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話南京路(七)

(2007-02-22 06:59:24) 下一個
不知是奶瓶體力不濟,走得太慢;還是南京路太長了,走不完,這整整六個星期過去了,從外灘才走到浙江路。原來的《閑話南京路》係列,計劃四篇,從外灘到靜安寺一個月搞定。可未曾想,這一下筆就收不住了。是奶瓶說話囉嗦;還是南京路故事太多?



後四大公司


從南京東路向西走,過了浙江路,這裏有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驕傲:被稱為“後四大公司”(為何叫“後四大公司,我也不知道)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中國百貨公司從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三四年在此興建。

圖一:先施公司(現時裝商店和東亞飯店)與永安公司夜景


我對這四大公司知之不多。就是覺得那個永安公司不斷更名,頗有意思,過去是永安公司,後來為第十百貨商店,一九六六年為東方紅百貨商店,後又改回第十百貨商店,改革開放後叫華聯商廈,前年又恢複為永安公司。一個商店的如此更名,不也恰恰反映了時代的變換和歲月的滄桑?

上海時裝公司是我過去經常光顧的地方,結婚時做的一套西裝就是在那托熟人量身定製的,至今穿來尚合身,隻是上裝紐扣是扣不上了;我出國前又去做了一套,也是如此。此番回國,去兜了一圈,還是那樣擁擠不堪。櫃台小多了,品種多多了,價格也高多了。才兜了兩層樓就化了我近一個多小時,還人擠人的,心裏不斷地嘀咕:“Excuse me; excuse me……”



永安休閑美食文化街


永安公司和先施公司一圈兜一下來,是夠累的,覺得有點餓了;一抬眼猛得發現,在對馬路永安公司和南新雅之間的小過道新開了一個永安休閑美食文化街


圖二:永安休閑美食文化街2006.9.29


小街頗有特色,兩輛老式的有軌電車車廂,裏麵隔開來幾個不同的風味小吃作坊;窗口權當作售貨櫃台連帶著收銀、發貨。一輛舊式的汽車,油漆一新,也是一個小吃窗口。風味小吃來自全國各地:如西安的牛肉餅、重慶的譚肥腸、南京老鴨粉絲湯、老北京的冰糖葫蘆、上海新長發糖炒栗子、蒙古特色燒烤、還有港台來的許多風味小吃……不一一列數。每個小吃窗口前都聘了一個喊生意的先生或小姐;那高低不同的各地方言也構成了一個獨特的景觀。這許多的風味小吃,看的我眼花繚亂,真不知道吃什麽好;太多的選擇就是無從選擇。

圖三:小吃窗口的招攬生意的喊話先生



經過眼睛、胃部、口水和大腦的集體領導,以及再三反複地觀看、比較、挑選、甄別,最後正式拍板決定:奶瓶喜歡食辣,而四川之辣,辣於上青天,就要了一碗“潭肥腸”,而且是最辣的那一種,七元一碗;奶瓶喜歡食麵食,正好旁邊就是著名的西安牛肉餅,二元一個。總計人民幣九元整。

圖四:四川重慶“譚肥腸”麻、辣、香





圖五:西安香酥牛肉餅



圖六:不一會兒,餅沒了;湯碗底朝天


找了一個僻靜的小桌坐下,四周無人;幾分鍾後,猶如風掃殘雲,餅沒了,湯碗底朝天。真得都沒反應過來是什麽味道,反正是好吃。春節將至,有網友回國去,路過上海,可千萬別錯過喲。

吃飽喝足了,坐在那兒想了一想。這休閑美食文化街的創意倒真是沒說的:在南京路這樣一個寸土之金的地方,充分利用了這一資源,小是小了點,但在這長不足五十米、寬也就五米的小地方能吃遍天下美食。真所謂是“螺絲殼裏做道場”,不容易!



