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行漫記(九)

(2007-07-28 13:22:10) 下一個

2007年5 月27日 星期日 多雲 費城 賓夕法尼亞州

從新澤西參加我外娚女的婚禮之後,我們就馬不停蹄,驅車南下打道回府。我們回程的第一站就是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

費城對我們這一代在大陸長大的、約在四十五歲以上的人來說不會太陌生,特別是生活在上海、北京等地的人。六、七十年代時,費城交響樂團幾乎每年來中國一次,作訪問演出,也就是夏季這個時候。每次來都是非常短暫,行程也就是上海、北京幾個大城市;而每次都有非常簡短的報道。我不知道有什麽特殊的背景,即使是在反帝、反修呼聲很高的七十年代也是如此。此番前往,本想參觀一下這個交響樂團,了卻三十年前的一個念想。但是此行,行前較倉促,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也沒有上網好好查一下有關資料。

費城是賓州最大的城市,是個河濱城市,也是全美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了吧。一條特拉華河將費城分成兩部分:東部是新澤西州;西部是賓夕法尼亞州。美國不少城市是橫跨兩州的:如堪薩斯城東部堪薩斯州、西部密蘇裏州;聖•路易斯東部伊利諾斯州、西部密蘇裏州;辛辛那提北部俄亥俄、南部肯塔基……在咱們中國就沒有發現過一個城市占了兩個省市自治區地盤的。這地跨兩州也橫生出許多趣事:

我一個同學在堪薩斯的密蘇裏上班,買了房子在堪薩斯州。報稅時,那個州對自己有利就在那個州報;女兒上大學,在堪薩斯州的大學就報家庭地址;在密蘇裏的大學,就報單位地址,左右都是本州居民,都可以享受州內學費。

剛到美國去筆試駕照,那時我住在密蘇裏州,我姐姐好心勸我去堪薩斯州考,那裏有中文的試卷;結果,我去了堪薩斯州的駕照局。一看試卷,我傻了眼:那港台式的中文,以及不是我們學的繁體字,還不如我去考英文的呢。

後來,太太帶著兒子來培讀。我們在堪薩斯州租了房子,兒子自然就在堪薩斯州上小學。第一年的馬丁•路德金的紀念日,密蘇裏州是法定假,我在UMKC讀書,當然是長周末了;而兒子就讀的堪薩斯州那時卻不是法定假,學校照常上課。

還有一次到PLAZA去買麥當勞,才停了幾分鍾。出來後,玻璃上貼了一張罰單。心裏直犯嘀咕,我也沒有違章呀。仔細研究了一下罰單,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在密州申請車牌時,工作人員給了我兩張牌照。按密州規定前後車杠上都要掛牌;而堪州隻要掛在後麵即可。因為我住在堪州,見別人都掛在後麵也就照此辦了。未成想,這一次密州的警察較真了,給了我一張罰單。

費城的出名在於它是美國的第一個政府所在地,華府也就曾在這裏。宣布美國獨立的鍾聲就在這裏敲響。




圖一:美國著名的自由鍾



自由鍾是費城的一個曆史景點,去費城不去自由鍾就是沒有去過費城。許多知名人士都曾在這裏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就曾經說過:“自由鍾對整個自由世界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




圖二:達賴喇嘛在自由鍾前攝影,旁邊一幅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被西方社會說是西藏精神領袖的達賴喇嘛就在這裏拍過照。對於達賴的個人人品、學識和修養,我知之不多,不敢妄加評論。但從外界書籍報刊介紹,倒是頗有口碑載道。但是對於所謂“流亡政府”以及西藏獨立的主張,就像台獨一樣,是我不能接受的。我的一位中學的同班同學,是所謂的支持民運的份子;但有一次他說他也支持達賴。我對他說,你支持民運情有可原,觀點不同,可以討論;但支持或同情藏獨—這是一個底線,我無論如何是不會與你討論的。但達賴的非暴力解決爭端的原則,與曼德拉和馬丁等人的主張一致,是一個好的態度。據說近幾年,達賴有放棄獨立的想法,想回歸祖國。如是,真是一件大好事,各族人民大團結有幸。




