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教育、職業規劃和投資
(2011-10-15 10:11:28)
下一個
教育、職業規劃和投資http://bbs.wenxuecity.com/tzlc/358476.html
加州的學校已經發布聲明,從現在開始的7年內,學費每年漲8-16%,因為州政府減少了教育預算,所以隻能提高學費。亞特蘭大的學費已經大大增加,教師工資翻倍。
從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學費的增長速度是家庭收入增長速度的4倍。現在藤校本科年所有花費在4-5萬,15年後,大概會是15-20萬/年。屆時,中產階級養不起兩個孩子的教育,一個都夠嗆。隻要是掙工資,就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中產勞動階級財務前景堪憂。
美國現在有17M具有大學學位的人在做不需要高等教育的工作,占Work Force的13%。2010年的中產階級比例從1980年的61%下降到52%,而且1980年時普遍一個家庭一個人工作,現在中產必須兩個人工作。往後,社會運行需要越來越少的受高等教育人才,因為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提高,不提供那麽多職位。所以,教育投資合理性和合算性的前景也堪憂。
醫生和律師,是典型的Self-Employer,也就是個體戶,財務規模上不可能做大,但隻要到老時都願意勞動,可保一輩子衣食無憂。一方麵,這兩個職業的準入門檻較高,畢業後還需要靠執照,而執照是被各自的協會保護性地限定了名額的;另一方麵,這兩個行業都是越老越值錢,作為高端中產階級,算是較理想的行業。
但做醫生,Personality上要有愛心,即,除了必須的作為基礎的責任心,還要有愛心。職業是生活的一部分。想象一下,個人心情不好時,還要天天麵對臉色蠟黃呲牙咧嘴作痛苦狀的病人,該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或者是,個人心情極佳時,還要麵對愁眉苦臉的病人,該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而且,做醫生作為職業規劃,投入產出周期長,學校裏要多呆若幹年,然後實習考執照,做住院醫和Volunteer等若幹年後,才能正式起步。潛在風險也不可忽視,一個大失誤就可導致財務失敗。所以,大多美國醫生都不得不當庸醫,不敢越雷池,而這是與愛心相悖的。算是職業苦惱。中國人大都沒注意到這點,因為中國醫生,國內的自不必多說,國外的華裔醫生也很冷漠,把救死扶傷當成純粹的Business。美國醫生則Reasonable地多,因為大多在選擇這個職業是因為喜歡。
做律師,則要做好昧良心的準備。作為職業,律師雖然不乏聲張正義的時刻,但幹的好名聲在外之後,更多的時候是昧心為明知是罪犯的人辯護,聲張正義成了生長爭議。更兼混得差的律師為了謀生,不得不胡攪蠻纏專鑽法律體係的漏洞,與明火執杖打劫無異,比如專門收購被侵權的小專利然後訛詐大公司的版權律師。更有的以蓄意破壞和惡化他人幸福為己任,比如離婚律師。
在現代,金融集團對社會財富和國家政治控製得非常緊密,99%的人除了創新或利用創新,並且成功後具有金融知識和意識,才能有可能加入該集團,白手起家事實上很難。中產和窮人不要妄想從成功人士的傳記和傳奇中尋找經驗,因為那些描述大部分都經過了蓄意精致的包裝,重要的、關鍵的、管用的事實不會大白於天下的。比如,Bill Gates不會坦白其母是IBM董事,她促成了兒子的第一筆大生意,而且,Bill Gates的叔叔給了他1970年代初的$3M作為起步。巴菲特的確提及他8歲時就知道去參觀NYSE,但不會說是他父親以國會議員身份帶他去的,並且由高盛董事盛情接待,也不會說拯救所羅門兄弟時,靠的是與美財政部長的私人關係;這私人關係如此厲害,以至於在美聯儲和財政部已經公開發布新聞板上釘釘地宣布了所羅門兄弟死刑後,“居然”在幾小時後就獲得了高抬貴手的豁免。
普通人如果培養有個人愛好和興趣,要看該愛好是否能謀生。喜歡幹的事情如果能謀生,將是職業規劃的最高境界。否則,愛好和興趣隻能是Personal Hobby,必須要另尋找謀生手段。好的謀生手段不外乎:
1,加入金融業。在食物鏈的最頂端行業,有很多優勢,但要知道自己的位置:你是打工的。所以,可以享受其高薪,但不能跟從其消費習慣,要留心其運作手段。要存錢,才能有機會達到財務自由,否則,不過永遠是打工的罷了。
2,科技創新和加入科技創新的行業,或其它高薪行業。事實是,所有的高薪行業都不穩定。科技創新雖是永恒的,但所有具體的科技創新及其產品都是暫時的,要的是在依附某個階段的創新過程中,分得一杯羹。在其中取得巨額財富的,才有加入金融統治階級的可能。比如,Steve Jobs和Bill Gates。未取得巨額財富的,存錢也比其它行業容易些。
3,財務自由。無論是金領、白領還是藍領,都靠工資生存,所有的雇主都隻提供暫時的職位,而不提供長遠的個人Career Development,一旦失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立刻出現麻煩。有了工作經驗,有了像樣的儲蓄之後,擺脫勞心勞力,尤其是沒有任何安全感的Working Class走向財務自由隻有兩條路:一條是以獨立身份加入作為統治階層的金融業,打不贏流氓,就最好加入做流氓;錢多的可成立基金做主力當大尾流氓,錢少的做股票交易做跟班聊以自保。另一條是擁有自己的Business,但做Business需要善於跟人打交道,特別地,房地產投資歸於中小規模的Business。
以前的諾貝爾、洛克菲勒和福特等等都成立了基金會,所以一個多世紀了,他們的影響還在運轉。愛迪生雖創立了GE,但個人理想的影響等等都沒有了,財富也未被保持。眼前的活生生例子,Steve Jobs靠創新白手起家,但其留下的$8.3B財富可能二十年內就消失,因為沒有證據表明他老婆有理財能力,也沒有成立基金會。Bill Gates就不一樣,老早就聯合了金融老油條Buffett,成立了基金會,並一直在套現MSFT的巨額股票,這才是從實業到金融業的轉型王道!所以,個人認為,Steve Jobs與Bill Gates具有類似的天賦和實業軌跡,但最終結局如此不同,原因還是在於出身。比如,Bill Gates的People Skill難說比Steve Jobs好(Bill Gates的傲慢和霸氣見諸報端不多),但Steve Jobs創始人被逐出AAPL的現象絕對不可能出現在Bill Gates身上;還比如,Steve Jobs早期為了Bonus of $5000->$500而欺騙最早的合作夥伴和好朋友Steve Wozniak的事情在Bill Gates身上絕對不可能發生,究其原因,還不就是因為實在一窮二白而馬瘦毛長麽?另外,出身也限定了眼界,沒有意識到轉軌金融的重要性,或者沒有人願意指點(比如,巴菲特的成功,在自己身世的基礎上,還多虧Platonic lover Katharine Graham的無私指點和提攜,甚至包括衣著和飲食儀態的培養!Graham才是真正的財富統治圈內人!)。
在華爾街集團為代表的金融業之外,就是擁有一部分社會運行的結構,也即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是衣食住行以及娛樂等永遠都需要的Business。擁有自己的Business,哪怕是開個有點規模的中餐館,都是對下一代的基本保證。為什麽大公司和財團在不斷地溢價收購中小Business?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隻是生存和生活必需的一部分,更重要的真正財富是人格、愛心、公平、正義、道德和人生意義等精神層麵的東西。但,對大多數人,就顯得廢話和多餘了,看看富二代和官二代就行了。在此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