食品一店和它的兩個衛士


不知道近幾年去過上海食品一店的朋友們是否注意到:上海食品一店──上海最大的食品商店正麵的布局,滿有意思的。正門門麵是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紅豔豔的中國字“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鑲嵌在外牆上;在左邊的英文店標下是“必勝客”比薩餅,右邊的英文店標下是“麥當勞”快餐。



圖七:第一食品商店和它的兩個“衛士”


上海食品一店裏麵是人山人海,幾乎每個櫃台前都排滿了購貨的人們。由於習慣了超市的購物方式,對於這種每買一種食品就得排一次隊、付一次款的購物方式,有點不習慣了;但無可奈何,回鄉隨俗嘛。

你別說那兩個“衛士”也是顧客盈門,可以這樣說我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任何一個“必勝客”和“麥當勞”都不曾見過如此的長隊。你好、我好、全都好;你得利、我得利、大家都得利。



嶽父大人的故事


嶽父十幾歲從寧波到上海南京路學生意,就是亨得利鍾表公司旗下的鍾表店,在南京東路西藏路口。


圖八:亨得利鍾表


嶽父從四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未,一直在那裏工作直至退休,近半個世紀時間,是南京路幾十年變遷的曆史見證人。當初我剛認識他的女兒時,我告訴他我是當過兵的,我父親也是當過一輩子兵的。他欣然地接受了我,他告訴我,他在南京路上工作了幾十年,什麽樣的兵都見過:有日本兵、英國水兵、美國大兵、國軍、軍閥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那年──也就是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時的那天早晨,他打開店鋪的門一看,南京路上擠滿了穿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的戰士。我嶽父在當時那個年代也祘是個小知識分子了,也識得不少字,他對我說:當時評介中國人民解放軍,別的不敢說;但有四個字來形容絕不為過:秋毫無犯。

是呀,我們連這些六、七十年代入伍的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是每天必唱的;而且我們也是身體力行的,(上次從大涼山來的網友說過,肚子餓了一使勁,一把勺子弄斷了,還自己掏錢賠了,那時他一個月才幾塊錢的津貼呀。儂想想看多少“塞古”呀。)現在,據報載: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也出現了極大的腐敗,真是令人心寒啊。我當兵所在的海軍,一個堂堂的副司令也為此身陷囹圄。過去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不倒的鋼鐵長城;還有一句話:“撼山易,撼解放軍難”。再不整治,長城基石已撤,鋼鐵長城豈有不倒?撼解放軍何難之有?還我中國人民解放軍!



泰康食品店和它的江南一絕


我嶽父鍾表店的對麵是泰康食品店,它是一個廠店合一或者叫做前店後坊的商店。過去以它的餅幹聞名於世,它的餅幹酥而不碎、甜而不膩;一口咬下去,不用嚼,含在口中立馬化掉。五、六十年代它那個香草餅幹是我的最愛,不知那個時代的中、小學生們可有同感?不知是我的口味變了,還是它的餅幹變了,泰康的餅幹已不再引起我的興趣。這次引起我的興趣的是它的“江南一絕”。



圖九:泰康的“江南一絕”── 蟹黃湯包


從泰康食品店的店鋪往裏走,碰鼻子拐彎,撞腦袋上樓。突然眼睛一亮,“江南一絕”四個大字躍入眼簾。所謂“江南一絕”就是上海人所說的蟹黃湯包。牆壁上還貼有蟹黃包的簡介以及如何品嚐。“一定要記住十二字要領: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吮湯。”否則會湯汁四濺,傷及口舌。

坐定之後,要了一盤(隻有一隻)。五分鍾左右,服務員端來我的包子。哇,真是個天造尤物:那圓圓的包子,豐腴飽滿,雪白細膩,玲瓏剔透,瓊汁在內,搖搖欲滴。

圖十:天造尤物──蟹黃湯包


我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不敢又不忍下手;我總覺得它像個什麽東西,但又說不出口。我們對峙了一分多鍾,還是那位細心的服務員女孩看出了我的窘態,遞給我一根吸管,並告知要慢慢地插入,不要心急。“嘿”,真是味道好極了,我無法形容,隻有您親自去品嚐一下,才能體會個中滋味。(想象力豐富的中年以下含中年的男性網友慎入)。



新光影劇院和它的功能轉變


不在南京路上,但與南京路僅一條馬路之遙的新光影劇院是不能不說的。從泰康食品店和中百一店中間的六合路進去,走幾十步就是一條小小的馬路──寧波路;在這條小小的馬路上,有一個小小的影劇院──新光影劇院。別看這小小的不起眼的影劇院,又躲在南京路的後麵,過去那可是上海電影局專門放、參考片和過路片的地方。所謂內部片,就是有級別限製的,不能外傳;參考片就是搞電影工作的,作為學習用的;過路片就是在上海僅一、兩天時間,馬上要到另一個地方的。記得是74年吧,有一部美國拍的記錄片,是講人類登月的。那時周總理指示全國觀看,但有一定的級別,部隊是23級以上幹部才能看到。我真不知道這類電影為何是內部片?這種記錄片比“滿城盡帶黃金甲”要文明得多了。若幹年之後,當我們的國門打開後,我才恍然大悟:那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如此那個,居然能送人上月球;而我們卻在這裏“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哩。五十年代後期,提出“趕英超美”;到那時已經二十年過去了,不但未趕上,更未超過,還著實差了一大截呢。你說那種電影在那種年代能公開發行嗎?豈不是長敵人威風,滅自己誌氣?