圖三:筆者牛奶瓶在自由鍾前留影200-5-27



看到這許多著名人士在此留影,筆者也動了心,於是就擺好姿勢,在那莊嚴肅穆的自由鍾前攝影留念,說不定哪天這張曆史照片會訂在什麽地方哩。

隨後,我們走出了那座紀念堂。行進在路上,我們租了一駕馬車。車夫一邊駕車,一邊詳細地介紹了沿途經過的曆史文物和建築。




圖四:坐上馬車繞紀念建築群一圈也是一種樂趣



馬車經過聯儲造幣廠時,我攝下了這座建築。我現在正在集幣,其中有一套是美國曆屆總統的一元金幣。那個紀念冊是一個折疊式的本子,一邊是費城製造;一邊是丹佛製造的。集滿一套,大約要等到2016年,那還要看大、小布什、克林頓是否還活著,如活著就到那一年為止了;如需紀念,那可能還要增加一到兩年。無論如何,到那時我至少是64歲,已過耳順之年了。




圖五:聯邦儲備的造幣廠





2007年5 月27日 星期日 多雲 投?哪?馬裏蘭州

離開費城,不一會兒就到了馬裏蘭的巴爾的摩。巴爾的摩以它的太陽報聞名於世,反正我在國內很早之前就知道這一份報紙。六、七十年代就經常在當時的媒體上聽到來之於這家報紙的新聞報道及評述。這張報紙的政治傾向是民主黨。照一般道理,在大陸那個年代不應該如此出名。因為毛澤東主席曾對共和黨的尼克鬆總統說過:我不喜歡民主黨,我喜歡共和黨。原因是民主黨披了一層外衣,而共和黨則更直率一點。

我一直記住了毛澤東的這句話。到了美國後,從表麵上看似乎民主黨代表了中下層人民的利益、代表了窮人、黑人和少數族裔的利益。對內強調發展經濟;對外不主張強硬措施;當然,這隻是從表麵上看,沒有更深入地去探討。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兩黨的候選人都已登台亮相。我不是選民,但我希望無論誰當選,美國能夠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對外關係良好;中美關係更好。





圖六:巴爾的摩是一個內港城市



巴爾的摩是一個內港城市,大西洋底來的人可以從這裏登陸。港口運輸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工具,但對我們來說這個城市是一個旅遊景點。港灣裏的購物中心、小吃廣場、水上娛樂等等,應有盡有。港口的廣場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圖七:廣場上的雜耍表演藝術



在廣場的中央,有一個表演平台,四周是座位,一個雜耍班子在那兒表演。那個班子也就是兩、三人,沒有樂隊;音響設備在那裏播放著背景音樂;每場一個人表演,每個人的表演主題不一樣。雖說,那個雜耍不登大雅之堂,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當然是孩子們占了個絕大多數。表演者滑稽的動作,幽默的語言以及精彩的技藝,引來了陣陣的掌聲和笑聲。一場表演結束了,表演者將一個類似於我們中餐館用的大的塑料醬油桶放在一角,觀看者走上前去將錢扔到桶裏,一元、二元,也有五元、十元的。多數是小孩子去扔的,當然是家長們給的錢。看著孩子們怯生生地走到桶前,抬起手將手中的錢恨命地往桶裏一扔,然後眼皮也不抬,一轉身匆匆回到大人身邊,那情形著實讓人喜歡。我毛估估,那一場十幾分鍾的演出,也有個一、二百塊了吧;一天演個二場,也就是三百左右;一個月演個二十天吧,也就有個六千收入—每天也就是半個小時時間嘛。

