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

談談文學城文化走廊裏的新鮮事兒
個人資料
正文

閑話劉子衡

(2010-08-04 07:25:36) 下一個
閑話之八閑話劉子衡

劉子衡是王耀武的經史老師。

劉子衡不但是王耀武的老師,還是誰誰誰的老師。

這誰誰誰可都是些大名鼎鼎的黨國精英:馮玉祥、何應欽、白崇禧、李濟深、顧祝同、吳化文等。還有兩個學生是拜過堂的,一個是所謂“三李不如一王”中的一李——李玉堂,另一個是在大陸期間唯一加上將銜的黃埔生——胡宗南。

劉子衡何德何能,竟如此張揚?

中華大地,曆來不乏奇才異能之士。遠有呂尚、孔明,近有山東劉子衡。呂尚、孔明給人以不食人間煙火之感,劉子衡則是凡人一個,隻不知是從哪裏跌落凡塵中。

劉子衡,人稱“布衣大師”。

劉子衡一生,做過三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一是學生時代的《子見南子》案,二是公開發表反對內戰的《“打不得”九論》,三是1949年國共和談中的穿針引線。

《子見南子》案

1929年6月8日,曲阜二師學生會組織公演獨幕曆史劇《子見南子》。孔府的封建勢力,在民國時代仍然享受著封建特權的“聖裔”們,以該劇侮辱了先祖孔子的罪名,越級上告到國民政府教育部,又通過孔祥熙將控告書轉呈蔣介石,致老蔣親令“嚴究”,教育部下令山東教育廳查辦。一場轟動全國的大案,由此拉開序幕。

劉子衡當時正在曲阜二師讀書。此前,劉子衡曾被公推為代表,同政府當局進行說理鬥爭,迫使釋放了被捕學生,而受到師生的推崇和信任,選進學生會,隨後改任學生會會長。劉子衡在組織學生演出《子見南子》過程中,加進了反對孔府的內容,因此更加激怒了孔府。

案發後,學校師生與孔府孔裔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鬥爭,報紙上打著筆墨官司,法庭上打著訴訟官司。學生們受到了監察院長蔡元培、教育部長蔣夢麟、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二師校長宋還吾等不同形式的支持,孔裔們則依仗著孔府和孔祥熙的勢力,雙方互不相讓。最後。何思源頂不住壓力,把宋還吾撤職,把兩任學生會長劉子衡和王宗佩開除,了結此案。

魯迅當年有文《關於〈子見南子〉案》,發表在《語絲》上,專記此事。現錄其最後一節,可見端倪:
十二 結語
有以上十一篇公私文字,已經可無須說明,明白山東曲阜第二師範學校演《子見南子》一案的表裏。前幾篇呈文,可借以見“聖裔”告狀的手段和他們在聖地的威嚴;中間的會呈,是證明控告的說誑;其次的兩段記事,則揭發此案的內幕和記載要人的主張的。待到教育部訓令一下,表麵上似乎已經無事,而宋校長偏還強項,提出種種問題,於是隻得調廳,另有任用,其實就是“撤差”也矣。這即所謂“息事寧人”之舉,也還是“強宗大姓”的完全勝利也。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一夜,魯迅編訖謹記。


45年後,大陸進行了批林批孔運動,但劉子衡這時拒絕批孔。

《“打不得”九論》

1946年11月,劉子衡在報紙上發表《“打不得”九論》,公開反對內戰,舉國轟動。

當年10月末,王耀武取代何思源擔任省政府主席,對劉子衡說:“《山東公報》是省政府的機關報,有了自己的新聞陣地了,老師可以多發議論”。劉子衡說,我沒有好話可說。然而,11月24日,王耀武正在南京述職,劉子衡在《山東公報》上發表了《“打不得”九論》。文中說:“從鴉片戰爭,想到香港尚未收回,從中蘇敦睦,想到外蒙獨立,從中美友善,想到中美商約締訂,從抗日勝利,想到內戰劇烈,放眼全局,衷心痛傷。數十年來,幾乎每年不免戰爭,……戰敗者固然苦,戰勝者也夠痛,所謂為正義而犧牲的老百姓,有名的成了烈士,無名的變為黃土,因此我常寄慨一將功成萬骨枯,絕不如一聖功成萬民蘇,何況萬民已死矣,萬骨已枯矣,而一將尚未成功乎。國族之危殆,至今日已達極點,倘時賢英俊,在朝在黨,不避險阻,蠲棄猜嫌,本赤心以相共,本至誠以相感,則和平可期,民主有賴,倘複各執己見,各走極端,無異剖肝引虎,剖心引狼,滅亡之禍,即在目前,所以說打不得。

