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行漫記(二)

(2007-06-13 11:24:44) 下一個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多雲 伊利諾斯


過了密蘇裏州,河東就伊利諾斯州了。伊利諾斯州在美國我所路過的州中,是最平坦的州,過了聖•路易斯向北就是一馬平川,高速公路直指密歇根湖。在這個州的首府──春田市,有林肯的故居。林肯就是在這裏走上美國的政壇,進而成為美國曆史上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是我敬仰的為數不多的美國總統之一。


林肯總統(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打動了當時無數美國民眾的心;也打動了世界各國無數渴望自由、民主、平等的民眾的心。托馬斯•傑佛遜(美國的第三任總統,也就是我在東行漫記(一)中提到的當年西部開發的倡導者)起草的《美國獨立宣言》向世界宣稱了一個新的國家的理論基礎,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則是更明確了這個國家政府的定義: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來自於人民,由人民決定,為了人民。”


當我一邊在“林肯的土地”(The Land of Lincoln)的高速公路上開著車,一邊在琢磨著。象我這樣在中國大陸長大的五十多歲的人,在年青的時候接受的是共產主義的教育。共產主義其實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社會模式:全世界都一樣──沒有國家、沒有階級、沒有政黨、沒有軍隊;全人類也都一樣──沒有貧富、沒有等級、沒有貴賤、沒有敵友。讀了聖經,覺得跟那裏所說的伊甸園一樣。它的理論基礎也是一個共識──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可為什麽蘇聯的共產主義進行了七十年,卻頃刻瓦解?而我們中國雖然在黨章中還保留了它的奮鬥目標是共產主義,但在實際社會生活中,還有多少人在實行?(私人企業的老板可以入黨,那麽這個企業的性質和黨員為共產主義奮鬥的目標如何一致?)


於是,我想到了平等≠平均。平等隻是對每一個人都提供了一種機會—一種均等的機會;而不是對社會產品的平均分配。大家都知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年僅僅是一個大學尚未畢業的學生。開發了視窗這個革命性的產品,在短短的幾年裏就榮獲富比斯榜首。我剛剛到美國來的時候,用的還是DOS,不到一年視窗出來了,真是開創了計算機使用的新紀元;這個社會給了他一個平等的機會,使他能夠脫穎而出。我曾在一個國有化的大型企業工作過,那時候在我身邊的工友都是很不錯的小夥子和姑娘們,非常單純。互相間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可那時,大家拿的工資都一樣¥36.00一個月。出不出勤一個樣,多做少做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大家就沒有什麽積極性。於是就有人想著法兒到醫務室去開病假單,開不到病假還跟醫生吵。後來,千呼萬喚的獎金製度出來了。請病假的少了,但是這評定獎金又成了各級領導的一個心病:每逢月底,苦思冥想,這個月的獎金該給誰了?於是最沒有異議的方案就是—輪流坐莊。真是應了我們中國人的一句古話:不患貧,就患不均。於是咱們中國就總是在低水平上徘徊。


當我們對平等有了一個重新認識之後、當我們認識到了平等不等於平均之後、然後就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我們的國家就大大地向前邁出了一步。雖然,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不習慣這種打破了平均主義的局麵,耿耿於懷那逐步擴大的貧富差別、貌似公允地批判那些先富起來的人們。但對於我們整個社會的進步,又不得不心悅誠服。

……


一塊大牌子把我從深思中拉回,“印第安納州歡迎您”。哇,開得好快呀,已經到印州了。

(未完待續)



牛奶瓶 原創於文學城文化走廊論壇2007年6月1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吃驚。這麽就這麽快哩?我還沒決定回國呢。啊哈,你碰不到漂妹了。

歡迎回家。什麽時候寫點新東西呀?盼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同是一塊大牌子“墨爾本歡迎你”啊!我到家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