你別小看這十好幾分鍾,“台上一分鍾,台下一年功”,雜耍如一切“小技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小時候,大概剛進中學,班級搞聯歡,見到同學表演扔雞蛋:一個手可以扔兩個;兩個手可以扔三個。自己羨慕得很,回到家裏在跑到廚房,打開碗櫥,拿出兩個雞蛋就往空中扔。“啪”得一聲,兩個蛋在空中相撞,往下落的那隻蛋先期犧牲,“叭吸”摔在廚房間的水門汀地上—粉碎;還未等我緩過勁來,那一隻蛋也跟著“叭吸”應聲砸下,地板上一片狼籍。站在我身後看西洋鏡的老阿婆,轉身跑到廳裏大聲對我老娘叫到:“勿好了,陳同誌,小瓶奈兩隻雞蛋慣了地朗廂,粉粉碎。”那時已上中學,挨打是不會了,當然一頓罵是跑不了的。後來就用小石子替代,幾天功夫也會二隻手扔三個石子。但我這個人就是沒有長性,淺嚐輙止,沒多久就興趣全消。否則真堅持下來到如今,別說三、二個雞蛋,就是十個八個也不成問題。

看得演出,原本計劃就在巴爾的摩住下,明天再去首都。但一打聽巴爾的摩離特區才38哩,不就是半小時路嗎。一車五十多歲的人,不一會兒就達成了共識:星夜兼程到首都,明天有更多的時間訪問那裏。於是,我一踩油門,直奔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華盛頓。

由於事先沒有作好功課,人生地不熟,又是夜間行車;手頭那張地圖又是大比例的;又生怕找到一個不安全的區;我們就在華盛頓裏兜圈子了,下了95又上495,再上295,又轉到395,再折回到295.....沒得辦法,就下了395,打電話給一位在DC思庫工作的朋友;朋友在家,叫我們去他在馬裏蘭家,要走回頭路,我們不幹了。他又問我們在哪?看了一下路牌是賓夕法尼亞大道。“哇,你們就在市區了。那個地方還算安全。找地方住下,明天請你們吃飯。”朋友掛了電話。我們抬頭一看,“那不就是白宮嗎?”我妹妹叫起來,這“白宮”就近在咫尺,美國總統就住在這裏,天子腳下還有什麽不安全的?




圖八:“白宮”才露尖尖頭



這時,才覺得肚子餓了。所有餐館都關門了,隻有一家“阿米哥”(墨西哥餐)還開著,我對墨西哥的餐還能接受,我姐姐他們就SO,SO了。但這麽晚了,沒得選擇。我們在等餐的時候,問店經理如何參觀DC,他建議我們打電話給總機。這麽晚了,還會有人值班?將信將疑,我們撥通了總機,“能幫你什麽嗎?”電話那頭問道。真得有人值班!接線員知道我們的意圖後告訴我們,有兩個辦法參觀:一是自己排隊;二是與本州的議員聯係。她還加了一句,早上早點去排隊,因每天名額有限。

飯後,我們就在第二街的旅館住下,號稱是“離首都最近的旅館”,價格也不菲單間雙床,$180.00一個晚上。也不管它了,住下就是了。

這裏的夜靜悄悄,望著窗外那空無一人的馬路,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的中心的首都嗎?我在想,這比起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北京的夜生活差遠了。我們那兒,這時候可能才開始熱鬧起來哩。

(未完待續)




牛奶瓶 原創於文學城文化走廊論壇2007年7月2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靜靜漪漣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瓶哥來訪,真人不敢當,實在找不出像樣的照片,隻好貼幾張喜歡照片充數,嘿嘿。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靜靜漪漣的評論:
你好,久不見。怎麽換了一張圖?哈哈。

去了你那兒,才知道有許多新圖。欣賞了。但都是真人不露麵的。
靜靜漪漣 回複 悄悄話 看過Tom Hanks的“費城的故事”,那是我僅僅知道的費城,很喜歡那部電影。
是啊,如果瓶哥練扔雞蛋到現在的話,也可以上街賺錢呢,多好賺哪,Easy money 啊!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哈哈,那時文學城在哪兒,還不知道哩。

心不在焉? 我正在考慮這照片貼哪哩。

“八一”好,敬禮!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瓶哥的那幅紀念照肯定是要釘在文學城的光榮榜上了。不過看上去有點心不在焉。祝建軍節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