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烏克蘭之爭—為什麽說俄羅斯是正義之師

(2022-03-04 11:16:58) 下一個

烏克蘭之爭—為什麽說俄羅斯是正義之師

朱雨心

 

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現在沒有天子,最接近這個意思的,就是聯合國。所以,可以這樣說:禮樂征伐自聯合國出,那就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禮樂征伐不是自聯合國出,那就沒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例如,第一次海灣戰爭(1990)有自聯合國授權,所以,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而美國入侵伊拉克、法國軍事幹涉利比亞、北約轟炸塞爾維亞,都沒有聯合國授權,所以,都是無道。都沒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俄羅斯入侵(invade)烏克蘭,也沒有聯合國的授權,所以,也不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隻能該算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按孔子的說法,這些都是因為當今天下無道。

禮樂征伐自聯合國出的正當性,隻能是對聯合國成員而言。因為,你是自願參加了聯合國,你是自願接受了聯合國的權威,所以,如果聯合國決議要征伐你,就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但是,如果聯合國決議要征伐一個非聯合國成員的國家,那就沒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

同樣的道理,例如,北約轟炸塞爾維亞,這是沒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的,因為塞爾維亞不是北約的成員國。但是,假設北約轟炸英國,這就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的,因為英國是北約的成員國。

蘇聯出兵匈牙利(1956年),特別是後來蘇聯率領華沙條約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所謂的布拉格之春),都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正當性。因為,匈牙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當時都是 “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家長征伐你,符合孔子所說的 征伐自天子出 的邏輯。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但是,那方的行為比這方的行為要好一點,這種情況是有的)。

那麽,怎麽判斷誰比誰好一點呢?

例如,老子打兒子。這個當然不好。應該用和平、說理的方法解決問題。那麽,老子打兒子,與兒子打老子,人們是不是認為是同等程度的不好呢?按常理,顯然不是的。老子打兒子,雖然不好,但是,這是社會可以接受的。隻要不打的太過分,官府與百姓都不會幹預。但是,兒子打老子,這可是大逆不道。不論打的多麽輕微,都是不能允許的。這是正常的人性與文明。

類似地,例如,老師罵學生。這個當然不好。應該用和平、說理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可以接受的。但是,反過來,學生罵老師,這也是大逆不道,至少也是小逆不道。這是社會不能接受的。同樣的,例如,大哥與小弟,上司與下屬等等。

所以,就正常的人性與文明而言,是非判斷是基於當事人的尊卑關係的。卑伐尊,這個肯定不能接受。尊伐卑,這個有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再例如,富人欺負窮人。這個當然不好。那麽,富人欺負窮人,與窮人欺負富人,到底是哪一個更不好呢?或者說哪一個要好一點呢?其實,就正常的人性與文明而言,富人欺負窮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默認的。富人欺負窮人,比窮人欺負富人,要好一點。因為,這樣會促使人們努力向上,爭取做富人,以免被人欺負。這樣,人類與人類社會就能生存,就能不斷地進化。

如果反過來,窮人欺負富人,那麽,大家難道都爭著去做窮人以免被人欺負?在正常的社會,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樣的人類與人類社會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同樣的道理,強國欺負弱國。這個當然不好。但是,強國欺負弱國,與弱國欺負強國,到底是哪一個更不好呢?或者說哪一個要好一點呢?強國欺負弱國要好一點。因為,這樣會促使各國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爭取富強起來。這是促進人類與人類社會不斷地進化的一種動力。

如果反過來,如果流行弱國欺負強國,那麽,大家難道都爭著去把國家搞貧弱嗎?

