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

談談文學城文化走廊裏的新鮮事兒
個人資料
正文

隻談家國不談戲

(2013-10-07 21:14:35) 下一個

要談家國,就不能不提古人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實呢,這句話不是原話,隻是一種凝煉。原話在《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如果再往前,可以追溯到《孟子》。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與天下國家相關的說法,還有明朝顧憲成的半幅對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與開篇之“齊家、治國、平天下”遙相呼應。

好了,書袋就掉到這裏,下麵爭取不再掉書袋。

這裏要指出的是,古人這裏所指的天下國家,與現代意義的家庭、國家等概念,並不對等。現今人們對於家、國家的概念和觀念,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定義和解釋。字還是那個字,詞還是那個詞,但含義變了。如果用西方這些定義去解構古代中國社會關係行為道德等,其辨識聽上去可能也言之鑿鑿,其結果看上去可能也冠冕堂皇,但實質上是拿著驢唇去對馬嘴,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說到天下國家,那就先看看周朝。那時周天子君臨天下,實行分封製,封土建國。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數以百計。在諸侯國內,諸侯再分封士大夫以地,該封地叫做“家”。“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這裏的順序不可搞錯,是由“天下”,而“國”,而“家” —— 天下國家。這應該是“家國同構”說法的本源。近代也有人斷言說:“家與國家的關聯性在於天下是大的家族,而家族是小的天下。”至於作為政治概念或行政實體的“家”,如何演變成了血緣關係的“家庭”,說起來話長,本人不想涉獵其中。

說到周朝,就先說說題外話,說說“國人”和“國家”這兩個詞。

在周朝,人分為四等,即貴族、官僚、平民、奴隸。平民又 分為兩類,即“國人”和“庶人”。國人是與統治貴族有血緣關係的平民,而庶人則是其他平民。周朝末年,國人和庶人的權利已相差不大。等到秦朝,國人和庶人已不再區分。對於貴族,“貶為庶人”則意味著不但“削職為民”,還不再承認血緣關係。對於外姓官僚,“削職為民”已經意味著庶人了,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嘛。

“國家”這個詞,是聯合詞組。“國”與“家”都是行政區劃,“天下”分封出了一些“國”,“國”內又分封了一些“家”,聯合構成“國家”一詞。國家這個詞,在古代指朝廷,也指天下,與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相近,但有一定的區別,這留到後麵再說。下麵主要談談“國”的故事。

所謂諸侯國,與諸侯密不可分。諸侯是爵位,就是王、公、侯、伯、子、男等等這些。封爵就是封賜近親和功臣以爵位,據說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這裏不作計較。隻需知道“商”曾是夏朝的一個封國,而秦國也是周朝的一個封國,爵位是伯爵,即可。

等到秦國掃六合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實行中央集權,改行郡縣製,廢棄分封製。這時隻有天下,隻有國家,沒有國。

等到漢朝,分封製和郡縣製並存,既有郡縣也有封國,一國兩製,嗬嗬。漢初,王國勢大,地位高於郡。“七國之亂”之後,王國被削權,地位下降,與郡平級。“推恩令”執行後,原來的“王國”中分封了一些侯國,而侯國與縣平級,要接受郡的管轄。

到了唐朝,則隻封王不封國,各王或食邑或食俸,沒有實權,除非出任地方官。宋朝基本沿用唐製,無需贅言。

元朝又開始封王封國。明朝開始時封了25個親王、封了地。清朝隻有早期的5個藩王封了地,各親王在京城內設王府,食俸。這裏多說一句:明朝的親王是一字王,比如燕王;而次一等的郡王為兩字王,比如常山王;藩屬國進貢國視同郡王,封兩字王,比如日本王。這個可能就是戲曲評書裏虛構“一字並肩王”的來源。

等到本朝,隻封官不封爵,各位都了解,不須我多言。

爭奪天下之時,封爵許願以作激勵;執掌天下之初,封國設藩以為屏障。等坐穩了江山,就要削藩以絕後患。

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各路諸侯各位功臣封了國,軍政、民政、財政自主,誰願意讓出手中的大權和封國呢?

先看漢朝。高祖劉邦先是削掉了異姓王,第一個削掉的就是楚王韓信。異姓王削完了,劉姓王坐大,與朝廷分庭抗禮起來。晁錯向漢景帝建議:這些諸侯漸漸坐大,不削弱他們,遲早會反的。漢景帝即著手削藩,引來七國諸侯聯手發難。漢景帝把晁錯腰斬於市,七國也沒罷手,最後隻得派兵鎮壓了事。等到漢武帝時,推行“推恩法”,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原來從周朝以來,各朝各代均沿用宗法製,即由嫡長子一人繼承封號和封國。推恩法推翻了這個,說諸侯子弟都有繼承權,封號給嫡長子,但封國由大家來分,分出來的“國”交給郡管理。從此而後,“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裏”。諸侯再也沒有了與朝廷對抗的本錢。

前麵說過,明朝初期,太祖把自己的子孫25個封了王封了國,鎮守藩鎮。他死後,繼位的建文帝著手削藩。這惹翻了燕王朱棣,他以清君側為名發兵,三年後攻下帝都應天,自己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明成祖為防止出現藩王造反的情形,奪去各藩王的兵權,同時禁止藩王參與地方政務。

最後看清朝。清初給五個漢姓王封了國,其中平西王吳三桂封平西國,鎮守雲貴。等康熙決定撤藩,令吳三桂等三藩撤到三海關外,三藩即舉兵造反,清廷曆時八年才平定這三藩之亂。好在親王們都在京城王府裏住著,再也沒有王爺有能力造反。

曆代王朝的封國與削藩,就說到這裏。下麵總結一下。

以前“國”與“家”都是政治概念,是行政區劃,因此有了“家國同構”的說法,有了“國家”這個詞。“國家”是指王朝,是指天下,而“國”是指天下分封的諸侯國。

國,即諸侯國,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權,但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主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隻是到了近代,隨著諸侯國王國的消失,西風東漸,“國”這個字才演變成了“國家”的簡稱。

寫到這裏,想到了“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想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想再寫下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無中生有 回複 悄悄話 2013-10-08 14:09:10
剛才重看了一下,發現帖子中錯誤多多。主要有四類,這裏歸納說一下:

1. 拚寫錯誤。比如“一字平肩王”。應該是“一字並肩王”。
2. 用詞不準。比如“原來從周朝以來,各朝各代均沿用宗法製”。這裏的“以來”應該是“以降”。在我的理解裏,“以來”表示從那時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以降”表示從那時開始持續,可以到現在也可以沒到現在。所以用“以降”為妥。
3. 句法錯誤。比如“諸侯是爵位,就是王、公、侯、伯、子、男等等這些。”這裏的“諸侯是爵位”明顯不對嘛,口語這麽說沒大問題,落實到文字上就那個了。不過問題應該不大,大家都明白是怎麽回事。
4. 言不及義。比如“國家這個詞,在古代指朝廷,也指天下,與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相近”,裏麵這個“與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相近”,明顯那個了嘛。這裏想說的是,按照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回頭看中國的曆史,符合國家這一概念的是王朝、天下等,而不是國、家、郡、縣這些。古代“國家”這個詞,正好是指王朝、天下的。這樣,古代和現代的同一個詞語正好指同一個東西,盡管這一個詞語在古代和現代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國家在概念上,指天下,而天下是指普天之下,隻是當時認識有限,所認識的天下不如現在的大,這才導致了古代的中國,在古代認為是“國家”,在現代也認為是一個“國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