我和我太太就是在那個影劇院認識的,我們共同看的第一部影片是《牛虻》。從此以後,我們就一發不可收拾,從一點點走向更多的一點點,在那個影劇院我們相近、相親、相愛、相結合。因為我嶽母大人就在那個影劇院工作。近二十年來,我們不太去那個地方了,太忙了───結婚、生子、讀書、簽證、出國、學位、生存、發展。但一個有情感的男人是不會忘記給他帶來甜蜜的地方、帶來幸福的地方、帶來某些溫馨的地方,他會永遠記住那個地方的。


(未完待續)

♥ ♥ ♥ ♥ ♥ ♥ ♥ ♥ ♥ ♥ ♥ ♥

下個星期就我們全世界的華人的傳統節日───春節。

奶瓶借文化走廊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年比一年好。









《閑話南京路係列》>>>


... 《閑話南京路(一)》

...《閑話南京路(二)》

...
《閑話南京路(三)》

...
《閑話南京路(四)》

...
《閑話南京路(五)》

...
《閑話南京路(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有色眼睛 回複 悄悄話 寫上海而寫到《新光電影院》的確實不多見。 然這個電影院在七八十年代的上海業餘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張新光的票子會引發很多的嫉妒。 上海還有二處看所謂的內部電影的場所: 淮海路上的《上海電影局》院子裏的小影院(很小但很精致), 還有就是永嘉路上的《上海電影譯製廠》的影院。這是上海人接觸外界文化的隱蔽的窗口。

但象LZ一樣既能欣賞外國電影,還能在嶽母大人的安排下‘在那個影劇院裏相近、相親、相愛、相結合’的委實少之又少了哈! 真正應了上海人的又一句老話:‘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歡喜’, 奶瓶雖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這句話應該還是聽過的吧!
我是guihua 回複 悄悄話 胃口嘎好,阿拉回國3頓一吃就打倒了,啥麽子也咽不下去了,隻好吃泡飯。
第5張 回複 悄悄話 哦,
還有
在第一食品商店進去後一直往裏走往裏走
過了賣熟菜的,醬菜的
就全部是賣小吃的了
生煎,牛肉粉絲,薄皮小混吞.等等等多的是數也數不過來.
我以前回去沒注意有沒有
去年10月我在上海時無意發現的.


呆會2還要在這裏吃幾個老花樣.
還是覺得上海的吃最好呢.
第5張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奶瓶的文字和圖片
真懷念上海啊.
巴不得現在就飛去上海呢
真熟悉啊
我也是每次回去都會逛南京路
會去老大房裏買16元左右的鴨腳板
然後去斜對麵唐韻茶樓喝自助茶
還有下去幹鍋居去吃雞
然後再上去桃源鄉足療
都在南京路張小泉剪刀的對麵樓上.
其他各店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都的是數不過來
連奶油蛋糕都比國外的好吃
還方便呀.
是我常和朋友活動聚會的老地方.
朋友說,
我帶回去的不是我的中國心,
而是我的中國胃!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4273部隊的戰友。有同感。

南方的風 回複 悄悄話 阿拉幫SINEAD4273加半句,叫做:中國人更愛中國,上海人更愛上海!
SINEAD4273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Previous 大兵!!還我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年頭,who knows!!! What kind of army do we have!!!

謝謝你,讓我這個上海人過了一把癮。

有一個朋友說,南京路比New York, time squares 還要好。。。 有道理忙?

一句話,中國人更愛中國!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各位讀者:本想更新一下,把那張照片補上去,但是一不小心刪除了,就重新博客一次。

哎,文學城什麽時候能夠支持圖庫就好了----錦上添花了。

謝謝,各位讀者。

閑話(八)本周六出籠。還不知所有圖片的命運如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