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外公外婆的結婚照

(2006-12-10 18:20:43) 下一個
外公外婆的結婚照曾寧家裏所存的老照片,大部分在文革破“四舊”時被抄走了,如今隻剩下四張。其中的一張,最為殘舊,不但發黃,還留著一道道磨損的皺褶。然而,從有點模糊的黑白色調,仍舊能想象當年場麵的斑斕色彩。

那是外公和外婆在照相館拍的結婚照,背景是一幅油畫,畫的是一個宮殿的內景,蹩腳得很,連立體感也沒有。外婆頭頂細巧的花冠,長紗曳地,泡泡袖,長長的挑花手套,領口一圈小蕾絲花邊,項鏈下端一顆鑽石,隱隱閃著毫光。外婆的婚紗屬於古典型,我長大後,外婆指著照片向我解釋說,當年她為了拍這照片,又是束胸衣,又是套玻璃絲襪,還在襯裙內加大圓撐,大腿上放了固襪圈。全副武裝,憋得人氣也喘不贏。新娘的化妝,當然毫不馬虎,那年代沒有麵膜,用雞蛋清開臉,沒有粉底霜,凡士林和白粉混合效果也不錯。說到工具,沒有頰掃,沒有睫毛鉗,沒有唇線筆,化妝筆也沒象現在一樣,分眼線筆和眉筆,全靠化妝師的手腕功夫,畫一個新娘妝,沒兩個小時下不來。經過一番折騰,哢嚓一下,黃金年華定格:外婆笑靨如花,外公意氣風發,純真自然的表情屬於他們那個時代。都帶一點點羞澀,大概是不習慣完全的洋派頭吧?外公外婆的羅曼史也有趣。

外公在英國海關任職,一次在教友家中飲下午茶,不經意地向窗外一瞥,見弄堂的屋簷下,一個藍士林布上衣、黑裙子的少女手提書包放學路過,齊耳短發,秀眉麗目,那份純情那份嬌憨,令自幼信奉基督教的外公目不轉睛,教友捅了外公一下,笑道:“要不要我作媒?”外公還有一絲猶豫:“她,叫什麽?”“周覺民。”

不要以為舊上海的小姐,名字都叫什麽“娜”,什麽“婉”,其實較為硬派的名字在知識女性中頗為流行。外婆這與眾不同的姓名打消了外公的躊躇,盡管外公得知外婆還在教會女校念書,盡管還知道外婆有個一手遮天的上海母親。求婚的經過頗為周折。

首先是,外婆堅決地回掉媒人,說不想嫁人,想考大學,想學更多的知識去“救國救民”,做個覺醒的新女性,而且,她心裏恐怕還有一層障礙:外公出生地在湖北,雖然家世好,但還是“鄉下人”。倒是外婆的母親一口應承,因為她認為女人結婚比讀書好,外地人雖然檔次低,但是外公身家不菲。

後來,外公請外婆來到西餐館見麵,外公英俊高大的外貌,一塵不染的英國呢西服,還有在英國人圈子中熏陶多年而成的紳士儀態,終於使得外婆含羞地應允了。

其次,外婆的母親雖然也信仰基督教,卻一定要按照老法舉辦婚禮,說非要大排場、大花轎,還要成群結隊的吹鼓手。任性的準新娘卻要西式婚禮,仗著能講一口英語,堅持要找來上海聲譽頗隆的洋牧師。她托英國的朋友訂製了一套婚紗禮服,外公的禮服則在培羅蒙請專人裁製。

外公當然不敢開罪嶽母大人,隻好來個中西合璧:結婚那天,新人一律西裝婚紗,乘坐轎車,車後跟著一群中式吹鼓手,先去教堂舉行西式婚禮,再回國際飯店,在貼上大紅雙喜的宴會廳,拜天地擺酒席鬧洞房。非驢非馬的婚禮,教來賓們暗裏笑破肚皮。

結婚照就是去教堂前拍下的,新娘十九歲,新郎二十三歲。拍照的瞬間完全屬於他們自己,沒有家長的約束,沒有花巧的形式。

虧得這劫後的照片,使他們的青春容顏未湮滅在歲月的逝水中。凝視這一張照片,感慨真多。現在沙龍照婚紗照鋪天蓋地,渲染懷舊情調的黑白照也頗有市場,然而拍出來的效果都近於酸文假醋。我不貶低現代的攝影技術,隻遺憾當今的黑白照,無論是拍照者還是被照者,幾乎都缺乏靈的感悟,都失卻醇厚的內蘊,都免不了淺薄,一似帶上嶄新綠鏽的假漢鼎。

原來,黑白照是以那個時代為“景深”和依托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留德華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和您人ー祥漂亮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外公在英國海關任職,一次在教友家中飲下午茶,不經意地向窗外一瞥,見弄堂的屋簷下,一個藍士林布上衣、黑裙子的少女手提書包放學路過,齊耳短發,秀眉麗目,那份純情那份嬌憨,令自幼信奉基督教的外公目不轉睛,教友捅了外公一下,笑道:“要不要我作媒?”外公還有一絲猶豫:“她,叫什麽?”“周覺民。”
依稀想起了《家》
糖芋頭 回複 悄悄話 真想看看照片. 寫得很好.
paulli200307 回複 悄悄話 good!!
曾寧 回複 悄悄話 都在大陸那裏
爾爾 回複 悄悄話 有外公外婆別的照片嗎?
曾寧 回複 悄悄話 丟了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照片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