把這樣一篇文章,發表在政府機關報上,劉子衡是動了腦筋的。趁著王耀武赴南京不在濟南,劉子衡把剛脫稿的《“打不得”九論》,拿給吳忠匡看,吳忠匡看後稱讚不已。這吳忠匡是錢基博的得意門生,是錢鍾書的好友,著有《吾師錢基博先生傳略》和《記錢鍾書先生》,當時在司令部任秘書,王耀武十分器重。劉子衡便讓他批上“即日在《山東公報》全文發表”並加蓋上王耀武的官印。劉子衡再找到《山東公報》代社長馬溫如,文章得以全文刊出。

在南京的王耀武得知後,趕忙寫了一份檢討,稱“筆者劉子衡是我的老師,也是顧總司令的先生,事實如何,容濟處理”,立即請俞濟時陪著去見校長,呈上檢討。蔣介石大罵王耀武一通,轉而在王耀武的檢討上批了“劉子衡這個人我知道,乃一狂士,書生之見,何足為怪。”

王耀武回到濟南,改《山東公報》為《山東新報》,撤了吳忠匡,調了馬溫如。他拿老師沒有辦法,隻好禮送回老家省親。

1949年國共和談

1949年4月初,國共雙方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但會談陷入僵局。李濟深為早日結束戰爭,組織代表團去南京對李宗仁進行最後勸告,讓他簽字下令停戰,以期和談成功。劉子衡是代表團的4人之一。周恩來接見他們時說:“為了顧念江南人民,減少流血犧牲,請各位要不辭勞苦到南京對李宗仁作最後勸告,意義重大。此行如能讓李宗仁懸崖勒馬,功莫大焉。不過南京方麵困獸猶鬥,還請各位珍重小心。”

4月5日,劉子衡等在南京走下專機,遇到新聞記者,劉子衡拒不披露身份與使命,京滬各報以“神秘人物”、“神秘客”,加以報道。

4月7日,劉子衡等與李宗仁舉行會談。談到戰犯問題,李宗仁為蔣介石開脫。劉子衡說:“如果在今天毅然決然停戰談和,便是人民功臣,何慮‘戰犯’二字之不可免呢?德鄰先生和與戰兩難之情,我能理解。既有此意,不妨直接發電向毛潤之提出個人意見。我料想為有利於停戰,造福於人民,他是會全麵考慮的。諒不至吝於‘戰犯’二字上,或斤斤於對某一人的如何上。”李宗仁以為劉子衡言之有理,夜11點請劉子衡代擬電文,李宗仁一字未改即發。

果不出劉子衡所料,次日毛澤東複電表示戰犯問題亦有商量餘地。擱淺一周的北平談判旋即恢複。劉子衡又找李宗仁單獨晤談,並針對毛澤東的複電,代李宗仁又擬了第二個電稿。但李宗仁遭到彈劾,又受中央係軍隊的製約,猶豫不決,二稿未能發出。

4月15日,《申報》與《大公報》同時報道《劉子衡發表和談聲明》。

4月21日,百萬雄師過大江。

劉子衡一生,交遊甚廣,遍及軍界、政界、學界。

王昭建
這是劉子衡的同窗好友。

王耀武到山東當省府主席後,劉子衡把這位同學介紹給王耀武,做了省府秘書。在濟南戰役期間,王昭建一直陪著王耀武。據王昭建介紹:

1946年初冬,王耀武打通膠濟、津浦兩線,受到表彰。王耀武約劉子衡喝茶。他得意地說:“老師,您看我打仗本事還可以吧?”聞聽此言,劉子衡把茶杯重重擲在桌上,厲聲道:“佐民,你別高興得太早!我看不出兩年,你就要當俘虜!”19個月後,王耀武兵敗大明湖,逃亡途中,在壽光被俘。劉子衡“一語成讖”!

