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藝海拾貝和作者秦牧

(2007-02-19 06:05:50) 下一個

我們這一代人生長在中國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我小時候,倒是有不少書可讀,但不喜歡讀書;稍大了,想讀書時,又沒有多少書可讀。可喜得是:我喜歡讀書了;就到處找書讀,凡是書就讀,越破越好,越舊越好。


我最喜歡讀的是散文。短小精悍、一事一議、一景一敘、一人一評。從中可得到某種啟迪、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娛樂開懷。


在散文中,我喜歡的是三類:


一類是以文為武器,似匕首、似利劍、似投槍,針砭時弊,抨擊陋習,暴露陰暗,揚善抑惡。魯迅是也。


一類是柔情似水、兒女情長。或景、或情、或人、或物,細致入微,感人髒腑。冰心是也。


再一類知識性的。讀後如翻一頁百科全書。借古喻今、觸類旁通、移花接木、他山之石。秦牧是也。


當然,散文不止這三類,代表作者也不一定是這三位。這隻是我個人的一管之見,難免以偏蓋全。


很難說,我最喜歡哪一部書,最喜歡哪一位作者。但我可以說出對我有生以來影響比較大的作者和他(她)的作品。其中之一就是秦牧和他的散文集《藝海拾貝》。


我們生長的那個時代,在中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雖然那個時代叫做文化大革命,但文化卻少得可憐。學校圖書館被我們自己封了;新華書店門可羅雀,書櫃上也就是那幾本選集。那時對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娃子來說,正是長知識的時期。就像人生的青春期,需要營養一樣。於是,我們就象餓狼一般,四處覓食,尋找獵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秦牧和他的《藝海拾貝》。那是七十年代初的一個冬天,我回滬探親。一天晚上,我到住在複旦大學九宿舍的同校同學家坐客,我與他是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實際上也差個四、五歲吧)。在他家的書架上,我翻到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書名是《藝海拾貝》,作者是秦牧。我那位同學介紹說秦牧是廣州《羊城晚報》的編輯,是反動學術權威,被打倒進了牛棚── 但我還是好奇地打開了扉頁。那個序,一下子就把我給吸引了。別的記不清了,有一句話,我還能記個大概:他(秦牧)說:我就象一個在浩瀚的大海邊拾貝殼的孩子,拾到一些五顏六色的小貝殼就興高采烈……(不是原文)。多麽形象、多麽精辟。是呀,藝海無邊,我們就像一群在文藝這一浩瀚的大海邊的沙灘上拾到小小貝殼就心滿意足的孩童。


我記得那天晚上,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小冊子的。當時,我也就是十八、九歲吧。可以說這本書以及作者對我一生至今確實有不可估量影響:對我世界觀的形成,對我處事哲學的源頭,對我人際關係的調整,以及從那時起到目前為止我成長道路的軌跡(當然這不是唯一的一本書)。


從這本書中我領悟了一些人生的真諦,給予我生活的某種啟迪。年代遠久了,書中有些細節不是那麽清晰;但有許多道理,我確實是身體力行的。譬如,在一篇題為“網”或“知識網”(?)的文章中,作者引用了俄國一位作家的小說《打賭》的故事:說得是一個富商與一個小青年打賭,把他關在一個小房間裏與世隔絕,唯一可做的就是讀書。於是,小青年進了一個小房間,每天讀書不已。起初讀的是娛樂性的:如文學作品等;後來,哲學、曆史、政治、經濟、數學、天文……一開始,一本一本看;後來一天幾本、十幾本、幾十本;最後,一天同時讀幾十本不同類別的書。轉眼,十年過去了,青年人一直堅持在小屋裏苦讀。那個富商眼看就要輸了,而這個賭注足以使富商破產。在最後一夜,富商雇了一個殺手,潛入小屋去刺殺那個青年。當殺手進入小屋時,發現青年不見了,從天窗上逃走了;留了一張條子在桌上,大意是:苦讀十年書,領悟人生路;知識勝財富,放棄此賭注。


秦牧從這篇小說引申出去,比喻知識猶如一張網,每一格是一門知識,而網結則是不同知識的接點,知識越多,網就越大,網結也就越多。各種不同的知識就形成了一個人的知識之網。故事易讀,語言易懂,但道理卻深。我是學企業經營管理的,也在這個領域做了二十多年了。我就常常地體會到不同學科的知識對我們企業經營管理理論的觸類旁通。我們文學城許多網友大多數不是文學專業的,但寫出的文章卻是那樣的引人入勝、膾炙人口。不會不得宜於專業之外的閱曆;這些專業之外的閱曆也不會不對本專業有所裨益吧。


再比如,他用“月下僧推門”和“月下敲門”的故事,講述了推敲的道理。這對我至今影響極大,我雖然是個急性子的人,但卻又是一個極Detail oriented 的人。有時寫文章,上貼子,為了一個字、一組詞、一句話都要考慮再三、推敲一下。


有一個講什麽最危險的故事,也頗有教益。我記不得全部了,隻記得有一個人說“百歲老翁攀枯枝”;最後一個人說:“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秦牧說這最後那個人說的才是最危險的:一個看不見路的人騎了一匹看不見路的馬,又在一個看不見的晚上,到了一個看不見底的山崖,那可是多麽多麽的危險啊。未曾想,這個故事在文革給他帶了真正的危險,這盲人、瞎馬是否有指?


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例舉。有興趣的網友,可去翻閱一下原著,我想你會受益的。





後記:我們這一代人經曆了不少時代,其中不乏有“知識越多越反動”的時代,也“金錢越多越幸福”的時代。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時代,提倡讀書是要有勇氣的;在“金錢越多越幸福”的時代,提倡讀書也是要有勇氣的。前者是與權勢鬥;後者與世俗鬥。而與世俗鬥,可能更艱難,要知道列寧說過:千百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海外原創”負責人遠方的河發動的活動很好,有意義。以實際行動參加,並祝活動圓滿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靜靜漪漣 回複 悄悄話 是啊,我老爸是個讀書搖頭晃腦,老喜歡買白紙扇用毛筆寫詩詞的臭老九,他在電影廠工作,電影票很多的,新光電影院我可是一直去的噢,自己有數啊,哼哼!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咦,小八子哪?牛哥,你把他藏哪兒啦!俺真想他了哪!我想不起遇家這個姓,有更多的資料可以提供嗎?我是偵察兵,現有一個私人偵探所,收費不菲啊.對哥就免了.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靜靜的父親肯定是個知識分子了。我最崇拜知識分子了,小時候不喜歡,臭老九,後來就觀念轉變了。

我也是,在十三、四開始喜歡讀書一直到三十好幾。後來就用眼來讀世間這部書了。美國後隻讀專業書,後來有了網絡,就上網讀書了。

開卷有益啊。
牛奶瓶 回複 悄悄話 你在四軍江灣大院住?你認識遇家姐妹嗎?醜女?
靜靜漪漣 回複 悄悄話 我老爸喜歡買書,文革時期,東藏西塞的,保存了很多,有的書還藏到鄉下的阿姨家去,我很小就躲在家裏看了好多毒草書,我爸總是很緊張,千叮萬囑怕人發現。出國後幾乎沒看過書,看報也隻看大標題,唉,腦子都生鏽了。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愛讀書,那時候,什麽瞎七搭八的書,隻要能找到,均如獲至寶,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江灣五角場的小人書攤,花上幾分錢,就可以看好多連環畫.現在家裏還有許多當年的小人書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