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遷都才是千年大計

(2023-08-03 20:52:19) 下一個

遷都才是千年大計

朱雨心

 

北京不適合做首都。主要有以下三因素:

1.位置偏僻

2.資源貧乏

3.缺乏戰略縱深

 

位置偏僻,這是顯而易見的。

資源貧乏。北京周圍,本是窮鄉僻壤。甚至整個華北都十分貧瘠。明清兩朝都靠江南的漕運來維持生活。現在不需要靠漕運,但是仍然需要靠從外地大量輸入物資才能維持。這在正常情況下固然不是個大問題,隻不過城市運行的成本會高一些。但是,一旦因為內亂、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導致交通中斷,北京很容易陷入危機。

缺乏戰略縱深。坦克從塘沽上岸,兩三個小時就到天安門了。飛機、導彈那就更快了。很不安全。

南京的位置比北京好。周圍是魚米之鄉,也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但是,南京也缺乏戰略縱深,而且無險可守。

開封與洛陽都是古都。如果現在選擇,還是洛陽更好些。但是,與北京類似,開封與洛陽都處在中國地理的第一台階(平原)與第二台階(西麵與北麵的山地)之間,容易遭受水災。

武漢的位置很好。但是有兩個問題。其一,缺乏曆史傳承。曆史上沒有做過都城。其二,戰略縱深仍嫌不足,而且也無險可守。

如果考慮國防安全,重慶是最好的。但是,遷都重慶會被認為是一種退卻。政治上不可取。

綜合起來看,遷都西安是最好的選擇。遷都西安不會被認為是一種退卻,而恰恰相反,可以認為是回歸漢唐的積極進取,有鼓舞人心的效果。西安的位置適中。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有險可守。當年抗戰,日本人也沒能打到西安。關中地區資源豐富,條件比北京地區、以及開封、洛陽地區都更好。而且,西安背靠四川大後方。回旋餘地大。

現在氣候變暖。近年來西北地區降雨增加、植被恢複,自然曆史正在回歸。不久前,貫穿秦嶺 90 多公裏的引漢濟渭隧道建成。西安以及關中地區的用水更加有了保障。

北京本來就不適合做首都。現在的水災使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像雄安這樣小兒科的項目,毫無意義,卻居然被稱為 千年大計。太可笑、太荒唐了。格局太小了。遷都西安才是千年大計。

朱某早就主張遷都西安。二十多年前就在小圈子裏說過。現在公開倡議遷都:將黨中央、中央軍委、全國人大、以及國務院都遷往西安。北京就成為曆史文化名城。中科院各院所、各大學、各博物館都留北京。

遷都西安的另一個好處,是保護北京的文物、古跡。遷都後,公告北京為 “不設防城市”(Open City),不在北京市區部署軍事設施與軍隊,不以北京為依托作軍事行動,以避免北京成為軍事打擊的目標。相對而言,西安雖然是古都,但是,西安其實已經沒有什麽古跡了。中國其它有重要文物、古跡,與有重要科學、民生設施的地方,也都應該公告為“不設防城市”,不在那裏部署軍事設施與軍隊,不以那裏為依托作軍事行動,以避免那裏成為軍事打擊的目標。

朱雨心  8/3/2023  (版權所有。商業轉載需獲得作者授權)

 

請評論,請宣傳,請張貼(需注明作者及出處)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學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16464/

朱雨心的凱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