當初蔣介石發動內戰,派王耀武鎮守山東。彼時王耀武戎馬經年,厭戰情緒非常強烈,頗有些遲疑。他去請教劉子衡。劉子衡直截了當地說:“不去!八年抗戰,是民族之戰,仰仗的是國共合作以及全民支持。在抗戰中你屢立戰功,將來會青史留名;但如果涉入內戰,必然殃及萬民。不如急流勇退,免得留下罵名啊!”這番話打動了王耀武,於是他遵從老師之計,住進醫院,稱病請假。但後來,他還是自食其言,到了濟南。

也就是上個月,2010年6月19日,王昭建先生,這位被譽為“老濟南活字典”的老人,駕鶴西歸,虛歲100。在此順致哀悼。


孫墨佛
這位辛亥革命老人,是劉子衡的至交好友。

抗戰爆發後,劉子衡設帳於八仙庵。孫墨佛到訪。兩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從此風雨同舟,形影不離,攜手走天涯,宣傳抗日道理。後來又有李濟深的加入。三人有張合影,見右圖,劉子衡是中間那位。

抗戰勝利後,劉子衡和孫墨佛移居徐州。當時駐防徐州的是方先覺,就是那個苦守衡陽40多天的方先覺,也是劉子衡的學生。有次方先覺招待客人,正碰上劉子衡去了南京,就請孫墨佛作陪。飯後,客人執意要去看望劉子衡的老母親。於是一行人來到簡陋破舊的劉家居所。孫墨佛本來有些醉意,又看到眼前劉家的寒傖,心中不滿,當著客人麵問方先覺:“你看你住的地方,再看看老師住的地方,你看得下去嗎?”方先覺推說不能怪他。孫墨佛聽後,氣上心頭,將劉家桌上一碗餃子扣在桌上,怒斥道:“你當著一軍司令,富貴榮華,吃香喝辣,還有臉說!”

方先覺一時尷尬無奈,又不敢冒犯孫墨佛,連忙招呼隨從人員將孫墨佛扶上轎車回府。車至司令部門口,孫墨佛急叫“停車!”下車後,孫墨佛走到司令部門口,解開腰帶,嘩嘩地撒起尿來…… 那位客人見狀,忙上去勸扶孫墨佛,孫墨佛卻說:“我還不知道這是他的司令部,但這個司令部,隻配我小便,連大便也不配!”

1946年1月,王耀武執掌山東。劉子衡、孫墨佛、李濟深三人仍決定繼續勸說王耀武“消極”內戰。1946年秋,孫墨佛到濟南去看王耀武。

孫墨佛好酒,王耀武則以好酒款待他。
孫墨佛:“你送我的是什麽酒?莫非民脂民膏嗎?若是,我則不敢喝!”
王耀武:“哪裏哪裏,是我用自己的錢給您置辦的!”
孫墨佛:“也罷,即便是民脂民膏,讓我喝了,也比他們喝了強!因為我喝多少,也是堅決不打內戰的!”

1947年2月24日。夜。徐州。雲龍山招待所。劉子衡、孫墨佛睡夢中。槍聲響起,玻璃破碎,二人躲避。守衛的士兵奮力還擊,互射良久。最後,特務逃竄,守衛一死一傷,孫劉二人幸免於難。

孫墨佛是山東萊陽人。1987年9月逝世,享年104歲。

老舍
這是劉子衡的文友。

老舍曾撰一嵌名聯,贈給劉子衡:

析證諸子;衡量百家

此聯工巧自然,匠心獨運。

沈從文
這是劉子衡的知心朋友。

遇到心事,沈從文願意寫信向劉子衡吐露。1949年7月,沈從文給老友劉子衡寫信,談到了自己可能瘋了的問題: “一個與群遊離二十年的人,於這個時代中毀廢是必然的。解放北平本是一件大事,我適因種種關係薈萃,迫害感與失敗感,愧與懼,糾紛成一團,思索複思索,便自以為必成一悲劇結論,方合事實,因之糊塗到自毀。
“有工作在手時,猶能用工作穩住自己,一擱下工作,或思索到一種聯想上,即刻就轉入半癡狀態,對麵前種種漠然如不相及,隻覺得人生可憫。因為人和人關係如此隔離,竟無可溝通。相熟三十年朋友,不僅將如陌生,甚至於且從疏隔成忌誤,即家中孩子,也對於我如路人,隻奇怪又發了瘋。難道我真瘋了?我不能瘋的!可是事實上,我可能已近於半瘋。”


