亞”的動因,亦即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為何對韓國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一關鍵性的問題並沒有過多涉及,這是本文的重點。

一。韓國落後日本有其曆史因素

<<龜兔賽跑,韓國對華貿易威脅日本>>一文中對韓國和日本一個是龜,一個是兔的比喻似有道理,但本人認為並不恰當。因為本人認為,韓國落後日本並非是由於先天性的“慢”,而是有其曆史因素,這一點和中日之對比非常相似。

以二戰為分野線,二戰以前的日本早已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而韓國則經曆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沒有理由認為日本會把自己賴以實現對韓國和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並在二戰初期把西方工業國打的落花流水的技術能力傳輸給韓國。所以韓國和中國一樣,在二戰後的起點都大大落後於日本。

二戰後日本在美國的保護下經曆了幾十年的幾乎不受任何幹擾的和平發展;相反,朝鮮半島一開始就被分成兩塊,並迅速變成美國和中俄較量的前沿陣地,韓戰對南北雙方的打擊都是災難性的。韓戰結束後南北隨即成為美俄冷戰前沿,政治和經濟的發展都受到極大製約。與此同時,日本卻在韓戰和在以後的越戰中大發戰爭財,再加上二戰前日本工業技術本來就具備的優勢,韓國和日本在起點上的差距如此懸殊,是顯而易見的。本人認為,韓國經濟的起跑時間比日本要晚大約二十年,如果考慮到戰前工業技術實力的差距,還要再加上至少十年。所以,韓國的經濟真正起飛比日本至少晚了三十年,這相當於戰後到現在超過一半的時間。但韓國在其後的高速發展證明,韓國不僅不是“龜”,可能是跟日本不相上下,甚至更快的“兔子”。

二。韓國在地理因素上對日本具有某種優勢

在核武器時代,同為夾在中美俄三個核大國中間的韓國和日本並不具備向任何一個具有巨大戰略縱深和戰爭潛力的核大國叫板的資本,韓國應該對此心知肚明,隻是日本的帝國夢不僅沒有被二戰的徹底失敗打碎,反而由於其經濟實力的提升死灰複燃,而且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有越作越深的趨勢。日本之所以無法從帝國夢的迷思中清醒過來,至少部分原因是由於其島國的封閉性決定的。日本島國的地理特征從曆史上曾經起到保護日本的作用,但在核武器時代,這種保護作用如果不是完全消失,至少已經大打折扣,尤其對於中美俄三個核大國而言。相反,島國的地理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成了不利因素,那就是缺少陸地通道的弊端也許終究會成為日本繼續發展的製約因素。

所以,如果剔除政治上的因素,韓國其實對日本具有某種地理上的優勢。但由於兩韓的分立,這種地理上的本來的優勢不僅沒有得到發揮,隨後的韓戰和冷戰反而更進一步把兩韓變成東西方對峙的前沿。韓國的地理位置反而成為製約韓國發展的障礙,對此韓國人肯定比我們理解得更深。

冷戰結束後,兩韓統一的進程依然受製於政治因素。決定兩韓統一進程的最大外部因素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的冷暖在冷戰結束後更直接地反應在兩韓關係的起伏上,朝鮮核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於將來兩韓統一和經濟發展的前景,韓國目前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麵臨艱難的選擇。韓國的選擇有兩個,要麽留在美日軍事同盟裏,繼續和中朝俄對峙,要麽擺脫美日同盟,“脫美入亞”。但目前的國際關係現實決定了韓國如果想擺脫先前的困境,其實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脫美入亞”,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韓國選擇留在美日同盟中,在目前美國保守勢力依然極端敵視中國的形勢下,中國不會允許兩韓統一,這是韓戰打出來的結論,沒有什麽疑問。退一步講,就算中國允許韓國在不解除美韓軍事同盟,允許美國繼續在統一後的朝鮮半島保留駐軍的情況下吞下朝鮮,整個朝鮮半島依然改變不了中俄和美日對峙前沿的地位,隻不過前沿向前推進一點。同時,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將直接麵對充滿敵意的中俄兩個核大國。如此以來,韓國借統一後打通陸地通道,發揮地理優勢的設想不僅更難以實現,原來和中俄相對友好的氣氛也被一掃而空。

相反,韓國擺脫美日軍事同盟則為未來兩韓統一和經濟發展打開了一個無限的空間,和中俄的陸地通道將暢通無阻。中國的巨大市場和無限的人力資源以及俄羅斯的穩定石油供應為韓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將提供比現在大得多的動力,中俄聯手的軍事實力亦可以保障朝鮮半島的安全。

三。統一的朝鮮半島發展潛力將直追日本

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從總的國土麵積上講並不比日本小多少,而半島本身的資源卻比日本豐富得多,再加上打通和中俄的陸地通道以後,二者的資源都可以非常容易地進入朝鮮半島,一個和中俄和睦相處的統一的朝鮮半島在擺脫了國際政治因素後其發展潛力將不在日本之下。

更重要的是,韓國和朝鮮人民的強烈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將為統一後的朝鮮半島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被日本殖民統治半個多世紀的奇恥大辱和同為夾在中美俄三個核大國中間的現實注定了韓國的趕超目標必是日本。韓國人對日本人絕不服輸的心理在日本人能造什麽,韓國人也要造什麽上麵表現的淋瀝盡至。現在再看胡錦濤和盧武鉉會麵時,正式透露的這兩個重大的數字,即中韓原定在2008年才實現的雙邊年貿易總額1000億美元,可望今年內實現,和爭取在2012年達到雙邊年貿易總額 2000億美元,分明是在暗示中國將在合作互利的前提下,力助韓國趕超日本。

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就是為韓國劃好了這麽一幅趕超日本的藍圖。這個藍圖既滿足了韓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滿足了兩韓追求統一的民族情感,還提供了兩韓趕超日本,洗脫曆史恥辱的機會。如此藍圖不對韓國有吸引力才是最不可思議的事。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美國的態度。從直覺上,由中俄推動有利於中俄的事當然也是美國要極力阻撓的。但在兩韓經濟整合和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這一問題上,由於美國的利益和韓國背道而馳,美國已漸失去對朝鮮半島局勢的控製能力,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過分依賴軍事實力的做法在麵對中俄聯手共同向朝鮮半島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已經沒有施展的市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