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盜江湖

武生者,盜江湖之吳人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後有蛋

(2009-07-28 11:16:59) 下一個


以前看暢銷書《Horse Whisperer》(《馬語者》),再看Robert Redford主演的同名電影,故事講的是上一輩對下一輩無私的愛。看了有很多感想,羅裏羅嗦地寫過一篇很長的書評。

這種什麽什麽“語者”的說法來自中國曆史上“鳥語者”的故事。此人名公冶長,家貧好學,博通書禮,終生治學而不仕。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第二十位。因德才兼備,還會說鳥語,終從孔子門生升級為孔子女婿。

《國家地理雜誌》的HD電視頻道上有個熱門節目《狗語者》(Dog Whisperer),主持人米朗(Caesar Millon)精通狗知識,現場解答任何有關狗的問題。每天都有很多人向他請教和狗打交道的問題,甚至把問題狗帶到現場。這些都是和狗打交道受了挫折的人。
米朗對任何狗都有辦法套近乎,再凶的狗,他過去輕聲說幾句話,看上幾眼,就可以伸手去摸,去拍。一會兒功夫,狗們就把狗頭很信任地靠在他肩上或者膝蓋上了。
他告訴一個買了狗但是沒法和狗親近的女孩,狗是極敏感的動物。你心裏如果怕它,伸出去的手就會遊移不定,一定會被咬。
早些年澳大利亞演電影《Crocodile Dundy》的家夥Paul Hogan,是一個“鱷魚語者”……。
2002年出現了根據二戰史實由吳宇森導演的電影《風語者》(Windtalkers)。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日對抗開始。日軍總能輕易破譯美軍的密電碼,令美軍吃盡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麵,1942年,幾百名納瓦荷族(Navajo)印第安人被征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至高機密,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譯電員都由一名士兵貼身保護,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可惜的是,這部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耗資巨大,在全世界幾十個地方拍攝外景的影片,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現在人學問越來越大。我知道,以後一定還會有很多不同的“語者”出現。
果然,不久前我在至少兩個地方看到了“雞語者”(Chicken Whisperer)的出沒(別猜是我,雖然去年我養過26隻雞,許過百雞宴的願)。一個據說精通雞問題,了解所有有關雞和蛋的故事,在阿拉巴馬州自己搞一套;另一個在亞特蘭大主持一個全國性廣播節目,每周出六天節目,除了向所有在院子裏養雞的人介紹經驗,也賣小雞。

說起來有點意思。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情在某個角度上解決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命題。
為了免得讀者著急,先公布答案吧:先有雞。

因為有雞先入為主,所以美國人根本不把雞蛋當回事兒,隻有睡眼惺忪,胃口還沒有全開的早餐才吃雞蛋。吃雞蛋一共就幾個方法:水煮蛋、炒蛋或者荷包蛋,至多攤開蛋皮做個大蛋餃。
法國就不同了。
你在巴黎叫一個法國匹薩,那匹薩中央像皇冠一樣燦爛的東西就是一個煎雞蛋。在巴黎吃早餐,火腿、麵包片以外,什麽都可以和雞蛋同吃。
雞蛋在法國太重要。普通的火腿奶酪“克勞克先生”(croque monsieur)加上奶油、檸檬汁、蘑菇(béchamel)燒的雞蛋以後,就成了“克羅克夫人”(croque madame)。
雞蛋可以加在牛排上,可以浮沉在濃湯裏, 可以和肥豬肉片一起放在沙拉裏;雞蛋可以用紅酒或者骨髓醬油一起煮,也可以做成用生菜或者燉菜襯底的蛋卷。
一直到現在,大西洋的這一邊才在紐約一些餐飲界人士的推動下出現一陣蛋卷熱。
一麵是推動綠色環保,一麵是經濟不景,大家不得不束緊腰帶之際,美國大廚們的眼光開始轉向價格低得很多吃客不好意思下嘴的雞蛋。
紐約的餐館業大亨丹尼·馬約爾(Danny Meyer)在他旗下的六家紐約餐館一起推出雞蛋大餐,其中每一餐的收費都將捐出2美元給慈善機構“豐收城市”(City Harvest),用於救濟窮人。馬約爾認為,雞蛋是人所共知的希望和新生的象徵。雞蛋也像一張空白的帆布,可以讓大廚們像藝術家一樣,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馬約爾餐館裏名為“青煙”(Blue Smoke)的高檔燒烤,配料由炒雞蛋、豆苗沙拉、蜜煎火腿和醃韭菜等組成。他開設在曼哈頓下東城、正餐每位起價86美元的Gramercy Tavern裏,供應一種挪威鄉村風格的烤薄餅,成份是雞蛋、韭菜醬和蟹肉。
美國南北各地不那麽高檔的餐館裏,各種雞蛋的做法百花齊放。與此同時雞蛋食譜也越來越多。
最近我在電視烹調節目中就看到過一種很SB的雞蛋早餐:打四個雞蛋在烤杯中,不打散,加入多種配料,烤半小時,將杯中凝結的白色圓柱體倒在一片薄脆餅(Wafer)上,澆上調料,用刀叉吃。

就這麽多吃了幾個雞蛋以後,美國人發現,雞蛋的味道原來有講究。結論是,那些一輩子不挪窩,吃傳送帶食物長大的雞,不但肉不好吃,生出來的雞蛋也不好吃。
參考日本神戶的肉牛聽音樂、喝啤酒、做按摩,過小資生活,賣天文數字價錢,有美國人開始進行精致的養雞實驗。
紐約的大廚Frank Stitt在他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天堂農場養了六十隻母雞,喂它們吃的是青草、蟲子和蔬菜。他有一個精通“雞語”人稱“雞語者”的朋友,常常來和他的雞們說話解悶,還讓母雞們爬到他的膝蓋上撒嬌。結果這些雞不但活得快樂,而且生的蛋不同凡響。據介紹,不吃穀物吃青草的雞,蛋黃比一般的蛋黃高而結實,所含Omega-3脂肪特別高……。

寫到這裏,你明白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命題的答案了吧?
從前大家說來說去都是雞:豉油雞、白斬雞、油淋雞、貴妃雞、烏骨雞、土家雞、蛇咬雞、香酥雞、汽鍋雞、叫化雞、棒棒雞、宮保雞、蔥油雞、嗻嗻雞、肯塔基炸雞……。
從前誰也不在乎蛋。一直到現在,才有人開始做一些和雞蛋有關的事情。為什麽呢?
因為先有雞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曾住石牌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閑人Filiz的評論: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哈,寫得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