洪均生
這是劉子衡的摯友。

洪均生是“洪式太極拳”的創始人。1958年暑假, 洪均生的大弟子何淑淦在濟南住了一個月,白天跟老師學練,晚上住大明湖畔劉子衡處。劉子衡對他說:“你洪老師從北京回來,收了一些學生,他教的拳與過去的練法我看著改了不少,聽著很有道理。我推薦他當了濟南市政協委員,社會上都說他教的是洪式太極拳,你可多住幾天,認真把他改的學下來。鳴放時在市政協提了些建議,竟被批判,又戴上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街道受管製,我也不能替他說話,隻能在精神上安慰他,思想上開導他,你多住幾天,也是對他的寬慰。”1982年冬,何淑淦探望老師,老師對他說:“我在生活陷入極端困苦的時候,劉先生給我以物質和精神上的極大支持,鼓勵我把太極拳的研究堅持下來,不然,很難撐到現在。”

劉子衡一生,收了不少鼎鼎有名的學生。講經布道,鼓動抵禦外侮,反對內戰。

王耀武
這是讓劉子衡最掛心的學生。

王耀武沒有聽從劉子衡的意見,最終還是去了山東,這讓老師很不爽。在1946年夏末,在李濟深的勸導下,劉子衡再赴山東。碰巧白崇禧、顧祝同要去山東視察,劉子衡遂同機前往。在王耀武、何思源、龐鏡塘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劉子衡被邀發言。劉子衡說:“我隻有一點可以發言,那就是現時山東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是王佐民。佐民是我的學生。”王耀武聞言,應聲起立。

劉子衡說:“去年冬,王同學在受命來山東的時候,到我的住處問我,到山東應當怎麽做。我告他,抗戰八年,山東老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你作為山東人,現在回鄉任事,希望你能做到,一、和平待人,體恤百姓,與民休養生息,不妄殺無辜;二、要廉潔奉公,不能貪汙分文;三、嚴整軍紀,不得侵擾百姓侮辱婦女,包括不設舞廳。當時佐民答:‘我一定照辦,否則,愧為老師的學生。’他到山東半年多了,究竟做得如何呢?白先生、顧先生是他的頂頭上司,請大家提意見,私德方麵,我應負責。” 說罷,他作手勢對王耀武說:“你坐下。”

龐鏡塘接話說:“怪不得王司令官嚴禁開舞廳,原來是有思想根源的。”

劉子衡:“官官相維嘛,大家當然不便當麵告狀。”他接著說:“七七事變後,我與馮煥章先生來過山東,韓某人不聽指揮不戰而逃。日寇兵不血刃, 輕易占領了大半個山東,幸賴愛國的地方部隊人民武裝,在敵後靠小米加步槍保衛了廣大的農村和人民,很不容易。而今,抗日勝利了,我希望中央對山東多發小米,以濟民困;少發步槍,消滅戰爭。這是我以山東人的身份對白先生和顧先生的要求,也是我作為一介平民對佐民及諸位掌權柄者的仰望。”

不久,王耀武特意召集師級以上軍官三百餘人,請劉子衡作了兩次演講。每次演講,王必親陪登台,親手擦一遍黑板,端上一蓋杯茶水,而後讓部下起立歡迎。

劉先生在黑板上寫上“眼光放大,團結愛民,重建家園”十二個大字,下加“劉子衡”三字,以示言責自負。然後,開宗明義便說:“在抗戰時聽過我講話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是要求大家英勇殺敵,團結抗日。而今天我卻要求大家刀槍入庫,偃旗息鼓,眼光放大,團結建國。”

兩次被王耀武稱作“很有教益的講話”,在社會上廣泛傳播開來。於是,一些學校團體紛紛請他演講,會後還不斷有學生前來看望,一天到晚,絡繹不絕。劉子衡對來訪者一概熱情接待,致使司令部樓前門庭若市,王耀武也莫可如何,隻好把司令部西牆外的一座小樓騰出來,請劉子衡搬進去住。

因《“打不得”九論》,劉子衡離開了濟南。劉子衡此後還見過一次王耀武,那是1948年初冬。劉子衡應邀奔赴北平共商建國大計,途經山東青州,受到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的接待。傍晚談話之際,劉子衡得知王耀武正收容在此,便提出要見見。

