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有感而發:常回家看看

(2009-03-03 14:24:21) 下一個
有感而發:常回家看看



今年春節又回了一趟國。原本此行不在計劃之中,可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在上海 一家醫院當內科主任的妹妹來了個電郵,說是老娘住進了華東醫院。這一次情況似乎不太好,本來老娘就有嚴重的糖尿病,當時又發現是肺功能不好,老是憋氣;做B超在肝部發現一個病灶,待查。妹妹心裏很是著急,想讓在國外的我和我姐姐能回去。於是我和姐姐商量了一下,決定由我打個前站先行回國,視情況再說。


接下來,又是如往年回國一樣:定票、簽證、購物、裝箱……待到一係列的緊張過去後,也就啟程在即。怕老娘查出任何的蛛絲馬跡,我還打了個電話到醫院,說是她兒媳婦有十年沒有回國過春節了(我太太上一次回國過春節是1998年給我媽過七十大壽),再就是我們買的房子要過一個戶,所以就不到一年又回來了。就在我啟程前幾天,上海來了個電話說是老娘聽說我回國吵著要出院,怎麽勸也沒有用。而且,在我登機的前一天,老太太居然自說自話地出了院。


我是元旦那天到上海的,老娘已經準備好了晚飯。老人家顯得十分高興,談笑風生。吃得了飯,我打開箱子,拿出了給上海親友準備的禮物。我也知道,現在國內的人對美國回去的人並不抱有多大的“期望”,對美國回去的人帶去的禮物也並不感到稀奇:你們美國有的,我們國內都有;你們美國沒有的,我們國內也有。為此,我太太也動足了腦筋。總結起來,大致有三類小禮品可能受歡迎:一是保健品藥物(美國人叫營養添加劑),中國雖然都有,但還是相信經過FDA檢驗過的;二是化妝品,什麽蘭蔻啦、雅芳啦、姿生堂啦、倩碧啦、迪奧啦……國內也都有,但價格比美國市場貴;三是各種包裝精巧的節日小禮物,如:巧克力、小甜餅等(送小孩子和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的人,如我老娘)。


在我理東西的時候,老娘坐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著、問著、評論著;“這是給你的深海魚油” “這是給你的橄欖油”“這是巧克力…”我一邊往外拿著東西一邊說道,老娘在旁邊樂嗬嗬地看著。其實,我知道她並不在意給她買了什麽,也不在意那些東西的價值,她隻是在意兒子從美國給她帶了東西。就想小時候一樣,大人出差回來,眼巴巴地瞅著有沒有給自己帶什麽東西。我們現在何嚐不是如此?兒女給我們買了件東西,不管價值如何,心裏總是喜滋滋的。有一年,我兒子在芝加哥讀書,給我買了一頂鴨舌帽,逢人我就說這是我兒子給我買的。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每天陪著她看看電視劇、吃小核桃、磕瓜子、嘮嗑、拜訪老戰友。我還時常在外麵買一些小吃,諸如:老鴨粉絲湯、富春小籠、無糖或低糖糕點、台灣包裝小吃。別看她每次都嗔怪我買這麽多的東西;每次都抱怨我“你要吃死我呀!”每次都吃這麽一丁點兒;可我看得出來,每次她都是很高興。


春節前的一個禮拜,老娘告訴我如果身體允許,她讓我帶她去虹口參加老幹部局組織的一年一次的年夜飯。就在飯局的前一天,她吃了我買的台灣袋裝小吃,胃有點不適。我有點擔心,就勸她別去了。她嘴上沒說,看得出還是想去。於是,我搬出了我的小妹妹,小妹妹告訴我:她想去就讓她去吧。我又找我大妹妹,大妹妹說:她能去就讓她去吧。我也沒轍,隻好隨她了。 那天早上,吃得早飯不久,她老人家就穿上了幹幹淨淨的服裝,拄了根拐棍,立在門口。我問她如何,她說走吧。我開著車,又是高架橋,又是大街小巷,半個多小時到了虹口。那天,她顯得非常興奮;席間她說得比吃得多;笑得比說得多。我兩個妹妹告訴我,一年一度的老幹部組織的年夜飯,她是必去不可的。是嗬,這一年一度的飯局,不是衝著那豐盛的佳肴;而是讓她感到這社會還記得她和她們。




