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斯諾:毛澤東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2007-06-22 02:57:31) 下一個
毛澤東向斯諾透露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中國網 李冰 胡中彬 張然

  1960年10月,北京。

  毛澤東在中南海住宅的書房裏,會見一位來自西方的老朋友——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

  在毛澤東為數不多的外國友人中,斯諾無疑是與其友誼最深的一位朋友。毛澤東不會忘記,1936年他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剛剛結束二萬五千裏長征,曆盡千辛萬苦到達陝北,又麵臨蔣介石的軍事包圍。在哪個艱難時刻,年輕的美國記者斯諾冒著生命危險,毅然來到延安,對他和紅軍戰士進行采訪。在昏暗的窯洞裏,在微弱的燭光下,毛澤東與斯諾徹夜暢談。

  24年後的重逢使他們激動不已,毛澤東和斯諾連續談了幾天,時間長達九個小時。“我們談到了這些年來發生的事。”斯諾回憶道,毛顯得“從容不迫,動作穩重,能迅速領會別人話中細微含義,眼神雖然不能完全說是閃爍發光,但是卻帶著一種嘲笑的微笑。他的笑聲很有感染力,非常喜歡機智的談話。”

  談話的氣氛是友好和愉快的,斯諾卻以他的職業敏感,感覺毛澤東內心深處的某些隱憂。“當時中國正處在經濟困難之中,那是由中國的天災和人禍的殘酷結合造成的。蘇聯專家突然被撤走,工業機械的供應被中斷。三百多個重點建設工程的合同突然被撕毀。農業連續第二年遭到水旱災,幾乎有一半農作物遭到部分或全部的毀壞。隻是由於實施了嚴格的定量配給,才避免了大規模的饑荒。”於是,斯諾向毛澤東提了一個問題,一個隻有斯諾才敢問的問題:

  “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麽時候?”

  出乎意料,毛澤東回答說,那是在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鬥爭。“當時黨內麵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此時,在香港擁擠的貧民住宅區的一間小屋裏,一位貧困潦倒的老人,正在一字一句地撰寫他的長篇回憶錄——《我的回憶》。這位在中國革命史上顯赫一時的人,就是曾任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第六屆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的張國燾。長征途中在草地和毛澤東的鬥爭,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轉折,從十萬紅軍的領袖變成了被中國革命拋棄的叛徒。他心酸地回憶著過去的往事,在草地這一章的標題沉重寫下兩個大字——“分裂”。

  長征已經過去了70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曆史書中,張國燾被冠以“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帽子定下結論。然而,曆史並非如此簡單。究竟是什麽原因和矛盾,使這些曾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並肩戰鬥的同誌反目成仇,在長征最艱苦的時候,在一、四方麵軍兩大主力會師不久,就發生了如此痛心的分裂?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很多原因,許多隱藏起來不為人知的內幕。今天,經曆那場鬥爭的當事人大多已經作古,但是他們留下的曆史檔案和回憶錄依然完整的保存著,作為真實的見證。讓我們從那些珍貴的文獻中,來探索和還原當年的曆史吧。盡管它是一段令人傷感的曆史,一段飽含鮮血和淚水的曆史。

(編輯 張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