第二天上午,舒同派車把王耀武接到華東局與劉子衡會麵。

午餐時讓座,王耀武顯得十分拘謹、愧疚,連說:“我是戰犯、戰俘,不敢上座。”席間,劉子衡似毫無覺察,依然縱古論今,談笑風生。他說:“你提到戰犯、戰俘,我倒想起有關的兩則曆史故事;一是春秋時代的齊桓公與管仲,二是三國時孫權和關羽。齊桓公即位,管仲正在獄中,是一名在押囚犯,經鮑叔牙推薦,齊桓公不念舊惡,重用了他,結果完成霸業。孔子讚之謂:‘齊桓公霸諸侯臣天下管仲之力也。微管仲,吾其披發左枉矣。’而孫權與關羽就相去遠矣。關羽,麥城被俘,愚忠執拗,孫權也少容量,終竟殺之,厘其首而獻之曹操,結果也未免其亡吳。這是兩種態度不同,結局也不同的故事。可供今日鑒。劉某姑妄言之,僅供你這當俘虜和待俘虜的參考吧。”

後來,劉子衡又與王耀武作了一次單獨談話。他說:“佐民,老太太很好,宜蘭與孩子們都很好,不必掛念。我告訴你,我不是共產黨人,但大局已定,國民黨是徹底垮台了。隻有跟共產黨走,投向人民才是唯一出路。跟老太太見麵,家人團聚絕對可能,隻是時間問題。蔣介石對你已是恩斷義絕,不可抱任何幻想。你有你的明智,隻要記住我所說的這幾點,自會正確對待現實,定有光明前途。”

這是師生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麵。

吳化文
這是劉子衡的一個多次逢凶化吉的學生。

1946年冬,中共中央在給華東局的電示中提到:“1946年在上海,董必武同誌和李濟深、劉子衡會晤,在馮玉祥先生的建議下,李濟深提出,吳化文在山東、河南一帶,請在政策上開導,前途上照顧,並請劉子衡去山東活動時,加強對他的思想工作。”
劉子衡去信:望化文能不辜負周恩來副主席和馮玉祥先生對你的一片誠懇愛護和教導。早日實現大義。
吳化文回信:“時事變化證明先生高見,當受指教,深明已到窮途末日,尋求光明適為學生之願……”

1947年冬,劉子衡到兗州李玉堂處,吳化文得知趕去求教。
劉子衡:“當今的形勢朝什麽方向轉化,已是人所共知的。這時候誰都在預謀自己的前途。如果你打下去,我看你連五天都堅持不了。人一生做盡了壞事,最後做件好事,也不枉此生。”
吳化文:“請老師相信,到一定時機,我當選一名城,伺機行動。”

1948年5月,吳化文飛到徐州,找到劉子衡。
吳化文:“我吳化文和共產黨打了十多年的仗,結下了仇,今天我要是投靠共產黨,怕共產黨和我算老賬。如果大師能在濟南和我一起舉事,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今天,我就是來同您商量此事。”
劉子衡:“當年,你投靠汪精衛,負有賣國殊民之罪,但你如果能幡然省悟,做出一件有益於人民的事,是可以得到人民的歡迎和諒解的。”
吳化文:“謝謝大師的教誨,我會這樣去做的。”

據鍾期光上將回憶:“中共中央周恩來、董必武等,通過馮玉祥將軍和民主人士李濟深、劉子衡、孫墨佛等先生,打通了同吳化文將軍的上層關係,共議時局,傳達信息,政治爭取,影響遲滯其軍事行動。”

吳化文在濟南戰役期間,終於率部起義。部隊改編為解放軍第35軍,吳化文任軍長。後來,吳化文部攻打南京,把紅旗插上了民國總統府,標誌著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終結。吳化文至此成了中國改朝換代的一個不可逾越的標誌性人物。下麵這幅陳逸飛的繪畫,記錄了此事。

建國後,吳化文轉業,定居浙江,曆任浙江省交通廳長、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和全國政協委員。1962年4月病逝於上海。