也許有人說:最好是誰都不欺負誰。這個說法似是而非。其一,從數學上講,正好實現誰都不欺負誰的概率是零,也就是說:沒有現實的可能性。其二,退一步說,即使假定能夠實現誰都不欺負誰,這也仍然不是最好的狀態。因為,這樣的狀態相當於人類與人類社會沒有優勝劣汰機製,那麽,這樣的人類與人類社會還是會要滅亡的。

有沒有人主張反過來,主張弱者欺負強者呢?那就太多了。今天,但凡有點自以為要追求進步的識字份子,幾乎都是主張弱者欺負強者的。最典型的,就是 共(communist 或communism,不是 共產黨的簡稱)。共產主義肯定沒有前途,在理論上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民主、不自由等等,而是因為 共產教的世界觀是反動的。一個社會,即使假定有民主、有自由、有所有的“好東西”,隻要它的世界觀是象共產教的那樣的反動的世界觀,例如,主張弱者欺負強者,它就必然會退化、必然會滅亡。今天的所謂“主流社會”基本上就是走在這樣的反動的道路上。這是一種“文明病”(關於這一點,早就說過多次了,例如《非共區的造反有理》2015,《共與黨 6 –什麽是改革開放》2018,以及其它相關的文章)。這也正是為什麽現在幾乎人人都特別憤怒譴責俄羅斯的原因。

烏克蘭不是無辜的。烏克蘭與俄羅斯本是一家人。本來不存在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的區別。都是俄羅斯人。所謂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的說法,就相當於河南人與中國人的說法。現在就算分家單過,那俄羅斯(國)也是大哥呀?雖然兄弟之間應該彼此尊重,然而,小弟不是不應該尊重大哥更多一點呀?但是,烏克蘭不但不尊重俄羅斯,不與俄羅斯友好相處,反而與俄羅斯為敵,反而與俄羅斯的敵人勾結,不斷地進行反俄活動,甚至禁止在烏克蘭的說俄語的人使用俄語(相當於河南禁止說普通話的人使用普通話),(需要指出:烏克蘭人也是俄羅斯人。就象河南人也是中國人一樣。現在非要區分的話,可以用 烏克蘭國人與俄羅斯國人)。烏克蘭這是納粹的行為。2021年,聯合國以130票對2票 通過了 “反納粹”決議。烏克蘭就是那兩個反對票之一。烏克蘭禁止在烏克蘭說俄語的人使用俄語,這是當麵公然侮辱、挑釁大哥(俄羅斯)呀?既然聯合國的決議管不住烏克蘭,俄羅斯就應該出麵為在烏克蘭說俄語的人做主。這就是普京說的這次征伐烏克蘭的一個目的。這是正義的。

俄羅斯征伐烏克蘭,符合孔子所說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原則。因為,在俄羅斯人這個大家庭中,這是大哥(俄羅斯國)管教小弟(烏克蘭國)。

即使退一步講,按孟子所說的“彼善於此,則有之矣。”,那也是俄羅斯比烏克蘭好一點。

如果人們對這一點有疑問的話,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立陶宛。

一個芝麻大的國家,應該與鄰國搞好關係呀?應該與主要大國搞好關係呀?應該走中立、和平、發展、與不結盟的道路。但是,這個立陶宛既反俄又反中。且不說立陶宛與俄羅斯誰是誰非。但是,中國與立陶宛肯定沒有曆史恩怨。中國肯定沒有欺負立陶宛。在中國與立陶宛這兩者間,顯而易見是立陶宛先挑釁中國。所以,如果中國為此征伐立陶宛,應該是中國比立陶宛要好一點。同樣的道理,俄羅斯比烏克蘭好一點。

為什麽立陶宛不好好過自己的日子,而要挑釁中國呢?為什麽會有這種弱者欺負強者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烏克蘭與立陶宛都是前共產國家,人們滿腦子都是共產教的反動的世界觀,滿腦子都是共產教的愚昧的思想方法。(詳見《共產黨的崇拜》2005年,《一代人的追求》2006年,與《共與黨》2015年,以及其它相關的文章)。套用“琅琊榜”的故事,共產教是天下奇毒之首(關於這個話題,以後另文專議),一旦中毒,要連蠢三代。所以,普京的“去共化”任重道遠。立陶宛挑釁中國,不是反共,而恰恰本身就是共:它要追求進步,它要代表先進文化,它要“解放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它有數不清的崇高理想要追求,…………。普京才是反共的。

朱雨心   3/4/2022 (版權所有。商業轉載需獲得作者授權)

請評論,請宣傳,請張貼(歡迎非商業轉載,需注明作者)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46233785_0_1.html

朱雨心的文學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6464/all.html

朱雨心的凱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