奶瓶與母親在一起 攝於09年春節



因為剛回去才一年不到,老娘的變化不是很大。她生活還是比較有規律,早上,我去她的房間請安 ,她的那台半導體收音機總是開著,音量很小,新聞和氣象是必不可少的。我悄悄推門進去,輕手輕腳地,她總能猜出是我。起床之後就是洗漱、量血壓、打一針胰導素;然後就是早餐。早餐後,略微活動後。就端坐在電視機前,看央視一台的《夕陽紅》;隨後起身走走,再坐下看電視連續劇;午餐前再打一針胰導素;午餐後,不管是否睡得著,在床上躺上一、二個小時,收音機開著聽教授講養身之道,有時還記下來要點,告訴我們教授如何、如何說。晚餐前,看東方電視台的《新聞坊》;又打一針胰導素,晚餐時就是上海電視台的新聞,餐後就是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睡覺前是上海新聞綜合台的最新連續劇,最後打一針胰導素上床。


老太太的記性來得個好,中央台和上海台節目主持人可以不差一字地給你背出來,就連他(她)們多大歲數、結沒結婚、什麽時候生的孩子、原來是主持什麽節目的……她都可以給你道出個所以然。我兩個妹妹的電話:家裏的、單位的、工作手機、私人手機,她不用查通訊錄倒背如流。在上海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開了好幾個賬戶,每個賬戶都有不同的密碼,她居然可以背出來(我都做不到)!


可仔細觀察,她還是有些些微的變化:在沙發上坐久了,不是一下子就能站起來,多數是稍微立起身子,就撲通一下坐下,再來一次才能站立;活動量明顯地減少了,她說是感覺有點吃力;視力又衰退了,看空調控製盒,幾乎要湊到跟前才能辨認出溫度……


是呀,生老病死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誰也不能違背這個客觀規律—即使我們有良好的祝願和真心的希望…想當年,也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剛出國時,她們那一代人大多是六十好幾; 我們在溫哥華結束移民監時,回上海給她做了七十大壽;一晃眼,現在她們都是八十朝上的人啦。我媽媽的情況還算可以,我太太父親,也就是我的丈人的境況,就更差一點了:也就是七、八年之前的一個夜晚起身如廁,一不小心坐在地板上—股骨斷裂,去醫院動了手術換了個股骨;第一次手術不理想,又來了一次,還是不行,就此行動不便。人不能動了,老態就跟隨著出現了:老是打磕睡;這兩年有時會說一些糊話。我太太的小叔叔就更是淒慘了:去年我們回去時,還好好的,有說有笑的。就在去年的夏天,突然有一天早上覺得肚子不好受,叫了我太太的嬸子陪他上醫院,剛跟醫生敘述完病情,就頭一低,不省人事,永遠地離開人世,醫生說這叫做猝死。


世間上,有許多的情,但主要有三種:友情、愛情和親情。在這三種情中,隻有親情是帶有血緣關係的,也就是流著相同的血。我器重友情,珍惜愛情,嗬護親情,這是我們人類不可缺少的情義。
在我離開上海時,我大妹妹悄悄告訴我:哥哥這次回來,媽媽很高興,下次經常回來喲。


我走的那天,天有點陰,也有點冷。老娘披了件大衣,在家人的攙扶下,乘電梯下到了大門口。我擁抱了一下她老人家之後就鑽進了車子。車子啟動了,撳下車窗,向老娘揮手告別,隻見老娘站在大樓門外,雙手拄著拐棍,在瑟瑟北風中那期盼的眼神,心中不免一陣酸楚。身子向後靠在座椅上,一聲歎息:如有可能,還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完)



2009年3月於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Bingchun 回複 悄悄話 何不倡導她老人家念阿彌陀佛呢。我也每年回去,就是為了看看母親大人。親情的安詳和美麗,因為她真的很短暫如人生,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能夠讓這種親情化為永遠。我想這也是每個人希求吧。
浪淘金 回複 悄悄話 “她隻是在意兒子從美國給她帶了東西。就想小時候一樣,大人出差回來,眼巴巴地瞅著有沒有給自己帶什麽東西”寫得生動,感動。父母就像年少的我們。祝福天下父母。
軍人後代 回複 悄悄話 這文章、這音樂……淚流滿麵啊!謝你的好文!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閑人、雨夜及石頭到訪並留言。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很有同感。 我每年都回去, 不為別的, 就知道年邁的父母很希望每年都能看到我。 跟他們說說話, 陪他們看看電視。
雨夜聽琴 回複 悄悄話 她一看就是個要強精幹的老太太。
你一看就是個善良孝順的好兒子。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那就常回去看看!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安靜、醜女和碧葉的來訪。遲複為歉。
碧葉金陽 回複 悄悄話 多年前買了一本海派名家作品,都是3,40年代的作品。其中施蜇存的梅雨之夕,春陽和葉靈鳳的第七號女性都是描寫發生在那時代虹口的散文,讀來很有親切感的。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瓶哥:回來了?先問個好!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裏母擔憂。兒想娘來難叩首,娘想兒來淚雙流。

祝福您母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