李玉堂
這是劉子衡的一個有傳奇色彩的學生。

李玉堂,這位抗日驍將,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唏噓。

1948年,李玉堂任第10綏靖區司令,駐守兗州。李玉堂在突圍時被俘,冒充士兵未被發覺,在押解途中逃脫。後來投奔薛嶽。

李玉堂跟著薛嶽守海南島時,參與了起義的準備。海南失守後,隨薛嶽敗退台灣。後來被關進監獄,與李延年和李天霞成了獄友,相鄰而居,但李玉堂沒能活著走出監獄,與夫人一起被執行了死刑。

三十年後,1983年7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經過國務院批準,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其理由如下:“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期間,中共通過關係策反李玉堂,李接受中共的條件舉行起義。因交通中斷,李玉堂未及時接到中共關於起義的指示,即隨國民黨軍隊撤往台灣。後因叛徒出賣,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台北碧潭。”

又過了二十年,2004年,台灣政府公開發表了一則名為“李玉堂將軍及夫人陳伯蘭沉冤昭雪並頒予‘恢複名譽證書’”的啟事。

顧祝同
這是劉子衡的一個位高權重卻身不由己的學生。

1949年4月,在南京,劉子衡到顧祝同家,勸告其要認清形勢,識大局。
顧祝同:“明知是死路,就我與蔣公的關係,也一定跟他走到底。否則,不將不食我餘。”
劉子衡:“此關係到你的為人之道,我不便說什麽,但我認為此乃私誼,大義方麵能一點也不考慮嗎?曆史責任,身後留名,在不失你與他的道義原則下,還是應當考慮的。南京能守嗎?作為朋友我請你注意一件事,就是盡量少塗炭老百姓,對於建築、工業不作破壞。並把我這一要求轉告給王敬久、李玉堂、方先覺等,賴有多年師生之誼。”
顧祝同:“相識先生以來對我忠告很多,我無不聽從。這次諄告我一定盡力做到,不負先生對我的關懷。”
南京解放時,水、電、交通、工廠及軍事設施均無大的破壞,劉子衡功不可沒。

劉子衡是山東滕州杏花村人,名氣雖大,但年齡並不大,1903年生人,長王耀武一歲,與張靈甫同齡。1929年,在曲阜二師被開除後,考入國立青島大學。他博覽群書,才思敏捷,善辯通講,見識於章太炎、蔡元培。在應邀赴各地講學時,劉子衡聯係現實,借古鑒今,旁征博引,論證團結抗日,反對賣國投降。1935年夏,劉子衡去南京給民國政府主席林森講學,講“俱立則治,共同抗日則民族可興;偏立則亂,內戰不休則國家必亡”。

劉子衡生於亂世,成為“春秋說客、戰國遊俠”式人物。但說客遊俠,是以亂世為其表演的舞台,離開了亂世將無用武之地。隨著和平建國成為現實,歸隱是其不二的選擇。劉子衡對此心如明鏡。

建國之初,周恩來、董必武、郭沫若邀請劉子衡留京工作,他以為京華非其久居之地,力辭不受,堅持回到老家。在山東,劉子衡擔任一些閑職,司法廳副廳長、省人大常委、省政協常委等。當時有評論說“劉子衡先生行動像墨子,思想像孔子,風度像莊子”。劉子衡聽後說:“我所想學的是墨子,孔莊非我所願。”墨子也是山東滕州人,出生在落鳳山。

劉子衡博學強記,勤於經史,淹貫群籍,旁及佛道,著有《周易正義稿》、《同文尚書校注》、《孔子編年》、《莊子雜記》、《論學大要》和《孔氏醫案注釋》。

右圖是大明湖畔秋柳園街,劉子衡曾在這裏隱居十年,撰寫《周易正義稿》。清朝詩人王漁洋的舊居也在這裏。王漁洋有《秋柳詩》四章,“秋來何處最消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晚年,劉子衡對一本民間醫案青眼有加,索求善本,工筆抄錄,考證注釋,直到逝世前仍念念於心,並以山東省人大常委和政協常委的身份,囑托省中醫學院,整理刊行。該書便是成書於清乾嘉年間,在魯西南民間傳為奇書的《孔氏醫案》。

總歸劉子衡的一生,無非是收了幾個學生,交了幾位朋友,寫了幾本書。

1981年3月25日,劉子衡做自誄。4個月後,也就是7月20日,在濟南仙逝,享年76歲。

謹以劉子衡這篇誄文結束本回:

