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這裏

我站在這裏,距離故鄉十萬八千裏.我等在這裏,傾聽親人的聲音.我走在這裏,感受人在他鄉的艱辛.我看在這裏,目睹海外遊子的寸草心.
正文

中國文化的中的精神

(2007-06-07 06:22:58) 下一個

        如果人總是覺得倒黴,那麽恐怕在他死之前就要一直倒黴下去了。中國文化的本質就是中的文化。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旦夕禍福”“物極必否”“得失轉念”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世界無非人與事,事分好歹,互為因果,相契相生糾纏不清。倒黴即不如意,人生在世或如意,或不如意,循環往複無窮盡一直到死。所以,上下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精髓總結出中的思想。既精深又淺顯,既神奇又腐朽,既包容又禁錮。掌握其中的奧妙象用筷子進食,用毛筆寫字。形式非常簡單容易,但內容或幾代幾十代人用成百上千年甚至上萬年也不能窮盡一隅。

       中的文化很容易使人流於平庸,因為無所作為是中的最高境界。大師吳清源說到自己下棋時“棋叫我走到那,我就放到那”。沒有多數人能體會到大師下棋時的感受。或者沒有多少人能夠達到乃至接近中的精神的至高境界…無為無我的境界。普通人遵從的中的觀念是信守約定俗成,缽衣社會風氣,不越雷池一步,甘為平庸。這也正是大多數人得以自保的最好的方式。

        啟功大師書法道骨仙風卻祥和平易。儒雅一生乃從善如流之典範。想必疾惡如仇。但他對假冒仿造其真跡之輩從來泰然處置,欣然接收。想來這又是中的精神大義的注腳:是非得失在中華文化的思想深層中是沒有界限的,是完全可以相互轉化的。吳清源大師早年棄國籍做“漢奸”,中年遭車禍幾乎一命隕天,但靠對棋的執著終成眾人仰慕一代棋聖。可謂:“世道讓我走到那,我就走到那”但大師終於沒有迷失在棋局與世道中。啟功大師看似有悖常理不通事故,實際是以他人生計為重與自己名利於不顧。既是真性情的表露也是重大義而輕小節的人生寫照,是中的精神境界的完美體現。

        中國人的“美”要寫的漂亮才能讓旁人領會,而英語的 WONDERFUL 隻要說出口就已經很悅耳了。中國人的哲學要用心去細細體會,要象用毛筆運筆寫字一樣,需要工夫、悟性、浸染。學中國文化先要試著學做真正的中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Not agree! But, not totally not agree!
Please see the "aggressive" side.
You are LauZi's disciple.
roarforward 回複 悄悄話 中的境界不是無所作為,那樣你還是處於有無對立的境地---門外漢。

凡有所象,皆是虛妄。執於虛妄,亦是所象。
無所謂中,亦無不中。因事、因時而動。
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
理解了,萬物都是道,不理解,萬物都不是道,是啥?生吞活剝的書呆子!
真正的道理是自己悟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不是不教,而是沒法教。

roarforward 回複 悄悄話 凡有所象,皆是虛妄。執於虛妄,亦是所象。
無所謂中,亦無不中。因事、因時而動。
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
理解了,萬物都是道,不理解,萬物都不是道,是啥?生吞活剝的書呆子!
真正的道理是自己悟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不是不教,而是沒法教。

中的境界不是無所作為,那樣你還是處於有無對立的境地---門外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