吾聞人之生也,各有所秉。其聰明睿智也,得氣之清。得氣之濁者,或頑或冥。其氣之醇也,斯為孝忠。其氣之壯也,斯為傑雄。古聖先賢兮,其得氣之中也。若彼暴虐殘佞,其秉邪惡之氣而賦形耶。

吾生也魯,因學而明。明僅足以自照,奚啻秋宵之流螢。吾少也賤,雖鄙事而未多能。謂我懦耶?每戰雨而鬥風。謂我和耶?卻嫌傲骨之峻崢。謂我孤陋耶?曾遍交無數之國士。謂我有勇耶?嚐十年不飛而不鳴。

讀書破萬卷,而以《易》為經。察大道之消長,悟世運之窮通。莊或曳尾,老亦猶龍。既浮雲乎富貴,羌與世而無爭。

感朱鳳之嗷嗷,憫黃雀之罹刑。分竹實及螻蟻,實有願而未能。轍環天下,卒老於行。尚論修齊治平之術,終儕煨芋苦行之僧。生逢盛世而無補,死猶眷眷乎九州之大同。

噫!“厥初生民,靡不有終”。吾將長逝,檢點平生。所秉賦者,濁耶?清耶?壯耶?醇耶?端有賴乎苦學力行,以驅邪惡,而致乎中。“道非常道,名無常名。”苦茶濡筆,鄭重自評。吾愚實不可及,行將歸真,返璞於太清。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晚於濟南)


(下一回標題:閑話之九閑話軍銜)

本文首發在 有文化的軍事家——王耀武 ੍ 閑話之八閑話劉子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無中生有 回複 悄悄話 文化走廊的回帖:
* 好文!耐看,意味無窮。悠然神往。辛苦:) -有言- ♂ (0 bytes) (20 reads) 07/14/2010 06:50:08
* 天地貫通了的人物 -kaixinwang- ♂ (0 bytes) (32 reads) 07/14/2010 08:32:05
 * 好像 -上元- ♀ (1002 bytes) (74 reads) 07/14/2010 09:08:09
  * 這樣的語言屬於煙霧彈似的障眼法:))(ZT) -處方- ♂ (0 bytes) (19 reads) 07/14/2010 09:12:32
   * 說說嘛,為啥?咋就把我騙了呢? -上元- ♀ (0 bytes) (14 reads) 07/14/2010 09:14:10
    * 偶是過路的,順便借花獻佛。。。 -處方- ♂ (0 bytes) (15 reads) 07/14/2010 09:38:02
    * 也常感到水老師的批語很有普適性。 -健- ♂ -處方- ♂ (0 bytes) (35 reads) 07/14/2010 09:41:04
     * 對,咱不合他玩。 -上元- ♀ (0 bytes) (20 reads) 07/14/2010 09:46:01
      * 好吧 -方叔- ♂ -處方- ♂ (0 bytes) (15 reads) 07/14/2010 09:47:00
* 謝謝分享,愛看 -群思- ♂ (0 bytes) (34 reads) 07/14/2010 08:54:36
* 多謝好文。多謝介紹。 -上元- ♀ (170 bytes) (52 reads) 07/14/2010 08:59:31
 * 這是老毛對吳玉章說的 -我不信邪- ♂ (0 bytes) (24 reads) 07/14/2010 14:00:58
* 最喜歡這一集。劉子衡仙風道骨的樣子。 -nisky- ♂ (0 bytes) (21 reads) 07/14/2010 11:23:22
 * 幸好這是最後一篇人物記了 -千古一帝- ♂ (64 bytes) (39 reads) 07/14/2010 16:50:03
  * 快貼,不見不明已很久了。 -nisky- ♂ (0 bytes) (17 reads) 07/14/2010 19:29:44
* 謝謝,好文,劉子衡:一個難得的人才,學者,智者。 -我不信邪- ♂ (0 bytes) (26 reads) 07/14/2010 13:59:50
* 謝謝好文:)) -彩雲舒- ♀ (93 bytes) (38 reads) 07/14/2010 15:25:51
* 頂,強貼,可以要求出書了,是最近看到的作好的曆史係列之一 -夏仲夢- ♀ (0 bytes) (10 reads) 07/14/2010 20:21:33
* 老劉的“打不得九論”確實難得喲! -金筆- ♂ (0 bytes) (20 reads) 07/15/2010 00:32:32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